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会毒杀小公主。无奈当时在梅妃的寝宫搜出了装有鹤顶红的避邪荷包。先皇无奈,在老太后的压力下赐了梅妃凌迟之刑。梅妃见先皇下旨将她凌迟便寒了心,当天便投了莞心湖。先皇赶到时,只看到了从湖中捞起的梅妃早已冰凉了的尸体。
梅妃死后,先皇日日消沉,郁郁寡欢。他时常到梅妃的寝宫流连。他亦时常到他为梅妃所种的梅林一呆便是几个时辰。不到两年,先皇便一病不起,终于撒手人寰。当时还是六岁孩童的隆仁因为是先皇的长子而被理所当然地立为太子,不久便在莞太后的扶持下登基成了六岁的小皇帝。
朱嬷嬷是梅妃陪嫁进宫的贴身婢女,梅妃死后自然成了嫣然公主的奶娘。嫣然公主从小便身体孱弱,常常病痛缠身,好几次都差点随梅妃而去了,是先皇的宠爱让她一日日地长大健康起来。先皇驾崩后,嫣然公主便在宫中丧失了地位。因为梅妃的缘故,明里嫣然公主是个金枝玉叶的公主,暗里却连个下等的妃嫔都不如。
只是从小隆仁便十分喜爱这个像花朵一般美丽天真的妹妹,常常背着莞太后同隆琪一起来看望嫣然公主。他们三个一同在牡丹园里种牡丹,一同到祭坛上祈祷上天的庇佑,一同吟诗作对,画画弹琴。嫣然公主的琴技精湛,谱了许多动听的琴曲,常常和同样喜爱音律的隆仁一同抚琴高歌。
在嫣然公主十六岁那年,朝廷的边疆屡屡被突厥进犯,战事连连败北,朝廷损兵折将无数。当时隆仁才亲政不久,势力单薄,朝廷江山尚未稳固。于是派了使臣前去议和。
突厥大王放言要朝廷下嫁公主与他。莞太后便下了懿旨要嫣然公主前去突厥和亲。隆仁反对,无奈当时羽翼未丰,在莞太后的压力下,宣了旨让嫣然公主下嫁突厥。
嫣然公主当天跪在坤祥宫门前整整一夜,也没能打动莞太后。那夜风雨交加,当隆仁和隆琪将昏倒在地的嫣然公主抱回宫中时,她已经发起高烧。紧接着,嫣然公主高烧不退,整整三日昏迷不醒,隆仁和隆琪守在嫣然公主的宝香楼内整整三日也未能留住嫣然公主。
因为自小体质薄弱,又有先疾缠身,不过几日嫣然公主便香消玉殒了。隆仁因为此事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因为此事与莞太后敌对了许久,从此母子之间便有了一道难以言说的隔阂。
我终于明白为何每每我抚琴吟唱之时隆仁的眼里会有淡淡的落寞,为何看着我亲手绣制的避邪荷包会如此的愤恨。原来,一切都是因为早逝的嫣然公主,隆仁最疼爱的妹妹。
而我,而我眠月阁的洛紫丹竟同嫣然公主一般喜爱牡丹,一般琴技精湛,一般擅长填词谱曲……
心里忽然无比酸楚,隐隐的疼痛袭遍全身。隆仁真的爱我么?还是我只是一个他眼中的替身?
匆匆用过早膳后,我便到坤祥宫和景德宫向太后和皇后请了安。回来的时候,老天竟也参透了我的心思般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我撑着小纸伞慢慢地朝莞心湖走去。
莞心湖的水因为此刻的小雨荡起了无数细小的涟漪,仿佛落在心上的泪一般让人心酸。我坐在亭子里看着朦胧的湖面,心神恍惚。犹记得数月前的那个月夜,第一次在这莞心湖畔弹起家中的那把古琴,将隆仁引到了身边。当时见他恍惚的神色竟以为他是被自己的琴声吸引,如今想来定是我的琴声勾起了他对嫣然公主的思念与记忆。
眼前这莞心湖结束了梅妃的生命,亦带走了嫣然公主最疼爱的婢女。它犹如一位目睹了宫中风云的老者浑浊的眼睛,看尽了人世的辛酸与淡薄,留下满湖的泪水,让人感慨万千。
手中隆仁送我的羊脂玉此刻被我紧紧地握着,白玉花瓣的棱角深深陷进掌心,疼痛从手掌泛散开来。
隆仁,我真的是你眼中唯一的牡丹仙子么?为什么我们朝夕相处,我却在此刻觉得自己离你这般的遥远……
“才人,这里风大,我扶你回去吧。刚刚景德宫的小康子过来说皇后传你过去呢。”素儿替我加了披风,幽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皇后找我?”我有些诧异。
“是的。才人还是快点回去吧,我帮你换身衣服。”
