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路_分节阅读 15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琳?”李炫奕缩了缩脖子,不满的嘀咕:“你别把她想得同你一个样,阿琳...不像你的。”

    淑妃照着李炫奕的脑门弹了一下。道:“像不像我,将来再看,我同你说,在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可没金殿责问陛下的胆量, 也没算计士族的胆量。像她这时的年岁,我只想着怎么不受堂姐妹欺负,将来怎么找个好丈夫。怎么多得些银子奉养寡母。”

    没有人天生就会宅斗宫斗的,淑妃从小聪慧独立,但她也有纯真的少女时代,遇见秦王后,她的一颗芳心就那么的落在了秦王身上,淑妃在少女时代里比萧琳纯洁纯粹得多!

    李炫奕揉着脑袋,不会吧,阿琳眼下就很聪慧了。将来会不会更聪明?真要像淑妃的话...他已经可以预料到自己凄苦悲惨的日子了。

    “阿琳是不是像我,不是取决她的才华。”

    淑妃揽住儿子肩头,宽宽厚实的肩膀证明儿子已经是个有担当有勇气的大人了。淑妃不尽错过了李炫奕的年少阶段,还在他成长阶段上下绊子,淑妃对李炫奕最是愧疚。如果不是因为萧琳被太子算计进而李炫奕怒闯东宫,秦王妃的阴谋可能到现在还无法揭穿。

    淑妃不敢想如果自己还被蒙在鼓里,她会怎么对待李炫奕和萧琳...一定是处处给他们下绊子,离间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秦王妃若是在旁挑拨的话,她同儿子儿媳的关系会更僵,等到何事的机会,秦王妃再揭穿一切...

    淑妃许是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这么想来,老天爷还是慈悲的,向着淑妃的。

    “你们将来的日子过得幸福平顺,你相信阿琳,只疼爱阿琳一个,不掩盖阿琳本身的光彩,她就不会成为另一个我!”

    “我记住了...娘!“

    淑妃含笑点头,握紧了手上的传位诏书,正色道:“我有事让你做,这也是阿琳让你来的目的之一。”

    “什么事?”李炫奕也不像是方才一般的随意。

    虽然有萧菀的支持,淑妃手中握有传位诏书,但京城的重臣不一定会俯首听命...尤其是司徒九郎已经入京了。

    李炫奕皱了皱眉头,分析道:“司徒九郎应该不会让士族内乱,支持二皇子...我想他不会做的,听吴郡传来的消息,北府军已经停下了。”

    若是有可能,李炫奕不想同司徒九郎为敌,并非是害怕司徒九郎,而是不想萧琳左右为难。

    ”我已然命令戍边军南下为册立七郎为摄政王的事情威逼京城!西宁将军让开了布防,戍边军精锐几日后可到京城。“

    “若是胡族南侵,父王会以死谢罪的。”李炫奕多了几分的焦急。

    “我知道七郎的性子,所以我答应了胡族的和亲要求。”

    “你...”

    “你别担心,不会是萧琳和亲。”

    “换个人也不行。”

    淑妃摸了摸李炫奕的脸庞,“放心,放心,那个人选一定不会让任何人有异议,阿琳会很高兴很开心的。”

    “你到底要做什么?”李炫奕迷惑不解了,淑妃淡淡的笑道:“阿琳不是曾说过嘛,双赢,我同士族的双赢,你同司徒九郎的双赢。”

    “你现在就出宫,整合京城兵力,统领羽林军包围以司徒太尉为首的士族大臣府邸。”

    “然后?等着为北府军打过来同戍边军火拼?就算你同胡族人有过约定,可两虎相争之下,胡族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一定会南下...“李炫奕想到了萧琳在他入宫前,闪烁的眸光...低声问道:“是阿琳的主意?”

    “若不是知晓阿琳的性情,我会以为她选择的伴侣是司徒九郎。”

    淑妃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九郎不出,天下百姓何为?听说这是萧琳送给他的?”

    “是。”李炫奕声音闷闷的。

    淑妃道:“你也不用郁闷不服气,这是眼下实现幼主登基。摄政王辅政的最好计策。如果是我按照我的想法,士族那一关不容易过,许是真有内乱。但按照萧琳所说的计策进行,士族不会太过反对,但有一点,司徒九郎的名声再无人可比。对萧琳。我是又恨又爱啊,顶级士族出身的她果然想得是皇权和士族之间的稳定!”

    看出李炫奕的疑惑,淑妃推了推他道:“别耽搁功夫了,你将来就会知道了。”

    “好,我先去整合京城兵力。围困皇子府和重臣府邸。”李炫奕握了握拳头,建议道:“京城戒严,九门关闭。即便戍边军赶过来,娘也不能下令让戍边军精锐进京,父王一世英名不能毁在争权夺利的上!”

    淑妃欣慰的点点头,李炫奕长大了,一样很有才华,未来的日子属于他同司徒九郎!

