跟着大王!”土安马上说道。
“那好,你就跟我一起发誓效忠太守大人吧!” 兀突骨说道。
……
兀突骨一家高高兴兴地随刘嘉等人来到了太守府,而法正则调集兵马归土安领着把他带来的一百多人杀了一个干干净净。
很快刘嘉等人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兀突骨有一个堂哥,虽然身无缚鸡之力,但有一肚子的主意。兀突骨这次出征,国事交给手下的一个洞主主持,不知这个堂哥用什么办法控制了那个洞主,当兀突骨被俘的消息传到乌戈国后,这个堂哥也就自作主张做了一个代理国王。开始还在其他大臣的催促下,派人来商量赎买的事,当时借口价格太高而没有出钱,但把兀突骨手下两个有用的武将给换了回去。不过时间一久,那个堂哥就感到自己的威信不足以安稳地统治这个国家,只有兀突骨死了,那些蠢蠢欲动、不服自己统治的人才会死心。所以他就以土安的家属为人质,逼迫他先把兀突骨赎出来后再伺机杀掉,因此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刘嘉可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人的是是非非,心里只有高兴,连忙召集手下的几名大将陪兀突骨他们喝酒压惊。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兀突骨他们也完全安下心来,他们发现这个年幼的太守并不是完全凭他父亲的关系领导这班子人的,两次战斗也并不完全是他手下人的能力,可以说他本人就有一半以上的功劳。
没有几天,刘嘉、兀突骨他们又遇喜事。兀突骨手下的另一名大将奚泥,反出乌戈国,带领手下逃奔而来,他不但带来了一千士兵,而且把兀突骨的几个家属和土安的全部家属也带了出来,这下所有的人都是高兴不已。特别是法正,原来担心兀突骨他们是无根之浮萍,怕他们一遇困难就逃之夭夭,这下总算放下心来。
还有一件喜事就是刘嘉从俘虏中发现了一个名叫鄂焕的人,虽然他形象丑陋,又在叛军中的位置低下,但刘嘉因读过《三国演义》而知道这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立即把他升为牙门将,充当自己的护卫长,这人自然知恩图报,上任后就积极整顿胡石桥等护兵,很快这些人就成熟起来了,成了可以以一挡十的精兵。
时间到了建安十年三月的一天,刘嘉、孟光等人正在太守府议事厅召集手下之人和各地残留的县令一起商量安置难民、俘虏,开展春耕的事。这时候护卫来报,说是益州派大批人马来了,前来奖励刘嘉一班人取得的且兰城保卫战的胜利,也帮助他们管理牂柯郡。
这次刘璋给他们送来了十万石粮草,三百匹战马、二百斤黄金、一千斤白银、五千斤盐巴。让刘嘉再一次感到刘璋的大度和黄权等人的好意,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服那个杜夫人的。甚至汉献帝还给刘嘉发来了嘉奖的圣旨,称赞他忠心体国,年轻睿智,并用朝庭的名义任命他为抚南将军,管辖牂柯、兴古两郡,秩比一千五百石。虽然东西得的不少,但想起跪了好久去接那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圣旨,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除了圣旨、金钱,益州还送来了一批能干的官员帮助刘嘉。这些人员中有当时比较有名气的如许靖、王累、彭羕、李恢、孟达、雷铜等人。有了这批人才,刘嘉立即着手牂柯郡的组织机构调整,他完全不管以前益州对各郡管理的条条框框,一切按他自己的心意来设置。
第一卷《战场方显英雄色》 第024回 《民事政事都麻烦》
(起点中文网更新时间:2006-9-30 4:24:00 本章字数:3498)
在分配相关职位之前,刘嘉思考了很久,因为自古以来对上级安插官员都是很敏感的。可刘嘉这次想破脑袋也没有想清楚刘璋派这么多官员来的目的。一般来讲上级给下面派官员有四个目的,一是帮助下级更好的开展工作;二是对下级不放心,派官员来监视;三是为自己喜欢的或不喜欢的人安排一个好位置。四是纯粹为了安排下其他地方安排不了的人员。
