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_分节阅读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   上任的第二天,嘉良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麻烦,见到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幕。

    上岭乡的三百多名老师听说原来的一、二把手都调离了,新书记、新乡长到任了,他们立即行动起来,集体来到乡党委请愿,请求新书记、新乡长抓紧解决前任领导遗留下来的工资问题——他们已经七个月没领工资了。

    书记没来,嘉良这个实际的二把手,名义上的一把手必须出面。

    秘书小赵知道问题的复杂性,善意地奉劝嘉良,让他躲一躲。他告诉嘉良,这是几任书记,包括县委、县政府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让他这个乡长千万别蹚这个浑水。

    小赵善意的进言,嘉良不仅没有领情,相反火气却“腾”地升了起来,严厉地批评了小赵,说小赵工作态度不端正,做事不能光敷衍塞责,而且要求小赵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面对的问题必须面对。

    小赵心里非常委屈,暗暗责怪自己拍到马蹄子上去了。

    看见请愿的人群,嘉良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们这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人民教师太可怜了,他们穿着破旧的,过时的,连民工都不愿穿的破旧衣裳,可怜兮兮地向自己的父母官倾诉着他们的苦楚。人群中,甚至还有嘉良初中的代课老师。

    他们有的哭诉着母亲还躺在医院,等着工资买药,有的告诉嘉良,女儿连学费交不起,已经辍学去了深圳,有的告诉嘉良,由于严重的课业负担,超负荷的工作,自己患上了脊椎炎,但却无钱医治,他们就这样一直硬撑着……

    泪水再次夺眶而出,他想起母亲躺在医院里时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还有医生催医疗费的情景,他想起在上岭中学教学时,张老师借钱迟迟不还的原因……他必须给老师一个说法,虽然站在身边的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一个劲地向他使眼色,他很不领情地瞪了对方一眼,抹了一把眼泪,喊道:“老师们,请静一静!我有话要说。”

    人群停止了骚动。

    嘉良继续喊道:“老师们,这里有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原先的同事,还有我的亲人,我想告诉你们,我也曾经是一名教师,我知道老师的奉献有多大,我也了解老师的苦楚有多深。

    刚才,有的老师告诉我,他们已经七个月没领工资了。七个月啊!我这个乡长汗颜啊!但请老师们相信我,我一定想办法兑现您们的工资。我不是说大话,我向老师们保证,月底不发工资,我这个乡长就不做了!我自动辞职!”悲愤的泪水随着大手一起挥了下来。

    人群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站在嘉良旁边的几位乡镇领导干部也受到了感染,跟着鼓起掌来。

    嘉良继续讲道:“但是,我们不上课不是办法。孩子怎么办?他们是无辜的,我们的父老乡亲他们是无辜的,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送给我们,目的就是求学,我们不上课,我们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农民兄弟啊!老师们,听我一句话,回去吧!为了孩子,为了农民兄弟,我们先去上课。下午,我就到县委汇报这件事。”

    副县长 第三部分 副县长 第十一章(2)

    人群中又一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人群相继散去,几个靠在队伍前边的老教师争着跑上前握住嘉良的手,都激动得泪流满面,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回到办公室,嘉良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立刻把财政所的所长和会计找来,一问,他们告诉嘉良,整个乡财政竟然只有不到三万元钱,而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就近二十万。

    他茫然地问财政所所长老刘:“钱呢?”

    老刘一脸的无奈:“钱?哪有钱了!”具体钱去了哪,他到底没说清。

    嘉良知道这时候再埋怨已经没用了,目前最需要的是解决钱的问题。他立刻让办公室通知两委委员,马上到会议室开会,寻找解决的办法。会上,大家都沉默不语,没有一个主动献策的,他们也提不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嘉良把目光投向在一旁挖耳眼的副书记秋国柱,征求意见般地问道:“秋书记啊,这里你可是啊,你说,问题发展到这一步,我们该怎样做?”

    秋国柱正在那里幸灾乐祸,他不紧不慢地说道:“不好解决啊,几任书记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许乡长能轻易解决吗?问题吗,你还得自己想办法。”

    大家明显听出秋国柱口气不对。这也难怪,原乡长调离,大家认为秋国柱应该顺接乡长一职,但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许嘉良,代替他成了乡长,他怎能没有意见?他希望嘉良出事,所以,让他想办法,那是大腰裤子——门都没有。

    嘉良很不高兴地扫了秋国柱一眼。秋国柱也很识趣,停止了牢骚,毕竟许嘉良现在不仅是乡长,而且县委已经明确表态,上岭目前的工作由许嘉良全面主持。秋国柱在官场上是老油子,他知道职位的差别也就决定了地位的差别,再说他也不清楚嘉良的来头。

    两委会开了一下午,最终也没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嘉良只好宣布散会。

    刚散会,小赵急冲冲地跑进来,告诉嘉良一个消息。就在嘉良主持会议期间,县委下发了明传电报:古岩县好几个乡镇的老师因为工资问题举行同盟总罢课,县委很不高兴,正在责令教育局寻求解决的办法。但县委听说上岭教师,被嘉良安抚下去之后,非常满意。为此,县委办公室主任武国安专门打电话来表扬上岭的工作,让小赵转告嘉良,一定要稳控上岭的局面,千万不能让上岭的老师也跟风闹事。

    小赵刚汇报完,嘉良的手机响了,一看,是县委包书记亲自打来的嘉良立刻接通了电话。

    电话里传来包大海亲切而关怀的声音:“小许啊,主持工作两天了,还可以吧?”

    “还行,谢谢包书记的关心!”

