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_分节阅读 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职务,换上忠于他的军人。这一变动,使他的政权更加法西斯化了。

    1943 年初,墨索里尼开始正视欧洲战场上对法西斯势力的不利局面。他呼吁希特勒和苏联议和,然后把军队调往西线和意大利军队一起防御在地中海上的英美军队,但他的呼吁并没得到希特勒的响应。1943 年7 月英、美军队在西西里登陆以后,对罗马进行了集中轰炸,整个意大利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到这时,无论希特勒对墨索里尼再做什么样的许诺、夸什么样的海口,墨索里尼这个泄了气的皮球怎么也鼓不起来了。他的精神达到崩溃境地,不到60 岁的人却已疲惫、衰老、智穷力竭到了极点。随之他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1943 年7 月末的一个夜里,在一些法西斯谋反头目的要求下(其中就有他的女婿齐亚诺),四年来第一次召开了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会议。会上经过对墨索里尼长时间地猛烈抨击后,以19 票对8 票通过了剥夺墨索里尼一切权力的决议,并主张恢复君主立宪制,把包括对军队的指挥权的权力统统交还给国王。墨索里尼挨了这当头一棒,艰难地站起来,神色沮丧地没说一句话,就步履蹒跚地退出鸦雀无声的会场。法西斯党的书记斯考扎习惯地、机械地喊了声“向领袖致敬!”墨索里尼只是僵硬地举起了他的右手表示还札。他乘车回到别墅,妻子见他死人一般苍白的脸色,大吃一惊,当墨索里尼讲完事情的全部经过后,由于她还沉浸在往日的权势之中,便马上问道:“你把他们都抓起来了?”墨索里尼只是悲哀地摇了摇头。但他立刻像省悟了似的说:“我准备把他们都抓起来。”当时墨索里尼还曾寄一线希望于国王,他认为意大利的事情毕竟不是由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的多数票所决定的,最后还得国王说了算。第二天,他强打精神故做镇静地接见了日本大使。当他接到国王下午5 点召见的通知时,心情矛盾感到福祸难侧,他妻子力劝他不要去见国王。但到国王接见时,墨索里尼倒心地但然起来,没有任何不祥的预感。墨索里尼在他以后的几次回忆中,都表示当时的心情毫无怀疑。可当他到达国王寓所时,立即发现苗头不对,他看到各处的军事警察增多了,国王身着大元帅军服,站在门口迎接他。他俩走进客厅后,国王对他说:“我亲爱的领袖,情况不妙了,意大利已走上了分崩离析的道路。军队的士气一落千丈,士兵们也不愿再打下去了..此刻,你在意大利是大家最痛恨的人。你能够依靠的最多不过一个朋友,而这个朋友就是我。我在考虑你的职务由巴多格利奥元帅接替。”墨索里尼听后,绝望地说,这个决定将被看作是斯大林和丘吉尔的胜利,特别是丘吉尔。不管怎么说,他对以后控制局势的人还表示了祝愿,他祝愿他幸运。在整个接见过程中,墨索里尼没有任何乞求国王改变主意的表示,而是无条件服从国王的决定。

    接见完毕,墨索里尼由一个上尉、一个中尉、三个国家警察,手持机关枪“陪”他上了一辆救护车开走了。“陪”他的武装人员对墨索里尼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他。两天以后,墨索里尼被囚禁在蓬察岛上,最后被转移到亚平山脉最高峰——大萨索山顶上的一家旅馆里。这个地方只有一条铁索路可通行,意大利宪兵队在那严密守卫着。墨索里尼就这样垮台了。对于他的垮台,没有一人放一枪来拯救他,没有一人说一句话为他辩护,有的是众人为他的垮台拍手称幸。彼得罗·巴多格利奥元帅召集一些文官重新组成了无党派政府。法西斯党被解散,法西斯分子被解除了重要职务,反法西斯人士从监狱里被释放出来。一代暴君和他所创始的法西斯主义、他缔造的法西斯党、他维护的血腥的法西斯制度,在意大利就这样统统结束了。

    希特勒为通过墨索里尼继续控制意大利,决心救出墨索里尼。9 月中旬,希特勒派滑翔机运载军队去营救墨索里尼。德国营救人员首先绑架了一位意大利将军,把他用滑翔机带到山顶。当来营救的德国特种部队在距山顶旅馆100 米的地方降落时发现墨索里尼正在二楼的一个窗口满怀希望地向外张望着。大部分意大利守卫人员,一看见德国人从天而降,纷纷向山林深处逃去。

