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花烟月_分节阅读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琴艺、书法原来还过得去?我会的,还不仅是这些?还是,我只是茫远时空中的一缕游魂?

    我慢慢看向他,眼睛渐渐发涩。

    他神情微变,伸手将我圈进了怀中:“好了好了,不喝就不喝吧。”

    我闻言又笑起来,“我就知道我师最好了。”

    说罢伸手将他反抱住,头埋进他的胸前。

    身上的檀香味也令人心安。

    他身子微僵,过了会儿,声音自头顶传来:“简非,你有没有看中哪家姑娘?朝中想找我作伐之人很多啊。”

    我一听,一阵寒意自脊椎低部传来,不自禁地轻颤起来。

    他低笑起来:“简非,你这反应可真特别。”

    我忙抬起头来,认真地看向他:“你可千万别答应什么,我反正是不想成亲的。”

    他低头看我,微笑起来,却又叹息一声,在我耳边说:“好,不答应。不过,你可得答应我一件事。”

    我见他这样说,忙问:“好的,是什么事呢?”

    他双臂一紧,将我更靠近他:“记住,什么时候也不要在别人面前喝酒,什么时候也不要让别人看见你喝醉的样子。”

    我笑着挣开他的怀抱,横了他一眼:“你抱我这么紧干嘛?就这事啊?行,我答应你。不过你得先告诉我,我喝醉了是什么样子。”

    他静静地看着我,笑意微掩,眼中光芒渐渐变得浓酽。

    我以为他要说什么,哪知他却咳嗽了一声,转身说:“走吧,傻小子,我送你回去。”

    春风真个,取将花去,酬我清阴满院。

    倦勤斋窗外有几棵古树,暮春四月,花事阑珊;只浓翠欲滴,清气喜人。

    这日午后,我坐在窗前继续讲故事。

    原本是输的人讲,可小李子、小卫子肚里的故事很快被掏空,再说不出什么东西来。

    俩小子就抗议,说我只听不讲,没有义气,因此缠着我讲。

    我听着这“义气”二字,又看看他俩,心思一转,已想起个故事来。

    《鹿鼎记》。

    于是开讲,这二人听得双眼发直,又双眼放光。

    我心中不禁微微一酸。

    他们年龄与我相仿,却为生计到如此境地。

    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他们听到韦小宝居然敢在皇宫内偷食,十分替他紧张;听到与小玄子“死约会,不见不散”打架事,又觉得特别好玩;听到这小玄子天天换新衣,又开始猜测这小玄子的身份。

    “这日午后,那韦小宝悄悄来到上书房,突然有人进来了,他只得躲在书架后面。不想来的人,却是皇帝和几个十分厉害的大臣……”

    我讲着,他二人神情十分紧张,到如同自己身陷险境般。

    心里好笑,抬头却见阿玉走进来,我不动声色,继续:“那凶恶的大臣这时气势汹汹地向皇帝逼近来,少年皇帝‘啊’的一声惊叫,从椅子中跳了起来,一侧头间,正好韦小宝也探出头来,两人一照面,韦小宝也是‘啊’的一声,只听他叫到……”

    我突然瞪大眼睛,神情惶恐地站起来、朝着他二人身后大喊一声“皇上!”

    其时,阿玉正站在他俩身后,听我这一声喊,不觉一怔。

    他二人本来就已十分紧张,突然见我这样,也一起回头,正看到阿玉无声无息立于身后,两人顿时吓得脸色雪白,神情张惶到十分。

    我看着他们,不由抚着桌子哈哈大笑,笑得泪都下来了。

    好半天,我颤抖着手,指着他们,可还是喘不过气来,一句话怎么也说不完整。

    “阿玉……阿玉……,你来啦。哎呀,哎呀……,”我揉着肚子,“瞧,这俩小子吓的……”

    阿玉已缓了神情,微笑着上前拍着我的背:“在做什么?”