    “哎呀,客套什么。我听武主任汇报了,你们上岭的工作开展得很好。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定要做好老师的稳定工作。现在啊,千万不能让老师集体闹事、上访!你们上岭做得很好,就得这样,该承诺的一定承诺,一切等问题平息之后再说。”

    听到书记的表扬,嘉良信心十足,他马上想到一个问题,急忙说道:“包书记,我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你说。”

    “就是我们乡财政太困难了,想请包书记给我们开个绿灯……”

    嘉良的话还没说完,包大海就打断了嘉良的话,而且语重心长地告诉嘉良:“小许啊,你要切记,没有钱能办成事的干部才叫好干部,有钱谁办不成事?全县二十三个乡镇都找我要钱,我哪来钱啊?需要一步步解决,需要自己去解决。好了,就这样吧!”啪的一声,把电话挂了。

    副县长 第三部分 副县长 第十一章(3)

    嘉良怔在了那里。

    一连几天,上岭的工作在嘉良的主持下都按部就班地开展着。

    一周后,嘉良接到武国安的电话,武国安告诉他,刘之川已经向组织部递交了辞呈,辞去了上岭乡党委书记的职务,并且去沂安人寿保险公司做了副总经理,组织部也已经批准了刘之川辞去上岭乡书记的职务,并且武国安还劝嘉良,让嘉良想办法找包书记通融一下,直接做上岭乡书记。

    放下武国安的电话,嘉良的心里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他不是不想,但他清楚自己目前的状况,应该说自己升得已经够快了,他感觉找包大海不好说。正在他犹豫不决,踌躇难定的时候。党群书记林果南、组织部长宋景和、办公室主任武国安一行数人突然来到了上岭,宣读了组织部的人事决定,让嘉良临时全面主持上岭的工作,并且由秋国柱全面协助嘉良的工作。

    文件虽然没有明确公布嘉良为上岭乡党委书记,也没公布秋国柱为上岭乡乡长,但文件已经明确了他们彼此的身份和地位,嘉良不是书记,但行使着书记的职责,秋国柱不是乡长,但行使着乡长的权力。

    宣布完决定,秋国柱非常兴奋,还没等嘉良发话,他就吩咐小赵安排车,竭力邀请林果南书记、宋景和部长和武主任留下来吃饭,当然,吃饭不能留在上岭吃,而是由嘉良和他陪着一起去了沂安。

    借武国安上洗手间的空,嘉良跟了出来。在洗手间里,嘉良把上岭的情况全告诉了武国安,特别是给老师发工资的事。和武国安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他感觉武国安还是非常信得过的朋友,和他参谋一下总比自己一个人硬扛着强。

    听了嘉良的介绍,武国安狠狠地批评了嘉良,说嘉良做事欠考虑,像给老师发工资这么大的事,几任书记都解决不了,连县委、县政府都没办法,一个刚上任的乡长能解决得了?

    嘉良疑惑地问道:“那你在电话中怎么还表扬我们上岭的工作呢?”

    武国安笑了笑,语带嘲讽地说道:“许书记啊,你是真傻还是假傻?现在全县老师闹得这么厉害,树立你做个楷模,你还以为是真的?实话告诉你吧,这次是给你捡个便宜。”武国安告诉嘉良,上岭的书记人选从刘之川递交辞呈起就有人拱,想来上岭做书记的干部不下一打,但县委为了稳定,李长安县长为了给秋国柱一个机会,才做出让嘉良暂时全面主持上岭工作的决定,表面上是让嘉良代理书记,实际上县长李长安是在扶持秋国柱。

    嘉良恍然大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本来想再向武国安请教一下教师工资的处理问题,宋景和部长在里边已经开始找他们了,他只好和武国安一起回到包间里。

    吃完饭,又唱了卡拉ok,几个人才尽兴地赶回古岩。

    虽然是喜事,但嘉良回到宿舍后,仍然无法入眠,脑子里总是想着教师工资的事。他也非常清楚,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必须想办法扛下去。但领导的知遇之恩,他也不能忘记。

    于是,他拿起电话,给县委书记包大海、县长李长安分别打了电话,感谢两位领导的知遇之恩。

    他又给王艳敏老师打了电话,把自己代理书记和在上岭几天的工作情况告诉了王老师。

    王艳敏老师听了非常高兴,当嘉良告诉她教师的工资问题不好解决的时候,她告诉嘉良,市财政局现在有一个项目,市里准备重点扶持几个贫困乡镇,让嘉良想办法争取一下。因为王艳敏老师的老公是市财政局分管这一项目的副局长,所以她知道这件事情,并且她还承诺,只要嘉良争取,她一定想办法从中间撮合。

    副县长 第三部分 副县长 第十一章(4)

    嘉良听了很兴奋,准备第二天就去沂安。

    第二天和秋国柱一商量,秋国柱对这件事情也很积极。他以老大哥的身份告诉嘉良,虽说是公家的事,只要能争取来,该花钱还一定要舍得花。他还让小赵到财政所先支来了一万元钱,让嘉良带着去市里。秋国柱之所以如此积极,完全是因为昨天宋景和代表县委和他进行了谈话,谈话后,他仿佛又看到了做乡长希望。

    因为王艳敏老师的老公主管此项项目,嘉良来到沂安没费多大周折,请了客,送了礼,项目就批给了上岭。但按照程序,项目必须送主管的市长审批,乡镇还得回县委、县政府补办一些手续,并且市财政局也要象征性地下来搞一些调查,所以,资金必须等把这些手续都办妥后才能批下来。但是嘉良还是非常高兴,毕竟自己没有白跑。

    告别的时候,王老师还告诉嘉良,说诗集的事她已经联系好了北京的一家出版社,让嘉良下次来沂安的时候把诗集一并带上。

    嘉良又说了很多感激的话,才和小赵一起告别王老师。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37_37555/5656814.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