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做些杂务之类的事,也没有闲着白吃饭的。
赵才子回家同媳妇商量一回,这年头,家里事都是男人做主。赵才子同秦凤仪道,“原想着,我先与你过去,看看再说。哎,也不必如此啰嗦了,我便将家一道搬去。”
秦凤仪大喜。
秦凤仪带在身边这将两万人,却无一扰民之举,而且,这样的训练有素,就是这些个饥民,先时扬州知府巡抚还担心,这些个饥民见到扬州繁华,怕会死求白赖的留在扬州讨生活呢,没想到,人家根本没这个意思。但有人问,这些饥民们道,“跟着殿下去南夷,有屋有田,扬州再好,俺们在这儿无非还是给人做工做佃户罢了。”
也不是没人说秦凤仪这是空头支票,不一定能不能成真。饥民们便道,“俺们快饿死的时候,殿下给吃给喝还给棉衣穿,俺们不信殿下,难不成信你这话?”还叫来兵士,把这挑拨小人抓了起来。
秦凤仪并未觉着如何,他也没对人施展一下他亲王殿下的王霸之气,实在是,秦凤仪现在是恨透了景安帝,若不是情势如此,秦凤仪根本不愿意跟人提自己的身份,他觉着很耻辱。但,正因他如此低调,军纪却如此整肃,淮扬官场可不是安徽巡抚那般没眼力,能到淮扬这里做总督巡抚的,皆是景安帝心腹中的心腹。
这些个大员,别个不说,一个个都不是没眼光的。虽则秦凤仪说了,粮草自有粮商们供应,可到了淮扬地界儿,焉能叫殿下的亲卫花钱吃粮商们的粮草,就是饥民们的伙食,淮扬也一并出了。非但如此,南夷那里,虽则谁也没去过,但听说山高林密,瘴毒极多,镇南王殿下就藩,自然不会钻什么高山密林,但,相应的药材还是要多备一些的好。何况,这大冬天的,人也容易病痛。扬州府的药材不够,还自金陵苏州等地调了许多过来,给殿下带着。
淮扬总督十分动情,道,“殿下自幼在扬州长大,臣有幸督淮扬,今又是三生有幸得以亲见殿下风范。老臣先时还觉自己也算能臣,今见殿下,方知惭愧。南夷虽则在人口中乃偏僻之地,但,这样的地方,正需殿下这样的大才治理。老臣虽身在淮扬,虽目之不及,但知南夷必定能人口繁茂,地理昌隆。殿下才名,日后必能天下皆知。”
然后,这位总督大人不是白动情的,也不是白白送这许多东西的,他把自己的一个孙子送给了秦凤仪使唤。吴总督道,“这小子虽则念过几本书,到底见识浅薄,倘殿下不弃,让他在身边牵马坠蹬,便是他是福分了。”
秦凤仪还是头一回遇到遇他自家子弟使唤的一地大员,秦凤仪笑道,“我看小吴眉清目秀,是个机伶稳妥人。你和小吴若不嫌南夷艰苦,我这里正是用人之际。”
小吴,大名吴翰过来给秦凤仪见礼,秦凤仪笑,“不必多礼。唉呀,你姓吴,是不是与吴道子一家?”
吴翰恭恭敬敬禀道,“殿下**,属下一家正是吴道子十八世孙。”
秦凤仪连连赞叹,“我那里正有一张吴道子的画儿,待找出来赏你,也算物归原主了。”
吴翰连称不敢,秦凤仪笑道,“这有什么不敢的,我一见你便觉投缘。不然,那样的宝贝,你以为我谁都给的。瞧你祖父馋的,我就不给他,只让他馋着去。”
秦凤仪这人,交际上很有一套。他三言两语的,气氛便活络请多。与吴家祖孙说些话,又问了吴翰一些功课,秦凤仪对吴翰的学业水准也就有数了,便打发他们祖孙下去,让吴翰回家收拾东西,明儿个随他一道南下。
待秦凤仪离开淮扬时,身边多了五千人不止,除了赵才子一家几十口子,吴翰身边也有十来个家下人相随,方灏带了五六个人外,剩下的,皆是商贾工匠一流。这些商贾还不全是扬州的,还有金陵、苏州等地商贾,听闻秦凤仪要在南夷建新城,这些个商贾打听过,连徽商银号与晋商银号都要去新城开分号,而且,这位镇南王殿下的财力,也是两家东家亲口证实过的。于是,忽啦啦的来了一群人。这些个是想着去南夷做生意的,也不过千数人罢了。剩下的,有些是投到饥民队伍里去的。更多的,是供应各项吃食的商家,另则,还有就是一些听闻亲王殿下就藩要经江西的,他们是蹭着队伍一道走,非但路上安全,介时到江西时可少些盘剥。
这倒还罢了,更让秦凤仪无语的是,还有些妈妈带着一票年老色衰的闺女跟着做生意的。
别说,人家还供不应求哩~
第270章 大生意
