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酒。”
女皇哦了一声,宋憬已出列走到宋霸子父子面前指着宋霸子大声喝问:“你是何人,怎么坐于此?”他气势逼人,宋霸子被他这一声喝问吓的手一哆嗦,酒杯当啷一声掉到了地下。
女皇身边的张昌宗还有另外一个和张昌宗想像,却多出一份阳刚气和狂傲之气的年轻人一起面色一变。张昌宗忙出列跪下道:“这人是小臣带进来的,他就是汾州富商宋霸子,皇上你说过要见见他的。”
女皇哦了一声,望向宋霸子。宋憬已怒道:“这儿是我天朝的进士宴,天下士子的最高层次宴会,皇上宴请的这些新科进士代表着全天下的士子。他一介商人也与诸士子同坐于此,这成何体统?”
女皇面现犹豫,显然没想好如何处理此事。宋霸子父子被宋憬如此喝斥,则是面如死灰,再不见一丝刚才的意气风发。
这时韦承庆出列道:“皇上,微臣认为可以让宋霸子参与此宴,宋霸子乃天下商人之表率,就当他代表天下商人参加进士宴会,与吾皇,与诸位大人,诸新科进士同乐,可彰显出我大周各阶层、、、、、、”
“韦大人此言差矣!”韦承庆话未说完,便被走出来的桓彦范打断,“士农工商,历朝历代皆以商人为未,皆因商人不事稼穑,不与劳做,仅靠贱买贵卖从中巧相渔利,于江山社稷不利。我大周也是以农为本,宋霸子一介商人,若参与了这天下万众钦羡的进士宴,与吾皇同殿宴饮,那岂非鼓励天下人舍农耕之根本,逐商贾之微未,如此我大周江山将何以堪?”
桓彦范侃侃而谈,武皇微微点头。宋霸子求救的目光望向张昌宗兄弟,张昌宗叫了一声“皇上!”女皇却点头道:“这儿却不是宋霸子你应该来的地方!”
就这一句就足够了,宋憬立即喝道:“殿中侍御史何在,还不逐这大胆商人出去?”
一名官员匆匆带着两个卫士跑过来,将宋霸子请了出去。宋求仕看父亲得此遭遇,面如死灰,只能看着自己父亲灰溜溜的被赶了出去。人有时候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学得本份一些。
“好啦,别让这不愉快打断我们的欢宴,朕与诸卿同饮此杯。”女皇的声音响起。大家饮了杯中酒,一片谢恩之声。
接着便上了舞乐,驱逐宋霸子只是这宴会的一场小插曲,很快诸人就将其忘了。我却在心里暗道:原来男宠一系势力还远未到为所欲为的地步。看看身边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的宋求仕,我暗暗向前面的宋憬和桓彦范竖了一下大拇指,赞他们干的漂亮,挫张氏兄弟的气焰。但看前面张氏兄弟却也不见颓丧之色。
虽然有精彩的歌舞伴宴,但前面皇帝在坐,这宴会便总有一股拘束之感。我突然注意到有目光在我身上打量,暗中留意一下,竟是那上官婉儿。我不动声色,只当没发现,只管边欣赏前面宫妓的歌舞,边和身边的人互相敬酒,谈话。
宴过半巡,女皇身边不远处一个四十几岁,身材畏琐的男子站起身来,向女皇道:“马球赛该开始了。”
轻声问身边一个仕子,“这位大人是谁,刚才没看到,是和皇上一起来的吗?”
那人显得相当诧异,“静德王武三思你都不认识?他当然是跟皇上一起到宴的。”
我哦了一声,便见女皇已伸手止了乐舞,向站于身后的上官婉儿道:“婉儿你下去看看,他们准备好了就开赛吧!”
