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波府的新姑爷_分节阅读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任呀,看来我在军中的诚信度还是蛮高的。这些人还真可爱,真想和他们多呆会,不过我要回家了。

    话说回来,要不是想到我回去后怕他们没人管,我也不会这么急匆匆的叫他们前来相商。

    我点了点头,理了理思绪:

    “有三种方式供你们选择:一,按现在的物品价格一次付给你们十年的钱,你们可凭着这些钱做点小生意。

    二,按当时的物价每月给你们发放生活费,共发十五年。

    三,加入天波府,身份介于家丁之上。帮天波府做事,你的生,老,病,死府里全担了,每月还有俸禄。”这点事相信我还是能自己作主的。

    众人全都激动的站起,他们原先以为我在点将台上说的,不过是鼓励士气的空话罢了。谁知现在我忽然真的提出了三条对他们有利的选择,全都被吓呆了。这三条选择可以说不论选哪一条,都可让他们衣食无忧!

    正文 第十九章 重回京师 我看着交头接耳的众人说道:“你们不用着急,先回去和众人商量一下。我会将你们的名字和籍贯登记在册,以后无论你们选择什么都可以向天波府求援,我天波府一定会尽力帮大家。”

    众人感激的站起谢道:

    “将军为我等考虑得如此周全,我等真是感激不尽呀。”

    他们毕竟是临时征招的回去后只怕要被解散,当然除了兵部借调的五百精兵,[现在只剩三百了]。如果我不为他们想想后路的话,那就要当仆的继续当仆,种地的继续种地,伤兵们则只有独自面对今后悲惨的生活了。而现在我所给出的三条路,无论选哪一条都可让他们一跃成为中层的人家。不愁吃穿。

    众人走后我又陷入了沉思。

    这次回去要怎么跟小月说呢?如今天波府可以说是又有国仇又有家恨呀!我如果编个谎话把她骗走,那还算人吗?

    但是不说谎的话,她会相信如此的无稽之谈吗?

    我到底该怎么办呀?回去那是一定的,成吉思汗的元朝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到时什么宋辽都要被灭!留在这到时怎么办呀,这个时空又不像书上写的那样,谁知道大宋还有几年风光呀?

    再说这皇帝说实话实在不怎么样。我可不想为了他抛头颅洒热血。自己当皇帝?哪那么容易呀,光这几天就把我给吓怕了,会死人的呀大哥。再说了,成吉思汗那是谁呀?一代天骄呀,要我和他斗?算了吧,这不让我送死吗?

    不知不觉中夜已深了,门外传来士兵换防的声音。

    我摇了摇有点发涱的脑袋,走出营帐。

    士兵们看到我都发自内心的向我行礼,看来他们已知道我所提供给他们选择的三条路了。相信现在我在他们心目中已是闪闪发光如神一般了吧!这感觉还真不错。

    我来到白天和狄熊所坐的那个小山丘,背靠着树看着满天星斗一汪明月,听着营内偶尔传来的马斯声。

    真是夜凉如水呀,没有污染的天空呀,我马上就要和你告别了,还有我的小月呀,你到底会不会跟我走呢?

    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梦乡。

    那真是一个美梦呀,我在梦里梦见了电脑,梦见了啤酒,梦见了可乐————,那滋味,嘎嘎的!

    正在我对着啤酒瓶想一口吹干的时候,身体一阵摇晃,我吓得睁开了眼。

    只见于大海叫道:

    “将军我们找你好半天了,到时候出发了。”

    我摇了摇头,啤酒都还没吹到就醉了!头好晕呀,不会是他摇的吧,不知道美梦被打扰会不会留下后遗症!我的啤酒呀。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把一件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这就是“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960-976年在位)。

    而北宋就是因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埋下了日后整个宋朝的危机!

