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_第39章 人间调味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汪文芳的解暑绿豆汤和野葱头面饼子做好的时候,三个去找鱼的男娃也说说笑笑著,拎著一篓子鰟鮍和小白条回来了。
    虽说相了没几日吧,夏安倒是已经能跟这俩小舅舅无障碍通了。
    语言嘛,多听就懂了,多说就会了,其实也不是太难。
    想当年,夏安大学同寢室有个温州来的大哥,第一天他还奇怪呢,怎么小本子留学生还能安排到他们寢室?
    一星期之后,两个人就阿嘚,阿箍的了。
    虽然俩小舅舅话不多吧,但是撒网捞鱼的技过,夏安这个一辈子没钓到过鱼的人,心中多是有点崇拜他们的,所以没事儿就跟这俩一说话就容易脸红的小舅舅混。
    姚老八多有点嫌弃鰟鮍小白条,他只瞅了一眼,「这玩意儿要了干嘛?放了吧,都不够费柴火的。」
    可夏安不干,「您別看这鱼小,做好了,可好吃了!」
    正拿著扇扇风的夏安茹瞧了一眼这小鱼,便知道老弟这是想家了,想那个他们再回不去的世界了。
    夏家以前住的地方,是江南水乡,多的是这种小猫鱼。
    汪家外婆就买这种鱼,弄干凈了,摊在竹篮里风干半日。
    到要吃的时候,便放进油锅里炸到脆,再用酱油陈醋和白糖炒芡,最后把炸了的小鱼往浓稠的酱里一倒,上下翻匀就能出锅了。
    裹满酸甜味道的小鱼,香可口,滋味浓郁,是夏天外婆家的味道。
    可惜,自从外婆脑子不清醒之后,他们就再也没吃过了。毕竟鰟鮍这种拇指大小的鱼,菜场一般是没有的。
    汪文芳瞧著这鰟鮍,也想起了这道菜,把这制作过程这么一说,夏兆也点头说这么做的小鱼,下酒才最好。
    眾人听得还在咋舌呢,快的乔氏却已经忍不住了,「这么多料!大姐,您別说这料拌鱼了,即使是拌树杈子那也好吃啊。」
    想想,又是大油锅,又是油盐酱醋,好傢伙!这能不好吃?
    自从嫁到了老姚家,他们家的灶台上就出现过三种调料:
    一种是猪油,老姚家半年炸一次,一次就买一斤猪板油。当然猪油这玩意儿得配合著婆婆亲自做的油子使用。每次做菜只能用子「唰!」地一下锅底。
    如果一不小心手慢了,变「唰~~」地一下,婆婆打骂是不会打骂的,就是那猪油罐子,第二天可能就找不到了,到了第三天才会重现灶间。
    另一种调料呢,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婆婆的黄豆大酱。
    这玩意儿婆婆倒是管够,不过除了婆婆,跟梅香做饭都不敢多用,不管是煮鱼还是燉菜,每次只要来小小一勺就行了,不然吃太咸据说孩子容易禿。
    第三种,自然是盐了,反正这玩意儿要是他们愿意,估计去提溜两桶海水回家也能自己煮出来,不提也罢。
    所以,对於別的调料,老实说,乔氏是从没见过出现在家裏的灶台上的。酱油和醋这种高级货不提,哪怕是糖,也是过年的时候买上一斤半斤的麦芽糖,那就算是能过个好年了。
    听乔氏这么一说,汪文芳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也是一时没想那么多,就把这菜的做法说了。
    想想姚家那境况,这么做菜的確不合適,更何况这会儿还在路上。.
