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日常_分节阅读 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自己挤眉弄眼,如意一下子就明白了。

    如今庄子里隔墙有耳,想要整张小晚的人太多了,她必须要改了这一口一个的“小姐”。

    “您没事就好。”

    张小晚对她笑笑,轻声道:“陈嬷嬷他们可还安好?”

    如意点头道:“奴婢刚刚想和您说的。适才见到了陈嬷嬷,他们无事。我又让陈嬷嬷给小虎子带了口信去让他放心。”

    张小晚笑道:“多亏了你在身边张罗。”

    如意眼眶便红红的,道:“可是,咱们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老夫人这是存心要怪罪您,您往后可如何是好?”

    “老夫人不是来庄子里避暑的吗?过几个月不就回去了。”张小晚理所当然地想。

    如意更是担忧了,道:“便是一日也够人受的了。”

    张小晚忍着笑意,她家这如意有时候精明的不像话,有时候却又傻乎乎的。

    张小晚忍不住摸了摸她的脑袋,道:“有我在,你怕什么?”

    如意脸一红,跺着脚道:“你这人……我明明比你大许多,你却……”

    说完,如意赶紧捂住了嘴巴,张小晚还是第一次听如意这么“你”啊,“我”啊的称呼彼此。想要哄她再多说几句,这丫头却是再也不肯说了的。

    “小晚还未睡下啊?”

    有人笑着说话。

    正是刚刚为张小晚她们求情的萧姑妈。

    张小晚敛了笑意,脸上只剩下一片温顺,迎了萧姑妈进门:“姑妈怎么来了?”

    那萧姑妈道:“你是一片孝心,我对我那嫂子是一片忠心。今儿来就是和你说一些体己的话。你既然是侯府的嫡妻,来了这庄子便是这庄子的主人了,庄子里的一切调配都由你安排这是没有错。只是现在我那嫂子来了庄子。”

    张小晚猜不透这萧姑妈的意思,只能等她继续说。

    “你这庄子里服侍的人也太少了,嫂子可是侯府的主母,这么些人伺候也实在不像话。我身边还有几个伶俐的,都暂时调去服侍嫂子。另外,乡下的东西不和我那嫂子的胃口,厨房中的一干人员不如就用侯府带来的人。”萧姑妈身边果然只有一个年轻的丫鬟跟着。

    张小晚心道,反正这庄子本也不是她的财产,别人要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她只管自己那二十亩地。面上道:“多谢萧姑妈指点。”

    这时,如意也端了茶水上来,那萧姑妈抿了一口,又和张小晚扯些别的东西,又问了张小晚是去什么寺庙上香,诸如此类。

    末了,萧姑妈感叹道:“我那嫂子出生名门贵族,嫁到我们家后,我哥哥也是对她一心一意的,盈儿又孝顺,这辈子她是过的顺风顺水。故而脾气也是有的。可她也不是个不好讨好的人,你若真想讨了她的欢心,不如亲自洗手作羹汤,让她知道你的心意了,自然就会好的。我看着你啊,就忍不住想起了我自己,难免就想多提点几句。”

    “多谢姑妈提点,小晚铭记在心。”

    “嗯,夜了,我也不打扰你休息了。”

    张小晚送了萧姑妈离开,如意蹙眉道:“郡主早年也是吃过婆婆的苦头的,可是……”

    张小晚撇嘴道:“只怕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第21章 驱奴仆萧母发威

    听张小晚说这句“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如意何尝不是忧心忡忡?

    这萧姑妈本是高高在上的郡主,却也的确是受过婆婆的苦的。早年这萧姑妈下嫁九门提督,因她那个八面玲珑的性子,夫妻之间和睦,又有个高贵的出生,便是婆婆也不敢多说她几句的,因此她婚后的日子倒也过的顺风顺水。

    可等萧姑妈生了第一个儿子后,那九门提督公干之时出了意外殉职了。留下了个五岁的稚子。那孩子倒也是争气的,十六岁便考中了秀才,将将要去考举人的时候,却在途中遇见了一伙盗贼,被人活生生砍死了。

    自此后,萧姑妈的婆婆田氏无一日不打骂萧姑妈的。只道是她进了门,才克死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幸好萧姑妈的儿子遇难之前已经娶了媳妇,当时那媳妇肚子里已经怀了血肉。那婆婆日渐刻薄,萧姑妈都一一忍耐了,这婆婆年纪也大了,没多少年就去了。

