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之子 作 者 (英)宾汉_分节阅读 6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务。

    “石油是所有事情的关键,”赫尔说,“我们已经禁止了一定辛烷含量之上的航空燃油的出口。他们的回应就是多买了五倍的这种含量之下的燃油。为了替他们的海军保留石油储备,他们已经禁止渔船队使用石油。我们还知道他们正在购买石油钻探设备,惟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们打算不久之后就登上荷属东印度群岛。目前华盛顿最大的政见不合就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日本实行全面石油禁运。

    汤姆摇着头,但赫尔坚持说下去。

    “大部分大型石油公司在日本和亚洲都有贸易往来,这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忠诚度。大多数公司都有日本出生的美国人,这些人都处于敏感立场。他们可能会面临利益上的冲突。我们来找你是因为你没有。我们相信你,卡洛威。”

    “嘿,不,赫尔。谢谢你的提议。这是对我的恭维,真的,不过不。我只能说不。”

    “你会再想想吗?”

    汤姆想要逃走。他憎恨被包围的感觉,被他不想扯上任何关系的逻辑和形势所包围。他猛地举起手,“我想会吧。如果你真这么希望的话,不过我……”

    “如果我邀请你去见一见总统先生的话会有什么作用吗?他知道我今晚会来找你。他很赞成这个主意。”

    “天啊,赫尔,天啊……”

    “当然,到时你在华盛顿会需要一间办公室。我们会支付所有搬迁费用。”

    “拜托……听着,请原谅,我得走了。”

    他暼了一眼丽贝卡,借此落荒而逃。

    他逃离赫尔。他逃离战争。他逃离一个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永远逃离的疯狂世界。

    岁月流逝;可怕的战争岁月。

    汤姆失败了,这是当然的。不管他有多么想要避免牵连,他的责任感和他深埋于心的高尚品质还是胜出了,正如科德尔·赫尔一直都知道的那样。

    所以汤姆接受了这一职务。从1939年到1941年,他在华盛顿度过了漫长的两年,在这期间他竭尽所能想将日本从边缘拉回。但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事件更加巩固了汤姆在美国政府中的重要战略元素这一地位。

    而且赫尔说的对。石油业就是战争业。从最开始,美国人就比日本人更清楚这一点。就拿偷袭珍珠港事件来说吧。日本飞机攻击了美国机场,他们攻击了战列舰和巡洋舰。但他们错过了真正关键的惟一目标。

    石油。

    四百五十万桶放在非装甲储油罐中的石油,不要说炮弹,甚至连子弹都能将它们尽数摧毁。没有石油,整个太平洋舰队都会变成一大堆垃圾。没有燃料,美国空军基地跟博物馆将会毫无区别。没有石油,美国将不得不穿过到处都有日本潜艇的海域向夏威夷补给燃料。而日本人没有摧毁这些石油,原因很简单:他们连想都没想过。

    从那一天起,石油战争开始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在占领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石油产地荷属东印度群岛之后,日本人开始大肆钻井。他们很幸运,挖出了大量石油,以至于他们拥有了从加利福尼亚到中东之间最富饶的油田。但他们的发现毫无意义。

    发现石油是一回事,把它运回日本又是另一回事。而他们做不到这点。在汤姆的强烈主张下,美国潜艇和飞机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向北开往本岛的油轮上。油轮被一艘一艘击沉。美国潜艇的攻击是如此有效,日本油轮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回到港口之前就会被击沉。

    封锁石油的包围圈开始收紧。

    日本人勇敢、足智多谋而且意志坚定。他们从没放弃过让油轮抵本岛的尝试。他们发明了一种用松树根提炼汽油的办法。他们竭尽所能——甚至超出所能。但都徒劳无功。他们的船只因为燃料短缺而被闲置,他们的飞机也陷入了瘫痪。

    “用不了多久,”汤姆说,语气中只有稍许的玩笑成分,“他们的飞机就只能朝着一个方向飞行。”