    姚家其他几人也乐了,直说真要吃这玩意儿,那可真是酱油贵过了。
    正当夏安憾只能放了这一兜子鱼之际,於大夫突然喊,「慢著!我有酱油冰糖!」
    此话一出,一直心中带了点疑问的夏安茹,终於忍不住了,「您老到底是厨子还是大夫?!」
    没想於老大夫却一本正经的解释道:「这酱油,我是用来给人配烫伤膏药的(民间传言,请勿模仿),冰糖是哄小孩儿吃药剩下的。我真的是个大夫,做不来饭。」
    以前在无事馆的时候,於大夫一直是一个人瞎做饭,他也没钱买鱼,每天不过是白菘燜饭,饭燜白菘,以至於老头儿材一直保持的很不错。
    这人吧,往往就是缺什么,想什么。
    於大夫平日裏吃不上一口好的,所以对吃食有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所以哪怕已经穷得用药材抵了房租,可这能做菜的药材,他是一味都没给出去。
    冥冥之中,註定了他后半生应该就是老姚家的调料罐组合了。
    几个小的,听了姑姑说那小鱼的时候,口水就疯狂分泌了,这会儿於大夫又说有调料,也不等大人说啥,直接就躥了起来,喊著吃鱼吃鱼吃鱼吃小鱼。
    汪文芳试探的说:「咱们车裏油和醋倒是还有一点,要不然一会儿咱们吃完了午饭,我再炸点小鱼?就用两勺油,每次炸个两三条,慢慢来。也算是给孩子们补补?」
    听老母亲这么说,夏安立刻点头,说自己的確需要补补。
    何氏看著一米九的大外孙子,无语问苍天,这孩子真的需要补吗?!可儿都这么客气的说话了,再拒绝,总觉得太霸道了些,毕竟......也不能做太多孩子们的主。
    今天是出发第一天嘛,算了算了,让孩子们高兴一下也好!看向了自家老头子。
    姚老八到了自家老婆子的眼,又看了看三的外孙子,心知这夏家几口子以前日子肯定过的不错,这会儿落了难,也没嫌弃他们老姚家穷得拖后。
    於是便也心一横,「行吧,就照阿蓉说的做一个,给孩子们尝个鲜。不过以后的路可长著,不管有钱没钱的,都得算著点来。」
    「是是是,您说得对!」夏兆点著头,拍了下旁边的儿子,「听到没?!」
    其实夏家现在手裏的钱,一路花到肃州,哪怕餐餐吃,估计也是足够的。
    但是既然认了人家做家人,做什么也得顾虑一点人家的不是?
    毕竟老姚一家都不错的,况且两位长辈虽然不是汪文芳的真父母,可都认了亲了,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再说,这世道夏兆看著也不怎么好,路上行人虽然不,但是穿著面的却没几个。这一路上看到的,大多是穿著补丁叠补丁的衫,挑著扁担,背著背篓的普通老百姓。
    走了一上午,道上马车稀疏的他都数清了就路过了四辆,牛车骡车驴车加起来也不超过两个手。
    这朝代,经济看著的確不怎么行,去到肃州又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境况,省著点花,还是有必要的。
    夏家兄妹虽然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但是千禧年出生的小孩儿,没经歷过什么挫折,心都还跟小孩儿似的,一听老人同意了,就高兴。
    两人忙应了老爹的话,点了头,还说外公外婆真是再通达理不过的人了。
    「行了,別拍马屁了,老婆子,把馒头拿出来分分,这饼子留给小的吃,吃饭吧!」姚老八说完,一屁坐在那烧了夏安大腚的石头上,也弹了起来,「尼玛杂......」
    他看了眼歪头看著他的小孩儿们,生生把不该说的话,给吞进了肚子,「笑什么笑?吃饭!」
    说完,姚老八接过何氏递来的大碗,就是一口,「啊!口吐芬芳口吐芬芳口吐芬芳!」
    「啊哟,慢点儿!这大夏天的,汤羹不容易凉!」
    「爹,您要不要喝凉口水啊?」
    「绿豆汤!甜的!哇哇哇哇哇,甜的!」
    「小心点儿喝,没瞧见人家都烫哭了吗?爹,我没说您啊,您要不要再来一碗?」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32_132906/46666481.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