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之他们,因为他知道,这事儿还没完。
武三思那厮还会继续找张柬之麻烦,王子书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看着张柬之说道:“张爷爷,您还是躲躲吧!武三思这个人一定不会放过你的,还有其他几位大人,他一定会继续派人追杀你们,等到明主出现,那时你们再出山也不迟!”
张柬之和义净怎么也想不到,王子书居然能说出这种话,这小子还有多少我们所没有看到的潜力。政治不比文学,它就象是一个无底深渊,你永远都别想看到一个尽头。别说一个小孩,就是久居朝堂几十年的大臣,都不一定会看透那些权臣,但是王子书却说出武三思的心思,而且和张柬之不谋而合,这怎能不让张柬之和义净惊讶的。
“哈哈……”张柬之大笑道:“连子书你都明白其中道理,为什么皇上就什么都不明白呢?躲?我又躲到哪里,别说没地方躲,就是有地方,老夫也不会苟活于武狗强胁之下。”
“张大人,老衲不是朝中之臣,本来无权说话,但是现在大人有求死保身之心,老衲就不得不说一句了。”义净现在好象不是一个和尚,更想一个谋士,他皱着眉说道:“既然此屋即塌,大人有何必要固执于此屋,而不走出去呢?”
“大师说的对啊,但是回想一凡,心中总有不甘。老夫从小立志便要当一个治国能臣,但到头来呢?经历的两个朝代都是女子当权,想想心痛啊!”张柬之说着不由激动起来:“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老夫位列朝相,还是无所建树,最后反被奸人所害,这是无能啊!眼看朝堂败坏,自己却束手无策,真不知道天下百姓会怎么说老夫!”
王子书就知道,封建王朝下的谋士大臣,每个人都是多愁善感之辈,动不动就泣天哭地,把所有责任都说到自己身上。想想也真是愚蠢,不行,咱就不干,哪有那么多顾虑。再说了,你先躲起来,躲个五六年,等到李隆基把韦后扳倒,把太平杀了,你再回来,到那时,还怕没你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王子书正要说出这点,张柬之叹了口气接着说道:“罢了,罢了!走,大师,老夫带你们去见武太后,她老人家想必也等的着急了。”
……………………
武则天确实等的有些着急,毕竟她自己都知道她活不长了。她是一个信佛之人,觉得人死之后,定可下地狱或羽化登仙。而且,武则天还深信,只要一心向佛,那么死后,肯定会位列仙班。
在这个时期,高僧众多,但是她最看重的还是义净。当然了,如果说玄奘在的话,她肯定会选玄奘。
当武则天身边的太监高力士说张柬之求见时,武则天急忙从半梦中醒来。义净看见卧在床榻之上的武则天,不仅心生怜悯,迎了上去,说道:“老衲拜见太后。”
“力士,快,快!给张大人和义净大师赐座。”武则天急忙说道。
王子书这才知道,这个武则天身边的小太监,就是之后名满大地的高力士,不仅多看了几眼。武则天看见王子书,又问义净此娃娃是谁。义净说是自己收的徒弟。
然后,张柬之就迫不及待的说出王子书和其他孩童不一样的地方。说完之后,武则天还不怎么相信,觉得张柬之肯定加油添醋了一凡。
义净问及武则天病情如何,武则天说道:“人老了,时日可不多了!你们也不要说什么寿与天齐的客套话,我的身体,自己最是清楚。再说了,谁没有个死的时候,我不怕死,就是觉得孽障太多,怕下地狱。”武则天看着义净说道:“这次叫大师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了要烦劳大师,陪我诵经企佛,为我化解这许多怨气,大师不会怪我吧!”
