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细无声_分节阅读 8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要是连初中、高中、大学里那些懵懵懂懂的都算上,就得脱鞋数了。

    以前每次分手都没这么难受,因为之前的恋爱对象都没这么让他满意,不管是相貌、身材还是性格、缘分,江竹意都是自己未来另一半的不二人选。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再傻的事情洪涛不会去做,更不会去惩罚自己的身体。和媳妇比,身体才是要跟自己一辈子的,孰重孰轻必须拎的清。肚子都提出抗议了,那就找地方吃早点去吧。

    “吱呀……哗啦……”穿好衣服出了屋,刚把院门拉开一条缝,洪涛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两腿一用劲儿猛的往前一蹦,紧跟着身后就被一团尘土弥漫了,半块砖头带着一堆泥土从门楼上掉了下来。

    155章 绝情(1320票加更)

    这倒不是有人故意想谋害他,而是门楼的质量不咋地,再加上年头有点长,风吹日晒的有点糟了。这座小院按照父亲的说法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它的正门应该在南墙外面,也就是现在街边花坛的位置,而现在的南墙就是原来南屋的位置。小院被政府没收之后,出于绿化的需求,把南边三间屋子和一座门楼给拆了,直接把院墙往北推了三四米,街边花坛等于是占了自己家院子。

    现在这个门楼也是后来盖的,从南边挪到了西侧,为此还把一间西屋拆了一半儿,另一半当成了院子里的厕所。从这一点说自己家对社会的贡献还是很大的,院子舍了一半支持国家绿化,是真把祖国当母亲了,但凡不是亲生的都豁不出去。当然了,也不是自愿的……

    “坟头上长草不吉利,屋顶上长草估计也不是好事儿吧?难怪我的运气这么背呢,不是挨揍就是失恋,都是风水坏了,看来我得把这个院子修修了。”拿着扫把和簸箕把掉下来的砖头和灰土扫了扫,洪涛站在院子里四下一望,连自己都有点看不过去了。房顶上的草老高,有些地方的瓦片都碎了,看着就那么没有生气。

    这些房子都很有年头了,反正听自己父亲说他爹就出生在这座院子里,最早的房契上还是民国的大印呢。其实这些房子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不管正房还是厢房都有青石条的地基,墙壁也都是青砖垒砌的,没有偷工减料,也不像有些解放后盖的房子,都是用碎砖头糊弄起来的。

    不过房子这个东西,尤其是老房子,是需要维护保养的。放到本家人手里,说不定住一百年都没事儿,放到外人手里,住三十年没准就倒了。原理很简单,不是自己的东西谁爱护啊。

    自打这个院子被父亲要回来之后,三间东房基本就没法住了,搬走的那家人很缺德,他们把房顶弄了几个缝子,一下雨就往下渗水,把墙皮、房梁、檩条都泡了。父亲也是懒,当时自己年纪也小,整天除了疯玩瞎跑根本不顾家,一两年下来这三间房就全糟了,房梁上恨不得长了蘑菇。

    靠东边的两间北房情况略好,但也好不到哪儿去,顶棚上都快成耗子窝了。别看父亲有耐心、恒心跑了好几年把房子要回来,但是对如何保养房屋是一窍不通,母亲就更不明白了。三口人住不了这么多房子,老两口一琢磨那就打扫干净放着吧,结果放了没几年,房子就给活生生放糟了。按照大姨夫的说法,这两间房就毁在父母手里了。

    三间南房是后盖的简易房子,一直都当成堆放杂物的空间,只有一间被自己占用了。上学的时候自己很叛逆,别说和父母聊天了,就连上街都不乐意走在一起,要不是没地方住,恐怕早就搬出去了。就算住在一个院子里,自己也想离父母远远的,于是就把其中一间南房当成了小窝,哪怕房顶很薄冬天冷夏天热也认了。

    那两间西房一间是现在的厨房,和最靠西边的北屋连成了一体,另一间早就改成了院子里的公厕和门楼。这也是洪涛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空旷的厕所,多半间屋子里只有正中间有个水泥垒砌的茅坑,再加上旁边一个垃圾桶,然后就啥都没有了。也不对,屋角还有几根竹片,一旦茅房的下水道堵了,就得用这些竹片绑在一起疏通。

