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_分节阅读_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夺魁,这一晃已是几十年过去了。

    父子两人席地而坐。看着落日的余晖。程思非忽然问道:“我东突厥还剩多少人马?”

    程浩然估算了下,答道:“回父亲,不足十二万。”

    “已经很不错了。”程思非叹了声道。“排出的斥候回来了吗?西突厥死伤如何?”

    程浩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丝笑意:“西突厥二十余万大军,现今已不足十万,达头可汗骄横一世,万万没料到在汉人疆域吃得如此败仗。”

    “好!”程思非一拍大腿,“此去阿尔泰山千里之遥,这一路纵使不能杀了达头,亦要耗尽其所部元气,回到阿尔泰山才可与西突厥一争长短。”

    程浩然道:“我军早准备,儿郎们个个带足了干粮和水,西突厥恐怕不出数日食物与饮水便会出现短缺,我军只需暗中伺候,定能找到可乘之机。”

    “此事你去操心吧,为父已经老了,难免会犯糊涂,就不过问了。”

    程浩然之侄程允闻走了过来,禀报道:”祖父,大伯,童毅求见。“

    程思非摇了摇头,对程浩然道:”为父不见,看到这小子就来气。“

    程允闻将童毅带到程浩然面前,童毅战战兢兢的说道:”小人拜见大先生。“

    程浩然嗯了一声:”何事?“

    童毅鼓足勇气,道:“小人……小人不想回阿尔泰山。”

    “你想回赵军大营?”程浩然上下打量了下他一番,“哦,也是,先前我曾答应过你,战事一了便放你回去见阿秀的。”

    童毅俯身拜倒于地:“请大先生恩准。”

    程浩然沉思片刻,道:”去吧,好好照顾阿秀。“

    童毅大喜过望,以头点地:”多谢大先生恩德,小人定不负大先生所托。“

    童毅又磕了三个头,站起转身离去。忽听身后传来轻响,竟似长剑出鞘之声,不由恐惧之极,身子一僵,感觉心口剧痛,低头一看,只见明晃晃的剑刃透胸而出。

    程浩然狞声说道:”凭你一下人也敢动阿秀的心思,不知死活!“说完手腕一抖,收回长剑,童毅尸首失去支撑,扑通倒地。

    程浩然将长剑在童毅身上擦了擦,插回剑鞘,对一旁程允闻道:”允闻,伯父交予你一重任。“

    程允闻神色平静:”大伯尽管吩咐。“”这里有书信一封,你打点下行装,速去赵军大营,交予楚铮将军,他会收留于你。“程浩然看着他,缓缓说道:”好好照顾阿秀,程氏一族能否重返中原就靠你二人了。“

    程思非苍老的声音在远处响起:”到了上京城,先去拜祭先祖程大将军,在坟前定要加上四字:不肖子孙!”

    第六十九章 京城暗流

    上京城作为东汉、后汉、和赵国三朝国都,自有它的优势所在。楚名棠执掌朝政以来,改革弊政,摒弃冗策,南来北往的商队都愿在上京城逗留或中转,新皇登基不足两月,上京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喧闹繁华。

    在这繁华的掩盖下,一股暗流悄然涌动。虽然赵国皇室日渐势微,但毕竟赵国还是赵家的天下,很快觉察到朝中三大世家这些时日来往甚密,异乎寻常。

    赵茗端坐太平宫大殿,在她身旁两侧坐着皇帝赵应和长公主赵敏。三人正听着大内总管连奇的密报。”前几日镇北侯王烈宣称其夫人病重。三大世家首脑纷纷前去探望。惊人费解的是,方令信连续三日前往。其中一日更是直至深夜才回府,而楚名棠携夫人更是常住镇北侯府……“

    连奇啰啰嗦嗦讲了一大堆,最后说道:”老奴以为,应当……“

    赵敏突然打断道:”好了,你下去吧。“

    连奇愣了下,垂手应道:”是。“

    连奇走后,赵茗对赵应说道:”太监内宫不得干政,此例绝不可开。皇帝,你对三大世家近日举动有何看法?“

    赵应犹豫了下。道:”莫非他们想要……谋反?“”糊涂!“赵茗真是恨铁不成钢,”如果真要谋反,先皇驾崩之时才是他们最好的时机,如今你已继位,大昭天下。楚名棠和方令信不想也不愿背上乱臣贼子这罪名的。“

