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嫡女_分节阅读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二姨娘的日子最近倒是过得好,老爷每天都去那里,眼见着要过年了,是不是开恩让四姐儿到正院来住上一段时间?”

    二太太的眉头紧了又松,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二姨娘终究是老爷的庶表妹,咱们也要照应着老太太的感受,毕竟二姨娘是老太太亲自给老爷选的,娘家又是有身份的,比不得其他姨娘。”然而,提到二姨娘的时候,二太太眸子中还是多了几许轻蔑。

    二太太没有把话说完,邓妈妈知趣的没再提这件事,说道:“只要十哥儿长大了,二太太也该享清福了。”

    提到十哥儿,二太太脸上的笑容瞬间荡开,虽说十哥儿顽皮,却贴心得紧,见自己皱眉也会讨她欢心。毕竟是自己养大的,九哥儿也孝顺,在私塾里又好学,每次西席都对九哥儿赞不绝口。

    “六姐儿年岁也不小了,您看是不是该请个教养嬷嬷!”

    二太太又皱起了眉,“再等几年吧,六姐儿还小。”

    邓妈妈心里纳闷,正院里几个姑娘从七岁便开始请教养嬷嬷回来调教,怎么到了六姐儿,二太太却这般舍不得。但想了想,邓妈妈也释然了,六姐儿是二太太最小的女儿。本来二太太生完六姐儿后又有了一胎,或许二太太命中无子,竟然就滑掉了,还是个男孩,之后也落下病根,再也无法生育。因此对六姐儿宠爱有加。

    “过年三姐儿也及笄了,您看是不是给三姐儿说一门亲?”邓妈妈知晓二太太心疼自己的子女,便挑了这些高兴的事说。

    但出乎邓妈妈意料,说道三姐儿的婚事,二太太却显得格外凝重。

    三姐儿也是个可人的,以她的性子,就算嫁给皇家也是绰绰有余。二太太又想起了二姐儿,嫁给安国侯世子不久就去了。虽然安国侯府传出二姐儿害了痨病去世,但她知道,二姐儿虽然身子不好,却没有那痨病。又传安国侯世子好男风,二姐儿不甘被男儿夺了宠,性子又弱,是被逼死的。但安国侯也不是她薛家能动的,二姐儿的事也不了了之。三姐儿的婚事得好生定夺一番。这几年京城适婚的男子不多,有些家世不好,有些脾性不好,她不想让三姐儿走了二姐儿的后路。

    “这事儿不急!”二太太神色平静,啜了一口茶,心情大好起来。

    邓妈妈又跟二太太说了些过年的事,这些早在三个多月前就已经开始安排了,只是没想到浙江的大老爷过世,有些该忌讳的东西却要除掉。

    二太太思索了一阵子,说道:“中书令周大人准备一份礼,他家姨娘和孩子都多,只准备一些平日节庆的礼物就行。给周夫人和那几个嫡女准备些精美的绣品,就用库房里贵妃娘娘赏的云锦做。宫里的礼物不能撤掉。再给吏部尚书林大人也准备一份,毕竟曾经照顾过大老爷,其他的全都推掉。院里小姐少爷们的礼物减半,给九姐儿多准备一份。”

    刘妈妈暗暗佩服二太太英明,如今需要薛家攀附的人只有那么几个,消减一些送礼确实节约了许多家用。大老爷过世不久,府中也用不着花费多大心思操办,只要吃个除夕宴便可。

    “奴婢这就去办!”邓妈妈福了福身,准备告退,却被二太太叫住。

    “等等,给安国侯夫人也送一份过去,与送给贵妃娘娘的差不错就行,别人家说咱们寒酸,看了咱们薛府的笑话。”二太太阴沉着脸,显然极为不愿。

    邓妈妈惊疑不定,前年都没有走动,今年怎的……

    这几天下了几次大雪,天空都是阴沉沉的,院子里除了丫鬟走动,各个院里的主子都懒在屋子里不肯出来,九姐儿房里的炭火少得旺盛,石炭的份例跟老太太屋里的一样,让那些丫鬟小姐好生妒忌了一番。

    倒不是她想得这么一个例外,只是这个身体实在是太弱,就算自己注意着调养了两年,还是比一般的孩子差了不少,前些日子舟车劳顿,又加上北方天气比沿海清冷了许多,竟然又病倒了,看起来格外凶险。

    老太太倒是稀罕九姐儿,看着九姐儿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立刻就去了正院训斥了二太太一番,说九姐儿不是二太太的亲女儿,竟然这般作践她。二太太吓得赶紧给九姐儿房里添了许多石炭。

    等到九姐儿醒来,姚妈妈才与九姐儿说了这些,让九姐儿惊愕了一把,老太太是真心疼她的。不过这也有好处,直到过年,九姐儿便以身子不适,需要清静为由拒绝了所有人的探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肯定和了二太太的心思。