    我渐渐平静了气息,仰头笑对他说:“讲故事给他们听啊。”

    他看着我,自自然然地抬起手,将我眼角残余的泪花揩去。

    我嘻嘻一笑,又胡乱用衣袖一抹,起身倒了一杯茶给他:“怎么今天有空来这儿?”

    他已坐下,坐得那叫一个闲雅。

    整个人沉静,端凝,却又看得出此时心情十分好。

    “说说看,是个什么故事。”他坐姿笔直,意态放松。

    真有他的。

    我于是挑了讲,他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当听到韦小宝初遇小玄子时,他眉一微凝,眼底有笑意轻现。

    这家伙聪明啊,估计已猜出小玄子的身份了。

    听到韦小宝如此不合礼法与小玄子“死约会”动真格地撕打时,他笑意更浓。

    听到韦小宝被小玄子逼了认师傅时,他已是哈哈大笑:“哪里出来的这糊涂小子……”他突然顿住,看向我。

    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声音清冷,却又无限欢悦的样子。

    怪人。

    “我说简非,你不如也认我做师傅吧。”他凝望我,眼里笑意十分。

    “哦?”我微仰了下巴,斜看他,“那你告诉我,你有什么是可以教我的?”

    他轻笑:“你跟明国师学什么?”

    我接口:“风花雪月。”

    他一愣,随即又是一阵大笑:“风花雪月,哈哈,你身上哪有半分风花雪月的影子?”

    “嗯,可见明国师并不能胜任哪——”他居然也拖长了声音,“不如转投阿玉门下,让我来教你,如何?”

    我见他这样,也就浑不当真:“好啊好啊,阿玉老师在上,请收简非一拜。”

    说着朝他微微一躬。

    他手微抬,一句“免礼”,声音沉厚,眉宇间那叫一个严肃庄重,动作那叫一个优雅。

    霍,真会演哪。

    我笑嘻嘻地直起身子看着他。

    见我打量他,他微微一怔,神情随即松弛下来:“简非,记住了,以后你是我的徒弟了。”

    说罢大笑出声。

    “来,这是为师的见面礼。”说着从身侧取下一块玉,笑放到我手里。

    啊?

    我站那儿,眨眨眼睛,再眨眨眼睛,愣是没反应得过来。

    手里拿着块着手成温的玉。

    怎么说着说着到变成真的了?

    他凝望着我,墨黑的眼里全是笑。

    终于忍不住,又朗声大笑,站起来,将我往怀中一带,在我耳边说:“记住了,风花雪月,嗯?”

    说罢,还朝我眨眨眼。

    我顿时觉得这四个字变得说不出的暧昧。

    涨红了脸,急挣出他怀抱,刚想说话,他却伸手在我唇上一按:“不许反悔。”

    说完,施施然向门口走去。

    高而挺拔的背影,闲适的步履,从容不迫的风度。

    渐渐地出了门,渐渐地看不见了。

    剩下呆若木鸡的我与僵如木雕的李、卫二小子。

    面面相觑。

    湖海相逢

    风流千古,一时人物,好记尊前语。

    朝中近来最大的事是迎接宋言之将军得胜回朝。

    他边关数年,如今一战大伤敌兵元气,昊昂国从此暂无大的外患。

    朝野上下,一时争说宋言之。

    皇帝应当是很高兴的吧,从礼部忙得脚不点地以迎将军归来即可知。

    算算剩下三天,那宋言之即到都城。

    皇帝已下令,百官需得郊迎。

    城中百姓亦得洒扫庭除,家家设香案,以迎将军。

    霍,这大阵仗,宋言之如果坦然受之,就该抚抚他项上脑袋了。

    功到雄奇即罪名。

    但这事与我何干?