    萧姑妈因自己受过婆婆的苦,对她那个媳妇倒还是不错的。

    只是萧姑妈那媳妇出身不好,性子唯唯诺诺的。很是讪怕萧姑妈。

    那九门提督一门只他一个有出息的,他没了以后,家中嚼用都来自萧姑妈的嫁妆。等萧姑妈的婆婆没了,她办了一场丧事便花光了嫁妆。老侯爷见这亲妹子孤苦无依,便接了她们婆媳并那两岁的孙儿来侯府。

    当时张小晚已在侯府两年多,萧姑妈住进侯府后,不见得和张小晚多体贴的。

    因此这一番刻意的示好,在如意看来很是不对劲。

    因此,如意倒是和张小晚想到一处去了。看如意脸色不对,张小晚又问了为什么,如意索性将自己的猜测全盘和张小晚说了。张小晚闻言,思忖了一番,道:“咱们既然不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便静观其变。”

    如意暗暗点头,又要服侍张小晚休息。张小晚便拉着她一起出了门,道:“我今儿且去你房里休息。”又看了一眼蚊虫嗡嗡飞的房间,心里觉得甚是烦闷。

    翌日,张小晚起了个大早,然后就去老夫人门外候着。

    幸好她平时就起的早,否则是爬不起来了。

    如意跟在她身后,恭敬地站在门外。秀儿出门给老夫人打水洗脸的时候,见到张小晚很是诧异,到底是见过世面的,目光一转,又盈盈朝张小晚福了身,行礼之后问道:“大奶奶可是来给老夫人请安的?老夫人昨儿乏了,这会子还未起来呢。”

    “无妨,我在这里等着便是。你且去忙罢。”

    秀儿又是福身,这方退了。

    没多时,老夫人也起了,秀儿端着洗脸水进门,另外三个近身服侍的丫鬟也鱼贯而入,为老夫人更衣的更衣、洗漱的洗漱、梳理的梳理,井井有条。老夫人休息了一晚,心情还算不错,此刻夸道:“郡主是个体贴的。竟将你们都安排给了老身,自己只余萍儿一人服侍。你们快快都回去,老身这里只要秀儿一个就好了。”

    原来那三个丫鬟是萧姑妈安排到老夫人身边的。

    其中一个伶俐的道:“老祖宗这是嫌奴婢们不如秀儿姐姐呢?奴婢可不依了,这要是回去了,定会吃郡主一顿好打呢。”

    老夫人被逗的呵呵一笑,道:“郡主跟前的人都这般聪慧?老身哪里嫌弃了?”

    秀儿也笑道:“绿儿姐姐嘴巴最是好了。这都撒娇到老祖宗的跟前了!也亏的老祖宗宽厚,回头仔细郡主还收拾了你。”

    那绿儿吐了吐舌头,很是活泼。

    张小晚在门外听着,心中道,这个萧姑妈和这老太太表面上看起来相处的很好,可实际上老太太完全不想要萧姑妈的人在跟前服侍。偏偏没理由拒绝呢。倒是老太太从侯府过来,那原本在身边服侍的人呢?

    又听里面的秀儿道:“老祖宗,奴婢今儿一早就见到了大奶奶在门外等着给您请安的。倒是很有心。”

    老夫人闻言,不屑地哼了一声,加重语气,道:“什么猫儿狗儿都往我跟前凑,没得看的心烦!让她回去罢,往后没我的命令,不必来见我。”

    张小晚心中大喜,这敢情好。老太太见了她心烦,她见了老太太也不舒服。谁喜欢往一个很讨厌你的人跟前凑?又不是热脸一定要贴冷屁股的?不来请安最好不过。

    果然,那秀儿从房中出来,顿了一会儿,才为难道:“老祖宗喜静,让大奶奶往后不必日日来请安的。”

    张小晚见这个秀儿似乎是个不错的,便问道:“麻烦秀儿姑娘了。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敢问秀儿姑娘。”

    那秀儿又是笑道:“大奶奶折煞奴婢了。大奶奶请问。”

    张小晚问道:“昨儿姑妈对我说,老夫人身边服侍的人不够,不知是为何?”

    那秀儿眼波一动,旋即压下眼底的情绪,道:“也不知为何,来的路上竟都生了病。郡主唯恐传染给了老祖宗,这便都遣散了去。”

    真是好巧啊……张小晚垂眼道:“那还要劳秀儿姑娘多费心照顾老夫人的身子了。”

    如意适时给秀儿递了一个装着银锞子的锦囊。秀儿道谢之后,张小晚也离开了院子。

    张小晚前脚刚走,后头又听那老夫人道:“既然是她赏你的,你就留着。哼,她装出这幅假惺惺的模样,还不是妄图回侯府?!想都别想!”

