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宫女_分节阅读 17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其中的严重性,他又根本没有纳妾的打算,更不会纳王金花,王金花做得太过份只能自取其辱自毁名节而已。

    按说这不关他的事,可王金花是长生唯一的亲舅舅王春发唯一的女儿,而这个亲舅舅是极得他和长生的信赖和亲近的,就是看在王春发的面子上,他们也不能眼看着王金花自毁前程,所以避开再好不过,刚好可以去定远县城和云州城里好好游玩一番。

    虽然这两个地方以前也去过,可是匆匆而行根本没有来得及细看,而且那时孑然一身,哪里能比得上现在成双成对?

    所以他对岳母的提议是极高兴的,连说自己早想去逛逛,这几日也给家里添了太多的麻烦,自己也想出去转转,让大家都歇息几日,当下就和长生略收拾了一些行礼,高高兴兴地出行了,良生少年意气也不肯乘车,就和墨儿一起骑马。一路上没有长辈约束,两人又换上了普通人的装束,只说游玩快事,不提各种烦恼,倒是惬意畅快无比。

    而周王氏就过得没那么轻松了,长生和明净走后,周厚纯父子重新开始卖豆腐,周王氏把家事交待给两个儿媳后,就借着给娘亲做了夏衫送去的名义,带着玉生回了娘家,专为苦劝弟媳和侄女收了那门心思。

    无奈她们过份自信又百般固执,怎么也不肯听劝,周王氏想到女儿离家多年,好不容易能好好住些时日,全被这些与她无关的俗事的搞得乱七八糟,顿时怒从心头起,质问弟媳道:“你且说说,女儿和侄女哪个重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26章 归期已至

    王曹氏一愣,脱口而出:“当然女儿更重要!”

    “那你看看玉生长得可比金花差?”

    王曹氏看着玉生娟秀柔美、与金花皆然不同却不差上下的容颜,心中顿时明白过来,不得不说:“两人各有所长,却不差上下。”

    周王氏不忍玉生害羞,找借口支使她出去,这才一字一顿地说:“你也知道女儿比侄女亲,也知道玉生并不比金花差。你怎么不想想,此事如果真有半点可能,我干嘛不让玉生去争?你不舍得让女儿受劳作困顿之苦,我就舍得吗?”

    王曹氏彻底愣住,顿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周王氏直视着她:“实话告诉你,我正是怕姑爷住久了引起闲话,早就想把玉生送过来小住避嫌,无奈家里天天来客,实在忙不过来,长生也舍不得她,这才留她了几日,今日就是送她过来住到长生走时再回去。孩子们不懂事,我们都是做娘的,可不要错了主意害了自家的孩子!”

    看到王曹氏愣愣的似有所悟,周王氏相信她真的听进去了,这才淡淡地说:“我去陪娘一会儿,你再细想想。”

    刚准备出门,王曹氏却喊住他,直视着她说:“你发个毒誓,说绝不会让玉生给姑爷做妾,我就信你,劝说金花打消了这个念头。”

    周王氏彻底愤怒了:“我凭什么要发这个誓?我根本就没有这个心思,凭什么要发这个誓?你爱听不听,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去,毁的又不是我女儿!”

    说完转身走了,只剩下王曹氏一个呆呆地坐着,这一次她是真的听明白了。玉生都不想也争不过的事情,她凭什么让金花争?

    如果金花成功则一床锦被尽遮羞,世人谁还管用什么手段,到时只有羡慕的份,就怕不成功反坏了名声,还被明净和长生厌弃,那可真是一生尽毁了。

    周王氏走时留下玉生给老母亲做伴,叮嘱她要替自己好好尽孝,差什么东西她会让安生送来,并示意她不必去刻意劝说舅母和表姐金花,自己的话都说到那个份上,她们若还听不进去,又怎会听玉生的?说不定还让她受些委屈和闲气,那就由她们去吧。

    弟弟又在家看着侄女不许出门,看她们能怎地?就算侄女真的不管不顾来了自己家,明净和长生也不在,自己也绝不会留她,就不信她还真赖着不走。

    她回家之后,侄女倒象真的听进去劝一样,再没有来她们家,王春发也捎口信过来,说她们娘俩这几天都闷不作声地在家,也不提要出门的事,看样子已经息了那份心思,让她放心。王春发还说他会尽快暗地里托媒人去金花的未婚夫婿家里暗示他们快些求娶,早点把金花嫁了,免得再生出什么心思。

