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异界录_分节阅读 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肯定就是花蜘蛛大人整理后的现场。

    另外一个判定是花蜘蛛大人搞鬼的证据就是,在这堆乱七八糟箭矢旁边搁着两把一尺多长的类短剑物体。

    两把短剑的形状和迢迢以前的螳螂匕首差不多,但是型号上质地上却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寸来长,半寸多厚的手柄均为致密的银绿色骨质,末端呈光滑的圆弧形,往上渐变为坚硬银色金属。金属匕身同样是中间厚两边薄,微有弧形,刃口双开,内弯处附带锯齿形小倒勾,越向上越收窄,顶端依旧尖锐锋利得看一眼都觉得似要被刺伤。

    现在迢迢也算有些见识,这一对长匕首一看就知道这是高阶飞天螳螂的刀臂,手柄处完整的圆弧形骨节,应该是从与其连接的螳螂臂骨上天然脱落下来的结果。

    除此之外,地上还扔着一根大棒骨。真正的大棒骨,狗咬胶的形状,足有两尺多长,两头粗中间细,最细的地方直径有半寸。黑黝黝的棒身,带着诡异的暗黄色色花纹,棒子两头都有骨节,一头大,一头小,小的那头比成年壮汉的拳头略大,大的那头比初生婴儿的头略小。

    迢迢试着拎了拎,不知棒骨究竟是什么动物的骨头,沉得超乎想象。别说带着它去打猎了,就单抗在肩膀上走也累得呼哧呼哧的。

    迢迢将棒骨放了下来,先塞到武器架下面,拿起那一对匕首,比划了一个刺客的造型,它们倒是份量趁手大小合适。

    迢迢满意地将匕首插到蛇皮腰带上,觉得花蜘蛛还是聪明的,知道她需要武器,就按她提的要求寻找到类似的送到门口。虽然后来顽皮玩了下箭矢,但考虑到它生活的乏善可陈,算了,不和他一般见识。损失几只箭矢没什么,这蛛娃从小就没玩过玩具,难怪它遇到什么新玩意都想折腾下试试,典型的童年娱乐缺失症。病人需要理解。

    迢迢心平气和地将堆成一堆箭矢一根根地捡起来,折断了箭杆的用技能把折断处复原;箭头张开的,用石块将锋利的倒钩压回原位。铁蒺藜就是这点好,整体结构都是活动的,犹如弹簧折叠刀,可自动张开也可手动复原。就是不知道箭头上的附魔效果会不会随着使用而减弱或者消失,待多试验几次来验证。

    将整理好的弓箭重新束成一束,单另拿出三只不同附魔效果的箭矢插在背包侧边准备在外出期间作试验用。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没时间特地留在悬崖上练箭,只有背着弓走到哪射到哪。

    卖油翁不是说过吗,唯手熟尔!迢迢虽然仅在渡假山庄射击场用铁皮弓射过几次塑料箭,完全没有实战经验,但她对新身躯的眼睛有信心!

    前世近视五百度,脱了隐形眼镜,远些的东西靠猜,近处的东西靠摸。自从来到这里,虽然这身躯每个月会变七天石像,但就凭是这双眼睛也算赚到了!小眼神多锐利灵敏,百步外一朵花飘落都能看清雄蕊雌蕊,有了这项神射手的天然顶级装备,她相信只要自己多加练习自然就会百步穿杨。

    自信心爆棚的迢迢挎跨上金睛银鳞兽筋作弦的龙血木弓,背着蛛丝背包,带着三眼来到谷底。

    按例对着木禾和山寨树进行技能晨练,精神力用光了吃个蓝色恢复果。木禾在繁茂之气的来回施加之下,羞答答的结出一穗木禾谷。

    迢迢大喜,小木禾会结果了,心念一转又想起沼泽地的大木禾,那位身上可是硕果累累,反正仓库都建好了,干脆今天提着大网兜去全部采回来,起码寒季的食谱里的碳水化合物部分算有着落了。

    说做就做,迢迢放下背包,重新回到山崖顶把兜猎树拼了老命长出来的特大网兜给翻了出来,想了想,又将收集的几个小网兜也一并带上,多装一点算一点,回程反正有树木们帮忙呢。

    木禾离浴谷并不远,迢迢只需轻装上阵,除了网兜和武器,什么吃食都不用带。半满的蛛丝背包里装的熟肉全部掏出来先放在一边,针毡草绳和一直没派过用场的蛛丝透明胶带要带上,灌满饮用水的小藤壶和装复蓝色原果的藤匣迢迢犹豫了一下将它们插在另一边的插袋里,遇到突发情况这两样是生存必须品。