可刘嘉对现在这伙人还真想不出什么来,这伙人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刘璋喜欢的,如许靖、李恢,特别是许靖可是刘璋费心思从交州挖来的。一类是刘璋憎恶的,如王累、彭羕。王累太直,彭羕太傲。历史上刘璋确实不喜欢彭羕,一次为了惩罚他刘璋让人把他的头发都剪了,古时候剪头发可是犯了大罪才剪发。至于雷铜,仅是一名武将,有勇无谋,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孟达更排不上号,官职太低,也许刘璋还没有注意到他,是黄权等人发现了他的本事给搭过来的。
看来这些人是刘璋、杜夫人、黄权、郑度他们平衡的结果,是一锅大杂烩,有帮助的也有监视的还有被别人打发出来不要的。不过刘嘉也通过发现了一点什么,那就是刘璋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在为自己准备后路,也许他知道了杜家的势力在膨胀,而自己通过几场战斗已经赢得了刘璋的信任,他派自己喜欢的许靖、李恢来就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现在着力培养,否则按历史本来面目,刘璋马上就要许靖当广汉郡太守了
“哈哈,也是有意思!”刘嘉心里想,“管他们是什么,我不理,既然来了就要听我的了。”
刘嘉把所有官员按职能划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幕宾府,也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部,也相当于清朝时代的上书房——通过这次且兰城保卫战,刘嘉的信心开始膨胀起来,“古人也不过如此!”,他决心参与逐鹿中原了,所以先搭一个小架子——参与军政大事和战略构思,以法正为头,孟达副之,直接向刘嘉负责,下设训练处、后勤处、信息处,负责人分别为法正、孟达、李恢。
二是民政府,相当于后世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百姓的生活问题、发展问题、收入与支出问题,以孟光为头,许靖副之,下设农桑处、交易处、盐铁处、税收处、交通水利处、屯田处。孟光兼任交易处、盐铁处、税收处的头,许靖兼农桑处的头,彭羕为交通水利处和屯田处的头。
第三部分则是法刑府,负责民间刑事处理和官员的监督。王累为头,泠苞副之,下设行法军三千人,负责缉拿、刑侦等事宜。
第四部分就是军兵府,牂柯郡的军事力量也分为三大块,一是征伐军,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对外征伐的部队,负责人为严颜,兀突骨副之,兵力两万。二是镇守军,负责城池镇守和内部叛乱的镇压,沙摩柯为头,雷铜副之,兵力一万。三就是近卫军,由刘嘉直接控制,高沛为头,童成虎副之,兵力五千。由鄂焕领导的刘嘉私人五百护卫不在这里占编制。显然征伐军是整个军事力量的主要部分,严颜、兀突骨手下将领还有泠苞、童成豹、土安、奚泥等人。
同时他按照现在的官职习惯对军官、文官进行了重新排列,文官按九品十八级、武官按九等分级。文官的倒也好排,从正一品到九品,每品都有副的,比如有正一品,从一品,九品和从九品之分。武官九等分别为大司马、将军、督将、校尉、偏将、牙门将、亭尉、什尉、伍尉。当然这些等级都只在刘嘉的脑海里,他自己现在只相当于督将级,也就是三品官,无权封比自己高的官,他能公开封的文官最多为正四品以及其下的官员,军官则是校尉以及以下的军官。
虽然职位是死的,但薪水却可以自己定,因此他为了安抚众将、士兵和百姓,刘嘉利用现在郡库充盈的机会,来一个大涨工资。虽然皇帝说自己只有一千五百石,但在这里他给自己定了一千八百石,为牂柯郡最高收入者,折银相当于白银九十两;四品官员和校尉一千四百石折银七十两,他们分别是孟光、法正、严颜、沙摩柯、高沛等人;从四品和副校尉一千二百石,他们分别是许靖、王累、泠苞、兀突骨等人;五品和偏将一千石,他们分别是孟达、李恢、彭羕、雷铜、土安、童成豹等人;从五品和副偏将八百石,他们分别是童成虎、奚泥等人;六品官和牙门将六百石,有鄂焕等人;县令从六品或七品、县尉七品或从七品年薪四百石或三百担;亭尉、什尉、伍尉分别为年薪四百石、二百石、一百石;士兵年薪二十石……。
这个薪水相当于过去薪水的几倍,一时军民大悦。(到这里本人又要插一句,三国时代用金银确实不多,但本人总怀疑那时候用布匹做货币,一捆捆的好烦。所以在这里用银子来说,请读者把它们看成铜、贝壳或其他什么就算了,无法较真的)
诸事已谐,刘嘉自己准备做什么事呢?
