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云谱_第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书快书快,看书最快!书快电子书论坛:http://www.shukuai.com

    ----------------------------------------------------------

    锦云谱

    作者:沧泠曲

    那年,她嫁衣似血,发髻散乱,顶风立在悬崖边。眸如利剑,恨恨地望着他咬牙诅咒:“凌寒南,我青瑾便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定要你血债血偿!”

    多年后,新拜的上卿墨袍如夜,俊美如玉,在大殿上虔诚跪下。眸光流转,坚定地望着他朗声起誓:“臣墨锦云忠于陛下,生当陨首死当草结。”

    那些生命中遇见的、错失的,如花开一瞬,芳华绝代,又暮落凋零,徒留心伤。

    芳菲尽去,繁华倾覆。她深陷迷局,步步为营。阴谋算计、真情假意,辨不清道不明。

    只愿执一人之手,从此一心白首。

    第一章 少年墨锦云 宫宴忆前尘(上)

    更新时间2011-6-30 13:43:59  字数:3000

    【楔子】

    齐渊顶着熊猫眼蔫头耷脑地从太史院里出来,已是日薄西山了。他抱着十几卷书册穿过四下无人的长廊,肆无忌惮地打着哈欠。

    在那老头气味浓重的太史院里赶胎一般火烧火燎废寝忘食了三日,就这样将齐老头给他的事务全部完成了。看这下齐老头还有什么理由禁他的足!

    他正暗暗自得,掐指算了算日子,终是错过了捧玉阁拂珠姑娘的诗文会友了,好生气馁!齐渊暗暗跺脚又咬牙切齿一阵,也没看路一个转身撞在了柱子上,身形不稳一头栽倒在地,书简哗啦啦散落了一片。

    齐渊无力挣扎起身,半趴在地上手忙脚乱去拾书简,开始腹诽这沉默的柱子。

    垂首之间呼感到一阵淡到极致的清香散来,伸手间似有落英飘摇而下,悠然落在书简上。他“咦”了声,缓缓抬头看去,然后便愣住了。

    眼前的少年眉目清逸如东流碧水、温润如蓝田暖玉,身着墨色深衣的他,如玉树桂枝般立着,广袖翩然似仙。

    少年的视线落在仰着头傻愣愣的齐渊身上,平澜无波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辨不清的意味,淡淡一笑,声线清润:“这位大人,可需要帮忙?”

    齐渊有些痴了,微张着嘴巴傻愣愣得望着少年。少年已俯下身拾起脚边的书简,他的手指修长而骨节分明犹如玉砌,不觉连藏在深宫多年有些破败的书简也变得明润起来。

    齐渊揽了揽怀里的东西从地上爬起来连忙上前道谢。

    少年的目光在书简上游走几番不知意味地轻笑一声,而后递了来,笑问:“大人可是太史院的?”说着目光又落在了齐渊身上。

    他顿时有些窘迫,知道自己现下的模样大概只能用“蓬头垢面”“狼狈不堪”形容,却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少年也不多言,笑着行礼道了声“告辞”转身便走。

    齐渊还傻愣在原地,眼见少年越走越远了,忙唤了声:“唉,那个……”

    少年停下脚步回眸看来。齐渊咽了咽唾沫,说道:“我叫齐渊,你叫什么名字?”

    他微愣,而后浅笑道:“墨锦云。”

    那天的夕阳很美,金色的光线丝丝缕缕地缠绕着他,光影落在他的眉间、落在他的唇角、落在他的发梢,几分说不清的妖娆说不出的寂寥。

    这是齐渊第一次遇见墨锦云。他后来想,能遇到这么一个人,这辈子算是值了。

    其实如今不知墨锦云为何人的,除了在太史院里关了三日的齐渊,可能再无旁人了。齐老头的墨迹未干的书简上记着:“墨锦云,字悔之。锦州人氏,祖上三代经商,家资充盈。弱冠赴京,对策时著《国策论》一举头筹,为陛下赏识入仕。墨丰采脱尘温润尔雅,世人称其‘墨玉公子’。”

    【第一章少年墨锦云宫宴忆前尘】

    华灯初上,朱红宫门缓缓打开,二十四位掌着红绡宫灯的丽装宫娥鱼贯而出分站宫道两侧,静候着天子钦赐的对策状元赴宫宴。

    紫缯马车在宫道尽头停下,遂即一身红色官服年约五十上下的男子率先下了马车,跟着出来的则是一个俊逸的年轻男子,正是墨锦云。纵使见过不少奇秀之人,宫娥们偷眼望着始终噙着浅笑的墨锦云仍是双颊泛红心如鹿跳。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太尉杜存风打量着身侧这个不过弱冠的男子,不由笑道,“墨公子如今深受陛下赏识,一篇《国策论》拔得头筹,美名天下传。真是羡煞旁人啊。”

    墨锦云闻言浅笑着,对上杜存风精明的眼,不卑不亢道:“学生惭愧,承蒙陛下与大人的赏识。”