上官婉儿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出阁去,不时回来道可以了,众人便移到东边可俯瞰那片草地的边上,等着看即将上演的马球赛。有人摆了几个高登在边上,女皇和张氏兄弟,静得王武三思还有姚崇唐休憬等几名重臣坐了,其它人则一字排开站于他们身后下望。
下面草地上,四围火把通明,两队马球手,每队七人,手持球杆,分穿黄衣和红衣,勒马分列于草地两边,他们正中地上放有一小白球,两队的人都盯着那小白球,单等一声令下就策马冲去抢球。
凝目望去,我认出黄队里有曾在绿柳巷见过的临淄王李隆基,还有那武崇训,这两人那天还打架来着,现在倒成队友了。另外五人不知都是谁,但肯定都是王公子弟。另一队红队自然是由新科进士所组成了。
女皇招了一下手,下边一声大喝“开始!”嗵嗵的鼓声敲起,几匹马一齐冲向了场地中央的小白色马球,先到者用手中杆一击,将球击的向一边滚去。其它人立即逐着球追去。我很快看明白了,下面那激烈争夺的目的就是要抢到那小白球,将其击到草地一边的一个小门里,那一队击进去的次数多,就算蠃。这看了一下,这玩这游戏主要得骑术好,在马上来回翻腾,做出各种高难度击球动做。另外就是看七个队友之间的互相配合了。
下面这十四人无论那些贵族之弟,还是这边的新科进士,那骑术我都自愧不如,当是常玩这种游戏的。尤其那李隆基在下面纵马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看得上面众人一阵阵大声喝彩。每有球进门,上面总有人大声欢呼,新科进士这一群人自然是为自己同伴们欢呼的,那边朝中大臣,王公贵族们则多为贵族子弟加游。我发现叫的最欢的是张说,李隆基每抢到球,他都要放声大呼为自己的学生打气,早忘了自己朝廷大臣的身份,但却没有人在意他。其它人一个个也都很快将精神投入球赛,忘记自己身份。整个阁内不时响起欢呼声,叹息声。女皇也不时轻声叫好,偶而也会为一些球的失误叫可惜。我终于明白这从北方草原传入的马球游戏为何能风靡天下了,这游戏却能让人将精神投入,不论旁观者还是参与者,都能从中找到莫大的乐趣。
我也渐渐被下面的精彩表演吸引,从内心里我自然是支持由新科进士组成的红队的,但我却克制着自己,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忘形大喊。
草地边上有十面大鼓,十个壮汉正在擂鼓助威。我很快听出了鼓声的不对劲,这鼓只是为贵族子弟们助威,没当球到黄队马下,鼓声便高昂有力,催人奋进,到了红队马下便弱了下去,毫无生气,尤其气人的是每当有黄队队员将球从红队手中扮出,那鼓声便急速的由急到缓,让我心底不由得泄气。这十面大鼓这样敲下来,不是为黄队鼓气的同时为红队泄气吗?
果然,两队势均力敌互持不下的状态很快就发生了变化,黄队气势越蓄越足,红队则越来越有气无力,像是要失去信心了。尤其其中有两个队员好像是顾及对方身份,不敢放不开手脚与对方更抢,场上形势就成了一边倒的态势。
这边看台上的人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女皇向身边张氏兄弟微笑道:“这鼓是谁安排的,打的有问题啊!”她语气间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是觉得好玩。张易之便道:“是小臣安排的,怎么样啊,皇上,他们打的好吗?”
女皇微笑不语,一边的唐休憬性情直爽,腾的就站了起来,喊道:“这样不公平,不好看了。”
众人都带着看热闹的心情,微笑望向他们。不想这时下面的比赛这时却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李隆基马球杆一抄,将球挑起,接过来就塞到了怀里。球赛无法进行了。他的黄队队友们正打的起劲,围向他向他喝问怎么回事,红队的人则惊愕的停了下来。这边诸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齐惊愕的望着场内的变故。
却见李隆基不管自己的队友,纵马疾驰到场地边缘,翻身下马急步跑了上月球阁来。“隆基怎么回事啊?你怎么把马球装到自己怀里啦?”女皇看来心情很好,微笑着向李隆基慈祥的问道。
李隆基气喘吁吁的跪下一礼,抬起头道:“这样不公平,奶奶,鼓声不对,他们也都不敢放开手和我们打,这样玩着没意思!”
众人一齐惊望着这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看他那英俊白净的面庞上正有汗珠浸出,眼中却满是明净的坦诚。我立即对这要求公平的少年升起好感,其它人也有很多颔首微笑的,尤其那些新科进士,看来都对这位小王爷大有好感。
第三卷 洛都风情 第三十二章 一张琴十面鼓
『蝶舞大唐春』 作者:传星
女皇看看左右,开心的笑道:“哦,我的小隆基很有男子汉的心胸啊,那你说你想怎么玩?”
“孙儿想和红队中的一个人换一下,到红队去打,还有那鼓声,若全撤了也没有气势,分出五面来支持红队吧!”李隆基振声道。
女皇怜爱的看着自己的孙子,微笑点头。张氏兄弟想插话,但看到女皇望着孙子的喜爱神情,又将话咽了回去。
唐休憬大笑道:“好,难得小王爷有如此胸怀,皇上你就批准了吧,老臣也手痒了,待老臣亲自下场为小王爷击鼓助威。”
女皇微笑道:“唐老将军莫急。”接着转向李隆基道:“隆基,红队者是新科进士,你可不是进士啊,恐怕没资格加入他们吧?”
