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极讨义净喜欢的,但对方却不知王子书底细,如若知道王子书这样做只是为了将来能混出一凡天地,定不会手他做徒弟。
王子书也不会傻着告诉义净,他是从千年之后重生而来,要知道,对于义净这种痴迷宗教之人,他什么都会相信,佛经中本来就有重生一说。
在这里没有早中晚之分,只要你一直学习,自己觉得不饿,也不会有人来催你吃饭。王子书才五岁,他饭量本来就小,再加上看书看的认真,中午饭也就抛在了脑后,至于义净就更不用担心,象这样的“人物”,你让他学达摩打坐悟禅三个月,他都不会喊肚子饿。
到了晚上,王子书看外面还下着大雨,索性就不回家了,来之前他已经告诉过王张氏,如果晚上雨还不停,就不回来了,张氏对于这样一位“神童”也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甚至有些时候还觉得王子书比他们懂的还要多。
王子书放下书本,就听肚子一阵饿叫,急忙跑出去,请他的师兄给自己和义净弄点吃的。虽只有几道素菜,但美味程度已是不凡,王子书这才明白电视上周星驰演的《食神》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王子书把菜端至义净鼻前,用手扇着冒出的热气,香味自然直接刺激着义净胃腺。不准我打搅你,却没说不准我诱惑你吧!王子书也是怕这个“铁人”师傅给饿爬下了,别是在他面前装什么大宗师而不吃饭吧!
圣人也是人,饿了吃饭,渴了喝水,这都是很正常的。义净睁开双眼,笑着说:“呵呵……看来今日饭菜很香啊!”
“可不是吗!”王子书调皮笑起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小孩儿,但是这么长时间,义净已不会用寻常眼神去看待王子书:“师傅,您就歇歇吧!都一天没吃东西了,人是铁,饭是钢。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你这样饿病了,徒儿的功课可就落下了。”
“哈哈……好!好!为师吃就是了。”
王子书对义净影响甚好,主要是他的教学方法很适合王子书,不象现在那种死板的应试教育,说的形象一点,就和美国教育体制一样,师生之间似是朋友,有什么不懂,你问我就是,你有好的意见,我也会听取。对于书本上的所谓名言,义净也不主张削尖了脑袋,想一些作者都没想到的理论。要有自己的想法,创新才会赢!
青菜豆腐加清水,就这样简单的饭食,王子书在这种生活环境之中,吃的特别香甜。
饭后,王子书看到义净似有心事,说话心不在焉,总是皱眉,之前,王子书很少见义净有烦恼的。
“师傅!”王子书看着义净,小心问道:“您在想什么呢?我见您吃饭和打坐的时候,象是一直在问题,您能说出来,讲给徒儿听吗?”
“你还小,有很多事情你不会懂的。”义净苦笑着说。
我还小?如果算上前世,我都活了几千岁了。王子书心想:这人怎么总是喜欢倚老卖老呢!不就大几岁吗?说出来又不会死人,非要装做一副亚里士多德的样子,让我刨根问底追问才好。
“师傅,您不说,徒儿又怎么懂得呢?”
“说的也是,以你智慧,定可大有作为。”义净摸着王子书的头,笑着说道:“子书,你喜欢下雨吗?”
“不喜欢,下雨什么都不能干,还不能在街上跑着玩,还不能和师傅在外面一起练武,又什么好的!”王子书这可是说的真话,他的确讨厌下雨天,不管是在唐朝,还是在21世纪!
“那你喜欢高温烈日吗?”
“不喜欢!”
