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_分节阅读 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的一份备忘录表示,麦克阿瑟的二百二十七架飞机已经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进攻和防御力量”,使菲律宾成为将要防守的一条战线的“关键或基点”,这条防线通过香港,经过吕宋岛至帕劳群岛。备忘录建议远东美国陆军司令应当统帅全部陆、海、空军——这个建议遭到两位海军作战部长的拒绝,尽管麦克阿瑟和哈特已经在就发生战事时各自的明确责任进行激烈的争吵。

    马歇尔保证菲律宾将“最优先”得到装备,麦克阿瑟被他将能得到这么多的轰炸机、坦克和大炮的美妙前景冲昏了头脑,以致他在十月一日信心十足地报告,他能够很快使二十万大军作好战斗准备。因此,当他在九月第一次看到“彩虹5 号行动计划”时,他认为,一旦发生战事,就要他执行经过很好演练的退守巴丹半岛的“桔色”战略撤退计划,这不免“太消极了”。他声称轰炸机的到达“改变了亚洲地区的整个面貌”,呼吁参谋长联席会议修改这个计划,以利于执行他自己设计的冒险性大得多的海滩防御战略。亚洲舰队司令哈特同麦克阿瑟的关系不是最亲密的,他在信心越来越足的陆军参谋部的压力下,不得不支持改变菲律宾作战计划。然而,哈特是一位久历戎行、功勋显赫的海军将领,他必然非常怀疑:即使有一支比麦克阿瑟所想象的大十倍的空军力量,凭他的三艘巡洋舰、十三艘驱逐舰和二十九艘潜艇也不能够防守比美国海岸线还要长的一条海岸线。

    华盛顿的参谋长联席会议还会忽视格鲁纳特将军在离开菲律宾时提出的报告,报告清楚地透露了菲律宾军队令人震惊的无准备状态。联席会议不仅相信麦克阿瑟夸下的海口:他的菲律宾军队已作好在滩头堡击退任何入侵者的准备;它还答应一旦腾出船舶就向他提供更多的飞机、坦克和军队。十一月一日抵马尼拉就任空军司令的布里尔顿少将带去了联席会议的赞同意见,据他回忆,麦克阿瑟听了以后象小孩子一样地高兴。“刘易斯,你象五月的鲜花那样受欢迎,”这位将军一面说着,一面激动地从办公桌边跳起来同他拥抱,同时对他的参谋长理查德·萨瑟兰喊道:“迪克,他们要给我们所要的一切东西!”

    麦克阿瑟没有意识到,几乎要等到第二年五月他才能得到答应给他的部队——因为据认为日本人不会发动进攻。马歇尔已经担心一旦日本人发现了美国经过太平洋赶运增援部队的速度,他们恐怕等不了那样长的时间。十一月十五日,他采取了很不寻常的行动,召集华盛顿的资深新闻记者,告诉他们报纸务必遵守保密制度,尤其是对于向菲津宾渡运重型轰炸机的行动。为了强调这一点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他告诉他们,麦克阿瑟将得到“世界上最集中的重型轰炸机力量”,他还轻率地推测,有了俄国的合作,很快就能轰炸日本。不出所料,就在那天上午,东京起了疑心,电令日本驻马尼拉领事馆调查渡运轰炸机的速度,它们经过哪条路线飞来。当“魔术”截收的这份密电送到马歇尔和斯塔克手里的时候,他们决定应由航空母舰将更多的战斗机运到威克岛和中途岛,以便下一批b—17(定于十二月初渡运)南下经过马绍尔群岛上空日本飞机的空袭范围时,能够得到战斗机的保护。四天以后,参谋总长对于麦克阿瑟要求发动攻势的最新计划作出了反应,他让助手研究这样一项计划:“发起全面的纵火袭击,烧掉人口密集的日本城市的木纸建筑物。”计划人员已经在加紧制作并向麦克阿瑟运送六百个工业目标的照片和目标图。

    陆军部长史汀生意识到美国很快就能对日本施以报复性的战略轰炸攻势的威胁,他在日记中写道,他每天晚上祈祷尽可能地推迟这一攻势,并且敦促总统和国务院至少要玩弄六个月的外交谈判。一旦美国能够以它对日本的易燃的城市发动战略轰炸攻势来威胁日本,远东的军事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正是这种可能性促使陆军部长强调有必要再进行六个月的外交谈判。到了一九四二年四月,菲津宾的军事集结将告结束,加上英国答应派出的战舰,英美将第一次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阻止日本南下并确保新加坡的安全。”

    自从八月以来,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防务态势发生了向西转移的急剧变化,为了配合这个变化,英国人也在集中人力物力加强他们在马来亚的地位。在大西洋宪章会议上,丘吉尔向罗斯福保证,他将派遣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的、高级的成列舰和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前往新加坡,以“瓦解日本海军的活动”。

