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了紧张的神经一屁股坐在沙滩上商量起来。这么多俘虏确实是个麻烦,总不能二十四小时看着他们吧?还有这么多饭桶的吃喝拉撒睡的问题,要不了多长时间大家都会被饿死。
杀是肯定不能杀的,咱不是那嗜血的人!先让他们干点活吧,总不能白养着他们吧!吴宇建议先将猎潜艇上的武器弹药和燃油都运到潜艇上,让这帮家伙住在那艘跑不掉的猎潜艇上。另外,用拖船将潜艇拖到岛上较为狭窄的地方,先隐蔽起来,两条游轮上的现代设备也要收拢到潜艇上,以后,这潜艇就是大家的新住所了。
提议通过,说干就干!吴宇先是到拖轮上搬来了烟枪和大烟,将十来个烟鬼聚到一起说:“给你们抽大烟是可以,但你们要帮我们做点事,否则你们这辈子就甭想再抽到一口。”
“长官您说,不管什么事我们都做!先给我们抽两口吧,做事也有力气啊!”那个叫麻杆的瘦子也在其中。
分给他们烟枪和烟土,这帮烟鬼迫不及待地要吸,可惜的是吴宇没有将烧烟泡的油灯拿下来,只好将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给他们先对付着。烟鬼们终于过了烟瘾,可刚恢复点精神有点人样,这帮烟鬼们又为争夺那只没见过的一次性塑料打火机互相打了起来。
“干什么呢?都有力气了是不是啊?抢什么抢啊,是你们的吗?”吴宇看不下去了,这简直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嘛,不过这现代的玩意还真不能随便暴露,哪怕只是一只小小的打火机。
从帐篷里又调出二十来人,加在一起分为两组,一组负责运东西,一组负责驾驶拖轮将潜艇拖入相对隐蔽的海湾。那位铁血愤青李瑟珥舰长先不理他,让他在旁边吹胡子瞪眼睛地生闷气去,等有空再去收拾他。
又是忙碌的一天,夕阳西下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搬迁大业。这帮士兵们还算听话都没有捣乱,主要是吴宇采取了比较阴险的怀柔手段。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一瓶农夫山泉甚至是一小包用来擦屁股的手纸都能调动起官兵的积极性,最实际的奖赏是凡参与搬迁工作的人,晚餐都有牛肉罐头的奖励。
被关在猎潜艇舱室的国民党海军官兵们,看着外面的同伴大口吃着罐头、抽着香烟,心里十分的不平衡,但在李瑟珥的怒喝下,却也是不敢有半句怨言。好在一条舰上的兄弟够意思,带回来几个没吃完的罐头让没吃到的兄弟们解了解馋。李瑟珥因为是舰长,得到吴宇的特别关照,特批了一个罐头和一包555香烟给他,吃了两口,看到周围兄弟们意犹未尽的模样,这位严厉的舰长还是将手中的罐头分给了士兵,自己点燃一根香烟在旁边看着大家。
其实这李瑟珥心里也在直犯嘀咕,被关到这条受了伤的军舰上,周围的一切有很多都是新鲜事物。从包着皮革的床铺到铝合金的案板,塑料制成的茶杯、水桶,有机玻璃的舷窗,还有吃饭时用的都是轻飘飘的塑料碗筷。这些东西在以前的军舰上可不多见,甚至是个稀罕物。高强度的有机玻璃是肯定没见过的,塑料这东西倒是见到过几次,不过那个时代的人称这玩意儿叫电木。
更让李瑟珥感到奇怪的是,在这艘船的部件上看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海军的字样,虽然几个字中的“国”字和“军”字不认识,可就凭是汉字这点,猜也能猜出这是中国的军舰。
至于那些劫持自己的人,浑身上下的装备也令人惊奇。不用发信号打手势,只要对着那个塑料壳子说几句就能传递消息。身上挎着的长枪都带着长长的弹夹,有的还是全金属的,就连那个女的手里,也拿着一只精致小巧的冲锋枪,看上去十分地般配。
吃的东西是压缩饼干、方便面和紫菜汤,这些东西都没煮,只是用水泡泡就端过来了。一开始大家都还怀疑能不能吃,可有一个家伙尝了一口之后表现出的狼吞虎咽,证明了这些东西不但能吃,而且还十分地好吃。
这帮军人不象军人、百姓不象百姓的家伙,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们劫持我们和“坚如”舰又有什么目的呢?李瑟珥疑惑重重,百思不得其解。
那边在苦思冥想,这边的七位兄弟姐妹也是伤透了脑筋。处理好俘虏后,几位同胞一边吃饭一边召开了第三次三方会谈,只不过这一次的会谈结果,不知道能否取得一致的观点。
?.
ppa{color:#f00;text-de:underline;}
-------------------【第十六章 历史老师】-------------------
起先,大家对郑海和的语言叙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位老大不是一般的香港人,居然能把这件事用双语反复说了两遍,说到最后大家还是不太明了他到底是在说问题还是在讲故事。郭援一上来就是一付不得了的架势,有关蝴蝶效应的概念被他阐述的十分透彻,可到了后来大家只记得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的道理。
留守在岛上的四个人无奈之下都把目光都投向了吴宇,期望着这最后一位当事人能说的简单易懂些。吴宇喝了口啤酒说:“具体的情况就是我们在一场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中回到了1931年,这一点从海南的**、娘子军以及“坚如”舰得到了证明!能不能回到现代,怎样回到现代我不知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个时代,如何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如果生存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又要投靠那一股势力?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这些俘虏应该怎么对待?”