    对于乡里生乡里长的女子来说,这才是正理,做明媒正娶的正妻有什么不好?哪怕是村妇也比为妾强,周王氏这才稍稍放下了心,但愿她们不要再起糊涂心思。

    长生和明净如同出了笼的小鸟一般,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良生这几年日日早起晚睡辛苦读书,难得能有几天假,也就放下学业,一门心思陪他们游玩,三个人情趣相同心意相通,在一起极是开心自在,也长了不少见识。

    良生对明净的印象越发好了,下决心一定要考中州试,然后入京,不但能和姐姐姐夫常来常往,还能增长见识,若以后有了功名,也能提高姐姐在谢府的地位,不叫人小觑了去。

    无人时,长生这才想起逼问明净:“说实话,你暗地里到底给爹娘塞了多少银子?我知道你看家里光景辛苦,定会补贴,但也好歹跟我商量一下行不?家里其实现在还过得去,倒是我们外面看着光鲜,其实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回家去要面对的问题还很多,总不能光靠大哥接济吧?”

    明净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接济家里了?谁告诉你的?”

    长生从身上掏出一张银票塞到他手里:“是娘。你是不是给了爹和娘一人一张百两银票吗?爹爹粗心,娘却看出咱们的日子不好过,死活只肯留下一张,这一张让我们收起来回家用,我坚决不要,她说等我们以后日子好过了再帮家里,她绝不会拒绝的,现在过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等我们日子好过了,帮助他们的岂止是这些?”

    明净感动而难受地点点头,周王氏确实是真心喜爱他们,处处都为他们着想,他目前真的没有这个能力给周家补贴多少。

    他身上只带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再就剩下些散碎银两做开销了,这两张银票还是临行前大哥怕他手头紧不方便,悄悄送给他的,其实除了这个,他根本没有多少财物。

    他把银票又塞给长生:“岳母大人给你就收起来吧,我们谁拿着都一样,放心吧,等日子好过了,我一定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

    长生点点头,这个她信明净。

    一直在外逛了足足三天,一行人才打道回家了,长生自觉都晒黑了一圈,回家赶紧就用井水湃过的豆腐渣敷脸,得知娘的劝说有了效果,舅母和表妹已经息了那个心思,而舅舅已经催媒人暗示男方家求娶了,她这才松了一口气。只是,她总觉得表妹不会这么轻易罢休,可是她现在被舅舅禁在家里不许出门,实在想不出她还能做些什么。

    轻松的日子总是很快,一转眼,一个月的期限已经快满了,明净制做腊肉的技术刚刚学会了一些皮毛,回长安的日子到了,长生一想起回去后不是要面对不可一世的安阳郡主,就是要回谢宅面对阴狠毒辣的谢明清,心情就怎么也好不起来。

    明净当然知道他是为了什么,却暂时束手无策。其实他与长生在外赁一处小房子也不是赁不起,关键是明净又不外放做官,又没有功劳让皇上赐宅子,谢家尚有嫡母在堂,明净绝不敢违反孝道在外租房住,除非现在老夫人主动提出分家,可这是不可能的,老夫人哪里肯这么轻易就让他们自由自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27章 不罢不休

    临行前几天,周王氏心里分外地难受,又体恤老母亲年迈体弱,下一次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到长生,又担心明净和长生去了娘家之后好不容易消停下来的弟媳和侄女又生出什么心思,就特意把老母亲接来小住,祖孙三代人好好地相处了几天,王崔氏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周王氏每日亲自下厨做长生和明净爱吃的饭食,又想到长生和玉生姐妹情深见面困难,特意把她叫回家和姐姐相处几日,该避的嫌疑仔细避着就行,玉生老实本份,每日听从娘的吩咐几乎不出屋门,也不过几日光景,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是周厚纯却怪妻子穷讲究,反复说山野农家又不是什么世家名门,玉生又不是千金小姐,不是去地里摘菜就是去外面放羊,天天地在外人面前抛头露面,现在倒在姐姐和姐夫面前避讳起来,再说家里就这么大点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还能避到哪里去?