    第七部分 1939年夏天第92节 它将需要多得吓人的石油

    在伦敦,艾伦也面临着自己的一连串工作。在他写给张伯伦的信中,他提出自己愿意成为“与石油相关的战争事务的协调者。我愿意在任何时间内在任何职位上为国效劳。”他的提议立即得到认可。他被任命为英国石油委员会的主席:这是英国石油业的最高指挥部。

    从他上任的第一天起,艾伦就把一样东西看得比其它所有东西都重要:煤油——飞机燃料。艾伦之所以把它当作优先考虑事项,是因为他知道大多数石油商和大多数飞行员都知道、而其他人则不够重视的事情。

    这件事是这样的。

    1936年,壳牌石油公司发明了一种生产纯辛烷燃料的方法。这种新燃料极为昂贵,好像没有什么买主。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一发现毫无价值,然后任其不了了之。但壳牌公司没有。他们深信这一产品会有未来市场,所以在美国建了一个工厂。他们这么做是对的。不多久之后,西方空军就意识到这种新燃料是一种优良的燃料。与低辛烷燃料相比,纯辛烷燃料可以提供多出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加速度和机动性。

    这种燃料只在美国生产。

    艾伦设法将这种燃料弄进英国。现金购买。油轮运送。驱逐舰护航。当不列颠之战在英国上空展开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用的是纯辛烷燃料,而纳粹德国空军则没有。

    他们的优势非常微弱。

    只有勇士的熟练技巧和奉献精神才能将它坚持到底。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统计数字都是一致的:英国在战斗中每损失一架飞机,德国就要损失两次,有时候甚至是三架。虽然英国的空军力量很弱小,但它给身在柏林的战争策划者造成了远远无法容忍的损失。纳粹的注意力从英国转开了。入侵苏联成为了首要任务。

    不列颠之战已经打赢。

    但每个月都会出现新的危机。1941年,赐于英国生命的航运线路受到了德国潜艇的威胁。德国潜艇利用攻击小分队追踪目标,轻而易举地击沉巨大、沉重、行动迟缓的油轮。英国海军的石油储量降到了只剩两个月。发动机用油储量只够仅仅五个星期。这个国家正默默地、无形地走向崩溃。艾伦尽了全力。每个人都尽了全力。即便如此,这个任务看上去仍是不可能完成的。

    看上去,而不是就是。

    不管如何,无论如何,这个国家都幸存了下来。

    **

    然后,1941年年底的时候,事情开始出现转机。这次轮到希特勒孤注一掷了。

    他们对苏联发起的进攻是一场石油灾难。苏联的道路远比德国的道路糟糕,结果入侵坦克使用的燃料是预期值的两倍。虽然德军夺取了大量的苏联燃料,但他们的战利品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苏联坦克使用的是柴油。德国坦克需要的是汽油。

    然后冬天降临了。

    天气寒冷刺骨。德国坦克在设计的时候从没考虑过这种天气。它们无法发动。它们全都像那些无法开火的重型大炮一样被冻住了。苏联人派出强劲部队进行反攻。自战争开始以来第一次,德国军队被阻止,被击退。

    希特勒有两个选择,两个他都尝试了。

    他派了一支军队前去攻击苏联在巴库的油田,去高加索山脉上拚死作战。这支军队从未到达目的地。希特勒的胜利总是依赖于惊人的速度和突然的袭击,但速度需要汽油,而德军的供给线被无限拉长。德军向前行进,但他们的步伐太过迟缓。向前线运送汽油的卡车自己的燃料都消耗殆尽。德国人将油罐放在骆驼背上,骑着它们前进。但这些石油数量太少,到得太晚。

    在寻找苏联石油的过程中,德国人耗尽了燃料。

    第二个选项就是北非。经过利比亚。经过埃及。经过巴基斯坦和外约旦,抵达伯克和伊朗的充裕石油。这只是理论,而且这个理论很合理。1941年2月,就在英军即将把意大利人驱出北非之际,一位名叫埃尔文·隆美尔的德国元帅被派去支援。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将英军击退。到1942年8月的时候,他离开罗已经只有几英里之远。英国统治者烧毁机密文件,准备逃离。在蜿蜒的集市上,商人们已经准备将丘吉尔和乔治六世的画像换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画像。但战争趋势即将改变。

