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畅想曲Ⅰ_分节阅读 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个笑话。幸亏是在四处大战的时期,因此还没被当作什么奇闻轶事。

    12日22时,联军齐发,迪利星系诸行星、卫星上,各部先后出营升空,阵势浩然。

    前锋为埃尔克率领的庞都军,紧随是迪利军最精锐的新编羽一军和整编第一、第二集团军。次锋左翼是辉林率领的列霞军,右翼是以夏洛特为主将的地球军,中部是齐雅等列国军队,以迪利羽五、羽九等军配属。锋线之后,是白芩的战舰编队与所属空军。

    埃尔克之所以能夺得先锋主将的位置,一是因为知道黄烨这个人容易“磨”,只要自己固执一点他就不太敢于拒绝人;二是因为辉林其实还没完全伤愈;三是因为地球、美嘉军各自肩负重任,分散四出,还留在迪利的都是“老弱”(笑语,不当真),余下身经百战而又编制完整的队伍,非庞都军莫属。

    锋线之后,迪利、美嘉大军相继,浩浩荡荡,如火如荼。

    这时,名义上兼着羽一军军长的黄烨,正与伊穆特、弗瑞克等人端坐在本部指挥中心,也就是在首都第一卫戍基地内部。指挥中心在战线最吃紧的时候曾一度移到外行星,后来又迁了回来,以示好整以暇、从容不迫。

    纵然没有到第一线冲锋,在后方观战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动。何况也不是观战,战局的变化随时掌握在手中。

    伊穆特微笑着,还是不说他的部队有什么奇妙;别人或许还疑惑着,但是黄烨已经猜到了八九分,因此有这样的安排,将齐雅等国的先遣军安排在前锋稍后、战舰编队之前。伊穆特也明白黄烨是聪明人,不必自己说得明白,也不会误事。

    联军大至,帝国军也尽起应战。

    狄克莫这些天的心情十分不好,但是也亏他还能沉得住气,不为后方的窘迫而动摇。这位皇帝陛下也算经历了数不清多少风雨,之前常对属下说,任何时候也镇定才是王者的风范,果然他是做得到的。

    与洪佐、派坦等将领紧急商议之后,狄克莫很快便作出应对决策,点兵派将依然井井有条。就在后方已经烽火四起的时候,趁着供给线还没有被切断,他还是命令兵工厂把新式武器的成品运到最前线。因为估计到联军即将大举反攻,这时舍弃现有阵地溃退,就亏一退不可收拾。不如出联军之不意,依然正面强抗,若能在会战中得胜,那么联军便会受到重挫而丧气,帝国军再从容收拾后方不迟。

    因此,调集到迪利星系的希蒙特兰战舰,竟有八十一艘之多,而且其中三十四艘是最新生产的改进型,性能还比目前联军的战舰要好。联军之前也估计过帝国军的战舰数量,就连黄烨也绝对没想到有这么多。希蒙特兰的生产力本来就先进,这几个月来又在皇帝的严令督促之下,穷兵黩武几近极端,故此能有这样多的战舰,称得上全银河规模最大的舰队集中到前线来。

    联军为这一战做了长久而充足的准备,但是真的没想到狄克莫并无撤退之心,反而集中了这许多庞然大物。

    第四节

    帝国军本部。高大健硕,身穿织锦大元帅服,肩披金紫皇袍,嘴上翘着八字胡子的狄克莫,与往常临战时一样,充满了气势逼人的感觉。

    极宽敞的大厅,左右侍卫无不衣锦,男子都器宇轩昂,女子都娇妍备至,比起黄烨所继承的迪利仪仗,那是更上一层——这就是皇帝的排场,皇帝的中军帐。身旁参议的将军和出入通禀的军人,必然也都是装束严整。今日大战非同寻常,单比“精神面貌”的话,帝国先胜了一筹。

    另一边的联军本部。王室的仪仗依然被留在外面,黄烨依然穿着那件旧军装,与平常没有两样。

    身边的将帅,除了伊穆特、弗瑞克、朴崇志,便只有五六个中将左右阶级的将领,上将以上的几乎都已经分配到任务,各自上阵去了。出入的也不过三四个参谋,军衔最高的是司空遥,准将,其余的肩上都没有星。整个指挥中心,服装最华丽的便是伊穆特——毫不奇怪,他是齐雅先王年近花甲时才生的小儿子,一贯备受宠爱,锦衣玉食。但是现在看看黄烨,再看看他人,伊穆特竟不禁然地略有愧色。

