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变天下_分节阅读 2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几滴滚烫的泪珠落下。杜逸风夫『妇』、孙茯苓、唐晓,还有听到欢呼跑进的小葱子在一旁含泪笑着。

    过了许久,唐糖离开孟昶道:“婵蕊姐姐,你真伟大!”可是,哪里还有婵蕊的影子。

    众人这才发觉最大的功臣婵蕊不知在何时悄然离开。

    婵蕊回到房中,将门紧闭,趴在床上,放声大哭。她在发泄内心的喜悦,也在发泄无穷的无奈。

    又恢复几日,孟昶走进朝殿,文武百官兴高采烈地欢呼。

    昏『迷』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孟昶都已知晓,所以他顺着之前的故事情节道:“哈哈,各位可好,想死朕了。朕之病易传染,不能出帐,前些日子可辛苦大家了。”

    “龙体安好,天之大幸!”众臣道。

    “哎,韩尚书,到工部就任没?”孟昶问道。

    韩熙载忙答:“谢主隆恩!微臣绝不辜负圣恩。”

    “哎,潘侍郎,到礼部就职没?”孟昶又问潘佑。潘佑在此突发事件中的优异表现,已得到孟昶的认可。此人虽有些『奸』猾,但有些才能,可以一用。

    潘佑一愣。他还真没得到这个通知。

    毋昭裔忙出列道:“臣知错。前日皇上便已任命,臣一时忙碌,竟忘了宣布。”然后转向潘佑,道:“潘大人,皇上口谕,鉴于你在金陵稳定方面的优异表现,调你任礼部侍郎。”

    这是从地方进入中央,官升两级,潘佑哪有不肯之理,忙跪拜谢恩。

    “赵普、王朴、王昭远。”孟昶喊道。

    三位年轻人慌忙出列。

    孟昶脸『色』突然一变,“你们可知错?”

    三人愣住。众臣也很吃惊,这三人已是大蜀栋梁,皇上得病期间,尽心尽力,功劳不菲,何来的错?

    毋昭裔、李延厚忙出列道:“皇上,这些日子的所有决策皆是我五人商量议定,若有错,我们皆有错。”

    “你俩之错,情有可原。”孟昶道,“可他三人与朕一起长大,怎会连朕的爱好也不知呢?”

    皇上的爱好?三人相互望望,不知所云。

    真够笨的,呵呵。孟昶心中暗笑,“朕最近每日吃『药』,好久没大吃一顿了。这御膳房的饭菜又是按照茯苓姐姐的吩咐烧制的,清淡得很哪!”

    明白了,皇上馋了也!三人齐声道:“臣等知错。”

    其他大臣还未明白过来。

    赵普道:“皇上,听闻‘绿柳居’最近有几只鸭子突然窜到大街,引吭高歌,声如黄鹂,很是奇怪。我等百思不得其解,还请皇上前去释疑解『惑』。”

    “对对。”王朴、王昭远跟着道,“如此奇事,非皇上难得其解。”

    “还有此等奇事?”孟昶已离座,“快,带我去看看。”

    “皇上。”王朴忙道,“你如此装束,只怕引来不便。”

    孟昶笑道:“那你三人在宫外候着,朕换了装便来。”说完,便已离开。

    毋昭裔、李延厚相互一笑,问众臣:“皇上这是去哪啊?”

    “皇上前往‘绿柳居’消魔除妖,为民除害!”众臣心领神会。

    四人走入‘绿柳居’,王朴开口,“快将你们这最好吃的全端上,张三公子要好好品尝。”

    孟昶笑道:“王朴,你点的,你请客!”

    “我们一起请!”赵普、王昭远道。只要你好好的,我们愿意出钱为你埋单。

    “可馋死我了!”面对香喷喷的盐水鸭,脆鸭掌等等,孟昶如饿虎扑食,一通大吃。

    由于大病初愈,孙茯苓给御膳房制定的食谱,当然都是素食为主,可把孟昶憋坏了。

    拍拍吃饱的肚皮,孟昶笑道:“还是你们懂我!”

    赵普跟着笑问:“可以开始了吗?”

    “哈哈。”孟昶大笑,“小普,你怎么知道我还有事要说?”

