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_第600章 偃师城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洛阳城东边的偃师城中,却是阴霾密布。
  董卓带着李儒、牛辅、董旻、董璜、董越等一帮手下,以及三万大军,押着文武百官还要袁、杨、王、韦等一众朝中重臣的家小,蜷缩在偃师城中,惶惶不可终日。
  李傕郭汜等五万精锐在旋门关,与吕布的三万兵马被刘玮的大军包围并歼灭的消息,董卓在进入偃师的时候就已经得知。
  他顿时傻眼了。
  原来刘玮对洛阳城围而不攻,是为了吃掉董卓这一部并州精锐。
  五万大军一灭,如同打断了董卓的脊梁骨一般,让他顿时折腾不起来了。
  身边这三万兵马,战斗力相差一大截,更是不够刘玮塞牙缝。
  而且现在,刘玮的兵马已经将偃师城团团围住。
  相比之前刘玮的百万大军出现在洛阳八关,这一次围住偃师城,仅仅用了十三左右的兵马。
  董卓似乎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十三万兵马,才是刘玮真正的主力作战部队。
  就像有很多从旋门关逃回的士兵所言,真正对李傕一部动手的才一万二千人,而对吕布动手的,一万人不到。
  那么之前的百万大军,就是虚张声势。
  若是董卓的十万并州军与朝廷的十五万大军,齐心协力,还能与之一战,鹿死谁手也不一定。
  现在好了,一听到刘玮的百万大军,一个个乱了方寸,结果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看来刘玮要将他困死在偃师城了。
  董卓急忙带着李儒牛辅,还叫上数百侍卫,来到了何太后的住处。
  此时的何太后,也没好到哪里去。
  一夜的奔波,加上担心受怕,雍容华贵的妆容此时也变得乱糟糟,昔日饱满圆润的脸庞,也变得暗淡无光。
  她原本以为跟着董卓一路向东,进入兖州后,拒虎牢关之险,可以抵挡刘玮的大军。
  同时以少帝的名义,号召天下勤王,与刘玮进行持久战。
  可哪知走到偃师的时候就传来不好消息,董卓的精锐被灭,东去的道路被掐断。
  接着,无数大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将他们这只从洛阳城逃出来的乌合之众围在这里。
  虽然何太后身后有卢植、黄琬等人,以及西苑军、北军五校、豫州军等如此众多军队,但他们军心涣散,战意全无。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
  而且,队伍之中有不少将领开始在暗中密谋要杀掉董卓。
  毕竟董卓放火烧洛阳城,对水源投尸体,纵容士兵杀戮抢劫等恶行,已经让这些将领心生仇恨。
  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亲戚朋友家人在洛阳城中。
  而袁隗、王允、杨彪等人一众大臣的家眷被董卓挟制,也是敢怒不敢言。
  赖以保护他们的袁术和他的南阳军,却在关键时候选择了离开。
  这更让袁隗等人无比恼怒。
  他们却从不自责,因为从他们采纳袁绍的计策,怂恿何进让董卓进京兵谏那一刻起,就已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后续事情的恶化,岂能他们能控制?
  “卢大夫,黄刺史,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陛下身边,就剩你们这些忠臣良将了!”
  何太后可怜巴巴看着卢植和黄琬等人。
  “太后,如今这个局面,只能与董卓放下成见,同心协力,集合全部力量,与刘玮决一死战了。”
  黄琬沉声回答道。
  “我却以为董卓主力丧失,兵势微弱,而且士兵对他怨声载道,不如借此除掉董卓,收编他们的兵马,然后振奋士气,上下一心,才能决战。”
  卢植却持不同意见。
  作为大汉最后的三位顶梁柱之一,卢植平定完黄巾之乱后就不再带兵打仗,而是在朝廷担任御史大夫之类的职务。
  同他一起的皇甫嵩,先是得罪十场侍,后又得罪董卓,早被赶出朝廷。
  另外一将朱儁,在董卓秉政时,想任朱儁为副手,遭其婉拒。
  朱儁担心董卓陷害,于是出逃荆州。
  因此何太后听了贴身太监王振意见后,能招来勤王保护少帝的,也就是卢植一人了!
  “两位爱卿的意见,让本宫十分为难啊!”
  何太后却头痛起来,她除了宫斗和床上在行,这策略之事却是想不明白。
  “太后,若是除掉了董卓,我们还能一战!”
  “但还与董卓心怀各异,陛下和大家就被刘玮的兵马所破。”
  “现在刘玮应该带着陈留王进了洛阳,他手中有先帝的遗诏,据说还是太皇太后的懿旨,若是立陈留王为帝,有理有据!”
  卢植坚持要杀了董卓。
  “卢大夫对杀掉董卓有几分把握?”
  想了好久,何太后这才下定决心。
  当初在皇宫,是袁隗对他们苦苦相逼,要将她和少帝扣下献给刘玮换来荣华富贵,这才让何太后选择与董卓出逃。
  现在被围在偃师,董卓精锐尽失,而袁隗他们家人受董卓所制。
  如果依照卢植所言,将董卓擒住,那偃师城中的各方势力,就能形成统一,为何太后所掌控。
  因为卢植他们也终于推测出来了,刘玮的百万大军就是虚张声势,而偃师城外的十多万大军,才是刘玮的真正实力。
  只要卢植带着这十万大军与城外兵马决战,一旦赢了,那就能翻盘了。
  现在还有很多人都在观望着呢!
  “只要太后宣他来这里议事,臣就有八分把握,将他当场击杀。”卢植一脸笃定。
  “好!那就依卢大夫之议,早做安排。陛下和哀家,以及城中十万将士,全依仗卢大夫了。”
  何太后一脸期盼,把最后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卢植身上。
  “老臣定不负太后重托!”卢植一脸凝重。
  黄琬见何太后采纳了卢植的意见,也不好多说,于是便也行礼应允。
  卢植当即要离去,他要去营中选拔亲信士兵。
  何太后也准备安排内侍去董卓军营传令。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在通报:
  “禀报太后,太师求见!”
  什么!
  卢植和黄琬当即大吃一惊,自己刚和太后商议要除掉董卓,董卓竟然自己上门来了。
  “董卓这个时候来,意欲何为?”
  何太后也有些惊慌失措,“莫不成我们所商议之事泄露?”
  “太后勿要惊慌,我们才刚刚商定,董卓怎么可能就知道呢?”
  卢植急忙安抚何太后,“臣现在就去召集亲信过来,太后先稳住他,切莫惊慌露馅。”
  何太后深吸一口气:“哀家知道了!卢大夫快去快回!”
    三月,初春。
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168_168957/78710026.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