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无忧_分节阅读 15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战的日子,她们斗了半辈子,明天就会有了结果。

    那人去了,却还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

    皇后冷冷地笑了起来,那人对她无情,她又怎么会对他有爱?

    这皇宫里的女人,有几人真心的爱他,谁又敢真心爱他,当年那个爱他的女子,最后落得什么下场,亲手被他害死

    想到那个聪明机灵的女子,皇后的心里一阵惋惜,那女子真的不该来到这肮脏的后宫!

    皇后静静地躺在床上,假寐。

    心里想着的却是过往,那女子如云一般的身姿,如风一般的舞姿,莫说是男子,就是她这个皇后当年都喜爱不已。

    当年她是真的喜爱她呀,虽然那女子受宠,却从不曾越轨半步,总是淡笑着,让人无比的舒服,她是真的当她是妹子呀,就是日后,二皇子在宫里,她私下里没有少帮衬着。

    后宫不是没有真情,只是这份真情给那人就不值得了。

    那人,他不配得到真情!

    凌绫,你的儿子为你报仇了!只是便宜了那人,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皇后在黑暗里,静静地呼吸,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人是死去,在她心里就如同死去了一只小虫子。

    原来所谓的大度,不是胸襟宽广,而是从来就不在乎。

    黑夜中,平静无波。

    树欲静而风不止!

    明日才是最重要的一日。

    这一夜,无忧辗转反侧,一夜抚琴,因为那人的痛隔着这空间传递过来。

    翼,你心痛了吗?

    正文 第128章 谁的错?

    皇宫里早晨从来没有如此惊心动魄过:皇上,驾崩了!

    皇帝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驾崩了,这是何等的大事,所有人都被惊呆了,即使知情人士此刻当然也要摆出一副惊呆的模样。

    太后微颤颤的被宫女一路行来,心一下子掉到了冰窟中:她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失去了她的依仗!

    皇帝是她的依仗,她一直很怕皇帝有了心爱的女人而忘记了她这个母后的存在,不再理会她这个母后,她一直当心有了心爱女人的皇帝不再对她言听计从,当年的凌贵妃就是的,在皇帝耳边没少吹耳边风,不利她李氏一族,所以她使计除了她。

    原来她还有几分忐忑,可是这些年皇帝依旧对她言听计从,让她过得异常舒服,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比她这个白发人还先去了,以后谁还会如他这般对她言听计从。

    就是二皇子也比不上自己的儿子啊,他虽然和她亲近,但是与皇帝比起来,还是差远了,她就不明白了,皇帝昨天下午还和她商量着太子的人选的,今天怎么就驾崩了?

    太后有了一丝恐惧,却不是因为皇帝驾崩了,而是她是不是要失去这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了。

    后宫不可干政,若是下一位继承者这样说起来,她还真的没法子了。

    太后对皇帝虽然一直极好,但是却并没有付出真正的母子之情,只是将皇帝当成一个,一个有利于她爬的更高,站的更稳的工具。

    先帝在的时候,她要依靠皇帝笼络先帝的心,先帝对皇帝可是十分疼爱,皇帝是她那时巩固后位的工具,先帝去了,皇帝即位,皇帝就是她把握天下的工具。

    现在这个工具没有了,她怎能不慌,怎么能不急?

    太后来到御书房时皇后,妃子们都跪着一地呜呜哭了起来,这当中自然有人是真心哭泣呀,皇帝驾崩,每次都会有人要陪葬的,那些年轻的,没有子嗣的谁不怕,她们进宫就已经是将命一半儿扔给了阎王爷,若是陪葬了,这一生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她们哭呀,狠狠地哭。

    而即使有了孩子的,又怎么敢不哭,若是不哭,惹得太后不高兴了,让她们去陪葬,谁又敢说什么?

    这御书房了里现在是哭声一片,太后面色如灰,不理会呜呜哭泣的众人,来到皇帝的身边,皇帝面色如常,若不是没有气息,根本就看不出已经去了。

    “太医,皇上是怎么了?”太后沉着一张脸,力持平静。

    “回太后的话,皇上积劳成疾,不堪劳累,故而驾鹤西去了!”几名太医跪在地上,颤抖,如秋风扫落叶,他们怕,怕得不得了,皇帝去了,怕是太后要拿这些人开刀呀!

    哪一朝,那一代都是这样,皇帝驾崩都会牵连一堆太医,可是他们真的是无辜的呀,这皇帝明显是被女色掏空的身子,他们这些做臣子如何说的出口?