    “老大,我们可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赵普道。王朴、王昭远也跟着点头。

    “不错,我想离开皇宫!”孟昶郑重地道。

    &nnsp;

    昶变天下285_昶变天下全文免费阅读_二八五 昏『迷』(四)更新完毕!

    卷二 二八六 攻宋(一)

    “离开皇宫?”三人不解。使用若看小说阅读器看千万本小说,完全无广告!

    孟昶小声道:“实不相瞒,自我醒来后,你们猜怎么着。”

    三人摇头。

    “我娘,还有唐糖她们都在『逼』我娶婵蕊。”孟昶苦笑道。

    “婵蕊姑娘聪明,识大体,娶她很好啊。”与婵蕊共过事的王朴不解地问。[昶变天下] 好看的小说 首发[谷粒网] 昶变天下286

    王昭远点头道:“此次三弟昏『迷』,也是被她唤醒,算是救命恩人,为何你要拒绝呢?”

    孟昶摇头不止,“很多事你们不知道的,反正我不能娶她。如果我不离开皇宫一段时间,恐怕最后会被『逼』娶她的。”

    赵普道:“办法是有的,皇上可以去清凉寺清净一段时间。”

    孟昶笑道:“我就是这样想的。接下来,你们知道怎么做了吧?”

    “明白。”三人答得很干脆。

    次日早朝,孟昶刚刚坐定,礼部侍郎天理司监胡蕴便出列道:“其禀皇上,臣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虽明亮,却时被黑云所蔽。”

    孟昶好奇问道:“意喻是何?”

    “皇上大病初愈。”胡蕴道,“但仍有病魔余孽不甘心,侵蚀皇上身心。”

    “臣观皇上眼『色』也大不不如从前。”赵普跟着出列道,“望皇上不要过于『操』劳,应静心休养,待完全康复后再理朝政。”

    王朴出列,“皇上在宫中很难得到静养。”

    “臣建议皇上到清凉寺洗清病孽。”王昭远跟着道。

    “这……?”孟昶有些犹豫。

    “胡蕴赞同各位大臣的意见。”胡蕴道。

    我们还能不赞同吗?毋昭裔等大臣纷纷表示赞同。

    孟昶为难地道:“朕也想清净几日,去除病根,只怕后宫太后、妃子们不舍。”

    “此事便有我等去诉。”毋昭裔道。

    呵呵,要的就是这句话。孟昶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毋昭裔、李延厚、胡蕴、潘佑等人到了后宫,向太后和妃子们诉说此事。

    由他们去说最好,若我说,她们肯定以为我是故意躲避。孟昶得意地想。[昶变天下] 好看的小说 首发[谷粒网] 昶变天下286

    赵普三人也很得意。只是向胡蕴说了皇上想去清凉寺清净一下,事情便全解决了。

    唐晓未离开金陵,便随孟昶、杜逸风同来到清凉寺。

    法眼文益早已准备好厢房,将孟昶三人安排妥当。

    躲避说亲只是托词,真正的理由也很简单:清净。孟昶需要一个清净的空间来洗漱内心的起伏,需要用一种清净的心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静听文益大师的论道,从中寻找心灵的净处,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曾经的南唐皇帝,如今的彻玉,同样一个人,到底先前的快乐,还是此时的舒适,很难判断。

    再听杜逸风和唐晓两位武林高手的论武,又是另一种滋味。都是凡胎肉眼,都吃五谷杂粮,为何总有强弱高低之分呢?生命总在不停挣扎中坚强,不论是强是弱。

    转眼一个月过去,王昭远来到清凉寺,并带来位北汉使节。

    “大汉中书侍郎、翰林学士卫融拜见大蜀皇帝。”使节行礼,自报家门。

    “来自太原?”孟昶道,“从太原到我金陵,这一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平身吧。”

    卫融站起,拱手道:“为人臣,尽人事。既然我皇派我来金陵,即使千难万险,我也应竭力而来。”

    “说的好。”孟昶赞了句。

    “我皇曾有信给大蜀皇上,但我怕丢失或被他人获得,所以已经毁掉。”卫融淡淡地道。

    孟昶笑问:“既已毁掉,卫大人此来岂不毫无意义?”