“嗯。那我们回去吧。”我说完便和素儿一同离开了莞心湖。
雨水轻轻地打在我的脸上,凉意渗进心底。我的绣花鞋湿了。
皇后的礼物
初夏的雨,潮湿里带着缱绻的缠绵,泥土气息兜头而来。我和素儿走在通往景德宫的寂静的游廊上,脚步声细碎地打在心上。
廊外的芭蕉文竹花木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雨珠,鸟儿扇动着潮湿的翅膀不经意间从天空飞过。
“才人,早上你刚去景德宫请过安。不知这会儿皇后找你什么事呢?”素儿在我身旁嘀咕着,手里的丝帕来回挥动着。
我没有说话,只是心里也有些纳闷。不过皇后却是这个宫里我唯一欣赏的一个女子,见她倒是件让我开心的事。
只是我看不透那个掌管着后宫的终日微笑淡然的女子背后掩藏着怎样的寂寞与苍凉。在这样冰冷幽深的宫殿里,远离了亲情,失却了爱情。如此苍白漫长的岁月里会有多少的无奈与心酸?这样一个女子就宛若那牡丹园里傲然开放的焦骨牡丹,绝决坚强,傲骨铮铮。
到了景德宫,便看见门口新换了两盏灯笼,艳红的颜色映着门上青葱的艾草,倒有了几分端午节的味道。明日就是端午了,我忽然想起家来。手轻轻地抚过门上的艾草,淡淡的草香残留在指上。
进了屋内,只见皇后穿着暗紫色的绫罗襦裙,同色的敞袍上绣着百鸟朝凤的花纹,腰间的织锦腰带上也是绣着金色飞舞的凤凰。她梳着美丽的凤尾髻,发上插着金凤步摇簪,整个人显得愈加明艳动人,雍容华贵。此刻她正盘腿坐在红色的凤榻上绣着两只交颈的鸳鸯,脸上甜蜜的柔情让我疑心自己看花了眼。
“臣妾叩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我俯身行礼。
“丹妹妹快起来。本宫听说妹妹女红出众,特意请你过来教教姐姐呢。你瞧本宫这鸳鸯老是绣不好。”皇后见我来了,便从榻上站起来扶起了我。
皇后将手中的锦帕递过来给我看。只见锦帕上的两只鸳鸯栩栩如生并无不妥,我笑道:“皇后娘娘,您绣的鸳鸯已经巧夺天工了,哪里还有什么不好。您这么说,臣妾真当无地自容了。”
“妹妹何必如此谦虚?改日妹妹绣条锦帕送我如何?”皇后见我夸她心里十分高兴,越发神采奕奕起来。
“只要皇后娘娘不嫌臣妾手拙,臣妾一定绣条凤凰锦帕送给娘娘。”我扶着皇后的手臂,随她走到了花厅。
“其实今日本宫找妹妹来还有一事。前几日皇上到景德宫来同本宫说想封妹妹为婕妤。本宫琢磨着再过几日皇上就会宣旨了呢。我这为妹妹备了一份礼,先送给妹妹了。”皇后朝贴身的侍女挥了挥手,那侍女便下去捧了一个锦盒出来。
我心头一愣,皇后便已经在我身旁打开了锦盒。只见那紫色的锦盒里躺着一只通体碧绿的翡翠如意,一看便知价值连城。
“妹妹,你瞧这是先皇在世时赏与我母亲的翡翠如意。我受封那日母亲将它送给了我。如今我与妹妹一见如故,我就将它送给妹妹罢。”皇后伸手摸了摸盒中的翡翠如意,微笑地朝我说道。
“皇后娘娘,臣妾何德何能,怎受的起如此贵重之礼?臣妾心中感激娘娘的厚爱,只是还望娘娘收回这翡翠如意,以免折煞臣妾。”我不知皇后为何要送我如此珍贵的礼物,心里一阵惶恐,便俯身跪在地上。
“妹妹不必如此。本宫只是喜爱妹妹,你可知我的三妹如果还在也和你一般大小了呢。若是妹妹执意如此,本宫也不为难你了。本宫暂且将礼物收回,待到妹妹他日诞下龙子之时,本宫必定将它送与妹妹。”皇后将我扶了起来,接着慢慢盖上了锦盒。我的心终于松了一口气。
“李嬷嬷,将早上御膳房送来的水晶糕端上来。”皇后朝身边的嬷嬷吩咐完便转身对我说道,“妹妹,这水晶糕是我最喜欢的糕点,甜而不腻。而且御膳房刘公公做的水晶糕就更是一绝了,妹妹今日一定要尝尝。”
不一会儿,李嬷嬷便端上了一盘晶莹剔透的水晶糕。我和皇后又说了一会儿话,便拿起桌上的一块水晶糕慢慢吃了起来。
“妹妹,好吃么?”皇后幽幽地问道。
“嗯,娘娘,这水晶糕确实与臣妾以前吃过的水晶糕不同呢。”我用手中的丝帕擦了擦手,笑着说道。抬眼却看见皇后眼里泪光涌动,心里一惊,连忙说道:“娘娘,怎么了?”