    宋太祖赵匡胤因为受了地主和官僚阶级的拥立之恩所以不限制土地占有数量,史称宋朝“田制不立”。宋太祖赵匡胤曾说:“富者田连阡陌,正为国家守财尔。”北宋初期,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到北宋中期仁宗(1023-1063年在位)时,土地兼并现象更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以成俗”(《宋史》卷173《食货志》)的地步。宋神宗时,整个农民阶级则占总户数的90%以上。地主不到总户数的10%,却霸占了70-80%的土地。官僚、豪绅、吏胥、地主被称为“形势户”或“官户”,僧侣、道士地主被称为寺观户。他们拥有大量土地,享受免役特权,还大量隐田、漏税。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以后,为了削弱州府长官的职权,由中央派出很多官吏监督和掌管地方事务。北宋还增加科举的录取名额,这样,形成了臃肿的官僚机构,冗官极多。宋真宗时候,一次裁减冗吏就有19。5万人(其中既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也包括胥吏),但没有解决问题,后来增加的更多了。据包拯估计,仁宗时比真宗时的官员增加了一倍以上。因为官员人数太多,差遣的位置有限,甚至出现了苏轼所说的“一官三人共之”的现象,一人在职或一人刚去职,已经又有一人在等待这个位置。北宋的官吏,待遇优厚。北宋政府惧怕农民反抗,把大量破产的农民招募当兵,兵士数量不断增多。养一个禁军兵士,一年要花钱50贯,军队里还有许多赏赐,所以军费开支也极大。除了“冗官”、“冗兵”的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修建寺观,再加上宋仁宗统治时期皇室的开支不断增大,又出现了“冗费”之弊。此外,北宋政府每年向辽和西夏交纳的“岁币”,也是相当沉重的财政负担。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宋朝每年的财政亏空达300多万缗,到宋英宗时,亏空达1500多万缗!]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地因水名,于是七朝古都开封就有了‘汴梁‘、‘汴京‘之称,也简称为汴。

    在北宋历史上,京师开封是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在开封的封建社会城市发展史上,北宋是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宋代开封府也称南衙。

    开封设府的历史始于五代后梁。公元907年四月,朱全忠废掉唐哀宗,建立后梁,定都开封,把汴州改升为开封府。公元923年十二月定都洛阳,开封府被改降为汴州。公元936年十一月石敬瑭建立后晋,定都开封,汴州再次被改升为开封府。五代的后汉、后周两朝均定都开封,开封府一直作为京府而存在。现在北宋王朝定都开封,也以开封府作为京府。

    开封府十六县,主、客户近十八万户。[当时]但有皇室、贵族,往来的官僚、商人,到京都货卖的个体手工业者,沿街叫卖的小贩,以至贵族的奴仆等大量不在户籍之列。

    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米(每年数百万斛),沿海各地的水产,辽、夏(西夏)的牛、羊,洛阳、成都的酒,自河东至江南、福建的各种果品,江、淮、蜀、闽的名茶,南方各地的丝织品,西北的石炭,河中府和成都的纸,福建、成都、杭州的印本书籍,两浙的漆器,耀州等地的陶、瓷器,磁州的铁器,来自全国各地的药材和珠玉金银器皿等奢侈品。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场上销售。东京市场的繁荣,集中反映了北宋商业发展的状况。

    东京是皇室贵族官僚的住处,也是‘天下富商大贾所聚‘之处。他们以侈靡相尚,大事挥霍。东京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著名的杨楼、樊楼、八仙楼,饮客常至千余人。还有瓦舍(娱乐场)勾栏(剧场),演出百戏伎艺。贵族、官僚、豪商整天在此享乐。东京城内居住着大量的贫民,包括沿街叫卖的小贩,民间工匠,‘候人请唤‘的杂作人夫。

    据史书记载北宋有四位亲王任过开封府尹: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太宗赵光义以晋王为开封府尹;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十月,赵廷美以齐王(后封秦王)为开封府尹;雍熙二年(985年)十月赵元僖以陈王为开封府尹;淳化五年(994年)九月,真宗赵恒以寿王(曾封襄王,后改为寿王)为开封府尹。当然开封府尹里最出名的还是要数包大人了。

    由此可见开封府在当时对宋朝起了个什么作用!

    我们在太阳要下山时,终于回到了这时代最繁华最美丽的大都市。

    看着因为怕辽国打来而刚刚修复的城墙我不禁有些后怕了!

    如果小月不和我回去,那我真能一人离去吗?