    卫融摇摇头,道:“在毁掉之前,我已私自打开,并牢记在心。”

    “私开皇上信笺,死罪!”王昭远在旁提醒道。

    卫融苦笑一下,道:“我自然晓得。所以在我诵完我皇之信后,还请大蜀皇上赐我死罪。”

    “卫大人先把内容告诉朕吧。”孟昶并未答复。

    卫融开始背诵刘承钧写给孟昶的信。开头自是一番恭维,然后便是对赵匡胤篡权称帝的愤恨,最后表示愿与大蜀联手,南北夹击,同夺汴京。

    孟昶笑着对卫融道:“卫大人,朕不能赐你死罪。”

    “为何?”卫融问。

    “因为你死了,便无人带去朕的回信。”孟昶道。

    想想有理。卫融道:“待我带去回信,自会请死。”[昶变天下] 好看的小说 首发[谷粒网] 昶变天下286

    “卫大人还是不能死。”孟昶道。

    “这又为何?”卫融不解。

    孟昶笑道:“因为你还要从太原把你们皇上的回信带给我。”

    卫融道:“皇上可以派他人来。”

    “必须是你,否则朕将不会理会。”孟昶很坚决地道。

    这是要救我的命。卫融明白,马上谢恩。

    “此去艰难险阻,朕怕信笺有了意外,故将口述与卫大人,还请卫大人安全带至太原。”孟昶道。

    卫融随即道:“除非卫融残躯不在,否则将一字不差。”

    “好。”孟昶开始口述:“南北夹击,本是好计,朕本应答应。但顾虑有三:汉与契丹勾结,朕所不齿;汉兵力微弱,难成夹击之势,朕所不屑;若夺汴京,谁为主人,朕所不愿。若能消朕这三个顾虑,朕自会考虑。急盼回音,非卫大人,朕皆不见。”

    卫融抬头问道:“还有否?”

    孟昶笑着摇摇头,“无。”

    卫融马上重复一遍,一字不差。

    “好记『性』。”孟昶及王昭远点头称赞。

    “卫融告辞!”卫融道。

    “慢!”孟昶道,“路途遥远,卫大人来时用了几日?”

    卫融算了一下,道:“为逃避宋军盘查,常走小路,绕道颇多,一月有三。”

    孟昶笑着问王昭远:“昭远,几日可将卫大人平安送到太原。”

    王昭远一伸手掌,“五日。”

    卫融不相信地摇摇头,“不可能。”

    “哈哈,卫大人何不验证一下呢。”孟昶大笑道。

    “好。卫融告辞,很快便将回信带来。”卫融道。

    孟昶道:“卫大人,不会有回信的。”

    卫融疑『惑』不已,“既然大蜀皇上知道没有回信,为何还要说回信必须由我带来。”

    王昭远在旁解释道:“我们皇上这是在保你的命。你们皇上虽然不会马上给答复,但也不敢马上与大蜀决裂,所以会留着你,以备后用。”

    原来这样。卫融再次谢恩后,随王昭远而去。

    五日过后,卫融平安回到太原,心中赞叹大蜀的触角之远。一路快马,有人带路,未受到宋军的任何盘查。想起来都不可思议。

    口述完孟昶的回信,刘承钧的脸『色』相当难看,夸奖了句:“卫大人,辛苦了”,便不言其他。卫融心中对孟昶赞叹不已。

    刘承钧的脸『色』很快好转,因为潞州李筠的特使刘继升来到,并递上蜡丸封的书信。

    所有人退下后,刘承钧打开蜡丸,阅完书信,乐了。原来李筠准备向北汉称臣。

    赵匡胤当然不能忘记李筠和李重进这两位实力雄厚的节度使,在与亲信、军师们商议后,决定先拿李筠开刀。派去使节,加封他为中书令,入朝任职。

    官是高了,钱是多了,可我的人,我的地盘呢?本欲将使者拒之门外的李筠在幕僚反复劝说下方才勉强接待。招待酒宴过半,李筠突然令人挂起郭威画像放声大哭,发泄自己对赵匡胤的不满。

    赵匡胤三番五次地催促,李筠就是不离开潞州,无奈任命他儿子李守节为皇城使以探李筠意图。

    李筠将计就计准儿子入京,窥伺朝中动向。

    李守节入宫,赵匡胤开口道:“太子一路辛苦!”

    李守节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叩头表示效忠。

    “你父也是朕很尊重的前辈,所以朕怕他走邪路,欲挽救他。”赵匡胤道,“你回去告诉他,若听圣令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4_54349/7880424.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