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船几乎是免费让日本人使用。”
徐峰这时候笑着说:“政委,您不是怕引起国际纠纷吧,在这个时代,我们航母可是谁也不怕呀!”
他这一句话引的很多在场的很多同志都笑了,韩明光也笑了,他说:“英国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抢了我们多少文物,还和法国人合伙烧毁了圆明园,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直接炸英国的运输船,我们在港口布满水雷,让他们吃上个大大的哑巴亏。”
林远说:“好,第一步计划就是这样,我们的舰载机进行斩首行动,打掉敌人的指挥机构,再打掉他们的后勤补给。可是即使是这样,我们的陆战队也没法将日军部队全部消灭,所以第二步计划就是,我去一趟中朝边界的清军驻地,想办法让他们出兵,到时候我们便能一举歼灭朝鲜半岛上的所有日军。”
韩明光犹豫着说:“你去找清军的将领,会不会有危险?”
林远满不在乎地说:“不会的,日本舰队都没能把我怎么样,清军怎么说也算是我们的同胞,更不会害我了。”
林远说到这里,看了一下在座的各位部门长,说道:“好了,计划就是这样了,目标情报的搜集,空中打击的具体方案,下来由相关的部门具体落实,今天就到这里了,散会。”
9月19日十二点,距离北京舰上的作战会议结束一个半小时,在平壤城中,日军司令官山县有朋正在为粮食问题苦恼着。
日军向来有轻视后勤补给的传统,这一点在日俄战争,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日军有一个专门负责后勤保养的兵种——辎重兵,可是日军里还有一句话:辎重要是也算兵,蜻蜓也能算老鹰,可见这一兵种在日军里面是多么不受待见,所以日军走到哪里抢到哪里,不全是因为他们凶狠残忍,也是因为他们实在是饿急了。
山县有朋本来打算占领平壤城,可以抢到清军的粮食,但是他一见到平壤守军统帅叶志超弃城而走,就已经料想到这个计划要落空了,城中的粮食少得可怜。
山县有朋转而寄希望于仁川方面的粮食运输,可是仁川粮食虽然有,可是没有人运,日军的兵力相比于鸭绿江对岸的清军,本来就显得单薄,哪里有兵力能去运粮食呢?那就只有朝鲜人了,可是朝鲜人根本不愿意给日本人干活,日军又不好撕破脸去强迫朝鲜人,毕竟日本是以帮助朝鲜脱离清廷控制为理由出兵的,怎么能威逼朝鲜人呢?
更让山县有朋郁闷的是:日军联合舰队失踪了,电报完全联系不上,就连大本营都不知道联合舰队哪里去了,朝鲜半岛这么狭窄,三面临海,如果清军在北洋舰队的掩护下,在自己的身后登陆,与鸭绿江对面的清军给自己来一个合围,那自己的整个部队就只好玉碎了。
突然山县有朋看见远处的天空有一个黑点飞来,他心里的第一个反应是:好大的一只鸟啊,然后一个黑点从它上面落下来,他心里一动,落的地方,正是第三师团指挥所的驻地。
然后他见到黑点落地的地方,一大团白烟冒起,他自然地联想到了炮弹爆炸之后的烟,然后就是一阵闷响传来,他不由得心里纳闷,炮弹的声音不是这个样子的,突然,那片白烟发出一声巨响,白烟中一个巨大而耀眼的火球腾空而起。
正在他纳闷的时候,在他的身后传来了爆炸声,一个不知名的东西从电报室的窗子钻进屋子,在屋内爆炸,紧接着一声巨响,这个屋顶都被掀飞了,巨大的火球一瞬间就将他吞没。
北京舰上的舰载机执行了斩首行动,按照林远的命令,预警机根据日军的电报信号,成功锁定了日军指挥所的位置,一架歼24出击,向指定目标发射了凝固汽油弹,山县有朋看见的巨大火球,就是炸弹中的凝固汽油燃烧爆炸所产生的。这种弹对于人员有极大的杀伤力,尤其是凝固汽油在一瞬间燃烧耗费大量氧气,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掩体内的人员也无法幸免。
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日军作战主力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的指挥所全部被摧毁,师团长全部阵亡,而统帅全部在朝日军的指挥人员,包括司令山县有朋,全部阵亡。
对于日军的普通官兵而言,丧失指挥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他们那位于仁川港的补给,很快就变为一片灰烬,日军很快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林远此时正在直升机上,飞赴清军驻地,他还不知道,更艰难的战斗,还在等待着他们。