    我仍是倦勤斋小小侍讲,放眼朝中,似乎像我这般闲的,不多。

    想起那天明于远告诉我宋言之要回来了,他说完后那探究的表情,害得我一愣。

    想了想,才记起我与这宋言之还颇有些渊缘。

    我不禁笑起来,对这人到生了些兴趣。

    这天夜里,我泡完澡,练完瑜伽,解衣将眠,简宁来了。

    他最近消瘦不少,想必为这次劳军之事费神不少。

    我想穿衣起来,被他制止了。

    他坐在我床头,微笑地看着我说:“原来担心你不适应朝中生活,现在看你气色,想必倦勤斋事务到很适合你。”

    我坐起来斜倚着枕头:“是啊。到是爹爹,这段时间清减不少。爹爹也别太忙,要学着偷懒。”

    他笑道:“别人可以偷懒,独我不能。呵呵,非儿,你定是时常偷懒的了,对不?”

    我嘻嘻而笑:“能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非儿就是那无能者。”

    简宁细细地重复一遍这话,笑起来:“非儿,你自幼聪慧,做个能者又有何难?不过,爹爹到宁愿你像现这样,嗯,泛若不系之舟,活得优游率性。”

    我看着简宁,慢慢地眼睛就开始酸涩。

    简非何幸,身为简宁的孩子。

    可是简宁呢?

    我自他身旁圈住他,头侧枕着他的腿:“爹爹,你真好。非儿有一句话早就问爹爹,也不知现在当讲不当讲?”

    简宁轻抚我的头发:“呵呵,非儿,对爹爹还有什么不当讲的?”

    “别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为何爹爹……”我抬头问他。

    简宁闻言一怔,低了头细细端详着我,伸手轻抚着我的眉眼,良久,叹息一声。

    哦?这当中有什么缘故吗?

    我笑道:“红袖添香夜读书,爹爹为何不考虑考虑?”

    简宁听后,伸手在我头上一弹:“你这孩子,到调侃起爹爹来。”

    “嗯,红袖添香夜读书。不知非儿看中哪家红袖了?说给爹听听,也好去替你下聘。”简宁微笑着问。

    我大寒,低喊道:“爹爹——我现在不想成亲,要成亲也是爹爹去。”

    简宁静静地看着我,极清秀的脸上神情难辨。

    “非儿,你……”他几不可察地叹息一声,却转了话题,“你整天在倦勤斋都做些什么呢?”

    我一听,立即轻松起来:“玩啊,与李、卫二小子玩。”

    简宁看着我,微微笑着。

    “两天后郊迎,你也是要去的吧?”他看似不经意地问。

    我看着他,依稀明白了他今夜的来意。

    我摇着他的手臂,笑着说:“爹,你放心,非儿早已不是十年前的非儿。”

    简宁细看看我,也笑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散朝后,去找明于远喝茶,结果他却被皇帝留下来了,我只得一人前往。

    这几天,都城聚了很多来观礼的人,所以城中人头攒动,气氛似过节般热闹。

    兰轩茶馆更是一席难求了。

    陶掌柜果是信人,我到时,只听松阁空着。

    临窗而坐,茶博士沏了茶,送了茶点,就出去了。

    茶馆里人声杂沓,都在说宋言之。

    有说宋将军少年时一战成名,今年也只得二十八岁,英雄了得的;有说宋将军作战英勇,每次交战都身先士卒,且用兵如神的;有说我昊昂国运昌隆啊,文有简丞相明国师、武有宋将军的……

    我慢慢喝着茶,看着楼下风景,听着耳边喧哗,到也并不寂寞。

    突然听到敲门声,抬头看,见陶掌柜站门口,笑得十分热诚却又有些为难的样子。

    我笑问他什么事。

    他说:“原不该来打扰公子,可是,今天小店爆满,现在却有位客人,他……”

    我不等他说完,就笑着说:“行了,陶掌柜,你请他进来吧,我正好略有些寂寞,多个人,正好一处说话。”

    正说着,门口已进来一个人,我抬眼看去,觉得十分面熟,一想,立刻上前拉着他的手,笑道:“哎呀,原来是楚伯,十年不见,你风采犹胜往昔啊。”

    来人正是宋言之府上楚管家,当年送马到简府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1_31497/4749829.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