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传_分节阅读_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个儿又不是残了,怎么自己不送?这事儿我们可管不着!”说着,猛然夹起锅里的肉片,放进嘴里,且自得其乐。

    安芝听罢,气得脸通红,转身便往外走,奶妈忙跟着,就听见里面还传来老婆子的声音:“一个窑姐儿的种,哪里就那么金贵了?仗着老太太疼,兴得她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另一个附和道:“不就因为她娘,胎里带的轻狂!”

    安芝一听,浑身一颤,猛然间停住脚步。奶妈一听,忙捂着安芝耳朵,带着安芝就往远处走,走得远了,才放开手说道:“这起子糊涂婆子,喝两口黄汤,嘴里胡说八道,姐儿千万别听她们的胡话,当心学会了哪天一不留神说出来,老太太问你!”说着,便拉着安芝往颐年堂走。

    安芝自然是不能明白“窑姐儿”是什么意思,想来想去,只记起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年,那么,王宝钏是窑姐儿么?安芝知道自己是庶出,生母老早就死了,怎么自己亲娘家里很贫苦么?就算是贫苦的人,不过是吃的用的比人家坏些,也不至于要受人轻视。听那两个婆子的语气,仿佛是很瞧自己生母不起的。自己亲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连这样糊涂腌臜的婆子都瞧不起么?

    安芝想着心事,也不怕了,随着奶妈回了颐年堂。奶妈气不过,把这事儿跟白芷说了,只没说婆子们最后的那几句话。白芷一听,忙回了老太太,老太太大怒,撵了这四个婆子,令换了四个精明能干的在内院看守,还吩咐厨房炖了燕窝给安芝压惊。

    若是以往,安芝定然要跟老太太诉苦一番,非要把这几个婆子捆到自己面前才高兴。可是这几日,她只想着生母的事情,因为那些人对生母的轻蔑态度,使安芝莫名其妙多了一种自卑的心态。待要问人,又不知怎么开口;不问,又实在想不明白。

    这日,安芝实在闷得难受,来找幼芝说话,两个人在里屋聊了一阵,就开始描花样子,不过一会儿功夫,就听见外面四太太姚氏和四老爷说话,一开始还好好的,越到后来越像是要吵起来一样。幼芝干脆丢了手里的活,跑到门口去听。

    “哼!好时髦的四爷,倒知道去捧女明星了!”

    “你说话就说话,何必这么夹枪带棒呢!”四老爷的语气虽有些不耐烦,但也听得出是陪着笑的。

    “我夹枪带棒?我好言好语劝你,你倒是肯听呢?这种女人,不过比窑姐儿略强些罢了,兴许还不如窑姐儿。人家摆明了卖身,她们还要藏着掖着,面上还要装正经人,真是要把我笑死!”

    “你说话也过分了些,什么窑姐儿不窑姐儿的,还是官小姐呢,你就不怕这么说话辱没了你?”

    “你都敢跟这样的人来往了,连人家的私密相片都有了,你不怕辱没,我怕什么呢?”

    “你看你,我不说了吗?这是我请她一起去陪洋人,她偷偷送我的,当时我也不能不收,这样的相片,更加不能扔了,你叫我怎么办呢?”

    那边是一阵沉默,半晌儿才听见姚氏的声音:“你在外面做大事,横竖都有你的借口。我只劝你一句,别也找个窑姐儿进门,步了三老爷的后尘。我虽没有三嫂那样的杀伐决断,把平氏除得那么干净,可我就是拼了这一条命,也绝不叫你们安生!”

    “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呢?我的好太太,你也忒信不过我了!”这一下,两个人仿佛又和好了,不时有笑声传来。

    幼芝讪讪地过来,说道:“这说的是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懂。”

    安芝虽然坐的远,却听得清清楚楚。听那意思,窑姐儿必然不是好人了,而且,生母和三太太,仿佛也很不合。安芝似乎明白了些,可还是越发糊涂,只觉得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抖个不停。

    这时,就听见外面姚氏说道:“你不跟着七小姐,来这儿做什么?”

    幼芝的奶妈说道:“小的去五小姐那里拿新鲜的花样子来了,六小姐和七小姐都在里间呢!”

    姚氏一听,怕自己刚才的话被姑娘们听见,忙进了屋,就看见两个小姑娘趴在炕上睡着了,才松了口气。走上前去叫醒了安芝幼芝,“怎么大白天就睡了?描的是哪一家的花样子呢?”