    果然,太医的话刚落,太后就发作了,“来人将这群废物拖出去斩了!”

    侍卫们应声而来,即使心有不忍,却还是一言不发的拖了起来,满室的人,没有人站出来为这些太医说一句话。

    太医们等到拖到门口时已经心如冰水,而此时一个悲伤欲绝的声音响起:“母后息怒,儿臣有话要讲!”

    那些侍卫见皇后求情,脚下慢下来几分,而太医们心里也燃起了希望。

    皇后慢慢起身,来到太后身边,用只有太后听得见的声音小声的说了几句,太后听完,眉头挑起,竟然失了平常的优雅,狠狠地给了皇后一个巴掌:“放肆!不成材的东西!”

    皇后乃是一国之母,太后竟然当着众人的面甩了皇后一个巴掌,可见皇后之言是多么的惊天动地,而那些太医们则对皇后起了无尽的感激:皇后这巴掌是为他们挨的呀!

    皇后挨了太后的打,却丝毫不曾恼怒,反而跪在太后的面前,呜呜哭了起来:“母后说的是,儿臣的确是不成材,儿臣与皇上说了不止一次,可是皇上却……”

    皇后哭的更加的伤痛,泣不成声,太后心头对皇后的怒气也少了三分,心里头也明白皇后说的是事实,皇帝不待见皇后,这些年若不是她这个做太后的对皇后青睐有加,只怕皇后早就不是皇后了。

    皇后说的这事,前两天皇后去请安时,也隐晦的提了一下,她当时是怎么说的,好像训斥了皇后一顿。

    太后思起前因后果,对皇后余下的那几分恼怒也消失了,还真是个稳重的孩子,到了这时还不断的为皇帝着想。

    太后挥了挥手,让侍卫们放了太医,太医们都跪在太后的面前谢恩,但是心里头感激的人都是皇后,若不是皇后进言,他们焉有命在?

    皇后捂着面在一旁呜呜哭泣,心里却是冰冷笑意,这一仗,她已经抢占先机,下面的戏就好唱多了。

    而宫贵妃的心里不知道为何不安起来,她刚刚伸长耳朵也没有听清皇后和太后所言,只是太后刚刚那有意无意扫过她的一眼,让她心里一凉,总觉得那一眼似乎不怀好意。

    太后这人的狠毒,她早已亲眼见识过,自己的亲孙子都可以下的了毒手,何况她呢?

    宫贵妃一边哭,一边心跳加快,不过心里更是升起一股坚定的念头:等显儿即位,一定要先除去这个老妖婆!

    此时各位皇子和大臣们都进了御书房,这可不是小事,皇子们和大臣们都是知道分寸的人,不敢太急,也不敢太慢,这时候出现刚刚好。

    急了,会让人怀疑你心怀不轨,巴不得皇帝死去。

    慢了,还是会让人怀疑你心怀不轨,心里有鬼才姗姗来迟。

    这皇家的一点小事都是有学问的,好在众位皇子和大臣们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些潜规则早就心里有了明灯。

    众人跪下,自然是一顿嚎嚎大哭,至于有几分真情,谁也不知道了。

    太后瞧了瞧这阵势,心里自然明白这些人来心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当然,她心里也想知道。

    太后招来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皇上可有旨意留下?”

    那太监躬身道:“皇上昨日从慈宁宫回来后就拟了旨意!”

    太后心头一喜,看来皇帝在最后还是听从了她的意见:“去,将皇上留下来的遗旨宣读一番,众位大臣和皇子们都在,也好知道皇帝的心意。”

    那太监立时取来了皇帝的遗旨,宫贵妃和三皇子心头一喜,这么些年的忍辱负重终于有了结果。

    三皇子想到很快他就可以坐到那张椅子,他的心里就涌起了阵阵的痛快,若是他坐上龙椅,第一件事就是灭了李氏一族。

    而皇后和七皇子则是眼观鼻,鼻观心,而二皇子自始至终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表情,谁也猜不出他心里头在想什么?

    那太监打开圣旨,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读完之时,宫贵妃和三皇子身子一软,差一点就跳了起来:怎么会这样?圣旨明明被他们修改过了呀!

    宫贵妃还记得她明明将二皇子的二加了一笔,变成了三,怎么现在三却变成了七,这怎么可能?

    难道这圣旨被皇后给修改过了?

    对,这圣旨一定是假的!