    这是首相将要履行的诺言,尽管海军部和美国海军一样,对于派遣海军主力去实施远东威慑战略是否明智深表怀疑。但丘吉尔能够列举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这个行动是正确的。向澳大利亚作出的保卫新加坡的诺言不仅有待美国人来履行,更重要的是,马来半岛提供了约占世界产量一半的天然橡胶和一半以上的惕矿石。正如菲律宾是阻挡日本夺取荷属东印度石油的天然屏障一样,马来亚是阻挡日军南进的西部天然屏障。

    新加坡是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的一块最有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的地盘,守卫这块地盆的是岛屿顶端新建的章宜海军基地。这座城市的宽阔的、两旁分列着棕榈树的街道,如同富丽堂皇的政府建筑物一样,体现了典雅的帝国情调。在英帝国的这个远东前哨站,有不下两千个网球场,还有马球场、板球场和赛马场,殖民主义的确渗透到了它的每一个方面。这些场所,如同栎木嵌镶的俱乐部和配有走廊的拉弗尔斯饭店那样一些白人独享的娱乐消遣场所一样,体现了欧洲的等级制度,日本人现在发誓要打破这种制度,使亚洲人获得解放。

    英国打算利用庞大的章宜海军基地来保卫它的利益,这个基地被誉为“远东的直布罗陀”,花费了六千万英镑巨款,终于在一九三八年建成,迎接英国的舰队。自从杰利科勋爵一九二一年为了探寻帝国的防务而访问新加坡,在柔佛海峡诸多的荆棘丛生的小湾口选择了这个地点以来,它既使军方自豪,也引起了政治争吵。在整个三十年代,由于历届政府比较注重削减防务开支和削减预算,这项工程造了又停,停了又造。一九四一年,巨大的于船坞才接纳它的第一艘战列舰,延伸的兵营住进第一批舰艇官兵。大型储油库装满了油,基地后面的高地上筑起了十五英寸大炮的炮台,竭力显示帝国的力量。然而,没有皇家海军的战斗舰队,这只不过是一座无人防守的堡垒:一道英国式的马奇诺防线,它的强大的炮群只指向大海,彻底暴露了设计者的愚蠢,设计者以为,在浅浅的柔佛海峡对面,不设防的后方的那片四百英里的茂密森林是“难以通过的”,就象阿登森林一样,法国人曾指望那片森林无法通过方才建成马奇诺防线。

    “比圣诞节布丁里的葡萄干还要多的大炮”是会守得住新加坡的,一家澳大利亚报纸如此生动地打消读者的顾虑,但在一九三七年就有人提醒伦敦的英国三军参谋长会议,新加坡容易遭受来自后面的马来亚的袭击。那年秋天,他们收到当地陆军司令威廉·多比少将的令人不安的报告。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多比和他的参谋长阿瑟·帕西瓦尔将军得出了如下结论:鉴于皇家海军不大可能在两个月内派出一支舰队,柔佛海峡对面的马来亚森林“大部分地方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那么就象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日本人将有足够的时间从泰国南下。这意味着如果英国打算守住它在远东的这座堡垒,它还必须寻找办法守住整个马来半岛。

    但是,在英国人面临德国的威胁而正在疯狂地重新武装的时候,再派军队和装备去保卫马来亚这个任务,是无法完成的。从印度军队中可能抽出一两个师,但由于要防守菲律宾的美国人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那么空中力量的鼓吹者显然就会提出解决办法。皇家空军认为,让轰炸机和战斗机去保卫新加坡,比战舰更省钱、更可靠。到一九四○年,在马来半岛匆匆修建机场以保卫港口以及可能遭到入侵的海滩。但这些机场离海岸太近,舰载机的成功袭击就会很快将它们炸坏。白厅的计划人员还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他们只拨出一百五十架飞机防守整个马来亚和新加坡。由于被迫将先进的战斗机留下来保卫不列颠诸岛免受德国轰炸机的袭击,只能腾出过时的飞机,比如已被美国海军淘汰的“水牛式”战斗机。他们的飞行成绩很差,就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飞行员一样,后者靠勇敢弥补战斗训练的不足。

    “把‘超级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留给英国吧,马来亚有‘水牛式’就足够了,”一九四○年前来就任远东空军司令的前肯尼亚总督、空军上将布鲁克·波帕姆爵士在抵达时宣布。这位老飞行员满以为他的四个印度步兵旅和从上海撤出的两营正规英国军队足以守卫新加坡和漫长的马来亚海岸线。他的陆军司令和他一样地愚蠢,竟然在新近抵达的前驻东京武官叙述日本皇军如何富有战斗力时,叫他不要“给大伙泼冷水”。邦德少将赞同流行的观点:日本人是毫无希望的、目光短浅的战斗者。“只管相信我的话好了,他们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害怕的。”