“没什么。今日风大,迷了眼睛呢。”皇后笑了笑,拿起手里的锦帕,拭了拭眼角。
“娘娘好像有些累了,臣妾先扶您进屋歇着吧。”我见皇后面容疲惫,轻声说道。
“也好,你先跪安吧。李嬷嬷扶我进去就好了。”皇后笑着看了看我。
我屈膝跪了安。见皇后由李嬷嬷扶着进了屋内,这才起身同素儿一同出了景德宫。
一路上,我总觉得今日有些奇怪。先是皇上一反常态,接着皇后也有些怪异,好好地送了一份如此厚重的礼物给我。只是想来想去都摸不着头脑,便摇了摇头随它去了。
雨依旧没停,到处湿哒哒的。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新换的鞋子却还是湿了。素儿替我撑着伞,一脸疑惑。
我见她闷不吭声便问道:“素儿,你在想什么?”
“才人,我只是觉得皇后今天有些奇怪。”素儿见我问她,便轻声答道。
“对了,今日的事切不可声张。”我低声地吩咐着素儿,心里开始觉得这皇宫越来越奇怪了。
端午晚宴(上)
端午。
雨终于停了。晨光里四处弥漫着朦胧的水气,泛着淡淡的金光。
我在睡梦中闻到一阵浓郁的艾草的香味,睁开眼只见素儿抱着两束青葱的艾草正欲插在门上。
我从床上坐起,披了一件外衣朝素儿说道:“你多插些艾草,剩下的放在桌上的花瓶里。我最喜欢这艾草的味道了。闻着让人舒服。”
素儿听到我说话,转身说道:“才人,人家女子都喜爱花儿香粉的香味,您居然喜欢这普普通通的艾草。不过我们的太后可不喜欢。你知道么?每年的端午坤祥宫都是不许插艾草的。太后最忌讳这个味道了。”
我正想问为什么,素儿忽然眼睛一亮,笑道:“才人,今年宫里的绣房新进了一批绣女,手工可精致了,昨天内务府的小太监送来的荷包比去年的好看了许多呢。我去拿来给你看看。”
话音未落,素儿便乐哈哈地跑了出去,弄得我哭笑不得。只好自己起身穿好了衣裙。待素儿拎着一串的避邪荷包进来时,她这才拍着脑袋说道:“哎呀,才人,我一高兴就忘了伺候你穿衣了。该死该死。”
“你这丫头该打,大清晨的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我轻轻瞪了素儿一眼。
“才人,你就饶了素儿吧,素儿也是一时高兴给忘了。”素儿揉着头朝我笑道,“你瞧,今年的荷包绣的多精致啊。”
我接过素儿手中的荷包,只见一个个都颜色艳丽,上面的图纹也是巧夺天工。心里不禁叹道这宫里真是不同民间,小小的避邪荷包都动用了这样多的人力心力。
素儿见我愣愣地看着荷包便说:“才人,你挑个最好看的挂上吧。驱驱邪气,一年平安。”
我听素儿这么一说倒也来了兴致,伸手挑了一个淡紫色的绣着焦骨牡丹的荷包递给素儿。素儿接过荷包便细细将它别在我的腰间。
这时,朱嬷嬷领着小宫女端着水进来为我梳洗。我走到梳妆台前坐了下来。
梳洗妥当后,素儿为我梳了一个朝天髻,伸手又拿来一支碧玉莲花簪为我插上。
朱嬷嬷见状过来说道:“今天是端午,晚上太后会在崇明殿摆宴,宫里的妃嫔公主还有王爷大臣们都会参加。才人还是打扮得喜庆些好。”
说罢,她便将碧玉莲花簪从我头上取下,接着又从梳妆匣里拿出一支黄金葫芦簪为我插在髻上。
“这葫芦簪能取个好兆头呢,嬷嬷你想得真周到。”素儿在一旁拍着手称赞道。
我微微笑了笑,看着镜中的自己愈加清瘦了。隆仁近来也是忙着国事政务,常常见不着面。想到今晚可以在晚宴上见到隆仁,心里倒欢喜了几分。
用过早膳后,便由朱嬷嬷陪着去坤祥宫和景德宫向太后皇后请安。
一路上,宫女太监比往常忙了许多,不时地看见他们端着盘子香炉从身边走过。侍卫们也比平日增加了。
到了坤祥宫门口,只见韵婕妤正从里面走了出来。她身上艳红的裙服上用上好的丝线绣着五色牡丹,头上的金步摇随着婀娜的脚步一步一摇,发出清脆的响声。
见我站在门外,韵婕妤瞥了我一眼阴阳怪气地说道:“妹妹近来愈发的得宠了呢,今早皇上特意到坤祥宫和太后说要封你作婕妤呢。姐姐我可得好好恭喜一下你呢。再过不了多久,估计我这个名不符其实的婕妤倒要天天上你的眠月阁请安了呢。妹妹可真是大喜啊。”
我正要说话,朱嬷嬷却从身后轻轻地拉了一下我的衣角,我会意地止住了声音。
这时,韵婕妤仿佛看到了什么似的,脸上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朝我说道:“妹妹快些进去请安吧,太后等着你呢。”说罢便转身离开了坤祥宫。
“这韵婕妤可是太后眼前的大红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42_42471/645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