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宠而骄_分节阅读 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而日后再也不会对自己敞开心扉。

    略想了想之后,沐嫣然觉得自己可以轻描淡写地把三个思路都给荆正白说一下,全是真话,却没有将话说尽、说透,荆正白也不会发现她的什么秘密。

    因此,沐嫣然笑着对荆正白说道:“皇上,两次臣妾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只不过这件事好处太多,我在您面前说的是对您和对我儿子日后的好处,在大哥面前说的是对他的好处,而在大嫂的面前说的又是对大嫂的好处,您还想不想听一听呢?”

    荆正白挑眉,说道:“哦?对你大嫂也有不少的好处?”

    沐嫣然噗嗤捂嘴一笑,说道:“对她没有好处她怎么会想让我为她求来和离的旨意呢?不止是对她,对日后的嫂嫂王晴梅也有好处呢!”

    荆正白笑了,知道沐嫣然所言非虚,于是问道:“朕洗耳恭听呢。”

    沐嫣然说道:“嫂嫂是云族,自然受不了哥哥有一个平妻的,也没有宅斗的技能,日后必然会被新嫂嫂磋磨死,还不如此时挥剑断情再觅良人,她才二十几岁,完全没有必要把后面几十年浪费在哥哥这种负心人身上,自可以过得快活无比。而新嫂嫂王氏呢?没有了嫂子这个挡路的石头,自然能很快笼络住哥哥的心,为他开枝散叶,坐稳这个郡王妃的位置。”

    荆正白笑着刮了刮沐嫣然的鼻子,信了她的一番解释,却并未觉得自己的爱妃有心计很恐怖,反而觉得自己所喜爱的女人真是聪慧无比,心中更软了一层。

    在沐嫣然看来,能够与一个男子一夫一妻的长久相处下去才是真正的幸福,朕现在真是委屈了她呢,一定要对她更好才能抚平她的伤痛,让她觉得即便生活在大秦的深宫中,即便是有皇后等等人的绊子,但是因为有了朕的宠爱她也生活得很幸福。

    ☆、第23章 王氏有女

    第二十三章王氏有女

    永平郡王的前王妃离开长安府之后不久,永平郡王府就在热热闹闹地筹备着娶新娘子了,沐国公府中的国公爷和国公夫人再怎么也是沐旭升的亲爹娘,也在此时伸出了援手,帮他照料一二。

    不过说是热闹,也只是相对于永平郡王府以前而言,因为对于娶这个新妇而逼走了之前能干贤惠的媳妇,沐国公、国公府人,甚至包括沐旭升本人心中都是存着一口怨气的,所以他们准备起来也不甚热心,因此比起长安府其他的世家之间的联姻就差了很多,一切从简。

    婚礼的仪式盛大了,才能体会出对女方的重视,沐家人如此轻视这个婚礼,如此敷衍了事,自然惹得王家人不高兴了。

    王晴梅在王家也是嫡出的小女儿,且他的爹爹是王家直系的嫡次子,靠念书中进士入的官场,在士林中也有清名。作为读书人,他最看重的就是这些三书六礼,仪式程序,见到沐家人如此的做派,自然是在家中发了一大通的火。

    之前被皇上点名让女儿去做的是平妻,他心中这口气忍了也就忍了,毕竟平妻不是什么好名声,他没有办法去争。可是好不容易现在女儿能做名正言顺的永平郡王妃了,虽然是续弦,但是也比平妻好听多了!再说永平郡王的前妻已经把她生的儿子带走了,永平郡王还正年轻呢,这个续弦就和正妻没有什么区别了。

    让他气愤的是沐家人居然还如此不重视自己的婚礼,薄待自己的女儿。这不是对女儿不满,这是在打他王守纲的脸啊!果然是蛮夷,一点儿都不知礼!

    王晴梅的母亲邓氏一直是个软弱的夫人,最不会在后宅里争什么,为人畏畏缩缩的,但是对自己的女儿却是一片拳拳爱女之心,为此拉着王晴梅的手哭了好几场。

    王晴梅却没有自己的父母这么悲观,她不仅没有表现出一点儿难过之情,反而还劝慰起自己的父母来。

    她先是拉着邓氏的手笑着解释道:“母亲,你不用为我担心,永平郡王此时正因为和前妻和离而在伤心呢,没有心思筹备与我的婚礼也是人之常情,这是好事,您哭什么啊?这正说明了永平郡王是长情之人,这样的人日后才能对女儿好。若是他头天才和自己的妻子和离了,第二天就高高兴兴地筹备与我的婚礼,那才可怕呢,多薄情的人才能做到这一步啊?他今天能这样对前妻,日后也未必不会那样对我!那样我才要小心万分呢。如今这样,不是正好吗?我嫁的是个有情有义的男人,还有身份地位,日后我的日子必定苦不了,母亲您万万不用为我担心。”

    邓氏一直都是软弱的人,没有什么心计和主见,她本来觉得永平郡王府是个火坑,越想越觉得自己女儿的日子日后会悲苦万分,因此哭了好几场。可是后来事情有了转机,又听得自己的女儿这么说,想想也挺有道理的,也就信了女儿的话,高高兴兴地给女儿准备起嫁妆来了。

    永平郡王府那边的人都是蛮夷,不懂得礼性,在聘礼上薄待了女儿,可是他们王氏可是高门贵族,可不能在嫁妆上薄待了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风风光光的出嫁,十里红妆,一百二十台嫁妆!