    一九四一年五月,白厅作出了相反的决定。他们意识到日本对远东的越来越大的威胁,撤掉了傲慢自信的邦德的职务,让忠于职守但缺乏创见的帕西瓦尔将军取而代之。他很快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他的部队力量太弱,守不住一条并非是象征性的防线——甚至连海军部现在估计舰队抵达远东所需的六个月的时间也肯定守不住。北非的军事形势是令人绝望的,帕西瓦尔被告知,不可能满足他提出的增派四十八个步兵营或两个坦克团的最低要求,因为这些要求“超出了可能的范围”。

    致命的威吓

    温斯顿·丘吉尔仅仅一年前对他的参谋长伊斯梅将军说:“企图保卫整个马来半岛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他现在仍然相信:“防守新加坡必须依靠强大的当地守卫力量和海上力量的整个潜力。”这个看法促使他在大西洋宪章会议期间不假思索就同意提供部分海军,组成英美远东威慑力量来对付日本。

    “最节省的部署是派遣‘约克公爵号’去远东。随后还要派去‘反击号’、‘声望号’和一艘快速航空母舰。”丘吉尔返回伦敦并同海军大臣和第一海务大臣商讨了政策之后,在致他们的私人备忘录中作出了指示。庞德海军上将一个星期以后的反应是:“经过最周密的思考,我不能提此建议。”在后来的两个月中,第一海务大臣总是极力劝说首相改变主意,即使是一艘新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也不要去冒风险。

    丘吉尔同样坚定地认为,这是他履行向罗斯福总统许下的诺言的唯一办法。他驳斥了庞德海军上将的一个观点,即皇家海军可以集中的战列舰的力量,不足以威慑强大的日本舰队。庞德又提出妥协性建议:派遣四艘老战列舰,作为印度洋舰队的核心力量,这个建议也被他轻率地拒绝了,首相称它们是“漂浮的棺村”。他以精通海军方略而自豪,坚持至少要派遣一魄现代化的航空母舰和一艘最大的“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战列舰去远东。他争取外交大臣的帮助去说服战时内阁同意他的计划,他说,在新加坡显示海军力量,不仅可以威慑日本,还能消除澳大利亚政府的疑虑。一九四一年十月二十日,丘吉尔终于把大家说服了。

    第一海务大臣达德利·庞德勉强同意派遣“威尔士亲王号”去开普敦,正在西印度群岛活动的崭新的航空母舰“无敌号”将开往那里与它会合。老战斗巡洋舰“反击号”正在护送一支船队去中东,当它在印度洋与上面两艘舰会合后,将对派遣这支特混舰队去新加坡的临时计划作最后的研究。他们很难拼凑成战前计划人员所设想的那样一支庞大舰队来确保英国的远东防务。丘吉尔挑选海军上将汤姆·菲利普斯爵士指挥这支舰队,这并不是一个最明智的任命,因为菲利普斯长期呆在海军部,缺乏近期的远洋航行经验。他身材矮小,在担任海军副参谋长时落了个“大拇指汤姆”的诨名。他曾经和首相闹翻过。他在海军里有“小拿破仑”之称,当过舰上枪炮长,他的强烈信念是“轰炸机不是战列舰的对手”。

    “什么也比不上拥有捕杀能力的工具,”丘吉尔在十一月二日致电白宫说,这是在“威尔士亲王号”从克莱德湾启航后的一个星期。“你们和我们的态度越坚决,他们就越不敢冒险。”第二天传来消息说:菲利普斯海军中将得不到舰队的航空母舰了——“无敌号”在百慕大触礁了。没有空中保护,就有足够的理由不派这支舰队前往新加坡;但是,当“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十一月六日抵达开普敦时,甚至没有对计划重新进行研究,这是曾对第一海务大臣许诺过的。非利普斯海军中将过于相信飞机不会对战列舰构成威胁,首相则认为必须履行向罗斯福总统许下的诺言:派遣一支军队前往远东“去威慑日本”。是简·克里斯琴·斯马茨在同菲利普斯进行了简短的会晤后,感觉到英国和美国正在犯一个战略性的大错误。这位南非总理在“威尔士亲王号”离开开普敦的那一大致电丘吉尔,指出在新加坡和夏威夷驻扎战斗舰队所包含的危险,“两个地方单独的海军力量都比不上日本海军。”他还告诫:“假如日本人确实行动迅速,这里就有发生一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7_57131/8251610.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