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沉欢_第一章 青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翠庵的后山,千百竿翠竹掩映下,一方无碑的青冢孤寂立于其间。
  青冢周围打扫得极干净,但冢上的青砖缝隙中却爬满青苔。那苍翠的绿,随着岁月无声无息蔓延着,渐覆盖青砖之势。
  陆芷沅安静站在母亲柔嘉长公主身后,望着眼前的青冢。
  自她记事起,母亲几乎每月都会带她到此处祭拜。
  她曾问母亲,这是谁的墓?
  母亲说,是一位故人。
  她又问,为何不立碑?
  母亲告诉她,故人生前享万丈荣光,受世人敬仰,绚烂,热闹。
  可唯有母亲知晓,故人喜欢与翠竹为伴,喜欢清幽静谧。
  “青儿。”她听母亲喃喃道:“山水迢迢,你可回到了么?此处你喜不喜欢么?从上阳到延陵那么远,你定是走累了,这是你最爱喝的银芽毫针,你喝一盏解解渴。”
  柔嘉蹲下身子,接过嬷嬷暮秋递来的茶壶,往冢前的三只青白釉茶盏添茶。
  她们的身侧,息翠庵的住持惠音师太,带着息翠庵一众姑子正捻着佛珠,吟诵着《地藏菩萨本愿经》。
  姑子们低低吟诵着佛经,每一句的末尾都会拉长嗓音,那从嗓子溢出的绵长低呜,令陆芷沅仿似听到女子的呜咽哀泣。
  祭拜结束,暮秋拿出一沓手抄《地藏经》,对惠音道:“长公主吩咐,这些在佛前供着,待有缘人来上香,就分给他们,广结善缘。”
  惠音双手接过,看上面的蝇头小楷,笑道:“姑娘的字,写得越发的好了。”
  “那是自然了,我们姑娘可是碧桐书院陆先生的得意弟子。”暮秋看着跟在柔嘉身后的陆芷沅,眉目间尽是得意炫耀之情。
  待诸事交付完毕,柔嘉她们走出息翠庵。
  息翠庵位于延陵城外的扶风山,从山门出来,便可瞧见一条官道从延陵城伸出,沿着山脚,向远方延伸着,远树含烟,官道消失在迷蒙烟霭中。
  “阿娘,您瞧。”陆芷沅指着下面的官道。
  柔嘉展目望去,官道上一辆马车从延陵城方向过来,慢慢走向远方。
  那马车顶上披挂着红绸,马头也系着红绸花,后面几个挑担之人腰间也系着红绸带,显然是女子出嫁。
  柔嘉幽幽一叹:“又是远嫁女。愿她来日多欢喜,少哀苦。”
  暮秋也叹道:“远嫁女苦啊!身后没个倚仗之人,受了委屈都无人倾诉。”
  陆芷沅挽着柔嘉的手,听了她们的话,不禁回头去看息翠庵。
  那个青冢的主人,也是如此么?
  暮秋瞧见她的举动,温颜一笑:“姑娘莫担心,长公主不会让姑娘受此委屈的。”
  柔嘉也侧过头,抬手摩挲女儿莹润如白玉的面颊,宠溺地笑道:“阿娘就唯有你兄妹二人了,你呀,就在这延陵城里陪着阿娘。”
  “好,沅宝一直陪着阿娘。”陆芷沅抱着柔嘉的手臂,展颜欢笑。
  她们登上璎珞朱轮车,向延陵城驶去。
  延陵城是南越国的都城。
  彼时天下群雄逐鹿,相互攻伐。南越是南疆小国,能在纷乱中存活下来,是因其依附着比邻的大国东秦。
  南越虽小,却盛产珍珠、美人。这两样令人瞩目之物,送到每一任东秦的帝王面前,博得龙颜大悦,以换取南越的安宁和周全。
  陆芷沅从马车上的轻纱帘子往外瞧。
  马车已进入城门,小贩的吆喝声,路人的说笑声,充盈着耳畔。
  马车外人声嘈杂,可陆芷沅总隐隐听到女子的哀泣。
  她细细听去,哪里是女子的哀泣,分明是急促的马蹄声。
  “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逆者死!”
  随着一迭声高呼,街道上的人立刻退让到两边,驿骑的身影风驰电掣般闪过。
  柔嘉面色微变:“战事又起了么?”
  后宫的御花园内,南越弘文帝正和贤妃漫步赏花,听到宫人来报,弘文帝脸色一沉,对贤妃道:“青儿,朕不得陪你了。”
  贤妃温婉笑道:“陛下,国事要紧,臣妾晚上等您一起用晚膳。”
  弘文帝匆匆离开。
  当他的身影消失在花树之后,贤妃脸上的温婉笑意立刻消散,一抹阴冷的寒光自眸底泛起:“柔嘉,我等了二十二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8_168817/74030403.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