    两军阵势相逼,大战……开始了。

    撤去了最前沿以战机组成的遮掩云,帝国军竟然以战舰编队为前锋,阵势俨然地迎击过来。

    原来在战前,狄克莫对左右说:“小人得志,不足为奇。现在这样的大战,那群小娃子一定将精锐都布在前沿。我军的战舰与其留着居中决胜,不如放在最前,一开战便把敌军精锐打击殆尽,胜负,就已经注定了。”

    左右自然异口同声地附和。而这样的决策,确实也深有道理。

    果然联军先锋开始冲锋的时候,目睹对方现出庞大的战舰阵容,一时间真的大吃一惊。

    埃尔克还来不及止住所部的冲势,急忙问黄烨:“战舰大队!怎么办?”

    黄烨脸色也严峻了,立即简要地答道:“回旋!”

    埃尔克应声下令:“回旋!”

    十余万战机齐齐上空翻,立即旋回。对方舰队已经在开火,好险,幸好还在有效射程以外,损失很少。

    黄烨叹道:“不是没想到,敌军会这样做。但是我军终究也无可逃避地要跟对方硬碰。如果,亲王您也没有什么办法的话,我就得下令执行第二套方案了。”

    伊穆特微笑道:“我此行,就为这个。麻烦您转交指挥权一个小时。”

    黄烨也不犹豫:“请!”

    离开位置前对全军补充了一句:“前锋收缩,其余各部队,原地暂停,不要乱!下面,听伊穆特亲王指挥。”

    伊穆特于是发令:“齐雅军,出列!友邻请紧一紧。”

    遥遥的战场上,庞都、列霞、迪利等军闻声而动,为齐雅军留出宽敞的通路。齐雅阵中先有五千余架战机加速疾驰,其余随后跟进。当他们来到前列的时候,以最快速度开进的帝国军战舰编队已经冲到,开始向联军阵中猛烈开火。

    伊穆特再下令:“特一师,冒着敌舰的炮火,前进!其余,分散敌军注意力。”

    先头的五千余架战机毫不迟缓,立即便进,其余四面散开,也发起冲锋。

    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被敌军摧毁。联军指挥中心的将军们,和战役现场驻足待命的各部,无不心情紧张地注视着战况的发展。齐雅军的英勇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他们为什么敢于以这样少的数量向敌军浩大的战舰编队冲锋?看他们的机型,也不过是齐雅军中很普遍的“海狮”2型攻击机,速度既不突出,躲避性能也不是很好。

    前线将士忍抑住心情的激动,黄烨看着屏幕,不禁也手心微冷。千军万马的战阵以往也看多了,竟不如今天这样的惊心动魄。

    前线终于传来回音:“进入射程!损失约五分一!”

    伊穆特神情始终肃穆,这时终于又发出一道命令:“目标,战舰,打!”

    坚决果断的五个字,声振四方,回荡在联军将士的耳边。

    冲锋到位的齐雅特种空军第一师,立即发起攻击。这支部队新组建不久,但都是全军的精锐中选拔,而且是国王基加利亲自训练的。

    从四千多架战机的腹下同时曳出一道道橙红色的光茫,排比相连,袭向对阵的帝国军战舰。

    这一场面,观战的人无不诧异。

    黄烨也忍耐不住问道:“这是什么武器?好象是互相曳引的?”

    伊穆特神色也稍微松驰一些,回答道:“没错!名字就叫曳引导弹!”

