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相负之愿成双_分节阅读 8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是不安全吧!”

    楚寻看着清瘦的蓝衣,叹口气。他想起七年前,在尊源庄,看到蓝衣无忧无虑的跟在章楠身后,毫不顾忌的撒娇耍赖,章楠一脸的宠溺,那时蓝衣的笑如同五月最灿烂的春花。

    记得那次从尊源庄离开,徐尹对他说:“师哥,蓝衣真是个甜妞儿,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弯的像个月牙,让人打心底喜欢,好看极了!”徐尹醉在蓝衣颊上甜甜的笑涡里,对蓝衣情根深种。

    这几年,徐尹对蓝衣的心思越来越重,那灼人的眼光,无微不至的呵护,庄上的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只有蓝衣视而不见。在她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男子,就是被困在广陵,困在杨溥身边的章楠。

    楚寻看着满脸期盼的蓝衣,深深的叹气:“蓝衣啊!”

    蓝衣说:“师叔,我知道,有闲庄不安全,我想把孩子送到潞州去。”

    楚寻一挑眉:“潞州?”

    蓝衣说:“对,送到佑仪那里去。”

    楚寻问:“穆家?”

    蓝衣道:“佑仪再有几个月就要跟公玉家的公子成亲了,放在她那里,会好些。”

    楚寻点点头:“好!”他犹豫了一下,对蓝衣说:“你有孕这件事,再莫让第三人知道。”

    蓝衣看了看楚寻,楚寻小声说:“徐尹!”蓝衣眼神一丝无奈,郑重的点点头。

    回到房间,蓝衣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将双手放在腹部,轻轻念:“孩儿,你要在娘的肚子里好好长大。咱们一起等着你爹来接我们好不好!”她靠在床上,鼻子一酸。

    或者是上苍感念这两人身上的负累太过沉重,于是,终于送来寒时暖,悲时喜。

    两个月前,穆佑仁给楚寻捎来了信,如今,章楠虽不能出广陵,但是杨溥准许他出宫了。有时,章楠会帮杨溥到宫外办些事,比如到各大臣府中传话什么的。

    表面上,杨溥依旧是凡事先问问徐知诰的意见,宫里有什么好东西,也会着人送到金陵徐府去,事实上,杨溥开始从一些不起眼的小官处着手,培养自己的势力。又因为有闲庄的大量宝贝不翼而飞,细枝末节都显示与徐家脱不了干系,杨溥对徐知诰恨之入骨。

    徐知诰对于自己所处的地位非常满意,不过,他也有隐忧,因为在迁都这件事情上,小皇帝竟然拒绝了。

    从战略地位来看,广陵实在不是一个要冲,不适合建都,相比之下,徐家的大本营金陵更加合适。

    而给他出这个主意的便是,四为宰相,贵为三公的宋齐丘。宋齐丘,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南昌)人。史载,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晚年隐居九华山。

    宋齐丘宦海沉浮近五十载,很受徐知诰的赏识。天佑十五年时,徐温长子徐知训被部下朱瑾所杀,江都乱成了一锅粥。徐知诰听了宋齐丘的建议,迅速率兵直捣广陵,杀了朱瑾的全家。此后,宋齐丘成了徐知诰身边最得力的谋士,为之后徐知诰夺取南吴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这天,徐知诰请宋齐丘到广陵的府中做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齐丘佯装打量徐知诰家的客厅,咂摸咂摸嘴:“这里到底不如金陵啊!”

    徐知诰装作不经意的问:“哦?侍郎大人这是何意?”那时的宋齐丘是南吴朝廷的中书侍郎,迁右仆射,同平章事,位至宰相。

    宋齐丘道:“金陵濒江近海,乃富庶之地,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金川萦绕其间,玄武、莫愁点缀城中…”他看了眼徐知诰,徐知诰不动声色的听着。

    宋齐丘叹道:“广陵就差的远了!”

    徐知诰嘴角含着笑:“侍郎大人这话,正伦就听不懂了。”

    宋齐丘一笑:“我的意思啊,想请大人跟主上说说,迁都金陵。”

    徐知诰抿口茶,没言语。宋齐丘道:“大人若能劝主上,迁都金陵,对大家都有益啊!”

    宋齐丘看徐知诰不言声,继续道:“伯玉为人沉稳,行事颇得大人之风,若能请主上迁都金陵,广陵这边又有伯玉镇守,对大人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伯玉就是徐知诰的长子徐景通,如今在南吴朝廷任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南唐建立后,复本姓李,改名璟。李璟的书法颇佳,词亦有名,与其子李煜并称“南唐二主”。最为世人所知的便是“小楼吹彻玉笙寒”,流芳千古的名句。这是后话。

    徐知诰亲手为宋齐丘斟了杯酒:“侍郎大人果然深谋远虑,想的颇为周全啊。明日上朝,我跟主上提一提。”

    第十章 秋水伊人(二)

    更新时间2015-5-27 11:12:24  字数:2381

    拜谢爱璃说,三顶小红帽,润德先生,百河蟹,入夜的夜晚,rose桥的评价票,拜谢书评区留言鼓励的各位好友们,拜谢推荐收藏和点击的各位好友,长揖拜谢!