    杜存风伸手捋了捋下巴上那一小撮胡子,仍想说什么,只听见一声清越的“迎!”。瞬间一枚烟火倏得在夜幕中绽放,绚烂迷幻,接连又响了四声,夺目光彩在人们惊叹之中一展芳华。

    只为迎接墨锦云。

    这已是旧俗了,凡宾客入宫宴,以烟火迎之。国主九枚,诸侯七枚,大夫五枚。而这仍是布衣无任何官衔的墨锦云却独享士大夫的荣誉,可见皇帝对他的看重。

    杜存风也不禁叹道:“老夫也跟着墨公子沾光了。开朝四年以来除了新帝登基,这还是第一次呢。”

    墨锦云的脸庞在绚烂光彩中染上几分迷离,忽明忽暗中看不清神色,却不难感到他身上在一瞬间散发的凛然。锦云侧眸深深看着他,似笑非笑道:“大人为官十年有余,总在前朝见过。”

    他的声调很冷,尾音微微上扬藏着几分嘲讽。杜存风有些错愕,惊疑地看向墨锦云,而他如沐春风地微笑着,一副纯良无害深受感动的模样,方才就好似幻听。

    走进第三道宫门时,终是看见宏伟的正殿,九霄霓虹飞檐重阁,华灯宝炬辉煌盛大。

    如今它叫齐光殿。

    锦云抬眸,望向层层高台上那苍色身影,胸口重重一击,双眼微眯似在思索,而隐于袖中的双手紧握成拳,微风拂过他的袖袍,衣袂上那朵用银丝勾勒的曼陀罗栩栩如生。

    “宣墨锦云觐见!”连唱三遍,那声音在空旷的殿前久久不散。纷纷井然入座的文武百官齐齐望向这个一开始就被赐予太多重视宠幸和的商人之子,有羡有妒有不屑有好奇。

    墨锦云微整衣袖,背脊挺直,举步走出了队列。他的那番闲庭信步般在文武百官带着些许傲然和坦荡的神色,饶是杜存风如此位高权重的开朝元老也不禁感叹。

    丝管响起,韶乐似美人的水袖回转飘扬,墨锦云高昂着脖颈,望向他一步步走近的皇帝。

    高高在上的男子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却已然有君临天下的威严凛然之气,他幽邃的眼眸深沉而寒冷,似笑非笑的嘴角却勾起似是温和的弧度。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如此……憎恨!

    往事如利刃划破了他的肌肤,穿透了他的胸膛。前尘一幕幕如飞鸿飘絮,让他不得不想起。

    “你是谁?”稚嫩的女孩扬起头,望着眼前伟岸英俊的玄衣男子。

    “末将凌寒南,拜见七公主。”男子不卑不亢地回答,声音虽冷,却不乏温柔。

    凌寒南……如今的凌帝,有着一如多年前冷然又柔和的目光,却再无法让这女孩的心怦然。

    那个女孩总雀跃地跑过去,拽着他的袖子欢喜唤道:“南哥哥!南哥哥!”男子亦会回之微笑。

    如今,墨锦云垂眸在凌寒南面前跪下,沉声道:“墨锦云叩拜陛下。”而后米公公手捧御旨开始宣读,大意将锦云称赞一番,拜为谏议大夫。此旨一下,众人哗然,竟然直接将墨锦云拜为九卿,虽谏议大夫俸禄不过六百石,却可时刻跟在皇帝身边为其谋任何事,掌事之广让人羡艳。更因为明眼人都知道,这墨锦云一开始便是这谏议大夫之职,此后恐怕他的仕途更加前程似锦平步青云。

    这……凌帝此举,着实让人惊诧,又让众人心里开始左右权宜。看向墨锦云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恨妒抑或是敬畏。

    殊不知这位谏议大夫袖中的双手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一片温热的湿意。

    “臣,谢主隆恩!”锦云叩首。

    凌寒南听不出喜怒的声音自他头顶传来:“墨卿是难得的栋梁之才,望墨卿与《国策论》中的说辞一样,切莫让朕失望。”

    锦云抬起头对上他幽深的眼眸,时光迅速飞转起来,只有那双眼眸以及四年前的一场灭顶之灾。浓稠的腥血似浇头而下,锦云身上冷热交替着,耳边只听哭叫之声喊杀之声、大火中危楼倾塌之声。

    “瑾。”一身戎装的男子喜怒不辨地唤着悬崖边的女子,他虽笑着眼底却覆着一层寒冰,“到我这里来。”

    女子脸上泪痕未干,精致的妆容已经花作一团,细细梳理的云髻也已松散,十二个最善女红的宫娥花了足足一年时间绣的嫁衣也残破不堪。她原本应当成为世上最幸福最美丽的新娘,谁料一场宫变的主谋却正是他。她拼死逃出宫却终究被他率领的轻骑追上,已然逼到了绝路。

    女子的目光越过他的肩头望向身后兵甲沾着血迹的寒刃,愣愣地往后退着,脚后松软的土石瞬间跌落入深渊激流之中。“瑾,那里危险。到我这里来。”男子又唤道,神色温和就似往日一样,然而她却看到了凛人的催逼。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6_36604/552935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