秦凤仪就藩途中究竟带了多少人到南夷, 在后世史书上也是个谜。但, 眼下在章颜章巡抚这里,绝不是个谜, 章颜早就收到朝廷的旨意, 镇南王殿下要就藩南夷。同时收到的还有朝廷的邸报, 那上头有关于镇南王殿下秦凤仪身世的大致说明, 总的来说,就是母不详的皇子一枚。当然,母不详这是在不知底理人看来,章颜早就收到家里的书信,信中他爹章尚书就详述了秦凤仪的身世, 章颜一面读信一面咋舌,再也没想到秦凤仪还有这样的身世。
信中, 他爹还问他, 要不要活动一下回京城任职,反正三年任期还有一年就要快到了。
章颜还没给他爹回信,但是,知道秦凤仪就藩南夷, 章颜觉着, 这实在太解气了!原本人家章颜要谋的是国子监一职, 结果, 秦凤仪这大忽悠再加上秦凤仪亲自在景安帝跟前进言,直接把人家章颜忽悠到了南夷州来与土人做伴了。
南夷的确是个需要治理的地方,倘能治理好, 的确也是大功一件。但,南夷州才多少人啊,有记载的人口是十万,当然,户部那里的记录可能也很久没更新过了。但,这的确是个地广人稀的地界儿。章颜就是想治理,自从就任南夷巡抚一职,章颜也是鼓励生育,轻薄赋税,开恳耕地,抚民安民,反正,抚民之政到处施行,但,人口基数在这里,依章颜计算,南夷州要是想有成效,起码得十年以上了。
章颜刚来南夷州时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现在凌云壮志都快消磨怠尽的时候,秦凤仪给放到南夷就藩了。章颜嘴上说,“得为迎接藩王殿下做好准备啊。”心里真是痛快,你小子也有今天啊!因为秦凤仪要来,章颜就不急着回京了,他还要多干几年,看看这嘴炮小子当初说的天花烂坠的,到底有什么本事。
章颜做好了准备,把巡抚衙门腾出来给镇南王殿下使用,另则,殿下的亲卫足有一万,章颜也准备好了给亲卫军的军营。然后,亲自带着南夷这些老弱病残的官员们出城三十里相迎。秦凤仪见着章颜挺高兴,跳下车,一把扶起行大礼的章颜,亲热的拍拍章颜的肩膀,笑道,“老章,我可是想你想一路了呀。哈哈哈,山水有相逢啊,我就说南夷州是个好地方啊!走,与本王同乘!”
章颜还是头一回见给封藩到南夷还能有秦凤仪这般精神面貌的,当然,他也是头一回见着封藩的藩王。其实,章颜见着秦凤仪也高兴,尤其秦凤仪这精神抖擞的模样,起码比哭丧着脸强啊,章颜笑道,“小臣不敢放肆,还请殿下回舆,小臣随驾便可。”
“你我还如此客套。”秦凤仪挽着章颜的手,“上车,有事与你商量。”
章颜听秦凤仪如此说,仍是先恭请秦凤仪上车,他随后也登上车驾。秦凤仪的王驾自然宽敞,章颜一看,车里还有一人,倒也认识,扬州城的赵才子,这原是扬州城有名的乡绅,章颜曾于扬州知府任连任,自然认得赵才子,二人关系也不差。秦凤仪道,“都是熟人,我请赵才子做了我的长史,现在就是赵长史了。”
二人打过招呼,秦凤仪道,“我这回带来的人不少,赵长史说说,咱们建城的事。”
什么建城的事?
章颜一下子有些懵,不过,赵长史是个有条理的人,先把一页文书给了章颜,同章颜介绍了这次秦凤带来的人。赵长史道,“亲眷这些暂且不算,我们自有安置,约摸八百人左右。另则,殿下亲兵一万,都是打京城跟着殿下过来的。还有就是饥民有一万两千余人,这一万两千饥民里,四十岁以下壮丁有五千七百人左右,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有一千五百左右,妇人两千三百余人,孩子两千五百左右,有家人长辈的孩子一千左右,剩下的一千五百,多是路上乞讨的十二岁以下的孩童。”
章颜心下一喜,先问,“这些个丁口,身体如何,能耕种不?”
赵长史道,“路上都给他们吃得饱饱的,虽则一路南下有些辛苦,身体都不错,耕种没问题。殿下的意思也是带他们过来,给他们田地,让他们开耕种田。”
章颜听说还是能耕种的丁口,顿时喜的了不得,搓手笑道,“唉呀,殿下真是咱们南夷的福星啊!咱们南夷,地方多的是,就是缺人哪。只要成丁的,每人一百亩,如果是山地,还能多给些。”
秦凤仪问章颜,“这么缺人哪?”