    .

    第二天朝堂之上,徐知诰将迁都的想法跟杨溥一说,杨溥没说话,徐知诰用眼睛扫了扫底下平时一直对自己溜须拍马,唯其马首是瞻的群臣,这些人竟然一个个的躲着自己的眼神,没有附和他。

    杨溥停了半晌道:“兹事重大,待朕与各位爱卿细细斟酌后,再做定夺。”说完,竟然摆手退朝了。

    杨溥在偏殿内室里,生闷气。内侍奉上一杯茶,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想起朝堂之上,徐知诰趾高气扬,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就来气,他举起茶杯,啪的摔在地上。

    靠在门边的章楠冷冷的看着,杨溥怒嚷:“这个徐知诰越来越不把朕放在眼里了,今天在朝上竟然跟朕说要迁都。”

    章楠说:“莫不是他想迁到金陵?”杨溥哼了一声。

    章楠轻描淡写:“那里是徐家的大本营,若迁都到了金陵,等于整个天下就在他们手中了。”

    俩人正说话间,内侍来报都押牙周宗前来觐见。

    周宗,字君太,广陵人,历史上有名的大周后、小周后都是他的女儿。杨溥整整衣冠:“宣!”

    章楠转身守在门外,周宗走进偏殿,对杨溥行了礼,跪在地上说:“主上!”

    杨溥一抬手,周宗起身,开门见山道:“不知主上对徐太尉所提迁都金陵之事,怎么决断?”

    杨溥正心烦意乱,他问:“你的意思呢?”

    周宗一撩袍跪下了:“臣以为,主上西迁金陵,劳费人力物力,且违背人心啊!”

    杨溥点点头:“是啊,国力尚在恢复当中,迁都要重建都城,太费人力财力了,朕也有心放一放,迁都这件事当从长计议。”

    周宗从偏殿里一出来,一下子被那些个大臣们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的问开了:“主上的意思?”“迁不迁?”“周大人快说啊!”

    周宗说:“主上的意思,放一放!”那些人依旧心事重重,一个个着急的说:“徐大人要是说必须迁,主上这边也得迁啊!”

    周宗点点头:“我去找徐大人!”说完,上了轿辇,往徐府去了。一路上,他认真想了想该如何跟徐知诰说这件事。

    徐知诰正在书房生闷气,小厮来报:“周宗周大人求见。”周宗一直与徐知诰交情不错,初起周宗是徐知诰的侍从,此人遇事机警,最善辞令。

    徐知诰说:“请他进来。”

    周宗一进门,就看见徐知诰一脸愠怒。徐知诰开门见山:“你的意思呢?”

    周宗道:“不迁!”

    徐知诰很诧异:“为何?”

    周宗一抱拳:“大人,据在下所知,朝中很多人是反对迁都的。”

    徐知诰满脸不高兴的一挥手:“谁在乎他们怎么想?”

    周宗一笑:“是啊,以大人的深谋远虑,必是大人筹谋已久了,才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大人可曾想过,现在的时机尚不成熟啊!”徐知诰一脸不屑的哼了一声。

    周宗继续言:“大业十四年,隋炀帝见天下大乱,心灰意冷,命人修葺丹阳宫,欲迁都于此。那是从驾的皆为关中将士,思乡之情甚切,纷纷逃归。虎贲郎将元礼,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将士思家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宇文化及逼缢隋炀帝。”

    徐知诰问:“你想说什么?”

    周宗道:“大人谋求大业,我等必生死相随。然如今吴越钱元瓘刚继位不久,对我朝野心勃勃,听说钱元瓘准备向闽国派兵,助闽王王延钧一臂之力了。”徐知诰点点头。

    王延钧,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长兴三年,王延钧向后唐皇帝李嗣源上书,希望让李嗣源册封自己为尚书令,李嗣源十分不满,直接断然拒绝。王延钧一怒之下,断绝了向后唐的朝贡,并建国称帝,改元龙启、国号闽,正式当起了闽国皇帝。

    闽国国地狭小,国用不足,王延钧任命中军使薛文杰为国计使。薛文杰经常查访民间隐情,查找富人的过失,没收财产充公,补充国用,民间怨声载道。

    一次,驻守在吴闽边界闽国境内建州的吴光面见王延钧,但却被贪婪成性的薛文杰敲诈勒索,吴光一怒之下带领着数万部属投奔了南吴。长兴四年(933年)十二月,南吴方面出兵攻打建州。