    王晴梅从小丫鬟的口中得知了父亲对永平郡王以及沐国公的怨言,幽幽地叹了口气,起身到父亲的书房去找他了。

    王守纲有三个子女,前两个都是儿子,只有最小的一个是女儿,自然对自己的小女儿多宠爱几分。再加上王守纲乃是进士出身,最喜欢的就是读书好的人,王晴梅这个小女儿在念书上比他两个儿子还有灵性,书画也是不俗,让他满意无比,自然待她又是与别人不同,遇事常常会与王晴梅说,一点儿也不把她当做是一般的闺阁女子。

    王晴梅进了王守纲的书房之后,就收起了自己心中的所有情绪,笑嘻嘻地过去看正在练字的父亲,王守纲本来就是因为心绪不宁想要练字平心静气,此时见了王晴梅自然更是写不下去了,于是索性放下笔,沉着脸对王晴梅说道:“梅儿,你不在后院备嫁,到书房中来干嘛?”

    王晴梅笑嘻嘻地凑到王守纲脸跟前对他左看又看,然后笑着说道:“我来看看父亲啊,听说父亲正在生气呢,这可这么得了?告诉梅儿是谁惹你生气了,梅儿去打他!”

    王守纲看着在自己面前嘻嘻哈哈没个正行的女儿,摇头叹气到:“梅儿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这么嘻嘻哈哈的?爹还不是担心你?你看看族中其他的人成婚时候是个什么章程?你如今又是个什么章程?爹爹为你心痛啊!若不是圣上赐婚,爹爹如何会肯把你嫁给那么一个不知礼法的蛮夷?”

    王晴梅心中一震,她又何尝想过她作为名震长安府的才女最后居然会嫁给一个从来没有学过中原文化的男子,然而这些已经是既成事实,那么她再难过也没用了,只能不断地调整心态,将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绝处逢生。

    然而一切的情绪她都没有外露在脸上,她的脸上还是保持着笑意,对王守纲说道:“爹爹,礼法最大的功用就是教化万民,若是我这个‘蛮夷’丈夫日后被您教导成了一个读书知礼的翩翩美男子,那么整个天下都知道爹爹您的教化之功了,不好么?”

    王守纲吹胡子瞪眼地说道:“还要我教他?恐怕是孺子不可教也!”

    王晴梅笑嘻嘻地说道:“怎么可能?虽然他现在不知礼,身旁也没有人给他出主意,不知道怎么娶新妇,在礼节上有亏,可是你们不是老在我面前说云族的人直肠子不会耍心计吗?这样的人看起来是有些笨,但是却最可靠不过了,心中乃是最淳朴不过的,与天真无邪的孩童无异。这样的人,你对他好,他自然也会对你好,你教化他知礼,他自然也敬你,爹爹何必对他要求这么高呢?若是他此时就什么都懂了,就没有教化的乐趣了啊!”

    王守纲叹了口气,他不是邓氏那种后宅妇人,会被王晴梅的三言两语改变心态,可是他却也深知自己女儿的不易。她出嫁之后自然要与沐旭升过一辈子,若是自己对沐旭升不欣赏,关系冷淡,她自然在中间要受气,难以左右逢源。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女儿的头顶,想着自己苦命的女儿所嫁的夫君是个不着调的,对她一点儿助力也没有,她瘦削的肩膀要撑起这么一个家,何其艰难?自己这个父亲如果疼爱她便要对沐旭升好,所以自然忍了那一口气,对王晴梅说道:“梅儿,你不用担心,你是父亲唯一的女儿,就是看在你的面上,父亲也绝对不会与那沐旭升做对的。然后父亲对那沐旭升自然以礼相待,若是他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为父自然会在朝堂上对他多多照应,不会让他回了永平郡王府的。”

    看着自己父亲看透一切的清澈眼神,王晴梅心中一酸,有一刹那险些哭了出来,她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始终是最懂自己的。可是她还是拼命将泪水忍住,绝不在父亲面前落泪,笑着告退了。父亲虽然猜到她心中苦,可是猜到和看到始终是不一样的,若是当面看到自己落泪,父亲心中定然更是受不了。