    李炫奕离去。

    淑妃看了一眼龙床方向,孝穆皇帝其实还有最后一口气息的,淑妃抚了抚身体。”陛下莫要再惦记后事,臣妾同摄政王会扶持幼主的,大夏帝国在下一任皇帝手中必将繁荣昌盛。再不受胡族南侵威胁,臣妾恳请陛下登天!“

    没有人比淑妃了解孝穆皇帝最不喜欢什么,因此也没有比淑妃更会气他的人。孝穆皇帝...就这么活生生被几个女人联手气死了。

    他是大夏帝国唯一被气死的帝王,当然后世的史书上不会记载淑妃是压倒孝穆皇帝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夏史书上评孝穆皇帝生平,记载了一句话,帝崩于萧氏阿琳金殿问责...

    萧琳因此名垂史册,后世之人大多赞叹聪慧大胆的萧氏阿琳。

    真相总是掩盖于史书记载之下。

    “陛下升天,龙归大海。来人,敲响丧钟,举国齐哀。”

    淑妃冷静的吩咐着内侍宫女们,后宫可不能乱套:

    “命令所有妃嫔,赶过来哭灵,哭灵期间不许任何人离开一步.”

    “喏、”

    “没有本宫手令不许任何人进入皇宫,也不许任何人出宫。”

    “喏。”

    “给太后娘娘送信,请她回宫主持大局。”

    “喏。”

    与此同时,李炫奕命人封了九门,且整个京城戒严不许任何百姓在外游荡,同时他依照着计划,带兵包围了重臣府邸,司徒太尉和上大夫司徒广的府邸是需要重点关照的。

    当李炫奕听说司徒九郎不在太尉府和上大夫府后,他看向了三清道观方向,同时握紧了缰绳,不能去!要相信阿琳!

    李炫奕呼了一口气,继续安排如何调兵,如何应对大臣家人们的反扑。

    三清道观,司徒九郎同萧琳在茶室中对坐,萧琳洗净茶杯后,亲手分茶,并将茶杯送到司徒九郎面前,“祝君如意,鹏程万里。”

    在司徒尚面前还是那双白嫩的手,她的笑容还是那么的好看,可惜...这些不属于他。

    司徒九郎接过茶盏,抿了一口清茶,“多谢阿琳。”

    “九郎。”

    “嗯?”

    萧琳停了停,说道:“幼主登基,摄政王辅政,于你也是最好的机缘。“

    司徒九郎眸子暗淡一瞬,他是等不到萧琳的解释的,心仪不一定有好结果,但喜欢就喜欢了。

    他不会后悔,只有遗憾。

    ”我去皇宫了。“

    ”一切小心。”

    司徒九郎衣冠胜雪,且独自一人走在京城戒严的道路上,袍袖翻滚,衣爵飘然,此时谪仙之号,他当之无愧!

    ps 完结进行时,淑妃不是女主,俺家阿琳还是挺可爱的。

    ☆、第二百二十二九章 封王

    李炫奕带兵包围各各重臣府邸,谨防京城因为孝穆皇帝的传位诏书而带来变故,李炫奕肩膀上的担子并不轻松,重臣尤其是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并不好对付。

    李炫奕妥善的按排着,当听到司徒九郎单独一人入宫的消息后,他快速的安排好余下的事情,骑马赶到十字长街。

    司徒太尉府邸上空闪过士族特用的信号弹,烟雾在空中画出腾飞的形状,整个京城的人都能看到。

    皇宫同各大臣的府邸不远,信号弹升空之后,李炫奕能听到士族官员府邸中传出的厚重吟唱声音,他们念诵得是传自大夏开国时的定品诗词,但凡士族子弟初学书本候,定品诗词是必须学的。

    因为士族在大夏帝国为于顶层,即便是普通的百姓或者寒门也愿意效仿士族子弟,因此这首诗词流传得很广,几乎所有大夏帝国的人都会背诵。

    李炫奕听着浑厚统一的声音,看着前面独身一人前行的司徒九郎...这股洪流就是司徒九郎最大的依靠,李炫奕催促了胯下的骏马,追赶上司徒尚,轻声叹息:“今日过后,天下谁人不知你司徒九郎是最强的士族领袖?”

    司徒尚脚步没听,看都没看李炫奕,司徒尚无法责怪阿琳的选择,但对趁虚而入的李炫奕却无法平心静气了。

    李炫奕感觉到司徒尚的冷淡,可他还是护着司徒尚向皇宫前行,快要到皇宫门前时,李炫奕从马上翻身下来,笑道:“阿琳可以去算命啦!”

    这其中的串联如果没有萧琳的安排,绝对不会这么的赶巧,萧琳可以给淑妃帮忙,但同样她无法对士族的事情不管不问。

    “这么做有意思么?”李炫奕挡在司徒九郎面前,“九郎不出,天下苍生何为?你不觉得很虚伪么?”