“太后说的哪里话,太后一心向佛,老衲心里无比高兴,佛祖以慈悲为怀,太后的过错,佛祖不会记在心里的。”义净急忙说道。
“这样最好。”武则天又向郁郁寡欢的张柬之看去,说道:“张大人,今日朝堂之事,我已经听说了,你也别太放在心上。现在朝中格局,我比谁都清楚,他们想闹,就由着他们去闹好了。说的不好听一点,我死了,张大人不久也会尾随而来。咱们都老了,这打江山,保江山的事,让他们去做就好。我们这些老人还有几天好活,我觉得张大人这招归隐田间还是高明的。躲其锋芒,保其正身,此乃明举也。”
张柬之没想到武则天退居后宫,朝中之事,还知道的这般清楚,这哪是一个快死女人说出的话,这不是清楚的很吗?之前不是自己举事才逼武则天退位的吗?看她这意思,好象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太后说的是。”张柬之小心说道。
“我这个儿子虽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也不至于是个暴君,就是有点优柔寡断,这才让韦后掌控了全局。”武则天又向张柬之看去,冷笑道:“但是她想当下一个女皇帝,那还是没有可能的。”
“太后,您不知道,据臣所知,韦后早与武三思勾结,有扰乱宫闱之嫌,两人私交甚秘。现在朝中掌握实权的人,全都是武三思的人,而武三思又在韦后掌控之下。只要韦后愿意,随时都可使京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张柬之也豁出去了,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柬之啊!这就是你为什么会第一个成为韦后目标的原因。锋芒太露,必遭妒忌,随后而来的就是杀身之祸。你先别说话,等我说完!”武则天接着说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忠臣,不怕死,可以为大唐牺牲,但你要知道,如果你不在朝中,谅你本事再大,也只能当个隆中卧龙,曹营郭嘉。所以这做官,不仅要做好官,还要会做官。”
王子书现在才真正领略到武则天的风采,怪不得这个女人能当皇帝,短短几句话,便一针见血指出张柬之等人在朝中失败的原因。就连张柬之这个宰相都不得不甘拜下风,王子书做梦都没想到,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武则天又说道:“柬之,你说说,下一个谁做皇帝的几率最高。”
“应该是韦后之子重茂。”张柬之说道。
“大师说呢?”武则天笑着看向义净。
“老衲却以为是重俊。”义净答道。
这李重茂和李重俊,都是李显的儿子。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个儿子,此人有勇无谋,先后被分为兴郡王,卫王,左卫大将军,扬州大都督。可见李显对他的期望很大。
而这个李重茂呢?他却是李显最小的儿子,如果按辈分选太子,那么这个李重茂说什么也不会轮到他。但是,现在朝中格局一变,李重茂就成了李重俊的最有力竞争对手,因为他是韦后所生。
一个功勋卓绝,位列皇子之先,一个背后有个“了不起”的母亲,张柬之和义净说法都有道理,但武则天却摇了摇头说道:“他们都不会成为大唐真正的皇帝。”
“那却是谁?”张柬之不禁问道。
“临淄王李隆基。”这不是武则天说的,谁说的呢?王子书说的,这句话,可真把全场的人都镇住了。
………………………………………………………………………………
ps:各位大仙,喜乐都冻一天了!怎么大仙们就是不给喜乐票票尼!喜乐继续接着哈!实在没票,那就先收藏哈!喜乐谢谢大仙们了!
第一卷 雏龙舞唐阁 第20章 【老佛爷,高瞻远瞩】
……………………热火又输了,但韦德是真男人!…………………………
现在太极宫只有五个人,武则天、张柬之、义净、魏顺安,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主角——王子书。其余四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句话真的是这个小孩说的吗?尤其是武则天和魏顺安,武则天独揽大权几十年,什么人没见过。就是骆宾王当时出名也没这么小啊!
义净没想到王子书敢议论朝事,就算小孩不懂事,义净还是连忙呵斥道:“子书,不得无理。”转身又对武则天拜首道:“太后,子书年纪尚幼,还望太后恕他之罪。”
“你叫什么名字?”武则天没回答义净,而是看着王子书,笑着问道。
“王子书,字墨宝。”王子书眨着大眼睛说道。
“家中是做什么的?家父又是谁?”
“我家是卖布匹的,我父亲叫做王帆,是我们那儿有名的商人,太后老佛爷,子书知道我不该多嘴的,您可不要生气,否则气坏了身体,子书的罪过就更大了。”王子书这个假装“纯洁”,可做的实在太漂亮了。一边请罪,还不忘拍拍马屁,如果再加上几滴眼泪,还真感人。而且,他只是五岁孩童,任谁也不会觉得一个小孩会如此会拍马屁,那么他说的话就全都是心里话了。更何况,王子书又引出一个新名词:老佛爷!
“这小娃娃嘴还真甜,不错,不错!”武则天笑着说道:“子书,你刚才叫我什么?”