    而太后也是一片狐疑,昨日和皇帝商量皇位继承人的事情,皇帝明明一在她的面前属意二皇子,怎么会立七皇子为太子?

    难道这圣旨是假的?

    太后和宫贵妃都疑心皇后在圣旨上做了手脚,二人悄悄的将目光移向皇后,见皇后此刻已经忘了哭泣,也是一副诧异的模样,似乎也惊讶与皇帝竟然立他们的皇儿为太子。

    而七皇子同样一脸震惊,似乎没有想到皇帝到最后会将那位置留给了他?

    但是二人的这番表情也不足以消除太后和宫贵妃的怀疑,这宫里的人什么本事没有,但演戏的本领人人都是一把好手。

    二人心里对圣旨的真实性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却谁也不能说出来,喊出来?

    不过他们不能说,但并不表示她们身边的人不能说,太后身边的老嬷嬷那可是伺候了太后一辈子的人物,与太后的情意可是非同小可,她期期艾艾的开口,似乎难以启齿,却还是狐疑的问了太后一句:“太后,奴婢昨日伺候您和皇上,明明听皇上说要立二皇子为太子的,怎么现在……”

    这老嬷嬷的话毒呀,她虽然下面的话没有说出来,这话也没有丝毫不妥之处,但是谁都能清楚这话里的深意,以及下面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意思。

    她就是在说是不是有人改了圣旨?

    谁会改圣旨,这还需要说吗?这事对谁有利,就是谁改的呀!

    而宫贵妃这时也微颤颤的开口:“臣妾也听说皇上说了很多次,有意立二皇子为太子,怎么今天……”

    宫贵妃也摆出了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她立刻做出了反应,她已经断定这圣旨定然是皇后的人干的,既然皇位三皇子捞不到了,但也决不能让七皇子坐去。

    宫贵妃选择让二皇子继位,因为若是二皇子登位,那位置他们日后还可以图谋,二皇子中毒已深,怕是没多久寿命,可是七皇子这些年被皇后保护的滴水不漏,若是七皇子坐上了皇位,只怕他们不但与皇位无缘,就是这条命都不能留了下来。

    皇后冷冷一笑,面上也悲切道:“太后,儿臣也未曾听过皇上有意传位谦儿。”

    皇后这招高呀,她这话比她肯定一万句还重要,这反而说明人家心里无愧。

    众大臣心里这时候都相信了遗旨的真实性,古来帝王权术,有几人愿意让人窥视帝心,只怕皇帝说让二皇子继位是故意为之,真正属意之人还是七皇子。

    众人想想七皇子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还真的是当得起太子之位,在加上皇后的贤名,这皇位还真的是七皇子当得。

    不过,有些三皇子的铁杆追随者可还是不死心,听得皇后说完,立马打蛇上棍。

    “太后娘娘,既然连皇后娘娘都觉得事情蹊跷,何不让人来验一下这圣旨的笔迹?”

    这人故意曲解皇后的话,皇后何时觉得蹊跷了,她不过是说意外。

    七皇子的朗目淡淡的扫了那人一眼:不知死活的东西!

    这一眼,就断定了这人日后的命运。

    太后假装为难的沉思片刻,而皇后则很是贤惠的进言:“太后,儿臣也觉得应该如此。”

    太后听了皇后这话,心里一凉:她真的是小看这皇后。

    太后到此时已经断定,这圣旨必然是真的,只是她还是搞不懂皇后是如何哄得皇帝立七皇子为太子的?

    太后心知大势已去,心下有心拉拢皇后,同时也想为日后留条后路,她沉声道:“有什么好验的,皇上的圣旨还能有人敢动不成?”

    皇后却不依不饶:“太后,儿臣还请太后验证。谦儿得陛下垂怜,本是谦儿的造化,若是今日众人心里存疑,即使他日谦儿有幸不辜负皇上的重望,儿臣还是担心有人借今日之事为难谦儿,这于江山社稷都是不妥,所以儿臣请太后为了日后社稷,还是请人验证这圣旨。”

    皇后也不等太后同意,就请了太后本家的一名大学士,此人书法一绝,在本朝颇有威名。

    那人临危受命,却心中狐疑一片,这眼前唱的是哪一出?

    不说这人搞不明白,就是众人心头也糊涂了起来,李太后为何要为难皇后,既然不想七皇子继位,为何当初却还将李氏之女嫁与七皇子为妃?这其实才是太后的高明之处,不过她忘了,同为后宫的女人,皇后也不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1_51317/7334286.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