第018章 进军平壤
直升机上的林远正在看着清军主帅叶志超的资料,在平壤战役中,叶志超率部队放弃平壤,准备后撤回国,在义州大道上遭遇日军的伏击,伤亡惨重,后来清廷以大清律中“守边将帅被贼攻围,城寨不行固守,而辄弃去,因而失陷城寨者斩”这一罪名判叶志超斩监侯,后来特赦。
此时的叶志超收拢平壤旧部,集结在中朝边境的重镇——九连城,林远看了他的资料,对于如何谈判心中有了底,这才把资料放到一边,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了沈晚晴,回到舰上之后,由于没有证据证明她的真实身份,所以暂时先将她限制行动,她表现得很平静,可是她的这种平静,却让林远感到十分难受。
直升机在九连城外降落,林远本来想穿上清朝时老百姓的衣服,后来想想这样不行,叶志超怎么说也是朝廷大员,怎么能见自己这个小老百姓,于是他穿上了一身西装,看上去就想一个留过洋的绅士。
林远这一身打扮太扎眼了,他刚刚走到有人的地方,就被几个兵丁拦住了,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几个兵丁见到林远穿成这样,知道他是个有钱有势的人物,再看看他头上没留辫子,有个见识多的士兵便想到这人可能是个洋人,那年头,洋人是不好惹的。
林远大模大样地走到士兵面前,大大咧咧地说:“叶大呆子在吗?”
几个兵一听全傻眼了,“叶大呆子”是叶志超早年的诨名,因为叶志超作战勇猛异常,就像个不知道疼不知道累的呆子一样,所以才得了这么个诨名,在古代,直呼人的大名都是一件很不客气的事情,通常可以被理解成是打架的前奏,更何况是主帅的诨名!
士兵们私下里敢叫这个诨名,可是这个打扮奇异的人却敢当众这么叫,可见他不是一般人,士兵们不敢怠慢,于是层层上报,林远很快就见到了叶志超。
此时的叶志超如坐针毡,尽管他知道日军没有那么大的胆量,越过国境追击自己,可是他却害怕清廷的治罪,打了败仗,清流的言官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这群穷酸腐儒又要在圣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圣上为了平息众怒,不杀了他才怪。
林远见到叶志超,一边笑着寒暄,一边伸出手去和他握手,叶志超一见这个,心里便认定林远是个留过洋的人,那年头,能留洋的人,都不能惹。
叶志超很不习惯有人见他不下跪,尽管如此,他还是问道:“林先生不知是从哪里来?乡关何处?”
林远说:“我是从平壤来的,我就是京城人,留学过英国。”
两人分宾主落座,有仆人上了茶,这个茶是不能喝的。大家常听说一个词:端茶送客,就是打这里来的,如果主人觉得话谈完了,可由不好意思让客人走,于是就会端起茶来请客人喝,客人嘴唇一碰茶水,仆人便喊:“送客。”这样主客的会面就结束了。
可是这些事情在现代中国已经没有了,所以林远也不懂这些,他在大太阳地里走了好一阵子,早就渴了,端起茶来就喝。仆人跟着叶志超从平壤狂奔回来,惊魂未定,没事总走神,没注意老爷没端茶,便喊了句:“送客。”
这给林远弄得一愣,怎么刚来就撵我走啊?
叶志超见多识广,一下子就看出林远不谙此道,以为他是在西洋待得久了,不知这些礼节,心中不由更加敬佩他。
叶志超爽朗一笑,对仆人说:“你先下去。”又转头向林远,说道:“林先生不知此番来所谓何事啊?”
林远心想正事要紧,也不理会刚刚的小节,于是说道:“我此番前来,是来给叶帅送一份大礼!”
叶志超一愣,官场的规矩,见面不谈送礼,礼物都是通过下人转交,他问:“不知是什么礼?”
林远说:“我这份大礼,就是平壤城中一万日军的项上人头!”
叶志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林先生是什么意思?”
林远笑道:“我是从平壤城中而来,平壤城中出了件惊天的大事!日军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中将,第三师团师团长桂太郎中将,第五师团师团长野津道贯中将,已经遭到刺杀身亡!日军位于仁川港的弹药库和粮仓被义军摧毁,在朝鲜的日军已经处在弹尽粮绝之地,叶帅只需亲率兵马,杀回平壤,那一万颗项上人头不是尽在叶帅手中吗?”
叶志超心里一动,他无法确定林远所说的话是真是假,清军现在对于平壤城中的情况是一无所知,而日军,必然对指挥官的死封锁消息,叶志超心想:“这个林远,不会是来替日军用计的吧?”