噢!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过吴宇的几个问题,把刚明白过来的头脑又搅糊涂了。
郭援一直抱着回现代的想法,立刻表态说:“我们千万不要破坏这个时代的历史,否则我们真的就回不去了!”
大家都很茫然:我们没说要去破坏历史啊?可不破坏历史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回去啊!
吴宇很理性地分析道:“三哥,你想回去的愿望大家都有,可是咱们一觉醒来就到了这个时代,并不是人为的跨越时空。我不知道这穿越是怎么形成的,只是知道这种现象在小说、电视里常有。我们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提示说,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通过怎样的形式会回到现代。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里也许是几天,也许将是一辈子。如果我们真的回不去了,我们还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傻等着不知什么时候降临的机会吗?”
“这个,恩!道理上讲,既然能过来,就应该能回去。不过这个时间确实不好掌握!”郭援虽然极力否认这个现实,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回去只是一种希望。
吴宇拿起手中的烤鱼看看大家说:“其实我现在还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只知道按照蝴蝶效应的原理,我们已经有意无意地破坏了这个原则,从用了这个时代的柴油,到劫持拖轮和军舰,从呼吸这个时代的空气,到喝这个时代的水、吃这个时代的东西,那一样不比蝴蝶拍翅膀厉害几百倍啊!所以说,回去不回去只有天知道!”
其他人基本上算是明白了一件事,不管怎么样大家都要在这个时代生活生存一段时间,只是不知道时间长短。
“既然已经这样了,吴宇你就说说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郑海和想不出来该去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只好又把问题推给了吴宇。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时代的历史了解多少?先各自说说吧!”吴宇心想该做什么可是个大问题,可不能乱说。
李志宏首先开口了:“俺上学的时候没怎么用功,只记得这个时期好像是在打仗,1927年**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现在应该在反围剿吧?然后就是王明的左倾,然后就是遵义会议,再然后就是长征……”
“然后你个头啦,先是1934年的长征,在长征途中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唯一的一名女性发言了,话说出口,何洁才发现大家都在看着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了,姑娘红着脸说:“我的历史也不好,考大学时死记硬背的,只知道一些大事纪要。”
郭援和赵洱乃正想说什么,郑海和却摇摇手说:“你们先等等,先让小妹说完,急什么啊?不知道让着点小妹啊?女士优先都不懂,切!”
何洁看了看吴宇,在吴宇鼓励的眼神下继续说道:“长征前红军经历了五次围剿,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后,六月份中央红军与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中央两河口会议,决定北上建立川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方针。八月开始过草地,十二月**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一九三六年十月长征结束,建立陕北根据地,后来就是‘西安事变’抗日了。”
郑海和听完何洁说的,连连感叹道:“不简单,早听说红军不容易,能五次逃出围剿,还搞了个两万五千里长征,蒋介石怎么剿都没剿死**,不容易啊!”
“什么啊!从1928年到1937年,国民党政府的总局势是实现从形式上的统一到实质上的统一。具体来说就是解决藩镇问题和赤匪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南京政府在对地方实力派和对**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几乎不间断的征伐和围剿。1929年,爆发蒋桂战争打败了桂系,迫使李宗仁、白崇禧等逃往香港。蒋总统发表了《和平统一为国民政府唯一希望》一文,声称‘欲消内乱,非铲除军阀不可。欲铲除军阀,非根本扑灭封建地盘思想不可。’西北军的冯玉祥,为求自保,以声援李宗仁为名,通电请蒋下野,联络阎锡山反蒋。蒋总统策动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叛冯,特任阎锡山为全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拆散冯阎联盟,在河南打败了冯玉祥。接着蒋总统在阎锡山的支持下,打败了唐生智。后来阎锡山打败唐生智后,提出了‘党人治党,国人治国’的口号,实际上是重新竖起了反蒋大旗。1930年4月,以阎锡山为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通电就职讨蒋,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30万人沿陇海路东进,晋军20万人沿津浦路南下至济南,李宗仁、张发奎部沿平汉路北上至长沙。反蒋同盟在汪精卫、陈公博的改组派、谢持的西山会议派的支持下,甚至在北平成立了另一个国民政府。这一次地方实力派的联合反蒋,是北伐以来对蒋总统的最大威胁。”郭援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渴得直灌啤酒。
旁边的赵洱乃接着话题继续说:“蒋总统看准张学良的力量,在他的策动下,张学良最后下定了决心,发出拥蒋通电,东北军南下,占领平津,形势迅速由对蒋不利向对蒋有利逆转。在张学良的配合下,历时7个月,用兵110万的中原大战,到1930年11月,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中原大战的胜利,为国民政权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郑海和听到这里急着问:“这是藩镇啊,围剿红军呢?”
郭援和赵洱乃互相看看摇摇头,郭援说:“对于红军的围剿,书上说的不多,反正是因为藩镇抽不出力量围剿红军,所以红军才坐大的。”
听到这里,吴宇忍不住发话了:“我来补充两句吧!南京政府建立初期,并没有把**势力的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对蒋介石来说迫在眉睫的,是他的把兄弟冯玉祥和阎锡山,还有在西南虎视眈眈的李宗仁,甚至四川军阀刘湘,在蒋介石心目中的位置,也比**重要。因此,**在各地的发展,特别是在江西、福建的发展,确实令蒋介石恼火,但并未对蒋介石造成致命威胁。**在《中国的红色区域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中,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可以说,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就是在这种空隙中出现的。”
“但是,红军对蒋介石毕竟是一种威胁,特别是在江西福建的中央苏区,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因此,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组织了对中央苏区的数次围剿。”喝口水润润嗓子。
“平心而论,蒋介石在一、二、三次围剿中,并未投入全力。我们可以看看围剿苏区的时间表:第一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4_14799/320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