“太后老佛爷!”王子书说道。
“好!哈哈……”武则天不禁大笑道:“好个老佛爷,好个老佛爷!这是谁教你的呀?”对义净问道:“大师,是不是你教子书的。”
“启禀太后,老衲只教子书简单书本经意,至于其他,都是子书自己顿悟出来的。这个‘老佛爷’的称呼,老衲也从未听子书提起。”义净道。
“呵呵……之前柬之说此子如何如何了得,我还真不信,一个五岁的小孩,哪会有那么多本事,但现在看来……”武则天捏了一下王子书脸颊,笑道:“还真是有些能耐!我以后就用这个老佛爷的名号了。能想出这么一个好听的名字,正合我意。”
武则天接着问道:“子书,那我又要问你,你为什么觉得李隆基就能当皇帝?”
王子书先向义净看去,又向张柬之看去。武则天笑着说道:“说吧!我让你说,你就说,没人敢为难你,就算子书说错了,我这个老佛爷也不会怪罪于你。”
“太后老佛爷,那我可就说了。”王子书说道:“现在朝中最主要的势力有两股,一是韦后一党,二是武三思一党。”
“但是他们都合为一体了呀?”武则天笑着说道。
“老佛爷,那只不过是假象。武三思和韦后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心中都心怀鬼胎,他们又怎么会合作呢!现在只不过是两人互相利用罢了。”王子书说道:“就比如今日之事,两人合力把张爷爷的朋友们都扳了下来,这才短短几日,就起了成效,接下来,我想就是互相残杀了。”
“这和哪位皇子当皇帝又有什么关系?”武则天好象是个向导,一点一点指引着王子书。
王子书笑着说道:“老佛爷不要着急!好戏现在才开始呢!”
张柬之和义净心想:好家伙,这越说越不象话了,如果子书不是才五岁,我看太后早就把他杀了。但两人看武则天脸露容光,显然比起之前不知高兴了多少倍,这才放下心来。
“武三思和韦后都想当皇帝,哪会让位于别人,即使是韦后的亲生儿子,她也不会这样做的。再说了,后宫还有个安乐公主,此公主权欲很大,就算韦后想让李重茂当皇帝,她也不会同意。”
“而李重俊不能当皇帝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实力不强,自身又不学无术,整日沉迷狗、马、蹴鞠,显然在韦后和武三思夹击之下,很难坐上皇帝宝座。”
魏顺安不禁大声说道:“好呀!精辟呀!”
张柬之和义净也被吓到了,这……这真乃奇人也!就连他们两人,都觉得看的没这个小孩儿透彻。
武则天真没想到在自己快死的时候,还能发现王子书这个宝,急忙对旁边站着的魏顺安说道:“小安子,快去!快去把刘知几找来。”
“是!奴才这就去。”魏顺安一边走,一边嘴里还不住嘀咕:“开眼了,今天我算是开眼了,这不是文曲星又是什么!”
武则天强忍惊讶之情,笑道:“子书说的对极了,和我想到了一块儿。那你再说说,李隆基为什么可以当皇帝。”
“老佛爷,这个实际您比我更加清楚,在临淄王七岁那年,您以看出他的过人之处。老佛爷,你可还记得。”王子书道。
这个谁都知道,大致故事是这样的:在李隆基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武则天得知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备加喜欢。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为临淄郡王。
“你说的可是朝堂之上,怒斥金吾将军吗?”武则天问道。
“正是!”王子书接着说道:“那时老佛爷已经看出临淄王之后定非池中之物。现在又正封此等格局,韦后他们权利虽大,但之后谋反一旦失败,那么接位之人肯定是您的第四个儿子李旦。而此王又只喜欢诗词歌赋,尤爱乐曲,无心当帝。
这时,就会出现另一个人物,太平公主。到那时,太平公主也会参与到竞争皇位之中。纵观朝堂上下,敢于和太平公主公开较量的王子,除了临淄王,没有第二人。经过又一场宫变,其父定会传位于临淄王,那时异己以排,朝堂已无内忧,只有外患。”
这一段评论说下来,王子书足够写一篇论文的了!不过,他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论文演讲很多,现在说出来也不足为奇,但摆在武则天、张柬之和义净面前的却不是二十岁的“古文研究博士”,而是只有五岁的孩童。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55_55608/813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