林远知道叶志超在犹豫,他又说:“叶帅一定是在怀疑我说的话是假的,那好,我们先不说这个了,叶帅可知,这老百姓是如何评价叶帅弃城而走的?”
叶志超闻言,长叹了一口气,说:“还能怎么评,不外乎是说我叶某贪生怕死,胆小怯懦!”
林远笑道:“叶帅所料不假,可是在下却能体谅叶帅的苦衷,叶帅弃城而走,实在是因为平壤守军弹尽粮绝,而日军已经四面包围平壤,平壤外围的屏障牡丹台,玄武门失守,再不撤退恐怕全军覆没!是故叶帅下令撤退。不知我所说的可否属实啊?”
叶志超叹气道:“林先生所言极是,朝鲜道路崎岖,我军大批粮食军械堆积在义州,无力运到平壤,再加上义州已经出现了小股日军,所以转运更加艰难,平壤城中,粮食奇缺,弹药行将用尽,所以在下才提出弃城北撤。”
林远说:“叶帅,我能体谅您的苦衷,可是那些清流言官,北京紫禁城中的圣上,太后老佛爷能体谅您吗?尤其是太后老佛爷,再过一个月就是她老人家的六十大寿,您把平壤一丢,给老佛爷填个堵,她能轻饶您吗?”
叶志超心里一动,这个林远真是说的自己心里去了!
林远又说:“叶帅,这打了败仗,总要有个人来背黑锅,平息民怨,您要是坐守九连城,您就是弃土败军之将,青史蒙羞!可是您要是挥军朝鲜,拿下平壤,克复汉城!您就是大清三百年守边第一功臣!两相权衡,您选哪一个?”
叶志超攥紧拳头,沉思良久,狠狠一拍桌子,说道:“来人,收拾残军,杀回平壤!”
(关于叶志超弃城,通常的观点是:叶志超贪生怕死,本文采用中国近代史专家,陈悦先生在《沉没的甲午》一书中的观点,叶志超因为弹尽粮绝而弃城。)
第019章 决战前夕
林远在叶志超那里住了一天,这一天里,叶志超争分夺秒地收拢残部,林远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和北京舰保持通话,从通话里,他了解到,舰上战士士气高昂,随时准备出击打击日军。
陆战队已经全部上岸,一边看守联合舰队的战俘,一边训练被解救的清军战俘,林远了解到,现在最大的困难还是可用于陆战的人员太少,被解救的清军战俘共计143人,可是大多数有伤病在身。
舰载机部队在林远下达作战命令之后,对日军各种军事目标进行了不间断地空中打击,在预警机的监控下,日军的电报机只要一开机,就会被摧毁,所以,日军和外界的联系已经基本中断;舰载机部队对于日军的火炮等重武器也经行了地毯式的摧毁。
时间已经是9月20日了,这一天,清廷传来消息,任命四川提督宋庆帮办北洋军务,率所部毅军驻防九连城。宋庆因同太平军和捻军作战有功,赐“毅勇巴图鲁”勇士称号,所以他所部的军队称为毅军。
尽管宋庆的官名是四川提督,可是他的毅军却驻防在旅顺。大家都知道,清军入关,靠的是八旗兵,八旗兵入关之后很快就迷上了提笼架鸟的少爷生活,所以等到康熙平定三藩的时候,靠的是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军,这个时间是公元1673年,等到1850年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经过了二百年和平的绿营军也用不成了,所以清廷不得不依靠地主武装,也就是乡团,勇营,大家很熟悉的就是湘军,淮军,宋庆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为了给这些人一个编制,就跨地域进行安排,所以尽管宋庆驻防旅顺,可官职是四川提督。
叶志超很清楚清廷的意思,任命宋庆帮办北洋军务,驻防九连城,而不是协助自己防守,就是说朝廷要拿自己开刀了,平一平清流言官的口,让老佛爷安心的过生日,让光绪皇上做个大孝子。所以叶志超在9月20日中午就率兵前往义州。
林远跟随叶志超到达了义州,义州已经知道了平壤溃败的消息,城内守军人人自危,随时准备撤过鸭绿江回国,随着主帅的归来,城内守军才稍稍定了神。
叶志超到达义州之后立刻召开了作战会议,林远也参加了会议。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尽管日军能封锁住主帅阵亡的消息,可是仁川港的粮草军械被炸毁这么大的消息,是怎么也封不住的,所以叶志超也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他见事实果然如同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54_54090/784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