    离开书房的路上,她忍不住还是落泪了。她也只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女而已,她也曾经幻想过自己能有一个体贴的丈夫与自己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如何会知道自己会嫁这么一个人。

    但是她王晴梅却不是那种一味之知道伤心的人,便是陷入绝境中她也能坚强地找到生机,更何况现在的情况比起一开始赐婚的时候已经好了太多了。

    她有把握能笼络好自己的丈夫,在永平郡王府中立起来。即便得不到丈夫的心,可是那又有什么所谓?只要她能好好地保住正妻的地位,生下嫡子,丈夫什么的对她的生活来说影响不大。

    王晴梅很清楚,自己作为王氏的女儿,日后又会成为永平郡王妃,虽然所嫁的人没有以前那么如意,但是也没有那么差,只要她好好经营自己的日子,也不会过得苦。她甚至心中会暗暗想到,若是能够消除前妻对自己丈夫心中的影响,将那个女子在自己丈夫心中的痕迹彻底抹去,是不是就可以得到丈夫不同于大秦其他男人的爱?能够和丈夫过云族那种一夫一妻的日子?

    想到这种可能性的时候,王晴梅总会忍不住心中一阵激动,但是她很快就会将这种想法从自己脑海之中赶走,她王晴梅怎么可以这么懦弱?期盼一个男人全心全意的爱?

    聪明的女人从来都不是靠着一个男人的宠爱和爱情活着的,聪明的女人会靠着礼法和利益让自己在后宅之中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一棵不需要依附丈夫就能获得阳光雨露,就能活得自由自在的参天大树!

    ☆、第24章 郡王大婚

    第二十四章郡王大婚

    永平郡王大婚的日子很快就到来了,当日里永平郡王府连同沐国公府抬了少少的几箱聘礼到王家,显得寒酸无比,幸而宫中沐昭仪母娘娘给自己的哥哥添了几箱聘礼,要不然更是让人看不过眼去。

    好在永平郡王还是略略知道些大秦嫁娶的风俗,临时学了几首催妆诗应景,没有被王氏子弟们在堵门口接不到新娘子。

    然而即便穿着新郎官标配的红衣,带着红花,骑着披着红绸的马儿,沐旭升的脸上却依然难看无比。一般的人单单是看到他这样的神情,绝不会想到他这是在办喜事,十个里有十个都会认为他这是在办丧事呢。

    王氏的子弟们自然知道这个姐夫胸无点墨,也只是略略在场面上过得去就对沐旭升匆匆放行了,本来这个永平郡王娶自己的姐姐就娶得不情不愿的,要是还在迎亲途中为难他,他一气之下调转马头转回去了,丢人的还不是王氏一族?还不是王晴梅?

    看永平郡王这难看的脸色,竟然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一下,调转马头回去这种事情也未必就做不出来啊!

    但是这样那样的顾忌过了,再加上新郎官难看的脸色,便显得婚礼有些不热闹,不开心了,王氏族人均觉得有些冷场,从来没有遇到这么草率的婚事,觉得无所适从。更有很多后宅的长舌夫人说了很多风言风语,让王晴梅那个敏感又脆弱的娘再次泪流满面,抱着自己的女儿不肯放开。

    王晴梅此时自然也哭了一会儿,半是为自己的婚事,出嫁的女子无论嫁得好坏总要在离家时哭一哭的,表示对娘家的不舍,否则就是薄情寡义。半是为了自己这个娘亲,娘亲这样软弱可欺的人,有自己在身边照看着还好一些,而今自己出嫁了,她还不被那几个伯娘、婶娘吃得连骨头都不剩?真希望大哥二哥赶紧娶个厉害点儿的嫂子来管管家,否则娘亲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同时王晴梅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过得好的决心,只有自己嫁得好过得好,娘亲在家中才能有地位,才能过得好。若是连自身都难保,还如何看顾娘亲呢?

    王晴梅被喜娘背上花轿以后,她后面跟着的是自己的一百二十抬嫁妆,王家与永平郡王府所在的地段都很好,都是内城,且都在城东边,所以距离比较静,她的第一抬嫁妆在这边已经进了永平郡王府的门了,最后几抬嫁妆还在王家没有出门呢!

    王晴梅那一百二十抬嫁妆也不是充数的,全都厚厚实实的,还有很多瓦片之类的代表着房产、铺面和田地,让那些笑她聘礼寒酸的人顿时就住嘴了。

    面对着那么寒酸的聘礼还能拿出来这么多的嫁妆,一是说明王氏真的很有钱,起码王晴梅的爸爸很有钱,二是说明她真的很得宠。聘礼不过是一时的脸面,嫁妆才是一个女子的傍身之本,有了这么丰厚的嫁妆傍身,京城之中那个闺秀和妇人还敢嘲笑王晴梅?

    再有一个原因,因为王晴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4_54509/7910138.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