    隆美尔迫切地需要燃料,但英军已经破译了德军的密码。虽然意大利派出油轮予以支援,但英军知道油轮什么时候过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英国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带着极度的精确性将他们一艘接一艘全都击沉。

    隆美尔恳求石油的供给。他飞到德国直接向希特勒求情。他的军队必须得有燃料。希特勒倾听着。他对石油很狂热。他知道每一块油田的历史。他可以熟练地说出一架飞机需要多少燃料,一辆坦克需要多少燃料。他倾听着。他授予隆美尔一根陆军元帅指挥棒以及一系列承诺。指挥棒毫无用处。承诺毫无结果。没有燃料。

    然后,蒙哥马利在阿拉曼发起进攻。隆美尔节节败退。他经常看到进攻敌军和发动全面反攻的机会,但进攻需要燃料,而隆美尔没有燃料。他开始撤退。甚至连撤退都需要他无法提供的汽油。

    在寻找中东石油的过程中,德国人耗尽了燃料。

    **

    战争是一头奇怪的野兽。在它一挥爪之间,它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它能找到一个人身上最大的弱点并加以扩大,但它也能找到一个人身上最大的优点,并将优点发挥到其它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达到的地步。第一次世界大战卷进了汤姆和艾伦,并几乎摧毁了他们。它摧毁了一段友谊,让汤姆在战俘营里几近疯狂,让艾伦陷入几近崩溃的状态。它找到了这种阴暗面,并毫不留情地出手。

    这次的战争虽然很可怕,但从一开始就完全不同。

    身在华盛顿的汤姆和身在伦敦的艾伦都清楚地知道对方的存在。因为汤姆对太平洋战争的全神贯注,因为艾伦对欧洲和英国前线的全力投入,这两个人从来没有碰过面。然而,两人都抽出空来关注着对方的动静,而且是热切地关注。

    艾伦看出汤姆的工作干得非常出色。汤姆看出艾伦的工作干得极为卓越。在整个人类都陷入危机的时刻,历史呼吁所有优秀的人竭尽全力。艾伦和汤姆都不会让历史失望。

    两人保持着距离。

    他们远远没有宽恕对方,更没有与对方和解。但是有一些事情改变了。他们俩在中年时期开始敬佩他们共同在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培养出来的素养。他们都知道,如果战争结束,他们回到各自的公司,他们从前的石油大战永远不会再次爆发。他们会让自己生存,也让对方生存。只要他们能够相隔两地地活着,他们就会幸福地活着。只有当他们不得不见面时冲突才会爆发。

    **

    战争不容他们反省。在东线,斯大林的军队终于开始摧毁德国进攻者。从莫斯科到柏林的大进军开始了。任何一名清醒的战争目击者都很清楚希特勒现在已经毫无胜算。

    但这带来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在西方同盟国看来,现在是时候将战争带进欧洲了。如果欧洲从希特勒的手下解放出来,却被转手交给另一个独裁者约瑟夫·斯大林大叔,那这将是一场灾难。当然,地面入侵将是一场规模巨大的行动。它将需要优秀的将军。它将依靠勇敢的陆军、无畏的空军和热忱的海军。

    还有石油。

    它将需要多得吓人的石油。

    第七部分 1939年夏天第93节 寒冷的一天

    这个话题最先被提出是早在1943年4月的时候。

    突袭警报五分钟前就开始尖叫,艾伦匆匆穿过的白厅几乎已经空无一人。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军警喊道,“快点,先生。动作快点。”艾伦跑进一条小巷,走下一段很短的石阶,来到一堵沙袋墙和一扇铁门面前。门外站着一名哨兵。

    “艾伦·蒙塔古,石油委员会,”艾伦说,“我是来——”

    “是的,先生。请直接进去。”

    这栋被称作“乔治街”的建筑看上去什么都不像。它什么都不是。之前这里曾经是维修员和看门人的仓库。但现在不是了。不再是了。

    艾伦快步穿过一条烟雾迷漫的走廊。这栋地下建筑的空气中到处都迷漫着刺眼的烟雾。蓝灰色的烟雾在空中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8_38993/5887677.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