李隆基愕得一愕,仰头振声道:“孙儿下次也参加科考,定也能考中进士,现在就算是提前出战吧。”接着他猛的扭过头来向这边一众儒衫仕子大声问道:“你们愿意本王代你们下场比赛吗?”
这边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女皇开心的大笑着为众人解了围,“好好,奶奶就准了你的请求,你下去找个人把衣服换了继续比赛吧。”
李隆基谢了恩就转头望向唐休憬,看来是要他实现诺言为他击鼓。唐休憬也想答应,不想女皇却道:“鼓可以分出五面来为红队助威,但唐老将军你一把年纪还是坐在这儿陪朕看球吧,这儿这么多新科进士,多年轻力壮的,让他们自己下去给自己人打鼓。”
张说突然向我打了个眼色,上前一步道:“臣推举一名新科进士为红队助威,他一面鼓也不需要,只须一张七弦琴即可抵彼十面大鼓?”
我心里一惊,知道他是在说我,愤怒恍然,这就是他引起女皇注意我的策略啊。可一张琴抵彼十面大鼓,将星阳摄魂注入琴音中自然没问题,可这儿则天女皇在座,而且除了她谁知道还周围有多少带有魔门背景的人,我焉敢卖弄我那还不成气候的星阳摄魂。我又不是叶先生,只凭琴艺,欲以一张琴压倒十面大鼓的声势可不容易。
众人都被张说这提议吸引了,女皇微笑道:“哦,有这样的人,是谁呀?”
张说答道:“就是上次微臣向您提到的扬州考生何同,他曾师从民间第一琴师叶希音习琴,琴艺高超。”
“何同?”女皇喃声想了一下,我看到她面色不易觉察的变了一下,迅即恢复平静,显然是想到了我是谁。微笑道:“有这样的新鲜事?一张琴抵十面鼓,我们今天就见识一下这个民间第一琴师的传人。”
其它诸人面色各有不同,唐休憬听张说提到我,会意的没有再要求下去击鼓,宋憬由对张说的机灵投以赞赏的目光。姚崇的脸上却现出一丝担忧,怕我抵不住那十面鼓出丑。张氏兄弟还有那静德王武三思及上官婉儿的面色却都有点奇怪,我心中升起一个感觉,这些人都是早已知道我的。
我正想着,张说已不由分说的将我从人群里拉了出来。李隆基认出了我,面上露出笑容,竟然对我投以信任的目光。看来我那天在绿柳巷闻香阁里表现出的能力让这小子产生了信服感,现在认出我竟相信我能以一张琴抗衡十面鼓。
女皇已盯着我问:“你就是何同?”我感觉到那目光的凌厉,不敢对望,垂首恭声答道:“正是草民!”
从女皇身后另有一道惊异的目光射在我身上,我知道那是站在那儿的上官婉儿射出的。
“隆基,不给你鼓,让此人用琴为你助威,你可愿意?”女皇问李隆基。
李隆基相当机灵,不说相信我,只说:“张大人是孙儿的老师,孙儿相信他推荐的人。”
我感觉得到女皇的目光一直望着我,便不抬头看她,但却把腰板挺直了,表现出充份的自信。我是自讨那些打鼓手空有一身蛮劲,并不懂音律才敢有这份自信的。若是懂音律之人用十面大鼓压我一张琴,我又不能使星阳摄魂,那我恐怕很难抵得过。
“拿琴来!女皇吩咐一声,一边的一个乐师将一张琴送到我手里。我抱起琴,向女皇及他身边几名大臣一揖,便随李隆基走了下去。
待李隆基和红队中一个放不开手脚的队员换过衣服,比赛便重新开始。那十面大鼓又依合着对黄队有利的节奏咚咚的响起来。
我将琴摆在离那十面大鼓不远的地方,留心把握着鼓音,慢慢的将琴音渗进去。不使星阳摄魂,想凭一琴将十面大鼓的声音压下去,我做不到。所以我干脆不去压,而是让琴声的节奏合上鼓音的节奏。不同的是鼓音随场上形势时高时低,我的琴音却以一个固定的韵律铮铮然持之以恒的响着。
我的猜测没错,这些鼓手对音律一窍不通,就知道看黄队得势时使力将鼓打的震天响,红队得势时将鼓声弱下来,鼓声的旋律却十分单调,唯一变化的是声音的大小,这样的声音人听多了听力会对其产生自然的疲劳,从而充耳不闻。而我富含韵律持之以恒的琴音却是悠扬好听,能吸引人的听力来注意,很快琴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38_38977/588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