“冬暖夏凉,春去秋来。倾盆之雨,万里烈日,这些本是稀疏平常之事。”义净看着王子书说道:“但是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就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恩!就如同乐极生悲一样。”
“子书说的没错。”义净很欣慰的看着王子书,接着道:“为师一个月前已知这场大雨要来,而且会持续好长时间,果然不出我之所料。”说到这里,他又不禁皱着眉头说道:“不仅如此,在一年之后,广袤土地紧接着就会出现旱灾。”
“师傅是在担心百姓会陷入颗粒无收的禁地。”王子书从话里还是能听出来的,涝灾,旱灾,这些实际对他这要有吃有穿之人,并没有多大威胁,但是依靠庄稼吃饭养家的农民,就会出现挨饿的局面,甚者还会带来战争。
义净对于王子书的出色“表现”也懒的去赞许了,已经麻木了:“古书有曰:涝旱齐至,毕有大劫,至于此劫是什么,为师还未猜到。”
大劫?大劫?这却是什么?王子书搜肠挂肚,努力回忆近期唐朝发生的大事:现在是十月多,按理来说还没有什么大事,张柬之等人举事,逼迫武则天退位是在正月初一,李显登基则是在正月初三,除此之外,我还真想不到现在有什么大事!他却不知,历史正在一点一点因他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卷 雏龙舞唐阁 第11章 【遇张相,各自思量】
王子书却不知道,一环实际紧接着就扣着一环,自从他重生之后,这个空间的一切就照着他重生之后的秩序来算了,也就是说,他是重生,多多少少会影响的另外一些人和事,所以张柬之他们举事也是其中一环。
说的具体一些就是,王子书即使是在不久之后当了大唐皇上,那么这个空间时空也会照着这样一种现状发展下去,要知道,空间是随人改变的,而不是人随着空间在改变。王子书距离长安千里之外,当然不知道几个时辰之前,武则天已经下位。
“师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说了您可不要生气!”王子书看义净笑着点了点头,尴尬道:“您那猜测一定作准吗?”
“哈哈……为师虽是没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看天象,知祸福,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吗的,这还不是未卜先知啊!”王子书想了想继续说道:“那也就是说,不久之后,我们这里还会发生旱灾,是吗?”
“恩!大约会在一年之后,具体位置应该是山东、河北。”义净点头道:“我们这里情节还不算严重,但也足以使百姓饥肠辘辘,食不裹腹!”
“甚好,甚好!”王子书嘴角露出了一丝狞笑。
由于他声音太低,义净根本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子书,你刚才说什么?”
“哦!没什么,师傅,现在天色不早了,我有些累了,这就到厢房去睡了。”
“去吧!”
王子书转身离开的时候,义净望着他王子书娇小的背影,低声说了一句:“非池中之物,雏龙也!”
………………
三日之后,王子书照常来到天佛寺学习。大雨虽是小了很多,但路途还是有些泥泞。王子书可不想从早到晚都和和尚待在一起,所以每天要冒着大雨从家赶至天佛寺。
至于他的朋友李白和小秃头,偶然他们才会碰面,李白忙着读书,说要学习甘罗,就算不能象“前辈”那样十二岁便入朝为相,但二十二岁总可以吧!
王子书看的出来,李白现在已心怀大志,不仅写的一手好字,关键他还聪明好学,那股劲就和王子书一样,王子书想想,还真不想盗用他几十年之后的诗作。
小秃头却从来没有担心什么,他也不准备考什么状元探花,只想按照自己意愿过上一生,没有烦恼,只有快乐!
小秃头很讲义气,虽说只有五六岁,但为了王子书和李白,他可以和比他大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大孩子打架。当然了,如果哪个大汉,不要脸来欺负他的兄弟,小秃头也会挺身而出,美其名曰:拔刀相助!
自从王子书给李白和小秃头讲了《水浒传》的故事之后,小秃头更加崇拜王子书了,问他这故事是从哪里听到的。王子书说是自己编的,实际他也不想冒充四大名著的作者,但没办法,总不能说是从书上看的吧!
现在还没有正式书籍,虽说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但那种高级货只能在皇宫之中方可见到。这也是王子书为什么迟迟不实行他出书计划的原因,船到桥头自然直,王子书并不担心,他相信总有一天那些21世纪的yy网文和各种类型的书都可派上用场。
至于怎么实行,王子书已经想到了,而且更直接,更有效,这只是后话,稍后再表!
今日中午,王子书和义净正在禅房吃饭的时候,一个小僧尼说有人到访。义净问及是谁,小僧尼说对方说是方丈的一位老朋友,游历到此,特地来看看久已不见的义净!
过了一会儿,小僧尼带着一位老者走进禅房,义净看见此人,脸上就露出了微笑,看来还真是老朋友!
“哈哈……原来是张大人到访,老衲有失远迎,还望张大人不要见怪才是。”王子书一看此人气宇不凡,定是朝中一个重要人物,但他只是在书上见过历史名人。唐朝再怎么牛比也没有照相机,所以书上只是他们画象,王子书觉得上面人物长的都一样,说的难听点,一个比一个抽象,象极了多胞胎,他哪知道这位就是当朝宰相张柬之。
“大师说这话,可就把柬之当做外人了。”张柬之大声笑了一下,转头向小小的王子书看来,一时露出慈祥之态,摸着王子书脑袋说道:“大师,这个小娃娃却是谁家孩子?”
