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书:昙花梦_分节阅读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凌再倒一杯白兰地来。

    李丽兰以酒解愁,这时白兰地开始发作,她感到热熏熏地有点醉意。她倏地站起来,再

    拿起酒杯,又喝了一口。二十年的白兰地,酌口顺,后劲大,这时她感到飘飘然。她放下酒

    杯,在屋子里踱了半个小弧圈,最后站在流线型的铁橱前,背靠铁橱,面对程科长,双手插

    在短氅的口袋里,两条匀称的小腿交叉叠着,支持了全身。她微歪着头,醉态盎然,两眼半

    眯,看着程科长,秋波荡漾,勾人魂魄,白兰地的魔力把她阴郁的心情压了下去,横下一条

    心,忘乎所以地去欣赏程科长的风流英俊。他年轻有为,那一种对付女人的软功夫真是不可

    多得。可惜今天彼此处在敌对的立场,一切幻想都破灭了。天地间的造化太残酷了。想到这

    里,她不禁脱口而出,对程科长说:

    “姓程的,你是我的冤家,都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你不该有这样的人品,我更不该偏偏

    栽在你的手里,造成双重的痛苦,留下终身的遗憾!人生这样的安排,实在太残忍了!这是

    宿世冤孽,还有什么话说吧!”

    她有气无力,一字一顿,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程科长的心碎了。

    李丽兰背靠铁橱,与程科长相距不过几尺,这时程科长正把自己杯里的白兰地饮下三分

    之二,他两手握住玻璃杯,斜靠在沙发椅上,以怜悯的心情欣赏着这尊大自然恩赐的玉观音。

    她光艳夺目,装束精美,身段苗条,曲线动人。她那自醉醉人的媚眼,光波闪耀摄人心;

    她胸脯起伏,醉态缠绵更销魂!她无处不美,无处不动人。“校花”,“杨州第一美人”,

    “价值连城的一颗夜明珠”,这许多赞辞,她的确受之无愧。

    这时程科长已有了三分醉意,相对无言似有言,真是“灯下美人杯中酒”,他悠然陶醉

    在美的世界里。

    接着他听到李丽兰对他未免无情却有情的哀怨倾诉,好像黄莺夜啼。想到她可怜的身世

    和不幸的遭遇,他认为虽然她在缧绁之中,但那不是她的罪过,他想安慰她,却不知从何说

    起。

    李丽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忽然对程科长说:“姓程的,我既然栽在你的手里,看来也

    是天意,我决定牺牲了我,成全了你,了却这一桩无情的公案吧!”

    当晚,李丽兰把所有的一切都向程科长尽情地倾吐了。

    当程科长亲自送李丽兰到“招待室”时,已是午夜十二点了。小勤务周凌奉命给李丽兰

    送来一杯白兰地,一碟鸭肝肫,一盘夹心蛋糕,一杯龙井香茶。

    周凌出去了,空旷的房间里只有李丽兰一人,孤单凄凉袭上她的心,她望着桌上的晚点,

    毫无食欲。对于今夜的失败,她实在不甘心。她想:“银行保险提货单分明还在我身上,而

    他那六两黄金的图章究竟从何而来呢?”她迫不及持地要想揭开这个谜,马上解开身上层层

    衣扣,左手插进右腋下,撕下了胶布,在纱布药棉里,拿出折叠成小方块的纸张,摊开一看,

    大吃一惊,真正的银行保险提货单不见了,却变成一张空白银行提货单样本。

    她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失败丁!她佩服对方本领的高明,觉得失败得舒服。她领然躺在床

    上,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反而不感到疲劳。她痴痴地望着空白一片的帐顶,悲观、失望、忧

    愁、懊悔交加,她翻来覆去,始终唾不着觉,一番心事,涌上心头。

    在敌伪时期,她受阎云溪的威胁弃家出走,随着马太太飘荡江湖,过着惊心动魄的生涯。

    抗战胜利后,阎云溪伏法,她回到家乡,花一部分钱把旧居扩建,使房舍焕然一新。总算支

    撑了李家门楣,恢复了家业,积蓄了一些财产。根据马太太所谓“大盗亦有道”的宗旨,她

    所盗取的对象都是达官贵人、豪门富商,虽是不义之财,但在良心上也感到心安理得。数年

    来,她闯荡江湖,靠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在江湖上获得“踏雪无痕”的称号。直至昨天,