    少数没逃的意大利守卫者,也在德国人和墨索里尼的“劝阻”下,放下了武器。德国营救部队把抓来的意大利将军推在他们队伍的前面,大声向意大利守卫人员喊话说:“不要向你们的将军开枪!”见此情景,墨索里尼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名囚犯,他俨然以指挥者的身份对警卫们发号施令。他在窗口大声“命令”:“谁都不要开枪!不要流一滴血!”果然,一枪没放,一滴血没流,仅几分钟墨索里尼就被塞进一架小型费塞勒怪岛式飞机里,在山上一块布满石头的草坪上冒险起飞了。

    德国营救部队救出墨索里尼后,先把他带到罗马,当天晚上就换乘一架德国空军的运输机飞到维也纳。墨索里尼为自己重获“自由”而长吁了一口气。不久,在希特勒的主持下,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德军占领区建立了“意大利共和国”傀儡政权,这个共和国完全听命于希特勒。从此墨索里尼再也没回罗马,一直住在意大利北部很偏僻的加尔达湖畔,加尔那诺附近的加迷纳特堡。他的饮食、起居、行踪全在德国党卫队的“保护”之下。曾效仿“雄狮”鄙视“绵羊”的墨索里尼落在希特勒之手后,却变得比绵羊更训服,除按希特勒的要求割让大片国土外,还违心地接着希特勒的旨意处死已和他取得谅解的爱婿齐亚诺。

    1945 年4 月,在内外夹击下的傀儡政权己朝不保夕做恶多端的法西斯分子墨索里尼,随时都有被盟军、游击队生擒活捉的危险。为逃避正义者对他的制裁,在德军的保护下,偕同他的情妇一起出逃,途中被意大利游击队认出抓住。只经过简短的审讯后,两人都被“人民法庭”判处死刑。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死到临头之际支害怕饮弹之苦,他向“人民法庭”提出请求,请允许他们服毒而死。这一要求遭到严辞拒绝,他和他的情妇立即被游击队员拖去枪毙,然后将尸体倒挂在米兰的洛雷托广场的柱子上,暴尸数日。来往行人不住往尸体上吐唾味、扔石头,以发泄对他的切齿痛恨。他俩的尸体后来被意大利政府埋在某个秘密地方。

    墨索里尼的一生,如同古往今来的一切怪杰一样,有他独特的个性。他是个地道的野心家、自大狂。他常说:“我无论做什么事情,决不步他人的后尘。”当他的朋友问他是不是以拿破仑为榜样时,他说:“拿破仑是一个可借鉴的资料,可我从不把拿破仑当作我的楷模。但我佩服他。”在生活上,他终生烟酒不进,从不吃肉,有时吃点鱼。53 岁以前,他身体一直很好,此后闹过一次胃病,在饮食上就特别注意了。他一般很少吃主食,以牛奶、水果为主。早晨喝咖啡、吃水果,午间喝汤、吃水果,到晚间还是以水果为主。

    他不喜欢艺术,对产生了伟大作品的文艺复兴时代尤其厌恶。他也不爱社交,在他兼外长时,他不在办公室或家里招待外宾,只是在大使馆里坐坐。他一生中最喜爱的是罗马城、他的长女爱达、书、飞机和高速度。正是由于这个爱好,当他有了条件后,就开始学习开飞机。他开飞机的技术也很过硬,一生中在驾驶飞机上从没出过问题。他还喜爱骑马、击剑、游泳、爬山。在他当大独裁者的岁月里,每天除了繁忙的公务外,他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从事这些健身运动。

    他懂得奢侈足以败坏一个人的名声,为此他很注意节俭。他在1928 年写的自传里,曾标榜自己在当权前的6 年时间里,从没进过一家咖啡馆。但他对个人的钱财、物品并不十分珍视。他写的自传在美国发表后,得到很大一笔稿费,他曾拿出一部分钱周济罗马的贫民。他家里没什么珍奇之物,只有一幅曼奇尼的自画像,是画家送给他的。1943 年戈林54 岁寿辰时,意大利政府要送件艺术品为戈林祝寿,但美术部却一时拿不出满意的礼品来。墨索里尼知道后,就要把曼奇尼的画像拿出来奉送。经他的女婿苦苦相劝,他才改变了主意。当然这和他不喜欢艺术品也无不有关。