放心吧!肯定不是他的私生子。王子书心想:张大人?柬之?王子书深一想:这老头儿就是斩杀了张易之和张昌宗那两个娘娘腔的张柬之,张宰相?这算是个风云人物吧!说着,王子书从刚才冷淡相近,变成了一见如故,一下子就向张柬之扑了过来,拉着张柬之胡子说道:“老爷爷,我叫王子书,今年五岁,以后还望大人多多关照才是。”
前面还装的行,后面那几句哪象个小孩子说的话。但是张柬之喜欢,抱着王子书笑道:“哈哈……方丈大师,你是从哪里拣到这样一个活宝。”
“张大人有所不知,此子可是聪慧的很。”义净笑着说:“此子一岁便能说会跑,而且言语清晰,现在已有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之能,悟性极高。说出来,大人也许不信,四书五经,史书古典,他已记了大概,考取个秀才已不是问题!”
王子书显然很得意,虽说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轻狂高傲之态并不怎么受欢迎,但他才五岁,这种样子更加讨人喜欢。
张柬之知道面前义净可不会说谎,吃惊的看着王子书,笑道:“是真的吗?那岂不是比起甘罗还要厉害,想不到真有如此神童,那真要恭喜大师能找到这样一位学生。”
“这也是机缘之事。”闲话唠完了,该说正事了,义净苦笑着说道:“张大人,老衲以为您来这里并不是途经这么简单吧?是不是朝中出了什么事?”
“实不相瞒,朝中的确出了事。”张柬之摇了摇头,说道:“前几日,武皇病重,神智不清,已无能力再管理朝政,但张易之和张昌宗两个逆贼。”王子书还在他怀抱之中,让名人抱抱就是不一样,这种与许多名人近距离接触的感觉,使王子书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一切,他看着张柬之神情由笑变怒,只在刹那:“凭借武皇信任,觉得已有靠山,不仅结党营私,还心存谋反之心。武皇也是糊涂,居然把朝政周章全部交由二张批阅,使得天下之事如同儿戏,朝中已乱成一团,长此下去,百姓毕会遭殃。”
张柬之叹了一口气说道:“故此,张某连同朝中忠僚一同接杆起事,冲入朝中,斩杀了二张,武皇也乐意把皇位交于太子。”
什么?武则天退位了?王子书惊奇之情无以颜表,心想:史书记载,张柬之等人是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一起事,杀二张,逼皇位,这才十月,怎么和历史差了几个月!不可能啊!张柬之还说什么武皇自愿退位,谁傻了愿意把皇位交出来啊!当然了,除了李显和李旦这两位傻瓜!
王子书哪知道,自从他重声来到这里,历史就在一点一点发生着改变,至于最后变成什么样子,谁都预料不到。
至于张柬之把话说的真假参半,目的很明确,不想引起天下百姓争论,现在李显需要一心一意治理国家,那些闲言碎语可不能进了他耳朵,影响他本来就很白痴的思维!这一点,王子书还是能看出来的!
看来这席谈话我不能说太多。王子书心想:说出来,虽然显得自己牛比,谁知道这张柬之和史书上差了多少。如果问起来我怎么知道这些的,我总不能生下来就知道吧!也不能说师傅教的,那样也许会给师傅带来杀身之祸!要知道,朝堂之事可不能在外界随便谈论。
“武皇身体现在可好?”义净实际也知道其中原由,他不想多说什么,但是武则天对他有知遇之恩,对待知己,应当关心。
“武皇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张柬之面露忧色,说道:“御医说武皇还有几个月可活,这次来,张某也是奉武皇旨意前来,请大师回朝为武皇讲经,陪武皇共同度过余下人生,也许这样对其病情也有所帮助。”
哼……你就吹牛吧!你把不得武则天早点死呢!王子书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官场,好人?官场不说谎的人,贵如春雨,唯一存在的只有权利!
“既然这样,老衲定然前往。”义净皱着眉,看来是真的关心武则天:“那现在太子是否已登上皇位?”
“还没有,武皇说等一段时间,她自会公告天下。”张柬之意味深长的看着义净,说道:“大师,您是不是有所担心,现在就你我二人,您也知道我张某为人,只希望为李氏大唐鞠躬尽瘁,奉献一生,想必大师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55_55608/813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