    头上顶着一大卷网兜,迢迢在三眼的指引下精准的朝着木禾沼泽出发。

    从树梢传递的直线距离就是近,十几分钟不到,迢迢已来到沼泽边缘。

    木禾沼泽还是老样子,坑坑洼洼的黑泥地,上面深深浅浅的蓄着些水,稀稀落落的矮小草本植物半露出水面,透过清澈的浅水可看到一些暗绿色苔藓附着在水底。

    也许是此处比别处更加湿润的原因,丛林中稀薄的轻雾,在此处凝成浓郁的乳白色雾气,飘在水面上有生命似的忽聚忽散。

    一些长长尖尖的艳丽花苞无风自摇,在雾中若隐若现,那是深水洼中生长的除草花。

    在沼泽地的正中,端端正正长着棵遮天蔽日的高大植物,纤长翠绿的叶片挂着滴滴清澈的露珠,黄橙橙的谷穗挂满枝头,整棵树显得生机勃勃。它就是这片沼泽的主人——木禾。

    这次木禾老早就感应到迢迢的气息,作为精神力微弱的魔植,植物界的失语者,木禾早就用行动来表达了对女神殿下光临的欢迎。它从身上落下片一尺多宽,五尺多长的绿叶飘在水面,沼泽底下可自由活动的根须将叶片牢牢地托住,一路疾行来到迢迢脚边。

    木禾沼泽比流沙更可怕,它对生物一视同仁,就算顶着女神殿下名头也没有优待。上次差点丢了小命的事迢迢还记忆犹新,一见这翠绿可爱的摆渡舟不由得大赞木禾的知情识趣,别看它是个不说话的,比浴谷里那几个不着调的好奇宝宝稳妥多了。

    顶着网兜,带着三眼安安稳稳地坐着摆渡舟行至木禾身边,木禾早殷勤周到地垂下一片树叶恭候大驾。树叶稳稳地将迢迢和三眼托至树杈上,刚一落座迢迢就感受到木禾传递过来的喜悦之情。

    来而不往非礼也,迢迢也将浴谷里小木禾的生长情况以实况转播的形式,传递给大木禾看,特地将小木禾说话的场景着重播放一遍。大木禾不能说话,小木禾却能说话,迢迢以为这是物种进化的喜讯,人人都爱好消息,植物应该也不例外,所以才重播。

    果然,作为母亲的大木禾看到小木禾居然没有先天种族缺陷,能与女神自由交流,一时间又惊又喜,情绪激动之下全身叶子簌簌直抖。

    这是基因改良的大事件,可以写进族谱!木禾一族从此可以摆脱失语的魔咒!浴谷水土果然有神效,幸亏当时我当机立断,抓住了这改变种族命运的机会。剩下的几颗种子留在这个沼泽没有意义,待会请女神带走,种到合适的地方。

    乍闻喜讯的木禾簌簌地抖个没完,作为报喜喜鹊的迢迢不得不抱住树枝免得掉下去沉潭。良久之后木禾从狂喜中清醒过来,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有些不好意思的甩了甩叶片,就像人类以咳嗽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见木禾冷静下来,迢迢开始提要求:“木禾夫人,要过冬了,我想存点口粮,如果对您没有伤害的话,我想把你的木禾谷穗全收到仓库里去作存粮。”

    木禾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它身上的谷穗除了富含淀粉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一些鸟类晚上偶尔会来吃几颗之外,多是春季寂寞生,寒季黯然落,化做塘泥当肥料,现在可以作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都不用迢迢亲自动手,灵巧的木禾夫人用几条长叶将迢迢带来的大小网兜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撑开,满树的谷穗噗噗的自动往里落,一处采空了,另一处的枝叶接过网兜继续装。

    迢迢插不上手,索性坐在树杈上继续考虑箭矢羽毛问题,到哪去弄些作箭羽的羽毛呢?那些带羽毛的鸟平常藏在什么地方?

    第七十三章 泡泡鸟

    木禾虽然手上不停地装着谷穗,心神还是留意在坐在树杈间的迢迢身上,思忖着待会怎么让女神把剩下的几颗种子给带走。一见女神为寻找带羽毛的鸟而烦恼,它不由大喜,水鸟么?手边就有。可以藉此立下一功,孩儿们的将来有着落了。

    迢迢正在树杈间愣神发呆,不远处的泥沼里突然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气泡,紧接着一根粗壮的根须拖着一个泥团般的事物来带树下,就着旁边小水洼里的清水洗了洗,露出一个大透明泡泡来。在这个材质不明的透明泡泡里一只肥鹅般的鸟睡得正香

    这种与普通家鹅外形相似的鸟叫做泡泡鸟,这种鸟又懒又笨,晚上在沼泽里吃苔藓杂草螺蛳水蛭乃至小鱼小虾,白天蜷在泡泡中沉到泥塘里呼呼大睡,活动范围绝不超过沼泽边界。

    木禾不是肉食植物,一直都与它们相安无事。今天见迢迢为鸟羽而烦劳,就将根须探到泥潭底下去捞出一只来给女神过目,看合不合用。

    泡泡鸟之所以叫做泡泡鸟,顾名思义,因为它会吹泡泡。就像燕子会用唾液垒窝一样,泡泡鸟能用唾液吹泡泡。

    它的唾液又粘又沾,风吹就干,遇水就硬。每到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觅食一夜的泡泡鸟就集体吹出一个个和身形相若的泡泡,乘着泡泡没干,把身体钻进去,