    这一切的安排不就是让司徒九郎名声打造么?不就是...

    司徒尚向旁边跨了一步同李炫奕擦肩而过。清冷的声音再听不到红尘烟火味儿:

    “虚伪?双赢才是真的,淑妃娘娘眼下离不开士族的认可,而士族亦不想大夏帝国内乱。李炫奕,你比我好到哪里?我虚伪,你呢?”

    李炫奕垂下眼睑,像是柱子一样站在宫门口。面对司徒尚的问责,他无法理直气壮的说自己不虚伪!

    “臣司徒尚拜见淑妃娘娘!”

    “免礼。”

    孝穆皇帝新丧,宫中处处挂白,丧钟的余音似没完全消散,布置好的灵堂隐约传来女子哭灵的声音。整个皇宫如今溢满了悲伤。

    皇宫里主事在人是淑妃,司徒九郎一点也不意外,一袭大功麻衣难掩淑妃本身的明艳。司徒九郎也不意外,从淑妃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悲来,他更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相比较而言,淑妃比他自己还无情,还要像是一个政客。

    司徒尚以谪仙包裹着他的无情,淑妃则是以妩媚掩盖着着无情。

    入宫后所见的一切都没让司徒九郎觉得意外,宫里的布置并没有超出他的意料之外。然淑妃对他的态度...司徒尚皱了皱眉头,淑妃神色中多了一缕的不同。

    淑妃同样仔细的打量着司徒尚,真真是英俊到极致的郎君。无论是眉眼的精致还是高雅的气质,司徒尚都是淑妃平生仅见的,不过许是因为做母亲的私心。司徒尚再如辉月般俊美也比不上自己的宝贝儿子——李炫奕。

    “陛下突然咳血而崩,但陛下清醒的时曾留下传位遗诏....”淑妃没打算再同司徒尚互相试探,。

    司徒尚跪直了身体,“臣恭听传位遗诏。”

    即便有萧琳的保证,司徒尚还是有点担心淑妃不管不顾的灭了在京城的士族,并用戍边军重创士族,司徒尚单独一人进宫同样有风险的,淑妃的无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能是淑妃所出的五皇子,五皇子年龄适合,太后可以辅政...司徒尚站在淑妃的角度考虑,怎么想都不会有别人。

    “陛下传位于小皇子,秦王为摄政王辅政!”淑妃将遗诏念了一遍。

    不负所望,淑妃看到了发愣的谪仙!合上遗诏,淑妃问道:“怎么?九郎对陛下传位诏书有意见?”

    话语虽是轻快,但淑妃话中隐含的警告并不少,司徒尚道:“臣只是意外陛下的选择,秦王殿下英武不凡,然秦王为摄政王辅政...臣怕天下难服?”

    “司徒九郎若为丞相,天下人可服?”淑妃淡淡的说道。

    ...

    丞相?司徒尚眉头皱了皱,“臣刚刚成及冠,不足堪当如此大任。“

    ”这是摄政王的意思,也是本宫的意思,九郎天赋异禀,才学惊天,丞相之位舍你其谁?”

    “臣父如何?”

    “司徒太尉老成谋国,老而弥坚,自然是继续为太尉。”淑妃叹了一口气,“幼主登基,正是需要众卿辅佐,摄政王好战,在政事上多有不足,同样需要丞相太尉的帮衬。”

    承认幼主,承认秦王做摄政王,司徒尚就可以为丞相...抬眼看向淑妃,此时若是他反对的话,大夏帝国顷刻内乱。

    淑妃道:“本宫以为阿琳所言的双赢一词用得极好!”

    “淑妃娘娘欲尊太后?”

    “这个么...”淑妃勾起了嘴角,轻声说道;“等到秦王晋位摄政王后再说。”

    司徒尚衡量了一会,最后问道:“朝中大臣的认命...”

    “丞相和摄政王共商!”淑妃瞟了司徒尚一眼,“不过,本宫不会眼看着司徒丞相过分的欺负摄政王,摄政王忠勇可嘉,但口才上比不得司徒丞相,本宫以为交锋还是势均力敌比较好,本宫这些年帮着先帝处理奏折,先帝驾崩,幼主登基,本宫猛然悠闲下来,还有些不太适应,九郎有大才,本宫一直无缘同九郎见到啊。”

    这是威胁!司徒尚心想同淑妃交锋的话,占据上风也不是很容易,淑妃这是明摆着的警告,司徒尚如果用辩才和政治才华’欺负‘摄政王,淑妃也不会在后宫里只做一个守节的妇人。

    淑妃同秦王之间...司徒尚总觉得他们之间关系不正常,联想到秦王妃成了玉嫔,李姓皇族又一向是如此糜烂,他们之间若是有私情,也不算惊世骇俗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2_52295/7509158.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