    正文 第二十章 初进皇宫 该来的还是来了,终于随着距离的拉近小月的身影出现在城门前。

    我暂时放下心中疑虑催马来到城门前。

    天波府一干人等和几位朝廷大员正在城下恭候,显得非常隆重。

    我下马单膝跪地道:

    “劳烦老太君和几位大人前来迎接,章不胜惶恐。”

    老太君从椅子上站起说道:

    “章儿,你终于回来了。”说完一脸欣慰的样子。

    兵部尚书和几位大人也抱拳说道:

    “恭贺将军得胜归来。”

    我连忙说道:

    “些许微功而已,众位大人言重了。”

    小月俏立在旁,微笑的看着我。我好想上去抱住她,但电灯泡太多了。

    一阵见礼过后,我随着他们向内城行去。

    路上不时有人对我和士兵们指指点点。都争相目睹这只化解了大宋危机的队伍。

    顺着西大街来到内城后,众朝中大员拜别了我们各自回府。

    终于我又回到了天波府。

    整个天波府上下各人全到了大门来迎接这批得胜勇士,尤其是我,更成了杨氏一

    族的明星砥柱,备受尊崇。

    大厅中。

    老太君坐在主位上笑着说道:

    “这次的交战的详细情形狄将军已经上报给了朝廷,朝中众人都说我杨家又出了个不世名将了!”满脸欣慰神色。

    我看了看坐在我身旁的小月说道:

    “老太君过奖了,我不过是运气好了点而已。”不能让老人家对我期望太重,否则我离去后她会更伤心。

    老太君叹了口气说道:

    “自从小月的爹娘去世后,我杨家虽有女将在朝中任职。但潘,庞等人却没有将我天波府放在眼里。欺我府中无男丁呀!经过这次后,哼。”老太君一跺手中龙头杖。

    还有这事?看来古代重男轻女挺严重的。

    老太君接着说道:

    “如果他们敢为难你,你不要怕,只要道理在我们这边。那我的龙头杖也不是吃素的。”

    小月在旁说道:

    “下人们听说他们准备在今晚的庆功宴上设计为难你。”一脸担忧神色。

    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这帮奸臣,既然还有人说潘仁美不是奸臣,你看这不是准备要奸我吗,这还不算奸臣呀?[奸我这有功之臣。]

    正在这时门外有一个尖细的声音说道:

    “圣旨到,天波府接旨。”

    我和众人连忙在大厅内跪下。

    老太君站起走到一旁。

    一个太监走到主位前对老太君点了点头表示有旨在身不能行礼,打开圣旨道:

    “奉天承御皇帝诏曰:着,天波府太君,破虏将军,禁卫军副都卫今晚进宫赴宴。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上前递给他一袋银子道:

    “谢谢公公前来传旨。”太监都喜欢这些黄白之物。

    他收下钱道:

    “扎[这字没错]家就贪财了,也好占占将军的运气。”

    我干笑了两声,我脚上的袜子气味更浓,只怕你不要!

    “皇上今儿个很高兴,说是要重赏将军。”他继续说道。

    我对他眨了眨眼说道:

    “还请公公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下官不会忘了公公的大恩的。”

    他点了点头:

    “今晚将军最好带上几个能打的手下。”说完转身走了。

    我一愣,这是啥意思。

    小月走过来说道:

    “看来这帮小人是真的要设计使你难堪呀。”

    我转身说道:

    “快传狄熊,于大海,杨排峰。”想想又道:

    “只传杨排峰就行了。”

    那毕竟是在皇宫内,相信他们也不会太放肆。我带的人多了反而徒惹笑柄。想来他们所设的计谋不外乎比武,问学掏家底之类的吧。可惜我的诸葛,庞服未到呀。

    洗漱过后,日已偏西。

    想道马上就要和这帮奸臣勾心斗角,我不禁有些紧张。

    这段时间过得,咳,房都还没洞呢。

    马车缓缓开进宏伟的大门,由圆巷形的门洞,进入主大殿前的广场。

    大门两旁设有兵馆,驻屯了两营军队,由司马尉指挥,循例问过後,使十二骑前後护著

    杨家的马车,往内宫驰去。

    宋朝的东京汴梁承袭五代的旧城并加以改造而来,由于修缮过程中不能不考虑到数十万众居民的搬迁问题,所以规模以及整齐程度上均远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1_41697/6409139.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