    南吴的军事实力王延钧很清楚,闽国是断然不敢与南吴叫板对抗的。于是王延钧一边派遣张彦柔、王延宗统兵支援建州,一边向邻邦吴越求救。

    如今的吴越国泰民安,大家都不想再起战事,但是,此次面对南吴主动入侵闽国,吴越国主钱传瓘却有着更深的考虑。

    除去中原,南方诸国,就军事实力而言,能够真正超越吴越,只有南吴。

    倘若南吴消灭闽国,吴越就会被南吴从南、北、西三方面包围,恐怕到时候有亡国的危机,南吴的强大才是吴越真正的威胁。

    既然对闽国只是帮衬一把,战火又不会烧到自己境内,于是钱传瓘毅然向闽国派出援军。

    周宗说:“边境战事一触即发,更是需要后方稳固的时候,倘若此时迁都,大兴土木,劳人劳力,保不齐钱传瓘将战火烧过来。”徐知诰沉默不语。

    周宗看看徐知诰渐缓的面色,又言:“大人如今固守金陵,伯玉在广陵,留意朝中动向。待时机成熟,成了大事,到那时再迁都金陵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徐知诰想了想没说话。

    周宗说:“方才在下说隋炀帝的往事,得知大人动议迁都,朝内已经有些沸沸扬扬,很多人都颇有怨言啊,大人向来最是知道民心所向的道理,这件事情上,还望三思。”

    徐知诰不甘心的点点头,周宗又道:“在下倒是有个主意?”

    徐知诰看他一眼:“说!”

    周宗笑道:“大人回金陵养老吧!”徐知诰一时没明白。

    周宗伏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徐知诰眉头舒展开来,嘴角有了笑意。

    不久,杨溥告谕徐知诰,迁都之事暂不考虑,徐知诰也就不再提了。

    大和三年(931年)徐知诰上奏皇帝杨溥,说自己想回金陵养老。正筹谋亲政,重握大权的杨溥想了想,养老?徐知诰当时不过四十多岁,这时候养老,也太早了吧,不过杨溥还是同意了。他想着,你最好离我越远越好,没有你对我指手画脚,我才能做真正的王。

    徐知诰到底比杨溥多吃了几年的饭,他哪里是要回金陵养老,他是谋划着要在金陵建立新政。养老这出戏,不过是夺权的前奏罢了。

    第十章 秋水伊人(三)

    更新时间2015-5-28 12:39:41  字数:2721

    拜谢影岁,miss树,孙恺递的评价票,拜谢书评区留言鼓励的各位好友们,拜谢推荐收藏和点击的各位好友,长揖拜谢!

    .

    两个多月前,佑仁捎来信请楚寻带上蓝衣到广陵来一趟。于是,楚寻带着蓝衣来到广陵。此次佑仁将楚寻请来,就是要与楚寻商量挖出有闲庄细作的事情。

    恰巧杨溥有事让章楠出趟宫,佑仁通知了章楠,他将蓝衣安排在广陵的一处隐蔽宅子中,自己与楚寻住在自家经营的一家客栈里。

    楚寻问:“为何此次不让我带徐尹过来?”

    佑仁叹口气:“楚师叔,我不时与章楠见面,有闲庄传回来的关于蓝衣的只字片语,他能捧着看整宿。我眼见着他相思成狂,他们俩人天各一方,着实让人心疼。”

    楚寻也叹口气:“不知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啊!”

    佑仁笑着:“我寻思着,让他俩聚聚。我知道徐尹对蓝衣的心思很重,所以…”

    楚寻点点头:“也好!”

    蓝衣随着佑仁走进房间,佑仁说:“蓝衣,我与楚师叔有事情谈,你暂时住在这里。”蓝衣笑笑:“好,谢谢穆哥哥!”

    佑仁笑着:“我去给你打壶水!”说完出去了。

    蓝衣背对着门收拾包袱里的东西,听见有脚步声,她说:“穆哥哥,我…能不能见到章楠?”

    “能!”蓝衣听到梦里百转千回思念的声音,她猛的抬起头,骤然间眼里蓄了泪,还未回头,章楠走上来,从后面圈住她,蓝衣颤抖着唇,泪水落在章楠的手上。蓝衣转过身,章楠将她牢牢抱在怀里。

    门口一声轻咳,佑仁手拿着一对红烛走进来,章楠与蓝衣对看一眼,佑仁说:“楚师叔的意思,让你俩成亲。不知你俩意下如何?”章楠与蓝衣紧紧偎在一起,惊喜的对望一眼,点点头。

    佑仁对相拥无言的章楠和蓝衣说:“没有喜宴花轿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4_54276/7871237.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