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之百姓天下_第61章 见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为跟阿母说一声,年后就可以修建大家住所了。”
  郭嘉微笑着说道:“客气了,阿母说,大家对殿下非常尊重,如此年龄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到了。”
  “等没有这么忙,我去看他们。”
  “对了,殿下,我有字了?”
  刘恢很感兴趣,因为郭嘉现在还没到加冠年龄,汉朝加冠是20岁(加冠表示成年),大家知道,汉武帝刘彻是16岁加冠,那是因为汉景帝病重提前给他加冠。
  “什么字?”
  “这是阿爹去世前留给母亲,告诉等到我加冠时使用。
  奉孝。”
  刘恢心想,果然还是奉孝,并没有因为自己而改变。
  “郭嘉字奉孝,好,从今以后我就称呼你奉孝。”
  “嘿嘿……”郭嘉一副傻笑。
  “你阿母为何提前告诉你?”
  “阿母说,你现在跟在殿下身边,有个字更加方便一些。”
  刘恢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胳膊,走到门口,望着对面的大山,说道:“奉孝,你说我们会成功吗?”
  “一定会”
  “为什么?”
  “因为殿下”。
  刘恢摆了摆手,说道:“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
  说完从墙角找了几根树枝,递了一根给郭嘉,“奉孝,你把他折断。”
  郭嘉接过来,轻轻就折断了。
  刘恢拿了七八根更小的树枝合在一起。
  “奉孝,把这把树枝同时折断”。
  郭嘉接过来,依然按照之前的方法,无论用多大力气都无法折断,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不明白。
  “奉孝,这一根粗一点的树枝,看上去比这些树枝都更加粗一些,为何轻而易举就被你折断?
  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叔侄,他们在一起时,无论如何又折不断,这是为什么?”
  郭嘉眼睛一亮,说道:“殿下是想告诉我,一个人力量始终有限,如果我们把天下那些不起眼的百姓全部团结起来,那就是巨大的力量,谁也无法折断。”
  “哈哈,奉孝聪慧过人,一点即通。”
  郭嘉摸了摸脑袋。
  “殿下,这些小树枝里面也有不少奇形怪状,影响其他树枝的怎么办?”
  “思想教育,志才他们就承担这个工作,如果教育不通,自有律法教他做人。
  奉孝,我们永远不要指望所有人和自己一条心,我们目的是团结绝大多数,但是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去打击其他人。
  一切以律法为基础,不以个人好恶判断对错。
  作为律法的制定者,自己首先必须遵守它,否则如何让他人遵守?”
  郭嘉认同的点了点头。
  “哎,大汉的世家豪族和官员,他们可从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眼里,不要说平民百姓,就是我们这种落魄的世家子弟,在他们眼里和蝼蚁没有任何区别。biqubao.com
  普通百姓早已经麻木了。”
  “是啊,因此我们接下来任务很重,首要任务就是唤醒麻木的百姓。”
  长久以来,郭嘉对刘恢是发自内心的叹服,眼界、格局远超其他人,别人认为他站在山腰,其实他早就站在山顶了。
  “奉孝,明天陪我去趟城北。”
  “好”
  刘恢看着天气开始逐渐转凉,以他的了解,最多一个月,襄平就会迎来第一场雪。
  回到府里,看到忙前忙后的小翠,刘恢说道:“小翠,府里的事情辛苦你了。”
  “殿下”小翠眼角明显带有泪花。
  刘恢从昏迷醒来以后,从未把她当下人看待,这让她受宠若惊。
  听人说,刘恢以前是故意装成废物皇子的,小翠更是内心侥幸,因为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对不起刘恢。
  “不要哭了,府里没有几个人,你和我亲人没有什么区别。
  今后有什么事情直接告诉我就行。”
  听完后,小姑娘眉飞色舞的说道:“谢殿下。”
  汉朝女子还是有一定社会地位,远好于明清,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更没得《裹小脚、笑不露齿、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说法。
  “小翠,你平时还在学习认字没有?”
  小翠点点头,“恶来大哥他们每天都学习认字,我都会跟他们一起学习。”
  “好,读书识字好。”
  “殿下,最近荀院长、郑院长、参谋长他们好多人都派人过来学习做菜。”
  “你就搞个培训班,专门教他们,一人收点钱。”
  “这怕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你传授他们技术,学会以后,他们工钱都会上涨,你收点钱算什么?”
  “咯咯……”小翠笑得花枝招展,毕竟才14岁女孩。
  “那收多少钱?”
  “一个人学习一道菜收50钱就行,这钱收来是你自己的。”
  “不不……,这钱我不能要。”
  “收多少都是你的,就当给自己留点嫁妆。”
  听到刘恢的话,小翠满脸通红,毕竟是个小姑娘。
  “好了,赶紧吃饭。”
  第二天早上,刘恢带着郭嘉和典韦来到城北。
  出城不到十里,就看到数百人在这挖石涅,挖出来的石涅怕有十万斤以上,堆成一座小山。
  这里的是露天煤矿,直接人工挖掘就行,开采难度低,风险小。
  刘恢看着热火朝天的景象,找到马钧时,刘恢吓了一跳。
  马钧满脸黑色,不细看,根本认不出是马钧。
  “德衡,你去挖石涅了?”
  马钧嘿嘿一笑。
  “殿下,我们是在实验烧红砖,砖窑已经建好,砖坯已经做出来了,够两窑,大约15000块砖。”
  刘恢跟着马钧来到砖窑,特意看了看,没得任何问题,他是真的佩服马钧的动手能力。
  “什么时候点火?”
  “今天装窑,明早正式点火。”
  “对了,德衡,有些技术要保密才行。”
  马钧说道:“王越司长和我商量过,我把工序分开的,这些人背景王司长调查过,他还派了人监督。”
  “那就好。”
  “大家还指望你过冬呢?”
  马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从头到尾,郭嘉是一头雾水,他根本不知道这黑不溜秋的东西用来做什么?还有就是那红色的一个一个方块,他更加不明白。
  他问刘恢,刘恢让他想要知道,就跟着德衡学习。
  听完郭嘉看了一眼黑得发亮的马钧,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7_167333/72999565.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