章颜道,“最缺的就是人了。土人们在自己个儿山上不下来,咱们这里地气暖,外头一年两季稻,到咱们南夷,一年能种三季。只是,人少地方就穷啊,好容易有几个不错的,读书识字都往外头去了。待外头有了基业,一家子都接了去。别个地方还佃户什么的,咱们这里,只要他们愿意往远一些的地方去,我都可按丁授田,哪里用给人当佃户。”
秦凤仪笑,“那这回带人是带对了。”
“殿下英明啊!现在冬天,尤其北方,冬日大雪,气侯也冷,有些家境不大好的百姓,便过得艰难。若是年景不济,天年不收,卖房子卖地卖儿卖女都有。其实,现下已算是盛世了,只是,什么年头都会有吃不上饭的。殿下收留了一万多人,怕是把从北到南的饥民都带来了。”章颜笑,“他们在自己家乡,就是讨饭的命了。在咱们南夷,重授田地,而且,咱们南夷地气暖,只要肯耕作,再饿不着人的。”又很是赞了秦凤仪一回,“殿下大才啊,知道咱们南夷人少,便收拢了这些人过来。”
“好说好说。”秦凤仪笑嘻嘻地的谦了一句,还与章颜道,“我说南夷是个好地方吧!”
章颜自知道秦凤仪带了一万多的移民过来,现在是半点儿不嫌秦凤仪了,他瞅着秦凤仪就稀罕的不行,笑着拍马屁,“殿下说好,自然是好的。”
章颜也是多年为官了,拍过马屁后问道,“那这一路,饥民们吃什么呀?殿下是如何筹措的粮草?”这么由北到南的一路,这许多的饥民,吃食上便是大事啊。
秦凤仪道,“路经大的州府,他们愿意供应,便让他们供应一些,倘是小地方县衙之类,也不劳他们,有粮商呢。对了,这回还有好几万商贾跟着一道来了。”
好几万?
章颜惊的,他在扬州做父母官,扬州算是商事繁华之地了,估计也没好几万的商贾啊!
赵长史细细的与章巡抚解释了这好几万商贾的来历,其实不只是商贾,还有匠人、商贾身边带的家眷、服侍的人等等,章颜叹为观止,起身对着秦凤仪一揖,再次道,“殿下大才啊!”
秦凤仪拉他坐下,道,“车里这么窄巴,想作揖下车再揖吧。这些都是来给本王建新城的呀。”
章颜一拍大腿,“不管干啥,来了就好!”
这南夷,人家说蛮荒之地,半点儿不假,别个不说,这路就不行啊,坐车里那是左摇右摆。当然,气候十分宜人,一到南夷,先时自京城出来时,秦凤仪穿的是夹的。到了豫州,天降大雪,他就换了大毛衣裳,直待到扬州时,也是大毛衣裳,可一入南夷地界儿,真是暖和,秦凤仪便换了夹的了,还是薄料子夹袍。
赵长史与章颜说了秦凤仪欲修建王城之事,章颜道,“何不就在南夷城修建?”
秦凤仪道,“新城,方有新气象。这次,非但有我的王府,还有大公主的公主府,你们各人的官邸,亲卫军里有一位昭勇将军两位四品副将十位千户一百位百户,皆要各有房舍,另则,这些个饥民,路上我就说了,多的没有,每家一套四合院。再者,赵长史他们,本王身边长史司的人,也要各有各的宅院。另则,南夷人少,非但种田的百姓少,我这次虽带了许多商贾匠人来,但,有才干的人终究是少的。以后招贤纳才,自然不能少了这些人的房舍住。故而,要另建新城。”
章颜问,“殿下想把新城建在哪儿?”
秦凤仪道,“待回去咱们再说,你心里先想想,要在哪里给饥民授田,待咱们回去,再看看南夷州的地形图,我这里还有阴阳风水先生,他们在地理方面是通的,咱们先择好地方,再让他们过去看看。”
章颜与秦凤仪相识并非一日,故而,一些话也敢说,章颜轻声道,“殿下,这建城可是耗资巨大。”
秦凤仪笑,“放心,我把徽商银号与晋商银号的东家带来了。”
章颜纵不知秦凤仪打算如何运作,也着实是服了秦凤仪,真不知秦凤仪何等手段,竟然把这两家财主带到了南夷来。
秦凤仪带人浩浩荡荡的进了南夷城,朝中也收到了消息,江西巡抚奏章中写得是,十数万人相随镇南王殿下车驾。把朝廷都惊了一跳,十数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再者,镇南王殿下离京时,也不过一万多点儿人,这怎么到南夷城就十数万了?
再者,这十数万人,都是些什么人哪?
这倒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上奏章说此事的也不是一人两人,主要是,秦凤仪经过各州府,州府供给粮米,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54_54664/7952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