    小时候洪涛最怕上厕所,瘆人啊,头上一盏八瓦的日光灯管惨白惨白的,蹲在茅坑上影子就在脚前面,稍微来点风就忽忽悠悠的像活了一样。

    而且这里还是各种小生灵的游乐场,有浑身毛皮油光锃亮的大老鼠、有一扎多长横行霸道的蜈蚣、有带翅膀和不带翅膀的公母土鳖、有屁股上带着一个钩子的火夹子、还有那些嗡嗡嗡嘤嘤嘤飞来飞去的苍蝇和蚊子,光蚂蚁就有三四种,上个厕所就和去逛一次动物园差不多。

    再长大一些,洪涛又爱上了这个厕所。由于只有一个蹲位,每次有人在厕所里,门框上的小红灯都会和里面的灯一同亮起,别人就不再靠近了,实在等不及就去外面的公共厕所,反正出门也没多远。这里就成了洪涛抽烟的秘密场所,反正烟雾都会顺着屋顶上的通风口抽走,里面的味道又不那么清淡,只要避开母亲,父亲那个大烟鬼基本闻不出来。当然了,洪涛的第一次也是蹲在这里看着少女之心的手抄本送给五姑娘的,所以这间厕所是他青少年时期的圣地……

    要不说人性本恶呢,带给他这么多欢乐的厕所,就因为他长大了、可以随便抽烟了、有女朋友也用不上五姑娘了,瞬间就变得毫无价值。不光毫无价值,还让洪涛怎么看怎么别扭,一点旧情都不念,准备连根铲除之。

    不过要修院子可不是小事儿,土木之工不可轻动嘛。先不说钱够不够的事儿,就算差点也可先赊着,反正大姨夫和小姨夫都是搞建筑的,他们不会担心自己耍赖不给的。但这个院子一修,自己就得搬家,往哪儿搬呢?地方倒是有,不过得先去打个招呼。另外自己也没本事让大姨夫、小姨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能有这个本事的人自己只认识一个,那就是亲爱的姥姥。

    “要我说你就回姥姥这儿来住,你舅舅他整天乱跑也不着家,你就住你小姨的屋子,跟姥姥一起过多好。你说你一个人在那个大院子里孤零零的有什么好,还修它不是糟蹋钱嘛。”一听自己的大外孙要修院子,姥姥有不同意见了。洪涛是她从小带大的,感情深啊。眼看孩子成了孤儿,老太太也心疼。现在家里就她和小舅舅两个人,洪涛来了还能多点人气儿。

    “姥姥,不是我不想住您这儿,可我不能总是一个人啊,以后带着外人来不方便。我琢磨着还是回楼里住合适,离您这儿也近。我就不起火了,跟您这儿吃,我也会做饭。”京城人有句话形容外孙子和姥姥家的关系,叫做外孙狗吃了走。因为外孙是外姓人,一般和姥姥家相处的时间不会太长,感情也不会太深。但洪涛不一样,他根本就没见过爷爷奶奶,从小就在姥姥家长大,一直管姥爷叫爷爷,所以他和姥姥家的感情更深,根本没有外孙狗的觉悟。

    “外人?谁啊……”姥姥没明白洪涛还要带谁回来,二姑娘家除了这个外孙子就没人了啊。

    “嘿嘿嘿,您看我都二十五六了,是不是该……”洪涛用手在脑袋后面比划了一个辫子的模样,脸上笑得很幸福,其实心里全是苦涩。早知道江竹意会飞,不如早点带回来给姥姥看看,也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以后再找女朋友,就很难找到这么水灵的了。

    “那敢情好,还是我外孙子管用!你看你舅舅都三十多了,连个媳妇都带不回来。你把她带回来给姥姥看看,姥姥给你们炖排骨、烙葱花饼。”老太太顿时就明白外孙子的意思了,然后喜笑颜开。

    家里最疼的就是小舅舅这个老儿子,可惜他一直没结婚,连个正经女朋友都没有,根本看不到抱孙子的希望。退而求其次,如果洪涛这个外孙子能赶紧结婚,再生个孩子,老太太也不介意先抱抱外孙子的孩子。

    156章 外孙狗来了(1380票加更)

    洪涛所说的那间楼房,就是他家的老房子,也就是他搬家之前住的那套一居室简易楼房。它离姥姥家这条胡同不过百十米远,出了胡同口就是。这间房子已经空了十多年,不过并没荒废,姥姥、小姨、小舅舅没事就会过来把门窗打开通通风,逢年过节的时候干脆就把它当做了储藏间,放一些年货什么的。有人照顾着,不光房子不会破落,就连土暖气都还能正常使用。