    没有一个人晓得她庐山真面目,官府上也不曾露过脸,留下一个清白干净之身,这在黑道中

    是不可多得的幸运。

    马太太的萧条下场和董仕卿的出洋幸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前车之鉴,感慨殊深,

    她想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句留语,感到光阴似箭,转眼间人老珠黄,到那时将何得

    了?此次本决心改邪归正,趁此年华正茂,找个对象,求个安身立命之所。前年十月碰到沈

    子良,这是干载难逢的幸遇,几个月之中,她费了不少心机把他拿捏到手,订期三月五日完

    婚。想不到好事多磨,沈子良约她本月二十八日到他南京公馆,商量有关洞房布置、结婚仪

    式和大事铺张喜庆的事。她怀着无限兴奋的心情,提前于二十日到达南京,想利用几天的时

    间,畅游这“六朝金粉”之地。

    真没想到,无意间来到中央要人公馆区,受其外表极度繁华的诱惑,不舍离开,一口气

    走遍方圆六七里的禁区,发现所谓禁区戒备森严,只不过虚张声势,其实外强中干,徒有其

    表。她踏勘了几家公馆,几乎毫无戒备,不觉旧态复萌。心想,若乘机下手,岂不是易如探

    囊取物?悔不该利令智昏,为了充实陪嫁,提高身价,竞违背师训,不顾佳期,速战速决,

    洗了三家公馆,既已放下屠刀,又开杀戒,一失足竞成千古恨!

    想到这里,她长叹一声,悔恨交加。回忆当年,她曾向恩师再三请求到南京作案,师父

    严命制止,警告说:“京都捕头,天下第一,这是黑道金科,切莫轻举妄动!”当时她认为

    这是师父胆怯之语。恩师一再强调南京城北是黑道禁区,这两年来出了一个后起之秀,外号

    “福尔摩斯”,阴狠狡诈,坐镇一方。“九江一盏灯”、“汉口燕子飞”、“常州一股香”、

    “镇江包汉三”、“梁山葛飞飞”、“芜湖晏子平”、“安庆铁机子”都是黑道中的佼佼者,

    自恃艺高,不听劝告,不到一年时间,先后都栽在他的手里,不可不慎。而且恩师临终谆谆

    嘱咐,即使遍地开花(作案),也要留南京一块干净之土,作为安身立命之地。今逆师违教,

    又犯黑道大忌,在禁区两日三案,哪有不败之理。

    她想:“现在我什么都完了!与沈子良约会之期只有二天了,距离结婚佳期只有八天,

    身在牢笼,插翅难飞,美好的愿望成为泡影,所有的幸福全都断送了!估计不到三天,南京

    各家报纸都会刊登这样惊人消息:《闯门女盗‘踏雪无痕’--李丽兰落网。》教授之女沦为

    盗窃,身败名裂,侮宗辱祖,比娼妓还不如!这样一来,扬州老家,因建于不义之财,房屋

    标封,财产没收,里人议论沸腾,骂我名门败类,不肖,叛逆!

    “可怜沈子良对我一片痴情,我却往他脸上抹黑,他为了逢迎我,大事铺张,已经发出

    三千张喜帖,三千家亲朋戚友将要全部哗然,想不到如花似玉的新娘、银行经理的太太原来

    却是个多年的惯盗、积案如山的女贼!那批新闻记者和各家报社,认为这是生财之道,一定

    画蛇添足,大肆宣扬,各省通讯社驻京记者必会连夜发电风行全国。

    “可恨阴狠狡诈的程科长,外似温柔却心怀叵测,他的目的已达到,便会翻脸无情,一

    定压榨铢求,吮血吸髓,追赃索款,不遗余力,数年之心血,将空于一旦。当我剩下渣滓无

    油可榨的时候,他们会备下一纸公文,把我送到首都法院,法院定把我公开审判。那个时候,

    人山人海到场参观。盗窃者是社会蟊碱,人人切齿,个个痛恨,我将受到人们的冷潮热讽,

    破口唾骂。

    “可恼的摄影记者将纷纷把镜头对准我,在镁光灯闪灼之下,我蓬头垢面,丑态毕露,

    狼狈之状,无地自容!纵使法外施仁,但是积案如山,非判五年七载徒刑无法以平公愤。

    “黑暗的牢狱生活,定把我整个青春消磨殆尽,到了刑满出狱之时,我已经是三十开外

    的人了。那时脸黄肌瘦,鹄面鸠形,不像人形了。家产已被充公,归去无着,只好流落街头,

    沦为娼妓,以父母生下之躯体换来一口饭吃。转眼间,花柳梅毒,发于全身,饥寒交迫,疾

    病缠绵,谋生无计。最后走投无路,只好对那滚滚长江,了却一生孽债。鱼鳖为棺,蛟龙为

    椁,扬子江之万顷波澜,是我李丽兰-抔三尺。”

    她越想越可怕,感到前景惨淡,以被掩面,嘤嘤啜泣。她惨然想到:“‘无可奈何花落

    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春尽花残,已成铁的事实,谁能妙手回春,使残花再发?这简直

    是个幻想!完了,我什么郡完了,这是我彻底的失败,彻底的毁灭!”

