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先行一步,服把家中事物安顿好后再前往京城与主公会面。”
我点点头,解下腰中令牌:
“先生不必着急,这是我天波府的座帖令牌,凭着它先生进京可免去不少麻烦。”
古代对人口和马匹管理极严,出门如无当地官府公文正规客栈是不敢收留的。而马匹则全部都有登纪在册,打仗时都要被征招,我管下的马就都是临时征招的。
拜别两人,我和杨于二人向树林走去。
我发现这时代也不是很差嘛,但我还是想回去喝可乐,玩电脑,把mm!
还有同步更新的《小警察传》。敬请期待
正文 第十七章 血战金沙滩 狄熊早已在林边等侯多时,见我们走回放心的呼了一口气上前道:“将军你总算回来了,如今兵慌马乱将军出行怎不多带些人马?”
我笑道:
“你都叫我将军了,还怕什么?正所谓:百人为将,千人成军,有将有军的还怕什么?”
众人一阵大笑。
行军路上。
抚摸着胯下战马那长长的光滑脖子和竖竖的耳朵我对身旁的狄熊问道:
“你刚才说现在兵慌马乱,为什么呀?辽国不是没打过来吗?”
狄熊叹了口气说道:
“如今朝中奸人当道呀!自从杨将军在攻辽之战遭受主帅潘仁美、监军王侁、刘文裕等人的妒忌,被置之必败之地,潘美等又违约不援所害,杨将军自午至暮,从朔州南三十里狼牙村转战退至陈家谷口,遂为辽军所俘,最后绝食三天而死,而潘刘等又只受到玄宗皇帝一些象征性的惩罚,削去了一些荣誉头衔,刘文裕是外戚,被除名,配隶登州,过了一年就召回了后。朝中重臣一片心寒,潘刘等人势力更显壮大!私吞公银,拉帮结派横行朝纲无恶不作,更巧立名目加重赋税以期中饱私馕!各地百姓不堪重赋纷纷各占山头,打家劫舍!如今大宋除了各大城及周边外,其它各处已赤地千里,强人横行!”
对了,我记得《杨家将》这本书写过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玄宗[宋太宗]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骚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下诏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大将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统率,由定州攻飞狐;西路由潘仁美、杨业统率,出雁门关,攻朔(今山西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等四州,最终目标是三路大军会师幽州,与契丹进行决战。三路大军同时前进,东路军刚出击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击,大败于歧沟关;中路军闻听东路败北,也就不战而溃;只有潘仁美、杨业的西路军,出师仅两个月,便战果累累,收复了朔、寰、云、应四州之地,兵锋直抵桑乾河。但是,由于东、中两路守军的溃败,他们却成了孤军深入。契丹在打败东路和中路两路宋军后,调集十万精锐,全力向潘、杨部占领的寰州压来。朝廷命令潘、杨率军护送朔、寰、云、应四州百姓立即迁回代州。在当时大兵压境的时刻,要完成这一任务非常艰巨。杨业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等军队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军队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会派兵迎战,这时,命令朔州民众再出城。同时派骑兵接迎,另派1000弓箭手守住谷口,这样百姓就可安全内迁。
对于杨业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监军王先和主帅潘仁美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争功,硬要杨业率兵去打寰州。王先说:“你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还这样胆怯?应当直接出雁门关北上!”杨业说:“不行,这样做,只有失败。”王先阴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为什么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你还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业气忿地说:“我这样做不是怕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完成好皇上交付的使命。你既然这样责问我,那好吧,我现在就遵命前往。”出发时,杨业流着眼泪对潘仁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利,我是北汉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他又用手指着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强有力的弓箭手,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我们将会全军覆没。”说罢,杨业就率兵出发了。经过两场恶战,因寡不敌众,杨业战败。退到陈家谷时,王先、潘仁美却率军早已离开了谷口,杨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看来除了皇帝和年号不对外,其它都还是跟我所读的书上一样的!
于是我说道:
“玄宗皇上不管吗?”
狄熊轻哼了一声:
“管?怎么管?他能继位全靠这几个人,否则就是太祖的弟弟——————。他也指望着这帮人给他消灭朝中的反对派。”
原来还有这事!看来他这皇帝位坐得不怎么样呀!管他的,我又不在这年代呆多久。
狄熊接着道:
“要不是看在已故的太祖皇帝对杨家有招降重用之恩相信老太君早就举家归隐了。”
我记得书上这么写道:杨令公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候。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令公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感刘氏厚遇之恩,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令公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玄宗早就听说老令公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令公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玄宗[正史是宋太宗]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仁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实际上,潘仁美只是挂了个虚衔,重担全部压在代州前线杨令公的身上。
杨老令公不负宋太宗的重托,在契丹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均在今代县、繁峙境内)6个兵寨。宋玄宗玄宗五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契丹十万军马来攻雁门,杨令公率部用堵截和奇袭办法,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而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令公驻守雁门关8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杨令公的显赫战功,使得一些心胸狭窄的同僚妒火中烧。一些人给宋太宗写匿名信,诋毁杨业。宋太宗没有轻信,而是把这些谤书封好交给杨业,表示对他的信任。
狄熊继续道:
“攻辽一役,杨门男丁全部战死,而懈怠军务的人却………,令人心寒呀,我家将军也是看在太祖皇帝的份上才没辞官归隐的!前几年宗保将军和穆元帅也………。”
全部战死了?是不是风水不好?改天让诸葛再亮看看。——————
边走边聊中天已渐渐黄昏。
安寨扎营吃过晚饭,安排好哨兵后一夜无话。
正文 第十八章 奖赏 接连赶了几天路了,又是日晒又是雨淋的众人和我都是一脸风尘,加上满身泥土的邋遢样。
摸了摸跨下的马脖子我问身旁的狄熊道:
“还有多久才到的了京城呀?”