    幼芝装作迷糊的样子,姚氏笑道:“得了,困成这样,快躺下睡吧。”说着,奶妈已经拿了两床被褥,在一边铺好,幼芝和安芝便迷迷糊糊地钻进了被子里。姚氏见两个孩子安顿下来,便走了出去。幼芝觉得被窝里实在舒服,也懒得爬起来,便所幸睡了。可是安芝却在被窝里攥紧了拳头。

    藏心事无人不含笑

    到了腊月初八,周府除了熬腊八粥,还有一项大事,就是请裁缝师傅来给府里的一家老小量体裁衣,等到腊月二十八,新年的衣裳必然要送到各院;到立春的时候,每人四件春装便要送来了。

    今年腊八,周老太太见家里的几个小姐都长大了些,等到夏天杨少爷回来,大小姐只怕要谈婚论嫁,那么四个姐妹齐聚的春节只怕只剩这一年了。便交代四个小姐各煮一锅腊八粥孝敬长辈。

    一大早,周老太太便由儿子媳妇们陪着歪在大饭厅的榻上,笑道:“咱们这四个姐儿,也不知道煮出一锅什么东西给咱们。”

    青姨笑道:“自然都是好的,咱们家的女儿知书达理,又通晓女红厨艺,一个个都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人物呢!”

    周老太太抿嘴一乐:“那是自然,不光是咱们家的女儿如此,咱们家娶媳妇,也是这样的人物。烹饪女红是妇女的根本,就算不必她日日里下厨房,也要会些。”

    正说着,就听见外面幼芝笑道:“安芝姐姐也没来?今儿倒叫我拔了头筹了!”说着便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幼芝就进了屋里。

    “给老太太,太太们请安!”幼芝一进来便屈膝行了一礼,四太太故意皱皱眉,说道:“偏是你最不安生!”

    幼芝也不怕她,只吐吐舌头,走了上来:“老祖母,我可是第一个煮好的!”

    老太太笑道:“这粥煮久一点软烂,你可别顾着拔尖儿,把没煮好的端上来啊!”

    幼芝笑道:“那怎么会呢!”

    这边话音刚落,大小姐兮芝走了进来,身后的奶妈端着一个几层的食盒。兮芝一进来,微笑着向几位长辈行了礼,就坐在一边。

    又过了一阵,才看见安芝和明芝携手进来,一见屋里的架势,安芝笑道:“糟了,这回可落了第了。”

    三太太忙说道:“哪里,刚刚好。”

    安芝忍不住多看了两眼三太太,最终还是没有接话。

    老太太笑道:“那就摆饭吧!”

    话音刚落,几个儿媳妇便起身摆饭,老太太端坐在饭桌前,面前摆着一个胭脂红开光粉彩七桃碗,里面的粥泛着光亮,看上去就黏稠软烂。老太太尝了一口,说道:“哟,这碗里的粥是谁做的?”

    兮芝脸一红,站起身:“是我做的。”

    老太太笑着看看兮芝:“真好,是得了大太太真传了!”

    大太太忙笑道:“我懂得什么!不过是这孩子有孝心,自己琢磨的罢了。”

    老太太点点头,又看见一只流金碗,尝了一口里面的粥,说道:“这是谁做的?”

    幼芝便站起来,满怀期待,只听老太太说道:“这味儿……你放了几样米啊?”

    幼芝歪着头想了想,说道:“我是按着《燕京岁时记》做的,‘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这么算起来,总有二十样东西了!”

    老太太笑了笑,放下勺子,说道:“单这些东西,怕是做不出这个味道来。”

    幼芝瞅瞅四太太,忍不住笑道:“老祖母,这碗粥的关键在于水,这水是我用雪水泡了梅花瓣熬出来的……”

    话还没说完,就听四太太说道:“胡闹!给老太太的东西,由得你这么乱做吗?”

    老太太连忙放下勺子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可不敢吃了,我老婆子可惜命着呐!”

    说得其他人都笑了,四太太有些尴尬,说道:“我早说了,让孩子规规矩矩的,谁知她偏不听,非要整些幺蛾子。”

    老太太笑道:“她们小孩子爱闹,我要是年轻些,壮些,也敢陪着她们闹,可惜老了。”又看着剩下的一只岁寒三友青花碗和一只珊瑚红留白兰花瓷碗,便问道:“这分别都是谁做的呀?”