    李丽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耳听外面时钟打着一点、二点、三点、四点、

    五点。在她听来,今晚的钟声特别刺耳,好像丧钟敲在心坎上,一声声来,-阵阵痛。这样

    痛苦的时间实在很难挨过,她触景伤情,嘴里喃喃念着:“莫道长宵似年,侬看一年比更尤

    短,过五更已是五年,更有何人不老。”

    五更的天气特别严寒,李丽兰兜紧锦被,等待天明。她觉得黑夜可怕,但又感到白天更

    可怕!她整夜未曾合眼,直到天将黎明的时候,才膜胧睡去。

    李丽兰一夜不能入睡,程科长也一样通宵难眠。

    他对李丽兰深表同情,想开脱她的罪责,但是她连续作案,赃证确凿,在法律上已成定

    案之局,他没有这样大的权力使她脱却樊笼,这样大的案件非要通过局长的批准不可。他要

    想办法为李丽兰辩护,力求取得上级的同情,又要不露袒护的痕迹,必须计出两全,期在必

    成,因此反复难眠,直到天明。

    西区警察局局长柳春亭是河北人,为人比较正派,原是东北讲武堂毕业,抗战时期都在

    前线,三次负伤,在国民党部队里曾经当过副师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部队全部整编,因

    为他不是黄埔军校出身的,不能算为“直系”,所以受到排挤,列为编余官佐,转业到警界

    来,当北区局局长。因此他对现实很不满;副局长姜宁,湖南平江人,为人热情豪放,工作

    有魄力。他出身于中央警官学校,期数很高,兼管刑事,是程科长的老上司,他俩感情很好。

    程慈航的成功,与他是分不开的。

    第二天上午,刚刚开始办公,程科长就把李丽兰全案送到局长办公室进行研究。在场的

    只有正副局长和他三人。程科长先把李丽兰的案情做了介绍,然后把她的日记送给两位局长

    过目,特别指出日记中主要三则,请两位局长详阅。他们认真阅读着,惊叹她的才华,对她

    的身世和处境深表同情,对她的失足痛感惋惜。

    当正副局长在观阅日记之时,程科长始终在窥察着他俩的脸部表情,看到火候到了,就

    提出他对全案的看法。他强调李丽兰的出身和家世,认为她走人歧途是迫不得已的,她的犯

    罪,社会上应当负一部分责任。她年轻而又有学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们对她不应

    当采取一棒子打死的方式,把她的整个前途和整个人生都毁灭掉,那实在太可惜了。

    程科长认为,她能够改邪归正,与沈子良结成夫妇,无形中社会上就除去一害。假使把

    她判了刑,坐了牢,反而对社会不利。因为目前监牢是仇恨政府和社会的训练班,同时也是

    作奸犯科的养成所,是黑色大染缸。在那里不要多久,就会把一个人的灵魂都染黑了。她刑

    满出狱之后,受到社会上的人歧视,无路可走,必定深怀仇恨,变本加厉与社会敌对到底,

    那就为害不浅了。他主张对待李丽兰,应该采用化敌为友的策略,以达到以毒攻毒的目的。

    他分析说,按照以往经验,我们在破获盗窃案件中,收到很大实效的,莫过于从“黑道”

    内部分化、瓦解和收买他们的同伙,使他们乐为我用,以求达到破案目的,这样做,事半功

    倍,而且十拿九稳。目前我们就是缺少这种内线人物,因此工作上感到困难。现在我们最感

    棘手的就是轰动全市的“飞贼”案件,全市发生类似的窃案共计十一起,我们管区就占了七

    起,上级一再严令切责,社会舆论沸腾。我们倾尽全力,与他较量了三个月,还打伤了三个

    探员,至今却无法追缉归案。我想也许在李丽兰身上可能得到线索,因为她得到马太太遗传

    的“秘谱”,那是本千载难得的奇书。据初步了解,书中对于“黑道”中比较“上盘”的人

    物,每个都记载得非常详细。假使我们把李丽兰开释了,她一定会感恩图报,竭智尽忠,想

    方设法为我们提供“黑道”内部的许多材料,将会广开门路,拓展刑事破案领域。若仅仅对

    她为判刑而判刑,相比之下,意义就狭隘许多了。

    正副局长先听取程科长对李丽兰案情的袒护性介绍,接着又看了她的日记,在主观上已

    经同情了她,再被程科长权衡利害一分析,便完全同意了程科长从宽处理的意见,最后决定:

    追回三家公馆被窃的赃物,既往不咎,给予教育释放。

    第一步最艰巨的计划成功了,程科长心上的一块巨石落地了,他感到一阵轻松。为了使

    他的部下对此案认识一致,能够同情李丽兰,他开始进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44_44898/6608614.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