    “二老爷竟然也不是老太太的亲子!”姚妈妈在给九姐儿掖被子的时候唏嘘的说了这么一句。

    九姐儿诧异连连,暗自告诫自己不能忤逆了二太太的心思,现在虽然明白了老太太的几番心思,可谁也说不准老太太什么时候就去了。

    “姚妈妈,以后对正院的丫鬟们多亲近亲近。”九姐儿忍不住提醒姚妈妈。

    姚妈妈顿时就笑开了,“奴婢也不是蠢的,就是想提醒您,莫以为有老太太撑着脸,就能在这薛府为所欲为,二太太毕竟是掌家的。”

    九姐儿想了想,对姚妈妈甜甜的笑了,祖母虽是亲的,谁也不能说嫡亲的就能得宠,老太太也要儿子养老啊!

    早几天,薛府里里外外都清理了一遍,门口也换了一对烫金对联除夕前一天是“除尘”,薛府也不能坏了这个规矩,各院上也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少爷小姐们,内院的丫鬟婆子,外院的小厮,也都忙得脚不沾地。就算九姐儿的屋子整理没几天,但也在姚妈妈和锦绣的指挥下好生的整理一番。

    薛二爷是回来了,可九姐儿依旧没能见上这个二叔的面,许是忙碌与同僚之间的事,毕竟薛府二爷官职虽高,但薛家的根基尚浅,还是要与京城大族走动。

    薛家老太爷那一辈只有老太爷一人,其余的族人在几十年的灾害中走散的走散,去世的去世。薛家也仅仅只有这么一家子罢了,祭祖也没了那些大家族族人几百的恢弘场面。府中却不敢怠慢祭祖一事,到了腊月三十儿这一天,九姐儿终于见到了二爷和三爷,二老爷请了着了青灰色长褂,外面又添了一件深蓝色袄子,衣着正式。他恭恭敬敬的请菩萨,又摆放了更多更丰盛的祭品才开始祭祖。

    等到祭祖完毕之后,一众人才回了正院,二太太和三太太扶着老太太坐到正位,紧接着便是二老爷、三老爷入席,二太太、三太太入席。才是几个嫡子嫡女入座。

    而庶母和庶子庶女却另坐一桌。

    第十章 过年

    九姐儿身为长房大女,却得了个与老太太相邻的位置,按照礼数,这个位置本该是父亲的,往年父亲在浙江之时,除夕宴席上也把这个位置给空余了出来。如今正房只有她这么一个嫡女,又是第一年在薛府,这个位子自然就落到了她的头上,二老爷和三老爷并无异议。

    他们都是初见九姐儿,见九姐儿乖巧,今日又穿了翠绿色的短袄,虽谈不上喜庆,却讨人喜。何况大老爷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多有照顾,自然就不会怠慢九姐儿。

    二太太心里却不舒服得紧,她低敛双眉,把心中的不快隐下去,老太太却慈祥的把桌上的人都扫了一圈。

    老太太有笑呵呵的看了一眼两个儿子,见两个儿子对九姐儿不错,又见二太太低眉垂头,感受着椅子上的柔软暖和,不禁满意的笑了笑:“这些年大房都空置着,你们都费心了。”

    薛二爷素来知道母亲严厉,得到母亲一句夸奖实在不易,不禁屏气说道:“毕竟是母亲久居之处,我和三弟都是母亲一手拉大的,对院里的东西都熟识,也不忍他人挪动这里的东西。昨儿您儿媳妇还对我说什么时候把您请回来,毕竟家里还得让您费心。儿子就呵斥了妇人,咱们都大了,您也该享享福了。”

    果不其然,老太太慈祥的看向二太太,“二媳妇是好的,人家为你生儿育女,你还说人家坏话。”

    “都是儿媳应该的。”二太太羞怯的应了一句。

    老太太看着薛二爷一家夫妻情深,心中大为满意。又看向右边的三老爷,目光却停留在三太太身上,说道:“老三年岁也不小了,可如今只得了一儿一女,是该给院里添几个孩子了。”

    三太太满脸通红,嫁到薛府两年,她的肚子里没出一个种,自己也心急。但老太太这话却不是让她生儿子,三老爷除了她一个女人,连通房丫鬟都没有,就别说姨娘了。老太太也给三老爷送去几个通房丫鬟,却被三老爷闲置了。如今她做了三房主母,竟然也不劝导三老爷一番。因此老太太对她实在不满。