    他在工作上精心有条理,从不喜欢差不多的想法,是个很好的行政家。他还容易被访问,是欧洲极易被访问的几个当权者之一。可是当他不高兴时,无论是谁想见他都极难。他生性善疑,他曾对他新近的人说,他从来都不信任任何人。他性格暴躁反复无常,对他的性格很难下个准确的定义。他有时凶暴可怕、有时却乖张可近,有时郁闷语、有时却侃侃而谈,这一切变化只取决于墨索里尼的喜怒哀乐。他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有的是翻手为云、复手为雨难以捉摸的怪僻。在他受到刺激时,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以至不受任何礼节的约束。1935 年8 月的一天,有位他一向钦敬的记者约好要访问他。在访问的前夕,这位记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很客观的报道,大意是说意大利驿埃塞俄比亚的战事不怎么受世人欢迎。这篇报道触到了墨索里尼的痛处,他看后暴跳如雷,当即下令取消几小时后对这位记者的接见。还有一次,一向恭维他、他也很喜欢的一家杂志《幸运》,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招来了倒闭之灾。原因是这家杂志在恭维墨索里尼的文章里,引用了他早年说过的一段话:“我早上第一件事是从床上一下子跳下来,不论睡在我身旁的女人多么漂亮。”就是这句话,可能使他觉得有失他大独裁者的尊严,他阅后顿时火冒三丈,下令立刻关闭这家杂志,永不许它再开张。但他在处理人事安排问题时,有时又是慢条斯理,听其自然,处理这类问题时,他是个无情的判官。他表面上从不和对方争辩闹矛盾,而是静听别人的意见,然而,事后却从来都是接着自己的意志去处理,往往是以最无情的手段置人于死地。墨索里尼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是个个性格复杂的人。一次在一家地方报纸上,他看到一篇讨论他个性的连载文章,他马上打电话给那家报纸所在她的地方官,命他通知那家报纸的记者,他的文章应该这样写:“根据墨索里尼本人说,他自己也不能确切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其他人就更不能加以妄测了。”他尊重知识和有知识的人,对于知识丰富的来访者,常常被他看作教师而不耻下问。在同时代的独裁者中,他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他曾自修德语,能讲一口流利的德国话。约在1925 年他42 岁时,为能阅读《泰晤士报》,他又开始学习英语。他以后的努力好学,弥补了他早年的不足。他一生写了一些书和文章,除大量政治文章和讲演稿之外,1913 年还写了一本关于胡斯的著作,1929 年被译为英文;1929 年写一本《红衣主教的情妇》;1932 年与福扎诺合著一个剧本,英译名为《拿破仑的百日复辟》;还在1928年、1939 年分别写两卷自传《我的自传》、《墨索里尼的失败》。此外,墨索里尼极善辞令,有一套拉丁民族固有的演员天才。在外交场合和演讲时,他常常是愤怒、轻蔑、刚毅和狡猾的表情,这些神态不时在他那善变的脸上交替出现。讲话讲到得意时,他那双闪烁着的深褐色眼球好像就会飞出来似的。他讲话从不重复,把他的讲话记录印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墨索里尼迷恋权贵,渴望长生,他希望自己永远年青。为此他嫌恶老年人,特别对老太太他更加反感。他不愿正视自己年龄的增长、后代的存在与自然成长。他最讨厌有人说他已经当爷爷了,若谁以此来恭维他,准遭没趣。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有把他视为老人的表示,就会立刻引起他的伤感与愤怒。1941 年7 月,匈牙利驻意大利外交官——匈牙利的内阁大臣维隆尼去向墨索里尼辞行。此人在当时和墨索里尼观点很一致,两人谈话很投机,墨索里尼表现得也很热情周到。可维隆尼在临别之际却突然说:“我要告老还乡了。我是个老人,和你一样的年纪,其实比你还大一岁。”墨索里尼斜视着面前这位老态龙钟的外交官,显示出满脸的不高兴,再也不愿意理他了。维隆尼一句不合时宜的插话,使会见的热烈气氛骤然变冷,使这次辞行不欢而散。

    墨索里尼的21 年独裁生涯,始终是打着意大利民族的旗号,不断向外侵略扩张的。但他对意大利民族却是全然蔑视、冷酷无情。他曾对齐亚诺说:“意大利人民是一群绵羊,18 年也改不了他们的本性,我们要叫他们循规蹈矩,从早到晚穿着军装。打他们,打他们,打他们!要使一个民族伟大,必须送他们去作战,甚至你非臭骂他们一顿不可。我就是要这样做。”他还把意大利民族比做娼妇,说他们“谁打赢了跟谁走”。总之,他对意大利民族是骂不绝口的。对他这些荒廖论调,到他众叛亲离、即将垮台之时,似乎有所省悟,但为时已晚,对他垮台的命运已无济于事了。

    这个流浪汉起家的大独裁者,从本世纪20 年代以来,一贯叫嚣战争。在希特勒的乱世年代里,也曾乱中取得一些胜利。作为一个常人,他在意大利统治了20 多年,也算得上是一个有头脑的政界人物。他博鉴群书,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他锗误地采集了前人某些反动思想的种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6_56777/821716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