    周王氏也不和他争辩,只依然我行我素,玉生也乖巧懂事,娘怎么说就怎么做,周厚纯拿妻子无可奈何,只是稍一背过她,就不时让玉生进屋倒茶或去地里摘菜,玉生虽听娘的话,却也不敢违背爹爹的吩咐,每日小心翼翼地在夹缝中做人,生怕爹娘因她吵起来,好在姐姐和姐夫再过几天就要走了。

    给谢家诸人的回礼周王氏也早就收拾好了,农家没有什么珍稀之物,不外乎是一些自家做的腌菜腊肉本地特产和玉生巧手赶制出来的针线活,但每样都是周王氏精心准备的,谢家大小人都没落下,算得上是礼数周全。在她看来,人家稀罕不稀罕是一回事,她有没有心意是一回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失了礼数让人家笑话长生。

    而且从行事作派看来,谢家老夫人虽然精明厉害,待庶子庶媳也有些苛刻,但却是个明事理的,一辈子见惯了大场面,只要不妨碍她和她亲生儿女的利益,她是不屑于和一个庶媳的穷娘家过不去的。

    长生尽知家里的情况,生怕娘为准备回礼为难,还打算和明净在太原买上一些全个礼数,没想到娘却考虑得这么周全,光看玉生那些精致实用的针线活,谢家大小没一个人落下,就知道娘早就在准备了,原来可怜的玉生这些天在舅舅家没日没夜都在做针线,这个妹妹乖巧贴心的真让她心疼。

    只是她爹周厚纯这几天神情怪怪的,总是一付欲言又止的样子,让长生心里毛毛的,不过想到她第一次回家时发生的波折,还以为爹想让她和明净以后好好扶持帮助周家过上好日子,特别扶持良生有个好前途。这些不用说长生也会做,只是现在不行,爹爹现在不提正好,长生自然也不会去自找麻烦,到时还得解释一番,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反正就要走了,说不定下次回来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一切都收拾好,只待两天后出发了,长生还沉浸在恋恋不舍之中,十里八乡谣言突起,到处都有人在说长生不能生养,准备把舅舅家的表妹给丈夫纳为小妾,还说表妹王金花面若桃花体态丰盈有宜男之相,所以谢家三爷才相中了,谢三爷为此掏了一大笔银子补偿给王金花的未婚夫家让其同意退亲,甚至还有人说王金花早被谢三爷暗中收用了,只待回家秉过老夫人就过明路。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周王两家人先是惊愕后是愤怒却束手无策。王春发气得把老妻和女儿狠狠地骂了一顿,如果不是她俩生了不好的心思,哪里来的这些谣言?人家玉生是长生的亲妹妹,和明净接触的机会更多,也没见有半点闲话传出,说来说去还是自己不自重,才被有心人看出来所以乱说。

    他一方面要叮咛全家上下死死瞒住老母亲,生怕她受不了打击有个三长两短,一方面还要花钱请媒人去黄家解释绝无此事。无奈黄家也是声名清白的殷实之家,又不是娶不到媳妇,就算相信是有人造谣败坏王金花的名声,也不肯再娶名声已败落的王金花进门了,连说丢不起这个人,宁愿不要聘礼也要退亲,王春发顿时气急攻心,要不是顾念着老母亲就差点病倒了。

    明净和长生初闻谣言惊怒交加,开始还以为是无意中得罪了谁或者有人看以周家好过不服气才乱说,暗中查问以后又觉得不是,后来又怀疑是不是不许周巧生两口子进门,所以他们乱造谣言,后来查了也不是。

    这下,长生有些心知肚名了,她怀疑造谣的不是别人,就是舅母和表妹王金花,两人见没有办法达到目的,干脆想了这个破釜沉舟之策,甚至把王金花的一生都压上了,用此逼长生就范带走王金花。

    王金花名声已坏,又被退亲,年纪也不小了,似乎除了跟长生走,再没别的活路了。长生就是再不愿意,也要看在外婆和舅舅的面上给她一条生路,如果她坚持不同意,那就是把王金花往死路上逼,她能做出那样的事吗?

    周王氏开始听到谣言,也气极了,再加上担心老母亲的身体,又担心侄女一个未嫁女子受不了退婚的打击出什么意外,心急之下就要回娘家看,长生却拉住她淡淡地说:“娘别怕,你回去看到外婆什么也别说,说不定家里还瞒着她了,你说了反倒不好,至于表妹和舅母,我看这谣言就是她们放出来的,她为了逼我就范,还真不顾一切呢!就不怕我狠下不心不管不顾吗?相公昨晚已经和我说了,这样的女人太可怕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带她走,你若去了,就被她们缠上了。”

    周王氏先是死活也不信,后来想通了其中道理,顿时惊怒交加,这母女两个也太不要脸了!好好地连名声也不要了,一个女人坏了名声,不但会被唾骂一辈子,就连儿女也要被人看不起!长生实心实意地对她们,却被她们百般算计,说的好听是姐妹齐心给长生助力,其实还不是想从长生那里夺走姑爷的情份?

    虽然两人感情正好,姑爷也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3_53532/7712006.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