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鸣蜩,雒阳城迎来大事。 太学落成,朝廷开科举,取天下士人有能者。 博士祭酒王朗主持考试,太尉杨彪、太宰令常林也出席典礼。 司隶校尉原本是要来的,可惜额头上的伤疤还未好。 不过常林是马超的人,其在士人圈子里的名望不比王朗逊色多少,乃河内郡长者,司马八达见了常林也得称呼尊长。 有常林替马超出席,不怕杨党独领风骚。 卯时三刻,王朗宣布考生入场。 “天子驾到!” 所有人停下,惊奇地望向天子车架。 太学前门大街,天子乘玄牝二驷龙凤日月华盖朱漆车辇,仪表堂堂,青年天子的威仪展露。 为天子驾车的是太仆荀攸,智囊。 天子亲临太学,王朗、杨彪、常林及在场一众考生全都躬身下拜。 天子笑着说:“诸君起来吧!博士,科举照常举行,切莫为朕耽误了诸位考生大好前程。” 王朗恭敬从命。 天子目光移向杨彪和常林。 杨彪眼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天子开窍,忧的是皇帝正在触及士人阶级的核心利益。 常林瞥了眼荀攸,决定把此事告知马超。 天子在车上对二人说:“太尉、太宰,吾想进考场看看。” 杨彪说自无不可。 天子下车,在众人陪同下巡视考场。考场范围就是整座太学,参加考试的士人原定有200余,但实际到场的只有3/4。 因为有类似庞统投在马超等大官名下做门客的人。但也有像孟建这种,已经投在马超门下,却也来参加考试,想谋一个正经太学生身份的人。甚至还有本来是朝廷官员的,弃官不做来参加考试。 考生的来路也很有趣。 其中5成是关中本地人,2成是并州人,1成荆州人,1成凉州人,冀州等其余各州共1成。 可以说,朝廷这次科举影响力有,但局限在朝廷实控的地盘内,对关外士人的影响力很小。但随着时间迁移,相信情况会慢慢改变。毕竟大汉朝廷这块金字招牌还是很不错的! 博士祭酒王朗一边陪同天子巡视考场,一边关注值得留意的考生。 虽说考生大多来自关内,但也有许多早就名声在外的人。 比如孟建、徐庶,二人都从荆州来。 还有河内人司马懿! 司马八达之二,可惜相貌不佳,有鹰视狼顾之感,重视外貌的王朗没怎么在意。 除此之外,还有凉州人马铁、赵衢、杨岳、郭芝、唐蹏值得关注。这几人跟马超关系密切,是王朗重点照顾的对象。 马铁自不必说,马超三弟;赵衢乃西域长史赵昂的同族,名将赵充国之后。其人在赵昂通西域时帮助赵昂,后来被赵昂提拔在身边,此次又送来雒阳。赵昂亲自书信马超,希望马超能关照赵衢,让凉州赵氏重新壮大;杨岳听姓氏就知道,冀城杨氏族人,准确说,是马超老丈人杨阜的从弟!;郭芝,金城主簿郭宪之子,后世曹魏明元郭皇后从父,官拜散骑常侍、长水校尉;唐蹏,凉州羌族头领,师从名儒周生烈,是马超在凉州推行汉化的成果。 王朗逛了一圈下来,惊讶地发现少了一人! 卧龙呢?! 王朗跟天子讲:“陛下,臣往那边巡视。” 天子准许,王朗遂又巡视了一遍,挨个观察,终于确信诸葛亮没来考试! 王朗叹息一声,心想诸葛亮多半已经离开雒阳。恐怕卧龙猜到了,即便他来考试,司隶校尉马超也不会让卧龙通过考试。 事实上,诸葛亮的确已经离开京畿。此时此刻他正慢悠悠前往冀州,想要游览河北,寻师访友,增长见闻……
三月,初春。南凰洲东部,一隅。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那里,趴着一道身影。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66_166288/7221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