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_第38章 计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饭菜就上桌了。
  汉朝有了灯,不过灯芯是麻秸等硬纤维做出来的,里面的灯油叫脂膏,也就是动物油脂。
  贾诩目光炯炯的盯着眼前的灯,其实他的心思没有在灯上,他在思考这件事情背后还藏着什么?
  “先生,安睿回来了”。黄忠的话把贾诩拉了回来,经过最近的事情,黄忠等人对面前这个中年男人多了一丝敬畏。
  “好,让他们先吃饭,吃完饭再谈。”
  “好”
  席间,贾诩一直在思考问题。
  酒是不能饮用的。
  很快,贾诩对这件事情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
  吃完饭以后,贾诩单独找来王越和黄忠。
  三个中年男人在一起商量了起来,当听完贾诩的介绍后,勃然大怒:“何遂高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这么做。”
  贾诩示意他冷静下来,不过,贾诩也明白,王越是这些人里面认识刘恢最长的人,自然感情不低。
  “安睿,天亮以后,你先安排人进入客栈开房,你带着人尾随陈重。
  记住,不要打草惊蛇,要搞清楚背后究竟是何人?
  这方面是你强项。”
  “先生放心,我会办好的。”
  “汉升,军中陈重的亲信已除,天亮后,你我去军中先掌握住军队。
  记住,没有命令,军队谁也不能外出。”
  听完贾诩的话,黄忠说道:“你是担心军中有对方的人?”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这种可能性不低,从陈重的话里,不难判断,黑袍人极有可能是辽东人,否则怎么会不以真面目示人?”
  黄忠点了点头,这点他也想到了。
  “今天军中就以重新选拔各级军官为由,禁止所有人外出。”黄忠说道
  贾诩微笑着说道:“我们想到一起了。”
  “有必要借陈重的力吗?”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这就是一个草包,色厉内荏之人,不能指望他,何况,现在不能让他知道我们的计划。”
  ……
  天刚亮,陈重就带着五名护卫出发了。
  贾诩和黄忠带着四十人直接来到军营。
  由于有朝廷文书和印信,加之不稳定因素已经清理,军队接收异常顺利。
  当拿着花名册,黄忠和贾诩都是苦笑不已。
  按照朝廷编制,此时襄平至少有3000常备军,然而实际人数才1952人,也就是超过1000人的空饷。
  吃空饷历来有之,只是这么大比例空饷,贾诩也是不断摇头,心想:殿下到了襄平,陈重恐怕要拿整个家族的钱财才能换回一条命。
  接下来,黄忠把所有人集合在校场,贾诩在不远处观察。
  随着黄忠宣布军官重新选拔,有人欢喜有人愁。
  军官选拔很简单,就是比武排名,这个时代司马以下基本都是文盲,因此,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办法。
  贾诩一直观察众人反应,有两人脸上明显出现慌乱,这种慌乱,是黄忠站在台上那一刻就出现了,好像黄忠不应该出现在台上。
  贾诩叫来军中文书,问道:“那两人是何人?”
  “回大人的话,那两人是袁家的人。”
  贾诩继续问道:“是汝南袁家吗?”
  文书回答道:“他们是汝南袁家的一个分支,此二人是军中屯长。”
  五人设伍长,两伍设什长,伍什设屯长……
  也就是说,眼前二人都管辖50人,在地方军中,属于中下级军官。
  贾诩笑了笑,没有说话,继续在一旁观察。
  比武很快就结束了,出人意料的是,考核前二十名大部分是大头兵。
  “殿下这个办法不错。”黄忠对着贾诩说道
  贾诩心思明显不在这儿,说道:“这两个姓袁的屯长,你得注意一下。”
  黄忠微微点头,袁姓在大汉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四世三公,汝南袁家只有弘农杨家可以媲美。
  “是汝南?”黄忠试探性的问道
  “怕了,这可不像黄汉升?”贾诩明显是激将。
  不过,黄忠还吃这一套,“谁怕?在我心里,除了殿下,袁家算个屁。”
  贾诩竖起大拇指,“你厉害。”
  “这是什么意思?”黄忠伸出大拇指问道
  “殿下说,这是赞叹对方的意思。”
  没等黄忠说话,贾诩继续说道:“安排我们的人把这二人监视起来。”
  “好”黄忠立即去安排。
  贾诩现在是想让对方误以为大家还在路上。
  贾诩陷入沉思,此事背后牵涉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刘恢又不在,该怎么办?
  贾诩脑海里又想起了,临走时刘恢的话“有什么事情放心去做,如果连你们都不信任,我能信任谁?”
  贾诩心中苦笑,看来殿下才是真正执棋的人。
  两个时辰后,黄忠来找贾诩,说道:“文和先生,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袁方和袁换二人一脸急色,两人到住地一直在商议什么事情?”
  “知道他们商议什么吗?”
  黄忠摇了摇头,“这点无从得知,二人很是谨慎,我们的人不敢靠得太近。”
  “务必不得让二人离开营地,如果对方强行离开,你直接找个理由把二人关起来再说,同时严查和二人走得近的人。”
  黄忠离开不久,下午终于等到王越的消息了。
  贾诩接到消息,来到临时驻地。
  “先生。”王越见到贾诩非常恭敬,他深知,贾诩这样的文人比武夫可怕十倍不止。
  “安睿,你那边什么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卯时三刻(早上七点半)左右,一人进入了天来客栈壹拾叁号房间。
  我们在天不亮就安排人住进了十三号房间的隔壁。
  接着陈重在卯时二刻(早上7点)进入客栈房间,放好了消息。
  陈重离开不久,对方就来取走情报。”
  贾诩说道:“只能说明客栈周围有他们眼线。”
  王越伸出大拇指说道:“先生厉害,的确如此。
  我们看着陈重离开,不久一名店小二就出了客栈。
  我们的人跟上,在客栈不远的一个小院子里,住着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
  来人一人直接到客栈房间取走了情报。”
  “确定取走了情报?”
  “确定,我们的人在房间里用小刀钻了一个小洞(木房),亲眼见到对方取走了情报。”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7_167333/7299954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