    它们的羽毛光滑顺柔,又有一层油脂状的保护物,可以轻巧的钻入口水泡泡而不把泡泡弄破。等它们钻进去时泡泡已完全变干,被鸟身重量一压落到沼泽中,泡泡遇水变成轻薄透明坚硬的护甲,保护它们在其中不受伤害。

    经过无数年的进化,泡泡鸟对于吐泡泡钻泡泡下坠沉潭等一系列动作已成为它们的生物本能,各种微妙变化可以精确到以秒计算。

    木禾根将洗干净的泡泡球递到迢迢面前。迢迢接了过来,先用手敲了敲那层透明的泡泡,感觉上凉冰冰的,又薄又硬还带着点韧性,特别象做眼镜用的树脂材料。手指扣在上面笃笃作响,连声音也像。

    就这么折腾里面的大白鹅也没有醒,真是心宽的物种。

    迢迢掏出匕首在泡泡球上划了个大洞,用力一按,那块泡泡应手而落,砸在里面熟睡的泡泡鸟头上。这下泡泡鸟被砸醒了,甩甩头,眨巴着眼睛努力想清醒过来。

    迢迢没给它机会直接一把扭断了它的脖子,将它从口水泡泡中扯了出来。

    好肥一只鹅,今天晚上可以换新菜式了,迢迢掂掂它的分量,欢乐地想。

    将泡泡鸟摆在树杈上,迢迢扯开它翅膀检视,一根根翎毛雪白坚挺,果然是作箭羽的理想材料,乘着工具都齐全索性先弄一根出来试试。

    请木禾在身前用树叶搭一个能吃得住劲的平台,把背包搁上去,从侧边抽出一支箭,再从里面掏出剪子、针毡草、蛛丝透明胶带,转身将怕泡泡鸟的遗体也拎了上去,并从泡泡鸟身上拔出四五根最漂亮的羽毛,压在背包下。一切材料就绪迢迢开始回忆自己脑中那点可怜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一支箭,箭头用于战斗,箭杆用于平衡,箭羽用于调节,三者相辅相成,各部比重和物体运动与空气阻力之间关系复杂,一点点的差异也会导致命中率的极大波动。而羽毛是影响飞行速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具体应该多长多宽是应该按照整只箭矢的重量来决定的。

    既然没有精确的数字比例做参考,那干脆就照猫画虎追求个一个形似吧,这总比计算求证比例要容易得多。话说实践出真知,不定用着用着就能悟出各部的重量比例来,太追求完美了什么事都闹不成。

    于是,根据记忆中的样子再配合实际情况,箭杆尾部与箭矢三棱锥对应的地方镂刻出三道凹槽,几根漂亮的羽毛先被剪子竖直成两半,再修剪出三根一模一样的嵌入早就刻好的凹槽。

    用匕首挑开蛛丝透明胶,割一下一小段蛛丝,剪开一丝围着将三根箭羽的根部在箭杆上裹上一圈,将箭羽牢牢的固定在箭杆上。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新入手的长匕首和骨剪,以前螳螂骨匕扯不断割不开的蛛丝透明胶带在它们面前真就象普通透明胶带一样一割就断,一剪就开。

    对于蛛丝的韧性迢迢是深有体会的,见此情景益发宝贝起这几样趁手工具来。特别是玉骨剪,迢迢越用越觉得它乃生产力效率提高的第一功臣。以后有机会把那粗糙的铁钎木铆钉替换成利落的金属件,方才配得起它这么犀利干脆的外形。

    用玉骨剪将相距一百二十度的三根羽毛修剪成流线形。竖着看看,箭头棱边及三根箭羽分别连成一线;横着看看,箭头黝黑尖利,箭尾洁白的羽丝排列得致密紧实。看外形,也是似模似样的一支箭呢。

    迢迢将空了的树脂泡泡球递给召唤出的木禾根,示意它将这个透明泡泡举得远一些,然后从树杈上站起来,踏到前面的一个工作平台上。

    目测了一下泡泡球现在的距离:二十米!

    迢迢心里嘀咕:对新手来说,二十米应该可以吧?)(主要是再远就没信心了。)

    将龙血弓从平台上拿起来,摆出弓箭步,气沉丹田,将羽箭搁在弦上,瞄着前方的透明泡泡,慢慢地拉开弓弦。随着弓弦与箭身的间隙越拉越大,拉弓弦的那只手没有问题,但持弓的那只手却帕金森症似的抖个不停。

    终于支持不住胡乱一放手,箭歪歪扭扭的飘到一旁,人也一个踉跄从树叶平台上栽了下去。幸亏木禾眼明手快,伸出一张叶子将她卷了上来,另外还用一根须根把落在泥潭里的箭也捡起,在水里洗去泥污后还给迢迢。

    箭羽倒没事,水一冲就干干净净,不知是不是因为泡泡鸟经常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1_51977/744608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