刘嘉一直挂在心里的事就是种田!是的,种田,他从成都山洞里带来的水稻、小麦、土豆、红薯、玉米等必须尽快种下去,现在正是春耕播种的时候。
对了还有他的那一挂辣椒、大蒜。只不过现在还不时种大蒜的季节,但辣椒是无论如何要种下去的,来到这个世界可苦了自己的嘴巴了,所有的菜都没有辣椒,也没有什么油,最多就是放点猪油,白菜籽油有是有一点就是太少,总满足不了刘嘉胃口的需要,因此他发誓一定要种出辣椒来安慰安慰自己的嘴巴。
于是他带了五十多个俘虏和十多名护卫包括鄂焕一起到且兰城不远的一个荒芜了大半田地的地方开始了他的屯田育种实验。
当他们七十几个人来到这里的时候,看见的是一些破败的草房和脸有菜色的百姓。虽然是春耕时节,但在田地里劳作的没有几个人,而且那几个可怜的人不是妇女就是老头,看不到一个青壮年。刘嘉忙派人去了解,不久刘嘉才知道这里过了几次兵,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男子都被抓走或被士兵们杀掉了,全村四十多户人家只剩下八十几个人,都是一些妇女、孩子和老人。耕田的牛、马也被那些兵抓走或吃掉了,所以没有几个人去种地,而且现在又到了春荒的时节,大部分人准备外去讨米或者找能收留自己的人。
刘嘉在本地一个逃亡了的豪强家安顿下来,一边派人安慰这些可怜的人,把自己带来的粮草分发一部分给他们,一边要胡石桥到且兰城找孟光和严颜等人,让他们把一些暂时不用的,质量不好的马借给周围的百姓种地,并带四十匹这样的马过来。另外,要孟光派人到周围的其他郡、县去购买耕牛和农具。
安排完这事,刘嘉就带了几个人在村子周围走一走,看看这里的情况。他发现这里的农民耕种的方式太原始了:耕地用木楸、灌溉不是用水桶挑水就是依靠天上的雨水。稻田种植也没有移栽一说,这里的人都是把地一翻转过来就撒种子,然后回家等秋天到再收割。他们现在一亩地才二百多斤的产量,好的年份也达不到四百斤。而且这里只有一种粮食,就是大米。连牂柯郡其他地方常见的乔麦也没有。
就在刘嘉边看边问边感叹的时候,突然远处一个担着一担水上坡去浇地里蔬菜的老人摔倒了,两个水桶咕碌咕碌滚到了坡下。老人也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呤着。
他们几个人连忙跑了过去,两个人去扶老人,一个人去帮老人拿水桶。
有一个扶老人的护卫一边扶他起来,一边问道:“你们怎么不修一个水坝,只要拦住这里的水,就没有必要这么辛苦了。”
老人没有回答他的话,只顾揉着自己的腰。
刘嘉倒是一愣,连忙扯了他一下问道:“这里能筑坝吗?你懂不懂筑坝?”
那护兵吓了一跳,连忙低下了头。说道:“小的不会,但小的是成都的,就住在都江堰不远的地方,所以……”
这时,俘虏中有一个人回答道:“小的懂一些筑坝的事。”
刘嘉连忙问道:“你真的懂?你叫什么名字?家里是哪里的?”
“小的叫王江水,也是成都的。小的以前在且兰城当兵,后来被董将军……董杨的士兵俘虏了,就当了叛军。小的父亲就是维修都江堰的,所以小的懂得一些,还懂架设石拱桥。”那俘虏回答道。
“好,好,太好了。你看看这里适合筑坝吗?”刘嘉问道。
“小的还要到附近看一看。因为筑坝、建桥都需要石头,需要大量的男力,如果仅仅为了一二百亩地,那就划不来。”俘虏说道。
刘嘉眼睛一下睁得大大的,想不到这人还有经济头脑,连忙说道:“你说的好,现在你就骑马,带几个人在周围看一看,看能不能筑坝,估计要多少人工,能灌溉多少面积?”
“小的遵命!”俘虏也高兴地说道。
看着几个人走远,刘嘉郁闷的心开始好转起来。他稍微看了一下情况后,就往回走,安排手下人准备住宿并寻找或租借农具。
吃晚饭的时候,王江水就回来了,刘嘉一看他回来,就把他拉到自己坐的桌子旁边,一边让人给他上饭上菜,一边询问他的了解情况。
王江水高兴得满脸放光,其他俘虏也是嫉妒得有点眼红。
第一卷《战场方显英雄色》 第025回 《不拘一格取人才》
(起点中文网更新时间:2006-9-30 19:08:00 本章字数:3305)
王江水连忙答道:“小的刚才到附近看了看,又问了一些当地人。发现在这里筑坝的话,不但可以解决这里五百多亩地的灌溉,而且只要挖一条通前面山背面的沟,还可以灌溉那里几千亩地,那里现在因为缺水没有人去种在荒着,只要烧一把火,砌几条田埂,挖几条渠就可以了,真是一个好地方给浪费了。”
“那需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38_38975/588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