    明芝说道:“那只红碗是安芝妹妹做的,青花碗是我做的。”

    老太太点点头,舀了一勺青花碗里的粥,尝了,笑道:“软糯可口,这味道让我想起你母亲做的粥了。”

    二太太笑说道:“是我教她的。”

    老太太没说话,又舀了一勺红碗里的粥,尝了一口,觉得不够,又尝了一口,说道:“你是怎么做的,这么好吃?”

    安芝微笑着:“就是寻常的五谷杂粮,不过我初三就把红枣搥破泡汤,昨天早上泡了米,今儿早起熬得时候,加了两味中药,所以能够煮烂。”

    老太太奇道:“初三?初三我还没叫你们姊妹们煮粥呢!”

    安芝低着头:“我想着我也大了,可以给老祖母做点东西了,所以早早准备了。这粥里还加了薏仁米,大麦仁,黑米,健脾开胃,补气安神,老祖母多吃一些吧。”

    这一席话说得老太太眼圈都红了,说道:“好,我吃这一大碗,如何?”又对众人说道:“我这几个孙女,都是有心的,不枉我疼她们一场!”说着,拉着青姨的手说道:“一会儿吃了饭,去把我那几只冰种翡翠镯子拿出来。”

    青姨笑着答应了,老太太说道:“现在时兴戴镯子了,那就给姑娘们压箱底玩儿吧!”

    兮芝,明芝,安芝,幼芝一同起身谢了,便坐在一角的桌子上吃饭。安芝实在觉得好笑,对幼芝说道:“你也真敢琢磨,就不怕老太太吃了闹肚子,到时候准跑不了你一顿揍!”

    幼芝不以为然,说道:“有什么不干净的,怎么就吃坏肚子了呢?你没看《红楼梦》里妙玉喝的茶,都是用旧年的雪水煮的呀,你什么时候见说妙玉拉肚子啦?”

    安芝惊道:“了不得,你看了《红楼梦》了?”

    幼芝撇着嘴摇摇头,说道:“那个最没意思,我只是听大姐姐说过一次。”

    安芝点点头:“我看你也不像是能看《红楼梦》的人,你呀,应该最爱看孙猴子!”

    明芝看了看幼芝煮的粥,说道:“这粥有点儿过了。”

    幼芝一愣,问道:“哪里过了?”

    “岂不闻袁简斋说过:‘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你这全是米,哪有水?可惜了那些桃花儿了!”

    幼芝伸脖子一看,说道:“五姐说的好没道理,过了这么久,粥都凝了,可不显得稠嘛!”

    安芝笑道:“怎么会呢!桃花潭水深千尺呢,五姐你再往下面舀一舀就有水了!”

    幼芝皱皱鼻子,说道:“你去槌枣儿去吧!”

    幼芝便和安芝笑作一团,明芝在旁边说道:“你们又闹了,一会儿大老爷又要说你们不矜持了!”

    这一吓,幼芝和安芝便端坐好,不敢再闹。

    饭后,几个儿媳妇陪着老太太回了颐年堂,老爷小姐少爷们则各回各院,各做各事去了。

    一坐定,老太太便说道:“素日里老有人说我偏疼六丫头,我可错了?一碗腊八粥,多小的事,难为她想得周全!”

    三太太忙笑道:“可不是,我原告诉她几种煮粥的法子,她的粥是寻常,可是肯用心,这非得心里装着老太太,要不然做不出这样的。”

    周老太太眼神淡淡地扫过三太太的脸,笑说道:“这个孩子的好,又何止这些呢!”

    众人都点头应是,青姨拿着镯子进来,老太太说道:“叫白芷给她们姊妹们送去吧!一会儿裁缝师傅来,老三媳妇儿照应着些内院的女眷。”

    三太太答应着,众人说了会儿话便各自散了。

    老太太问青姨道:“安姐儿煮的粥你可尝了?”

    青姨笑道:“尝了,倒真是软糯可口,难为她没个母亲在一边指点,还能做这么好的东西。”

    老太太说道:“我怎么觉得她一夜之间就懂事了很多呢!照往常,虽有好的,她也只是见着了才想起给我,这腊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21_21599/3769590.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