    现在要修自己家的院子,这间房子还得暂时住几个月。原本洪涛就打算在姥姥家凑合凑合,顺便还能照顾照顾老太太,也算尽一份儿孝心了。可自己的生活节奏和老人相差太多,起的早睡得晚,还喜欢没事儿捣鼓点东西,在姥姥家太惹人嫌了。

    而且自己现在又是单身了,总不能还靠五姑娘抚慰孤单的心灵吧,一旦碰上和自己一样需要抚慰的异性,出去开房多费钱啊,公园里也不踏实,除了蚊子之外还有联防,本来一件很温馨的事儿最终很可能会变成一场悲剧。所以吧,还是带回家里聊聊人生最靠谱。这就不能往姥姥家带了,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女朋友,但次次换人就算老太太也能发现不对劲儿。

    姥姥家的院子里住的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姥爷姥姥一辈子都是本份人,老人家就怕这种被人戳脊梁骨的闲话。洪涛就算再混蛋也不会这么自私自利,更不会这么不懂事儿,就因为自己的需求去给老人家找什么不痛快。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回自己家住吧,一居室就一居室,收拾收拾也挺好嘛,还能塞点家具啥的,外人来了也有地方待。

    至于说名声啥的,洪涛压根就没这个觉悟。啥名声啊,自己不偷不抢,哪儿来那么多说道,谁爱说谁说。姥姥姥爷怕名声这个玩意、自己父母也怕,到了自己这儿得改改章程了。

    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只要不违法犯罪,谁tm也别唧唧歪歪的。想唧唧歪歪也成,别让自己听见,否则就别怪咱不讲情面。要说这个毛病是从哪儿来的,请往西屋看,小舅舅同志就是洪涛的榜样。他就这么活的,而且还活得挺滋润,洪涛觉得这样也挺好,有样学样吧。

    所以说吧,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和孩子讲大道理是没用的,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古人不是云了嘛,言传身教。言传就是讲道理,身教就是以身作则。

    别小看以身作则这四个字,说着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非常难,而且还不由自己控制,不是你想以身作则就能以身作则的。为啥呢?因为谁也不可能活在真空里,社会是个非常非常有影响力的玩意,它会强制性的让你做出一些不太合适的做为,还不会让你感觉到。

    比如说很多时候你要撒谎骗人,因为你要在单位里往上爬,不撒谎骗人、不溜须拍马、不两面三刀根本不可能,时间长了,你会把这些东西当成习惯,根本意识不到已经被孩子看见了、听见了、感觉到了。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也是一个这样的人,很大可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毕竟他起步的更早,还得到了家传嘛。

    说白了吧,父母是啥样的人,孩子长大之后有可能知识更丰富、学历更高、挣钱更多,但骨子里他还是这种人。因为从小树立起来的观念非常顽固,甚至一辈子都不能抹去,就算非常理智、非常能认清自己的人,也会时不时的带出来一些。

    洪涛和他小舅舅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这也是当初洪涛父亲坚决不乐意让洪涛跟小舅舅多接触的原因。可是有用吗?不能说一点用没有,但想完全阻隔根本不现实。就算洪涛的父亲再确定这个结果,他也脱离不了社会对他的影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所以每当单位同事说起他们家里的孩子教育得如何如何时,洪涛都会撇着嘴报以冷笑。看孩子是个什么玩意,根本不用面对面接触,更不用长时间观察,只要看看这些父母和社会上的道德标准,基本也就差不多了。您先把那些勾心斗角、溜须拍马、见钱眼开、损人利己、两面三刀、言而无信的毛病改一改,再舔着脸去说自家孩子如何如何吧。

    就算你全改了,洪涛照样也得撇嘴。父母只是孩子一段时期的榜样,然后就是社会。你改的了自己的毛病,改变得了社会吗?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谁也别吹这个牛皮,教育孩子在洪涛看来,根本就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儿。尤其是在全民向前看的年代里,社会道德基本为零,孩子只能说养活了,千万别聊啥教育。哪儿有尼玛教育啊,如果说教他们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眼高手低、没有廉耻心的人也算教育的话,那就还真有。

    一想起孩子这个问题,洪涛就很郁闷,他觉得很对不住姥姥,因为自己正在给她老人家画大饼玩。自己根本就没打算要孩子,原因很简单,自己找不到要孩子的理由。要孩子干嘛用?养儿防老吗?这是纯扯淡,有多少孩子长大之后、娶了媳妇之后还能像父母对待自己一样回报父母?不能说没有,但很少。

    古人云过,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可不是古人喝多了随便说着玩的,而是经过几百上千年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既然是普遍规律,那就不是特例,而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4_54650/7948315.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