狄熊摸了摸身旁早以干瘪了的水袋道:
“明天就到京城了。!”接着放下了手中水袋,舔了舔因为失去水分而有点发白的嘴唇。
我看了看头上的太阳,应该是下午三点左右了。如果明天就能到的话,那今天早点休息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我对身旁的传令兵说道:
“你让前方的斥侯看看有没有好的休息处,让大家洗洗好明天进京。”
传令兵接令转身打马而去。
狄熊催马来到我的身边说道:
“将军想现在就休息吗?”
我苦笑着拍了拍身上的衣服,一股黄烟噗出。
狄熊笑了笑,我看他也是全身上下就牙齿是白的了!
黄烟散去后我说道:
“休息到在其次,主要是让大家好好的洗漱一下。不然汴京城的大姑小姨闻到这股味道,就都要吓跑了!那还混个屁呀?”
再怎么说我们也是得胜归来的,要是这副模样进城,那多丢人呀!
不久斥侯来报,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小湖,湖水甚清。
我说道:
“好,今晚就在此处扎营。”
士兵们满脸喜色的接令随着我和斥侯来到小湖旁。
列好队点好人数众人听到狄熊的解散命令后,都欢呼一片的向小湖跑去。
我笑了笑,来到山丘上随便找了一棵大树坐下。
好凉快呀!我不禁举目眺望,只见崇山峻岭、林木郁葱、叠翠层峦说不出的浩然壮丽。近处的山下小湖却像一方明镜似的,湖水澄碧无波,清可监发,在金黄阳光中,烟寒渚秀,幽雅怡人。对岸更是青山连线,翠竹苍松,蔚然清秀如少女一般。
我忽然想道,如果不是被困山洞我就看不到如此美色了。
狄熊满脸水珠的拿着水袋来到我身边:
“将军喝口水吧。”
我接过水袋,仰头喝了一大口:
“好甜呀!坐吧。”
狄熊笑了笑坐在了我的身旁。
我仰面躺在身后树干上,舒服的呻吟了下说道:
“这里真好呀,要是能住在这就好了!”
狄熊回道:
“是呀,我也很喜欢这里。这里让我想起家乡。”说完也靠到了树上。
“你的家乡美吗?”我好奇的问道。
“不比这差,将军你的家乡呢?”狄熊反问到。
“我的家吗?”我想了想:
“说它美吧,也不是很美,说它不美吧,也不是很对!”
现在的城市里到处都是人工景观,虽然很好看但是始终不是天然的。
狄熊纳闷的咕噜了一句,没听懂呀!书读少了。
正在这时,于大海上来说道:
“将军,狄大哥,吃饭了。”
我站起了拍了拍身上,先下去吃饭吧,吃完饭后通知伍长以上的将官大营议事。
于大海带着我来到了我的军帐内。而狄熊也回到自己的营帐吃饭去了。
搭军帐,埋锅做饭,设置据马,女墙等琐碎事务自有值日将官安排,所以我才能忙里偷闲的看风景。要不然岂不被累死了。
走进军帐,我看到桌上已摆好了菜,五菜一汤还有只鸡。
在于大海端来的木盆洗完手后,我在桌旁坐下。于大海一溜烟跑到了我身后。
我奇怪的问道:
“你怎么不和我一起吃呀?”
于大海喏喏的说:
“狄大哥说了,俺现在是你的亲卫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这怎么说的,我问道:
“以前那样?”
于大海回道:
“尊卑不分。”
是呀,忘了自己是在古代了,这年代对身份看的很重。主人把自己的仆人打了,只要不死都没人管!
要不是狄熊是狄大将军的亲戚,连他也不敢跟我像今天那么一起躺着说话。
我叹了口气:
“那今后只要是像现在这样没人的时侯,你就不要管这些了,坐下吧。我一人吃饭没意思。”
于大海高兴的点了点头:
“我都说了,将军怎么会在乎这些,可狄大哥还是让我怎么做。”他一屁股坐到我旁边拿起了碗。
我夹了几片羊肉递到他碗里:
“狄大哥是对的,虽然我不在乎这些,但不代表别人也不在乎呀,所以在人前的时侯你还是要做做样子的。”
于大海点了点头:
“是不是就像唱戏一样,演给别人看?”
我点了点头,怎么像教人小孩学坏一样的,心里有一股负疚感呀?!
吃完饭,我刚喝了两口茶众人就来到我的营帐内。
他们也奇怪我怎么会叫他们来议事,所以吃了饭就赶来了。
“参见将军。”众人行礼道。
“大家不用多礼,都坐吧。”
众人按官职坐下。
我摸了摸桌上的玉狮子,那是用来压住纸不让它乱动好书写用的。
“将军传我们前来,不知所为何事?”狄熊问到。
众人也全都一脸迷糊样。
我笑道:
“今天让各位来是为了商量一件事情。”
我示意狄熊坐下说话。
“各位可还记得,我在点将台上曾经说过,这次战役结束后,各位就是我狄杨两家的恩人,我保证给各位很好的安置。”
众人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道:
“今天叫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有什么要求?”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后都说道:
“任凭将军安排,我等无任何异议。”
这就是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41_41697/640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