    赵应缩了缩头,心里暗想:他二人与乱臣贼子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姑姑说地甚是。”一旁的赵敏道。“三大世家似有诸多不轨,但谋权篡位他们还是不敢的,如果真有这般心思,理应做的极为隐秘才是。他们这般举动,似碰到什么难解之事。敏儿方才仔细回想下,朝中有一事倒显得颇为异常。”什么事?””北疆战况。兵部尚书郭大人对我皇室忠心耿耿,可这两天北疆战报寥寥无几,照理来说,北疆战事已到了决战阶段……“

    赵敏语音微微一颤,”难道我朝大军败了?“赵国如今是大长公主摄政。楚铮不再朝中,赵敏这长公主闲来无事,常到太平宫给自己姑姑打打下手,对朝中大事也知之甚多。”不会。“赵敏想了想又摇摇头。”若真如此,三大世家毫无理由在我皇家面前遮掩此事……姑姑。是孩儿多嘴了。“”无妨。在这等时候,我们皇室中人理应同心协力。北疆之事姑姑还没注意到,稍后再让连奇到兵部问问。”赵茗说着,心里暗想敏儿前段时日与楚铮整日厮混,不但武功有所长进,连对政事亦颇有见地。可惜她不是男儿身啊……啊,真是糊涂了,敏儿若是男儿身,那楚铮小儿还能与她相处?

    赵敏见姑姑神色奇异。以为她仍为此时担心。便说道:“姑姑,不如这般,孩儿就以姑姑和皇兄之名前往镇北侯府探望王老夫人,借此查探一下三大世家终究意欲何为。”

    赵敏脸色微红:“其实依情依理,孩儿原本就该去一趟的。”

    “好吧,就由你去下镇北侯府。皇帝,你要多加用心了,朝堂之事连敏儿都比你看的透彻。”赵茗又迁怒于赵应了,“还有,没事少去冷宫看你妹妹琪儿。她未婚有子,我大赵建朝百年来,皇室还从未出过这等不知廉耻的女子,若不是敏儿为她求情,我早就将她击毙于掌下了。”

    赵应被训斥得面色若猪肝。心中直后悔:当初在平原城虽说无权无势,但至少也是逍遥自在,到京城来当这皇帝干嘛啊。

    镇北侯府的侧厅内,三大世家的首脑人物齐聚于此。王老侯爷正在闭目养神,楚名棠翻看着案几上的密报,神色冷峻。方令信两眼向天面无表情,不知想些什么,刑部尚书方令白和礼部尚书楚名南坐在一处轻声交谈着。两人似各有己见,不时小声争论着。

    兵部令吏冯奕征手持一卷火漆密封的书帛,一路小跑着进来。脸上难抑兴奋之色,勉强压低了声音道:”老侯爷,相国夫人,太尉大人,北疆大捷!“

    王老侯爷双目陡然睁开,一拍桌案:”还不快拿过来!“

    冯奕征将战报呈上,王老侯爷直接将之拆开,铺于案上。楚名棠和方令信也都起身围了过来,楚名南和方令白各自站在他二人身后,伸长了脖子向里瞅去。

    王老侯爷匆匆看完,顿时哈哈大笑:“好!好!好!薛方仲啊薛方仲,你也有今天!”

    方令白眼睛不大好,平时自个看公文都要凑近了些。忍不住道:“老侯爷,战报上到底怎么说的?”

    王老侯爷志得意满的说道:“我军大获全胜,俘敌近三万余人,仅有薛方仲等八千余骑逃脱,铮儿和华长风率三万大军正随后追赶。呵呵,西秦北疆大营从此灰飞烟灭,再无可与我北疆大营抗衡之师。”

    方令白又问道:“那些突厥人呢?”