    说时迟那时快,帝国军的战舰已经纷纷中弹,而且再不是以往般难以动摇,这一次,竟然连连冒出火球,一艘艘先后被爆破,碎片迸飞四散,连带周围的战机也多被击中,一片大乱。

    就在几分钟内,帝国军苦心经营的庞大战舰编队灰飞烟灭。这样的战局变化,不仅帝国军目瞪口呆,连联军将士也难以置信,都楞住了。

    但是形势不容发楞,伊穆特不再发令,转头对黄烨说:“行,看来用不了一小时,这就移交吧。下来的事情,您非常清楚。”

    黄烨稍一思索,一口气下了二三十道命令,无非是指示哪部分袭击哪里、哪部分又该怎么做。其实现在的情形,稍有经验的将军都知道该怎么办了。帝国军清醒过来时,士气大沮,战心顿失;联军则是欢呼踊跃,精神大振。这样大的一场会战,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注定了帝国军大势已去。

    一个多小时后,联军的战舰已经在炮击帝国军的基地了。坚固无比的基地,现在的还击却显得有气无力。

    痛追残寇的战役一直持续到次日深夜,希蒙军主力一战而亡。因为绝没有想到会这样仓促地战败,狄克莫几乎是单身逃回了后方的纽罗曼星系,他那豪华气派的仪仗队和奢侈品都成了联军的俘虏和战利。洪佐、派坦两元帅也侥幸逃脱,但是大将以下的军官,几乎都成了俘虏,或是战斗中被打死。

    天下大震,银河各星的媒体都连夜在发消息,形容联军的,无非是“大获全胜”,形容帝国军的,那就是“全军覆没”。看起来势均力敌的大战竟能这样干脆利落地结束,也确实是银河历史上所没有的事。

    第五节

    战斗到了尾声,伊穆特才向黄烨等人解说了齐雅星联的反战舰武器。

    这种暂时称为“曳引导弹”的新式武器,是专门为对付战舰的坚厚装甲而研发的。

    对付重装甲,说得容易,真要实现,可不知费了多少科学家的脑筋。通常所想的研究方向,无非是两方面,一是强力火药,二是重型武器。

    但是,一来,火药的研究很难在一时间就有突破;二来,战机终究不适宜携带过重的武器。至于舰对舰,那是另外的话题,关系到的倒不是武器的少许先进了,更重要的是国力的比拼。

    上部联盟的国力,固然远不如希蒙特兰;而中部各国,包括最大最发达的齐雅和桫椰茹,都还没能研发出战舰,在这方面落后不少。针对这样的局面,机载反舰武器,对于齐雅来说至关重要。

    伊穆特解说着,黄烨等人频频点头,都急着要继续听后面的话。

    “所以,我国一直苦心研究着反舰武器。显然,火炮不是首选,因为战机很难搭载大型火炮。哦,不是‘很难’,是‘不可能’。”

    这时,有官员来请示黄烨,于是打断了一会儿。

    官员走后,伊穆特继续说:“那么,要改进武器的话,现有的导弹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又或者,新发明一种不同于以往类型的武器。”

    黄烨点头,也知道为着两方面的研究,不知道让多少科学者绞尽脑汁。

    伊穆特:“您想不到吧,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却是由于我国一所二流大学的几名硕士生。”

    黄烨笑道:“也不奇怪,人本来是不论出身和资历的。”

    伊穆特:“他们想到了一个专家都没想到的办法,即前后制导。”

    顿一下,又说:“也就是说,采用连串导弹的形式,使得导弹能够集中打击战舰的某一点。那么,就算装甲厚,也能突破!”

    黄烨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伊穆特也笑道:“说穿了就很容易明白吧?但是越是明白的问题,有时候越难想到呢!”

    原来,所谓前后制导,就是在导弹的尾部,加装信号装置,以引导后面的导弹。当研究成熟时,齐雅军撤下了“海狮”2型攻击机的火炮与原有的导弹系统,一机只搭载一部导弹发射装置,这就是被命名为“曳引导弹”的改进型导弹。

    “海狮”2型看起来很普通,性能均衡,在齐雅军大量装备,别说敌军,就连自己人,乍看之下都不觉得有什么奥妙。但是这款机型强就强在一点:在保持一定的速度和灵活性前提下,搭载负荷大。“曳引导弹”毕竟也是比较重型的,需要这样的机体条件。

    “曳引导弹”的火药,应用了研究的新成果,比普通的机对机导弹火药爆破力要强得多。如果是仅此,自然还不够。但是当第一枚导弹脱体而出时,紧接着,第二枚立即发出,前后间隔不过千分之一秒,之后又是第三枚、第四枚……后一枚的弹头上有信号接受装置,接受前一枚的导引。因此,当十几枚导弹在不到百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连续命中战舰的同一点时,威力便足以破甲而入。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1_41609/6399556.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