    三太太心里也堵得慌,哪个女人想给自己男人院里领女人的。她是喜欢三老爷的性子,可这么下去,老太太肯定不会给她好果子吃。

    “母亲说的是,我娘家那边倒是有几个适婚的庶姑娘,回头儿媳去说一说。”三太太心有不甘,却只是低低的应下。

    三老爷看着自己的妻子在老太太面前这般忍气吞声,又见老太太一脸慈祥却不敢多说。

    老太太很满意三房的态度,最终把目光落在九姐儿身上,忍不住埋怨道:“你们好歹也是九姐儿的叔叔,知晓九姐儿来了也不见见,若哪日我这老婆子魂归,九姐儿一个人又该如何是好。”说着,眼眶中竟然掉下了几滴浑浊的眼泪。

    这可急坏了一桌子人,二老爷和三老爷连连保证肯定把九姐儿当做嫡亲女儿看待。老太太又看了看二太太。二太太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二老爷忍不住用手肘推了二太太一把,二太太才不甘心的答道:“正院有什么,自然不敢少了九姐儿。”

    老太太对这个答案不满意,眼见着就要发作,竟然发现九姐儿安安静静的看着一众或惊奇,或妒忌,或无奈的脸。也就放过了二太太,一脸慈祥的看着九姐儿,“有什么难处尽管与你二婶婶说便是,这里是薛府。”

    “嗯!”九姐儿乖巧的应下。

    老太太见九姐儿没有多做回答,心有不快。

    二太太赶紧说道:“九姐儿毕竟是长房嫡女,儿媳肯定不会怠慢,吃穿用度自然跟九姐儿和三姐儿一样。母亲不用担心,九姐儿虽说年幼,也是个明白人。”说话这会儿,二太太也忍不住看向九姐儿,可九姐儿如刚才一样乖巧的垂着头,哪里有长房嫡女的做派,心里不由得生起了一股子厌恶。

    老太太也不多说什么,挥了挥手让丫鬟摆宴,不多会儿,十多个娇俏玲珑的丫鬟托着菜盘鱼贯而入,空荡荡的桌子挤满了山珍海味。

    九姐儿咋舌不已,想起上一世那些亲戚极尽讨好她,每到除夕的时候三姑六婆,叔叔伯伯都去酒店摆上几桌,那时候家里虽然有钱,却也没摆出这么个仗势。她突然听见了十哥儿和六姐儿的惊呼。

    “祖母,今年这年夜饭竟然这般丰盛,竟然有蜜、汁熊掌!”十哥儿是个爽直性子,见了那盘熊掌忍不住叫了出来。

    九姐儿缓缓的吐了一口气,心里平静了许多,忍不住多看了老太太和二太太。就是不知晓这桌子年夜饭是谁置办的。

    老太太瞪了十哥儿一眼,却满含笑意,很显然,老太太并没有责备十哥儿的意思,“就你多嘴,前年吃了这么一道菜,如今还惦记着。”

    十哥儿不好意思的红了红脸,“祖母要是能天天给锦祈吃熊掌,锦祈肯定不会这个样子。”

    看着十哥儿虎头虎脑的样子,众人一阵欢笑。老太太赶紧吩咐开宴,亲自用公筷给九姐儿夹了一块熊掌,“你身子骨不好,这熊掌补身子。”

    九姐儿受宠若惊的接下,连连道谢,赶紧吃着碗里的熊掌肉,浑身却如针刺一般。

    六姐儿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九姐儿把碗里的熊掌肉吃下去,又是嫉妒又是委屈,祖母从未对她这般好。三姐儿见六姐儿还在使性子,生怕她按捺不住多说几句忤逆了老太太,夹起一块熊掌肉放在九姐儿碗里,对她盈盈一笑。六姐儿顿时就笑开了,挑衅的看了一眼九姐儿,可惜九姐儿还是垂头自顾自的吃饭。

    这顿年夜饭吃得不自在,好在薛府所有人都奉行“睡不言,饭不语。”不然这顿饭就别想吃了。

    年夜饭之后,婆子们领着丫鬟收拾了桌椅,老太太坐在上座的软榻上,背后靠着引枕,慈祥的看着孙子辈的孩子。她旁边站着一直伺候她的苏妈妈。苏妈妈手中托着一个托盘,盘中放着许多红包,屋子里的孩子都眼馋得紧。每年这个时候,孩子们都盼着长辈们的压岁钱,老太太想来大方,给的压岁钱自然最多。

    九姐儿作为长房嫡女,自然是第一个拜年的。她双膝跪在早已经准备好的软绵垫子,双手伏在地上干干脆脆的磕了响头,老太太自然就给了一个红包,又说了几许贴心话。九姐儿都一一听着,直到老太太满意,她才起身走到一旁,双手自然下垂,目不斜视。

    几房的红包都发完,几个年岁小的孩子忍不住欢呼出来,老太太心情不错,又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0_10666/2831445.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