    王老侯爷答道:“东西突厥均死伤过半,已逃离我北疆。还有,樊兆彦和明泰已拿下武朔城,全取西秦黄河以北三城七镇指日可待。”

    方令信在一旁笑道:“名棠啊,你现在便可让成奉之抽调地方官员,准备随时起程吧。”

    楚名棠脸上亦露出几分笑意:“名棠明白。”

    几人将战报传看一遍,谈论了一会儿。兴奋的劲头渐渐过去,各自重新就坐。楚名棠看了众人一眼,道:“现在该是商讨善后事宜了,此份战报上还没说郭怀如何,不过暂时无碍大局,樊副统领和明泰应有相对之策。”

    楚名南笑道:“等郭石头知道了战况,说不定会气的吐血身亡,那倒也省事了。”

    方令信哼了一声道:“郭石头这块石头硬着呢,兆彦和王明泰将军虽已有准备,但郭怀毕竟是北疆大帅。兼军政大权于一身,名棠,当初我等给他的权限太大了。”

    楚名棠心里苦笑,郭怀这大帅之权是他极力主张的,为此费了好大功夫才说服方令信,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地步。

    王老侯爷道:“黑骑军大半已被铮儿带走,余部多由明泰和樊兆彦所掌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郭怀真要闹腾,只有自取其辱。”

    “老侯爷说得甚是。”面对王老侯爷,方令信也只有低声下气的份儿。

    话虽如此,但楚名棠也知道,时间拖得越久,王明泰和樊兆彦受的压力也就越大,反是自己儿子是个鬼精灵,跑得远远的。郭怀想要找他算账亦无办法。

    “岳父,诸位大人,今日送来的密报虽令人振奋,但对北疆来说至少也亦是七日之前的事了。而综合之前的密报所述,需我等善后之事有许多,如何向朝廷禀报,怎么处置北疆那些平民将领,对灰胡儿和有意称臣的柔然诸部如何对待等等,都需在短期之内做出定夺。不知诸位大人有何高见?”

    屋内沉默了一会儿,方令信缓缓说道:“方某觉得,还是以之前名棠的建议,尽快派一以我三大世家为主的宣抚使团,前往北疆当即处置各项事宜。皇上和大长公主那边不足为虑,有我三大世家齐心,哼哼,不同意也得同意。关键在于这宣抚主使的人选,既需地位尊崇,使得郭怀有所顾忌,又需熟悉北疆……”

    王老侯爷一摆手:“方家小子,不用再说了。就让老夫当这宣抚使,稍后你们进宫见皇上和那什么劳子的大长公主,老夫即刻写奏折自荐。”

    方令信松了口气,笑道:“有老侯爷出马,万事无忧,我们这些小辈甘愿俯首听命。”

    楚名棠也感到王老侯爷是宣抚使的最佳人选,只是作为女婿,依情依理再说上两句:“岳父年事已高,此去北疆不远千里,还是让小婿去吧。”

    王老侯爷道:“老夫身子好得很。不用你为我担心。老夫在北疆过了大半辈子,也正想借此机会到故地看看。再不去日后恐怕真的走不动了。”

    “既是如此。小婿在此预祝岳父大人一路顺风。”楚名棠从怀中取出两份信函。道:“这是北疆大营专用公函,上面已经盖有北疆大帅印和郭怀的私印,名南,方尚书,你二人可都是我朝书法大家,临摹郭怀那几个字自然不在话下,谁愿执笔啊?”

    楚名南和方令白相视一笑。方令白道:”既是有两份空白战报,不如下官与楚尚书各书一封,楚尚书写昨日战报,下官模拟今日,写完后两厢比较如何?“

    楚名南傲然道:”就依方尚书所言。“

    两人看了看搜罗来的郭怀手迹,凝思片刻,几乎同时持笔疾书。至于如何杜撰楚名棠和方令信早已反复商讨过了。因此他二人之间比试的不仅仅只是模拟郭怀的笔迹。更是在考校彼此对上司决策的解读理解能力。两人平日都自视甚高。都未打草稿,均直接在各自空白公函上书写。

    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两份战报已经写完。楚名棠和方令信分别看了一遍,不约而同点了点头。从起初赵秦两国联军共御突厥,突厥大败溃输,到西秦突然变阵隐有攻击赵军的迹象,郭怀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大败秦军,战果当然没篡改,楚名南和方令白直写的花团锦簇,前后衔接,无论是从笔迹还是内容都几近无可挑剔,就算郭怀看到了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4_14194/3136071.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