    如今府中多半是萧姑妈和老夫人的人,张小晚自然也不能和如意随意出府去。张小晚想要在新宅里办乔迁宴的日子也只得往后延了。吃过早膳,便拿了字帖在房里临摹,如意在一旁做着女红,倒也自得其乐。

    到了午时,忽然见陈嬷嬷面无人色地赶来。张小晚吃惊地看着她,道:“陈嬷嬷你怎么了?”

    那陈嬷嬷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此刻也不顾那么多,拉着张小晚的手,道:“大奶奶!你赶紧去救救张大牛和小虎子!老夫人这是要打死人了!”

    张小晚一听,也急了,忙道:“陈嬷嬷莫急,你快与我说说,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陈嬷嬷道:“这小虎子今日来庄子要见您,不曾想惊到了老夫人。老夫人也不知为何,就要打小虎子这五六岁的孩子,老奴正要劝,那白嬷嬷不知从何而来,说是张大牛偷了账房的银子,被荀嬷嬷抓了正着,一问之下,又知道这张大牛就是小虎子的父亲,老夫人动了怒火,要将他们父子打一百大板赶出庄子去!”

    张小晚赶紧道:“不说张家父子是不是被冤枉,这一白大板便是壮年男子也受不起的!那小虎子不过是个孩子,老夫人这么打,岂不是要人命?!”

    这就要出门去。

    陈嬷嬷和如意紧随身后。刚刚踏出房门就见陈良等在外头。

    陈嬷嬷道:“良儿你在这里做什么?!”

    “娘。孩儿特意在此等候。大奶奶,这件事情,谁都可以去,唯独你不可以去。”陈良看着张小晚道。陈嬷嬷急了,道:“你一个孩子懂的什么?!再不去,那张大牛和小虎子就要被活活打死了!人命关天,你快快一边去。”

    陈良目光笃定,道:“大奶奶是庄子的庄子,那张大牛是庄子的长工,本来主子插嘴长工的事情最是寻常不过。可是大奶奶如今却是一人独居乡下庄子,那张大牛系一介男子,若大奶奶插足维护,有心之人说上什么也是有的。”

    张小晚一怔,的确,自己担心小虎子,竟然把这种事情给忘了。

    可自己总不能不管。

    她见陈良小小年纪就把其中利害分清楚,心中更是觉得这孩子不错。陈嬷嬷这方考虑到儿子话中意思。一时心急,大伙儿反而想不出个办法来。

    陈良又道:“可是,您又不能什么都不管。否则就太过刻意,何况,大奶奶您自己也不会让自己不管。”

    张小晚苦笑一声,看着陈良,道:“这人是给我下圈儿呢。可怜张家父子受我连累。”

    陈良道:“大奶奶还是想想有什么办法解决才是。”

    张小晚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既然自己不便出面,却又不能不吭声发表意见。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授意别人替自己出面。张小晚倒是想起第一次见小虎子的时候,还是白管事的在维护小虎子。

    又因为一贯以来,都是那白嬷嬷兴风作浪,这白管事倒是很少掺合。

    心中有了主意,张小晚道:“良哥儿、陈嬷嬷,你们现在赶紧回去让陈管事前去劝着点。也不必说别的,只说张大牛签的是活契,便是犯了什么事情,也是要送官查办的。我们这样的人家不能闹出人命来,没的给侯府添事儿。”

    又对如意道:“我们现在去找白管事。他是个忠厚之人,定不会看着小虎子白白挨了那一百大板,咱们寻他出面,便是他那个闹事的婆娘也会被压制下去。”

    陈嬷嬷闻言,大喜道:“大奶奶说的是!”

    “赶紧去罢。”张小晚又看了一眼陈良,朝他点头笑笑。

    张小晚寻了那白管事,果然如她所料,白管事答应出面。两人又在房中等了一会儿,估摸着时间,张小晚才道:“如意,咱们也是时候去看看了!”

    第22章 巧如意出谋划策

    张小晚和如意掐准了点儿去了后院。因陈管事和白管事在一旁依情依礼地劝说,那张大牛也的确是被冤枉的,不怕去见官查个水落石出,只怕稀里糊涂断送了性命,因此陈管事一说最好送官查办,张大牛就立刻答应了,反而是荀嬷嬷和白嬷嬷两个说什么家丑不得外扬……

    最后还是白管事来了,那白嬷嬷见自家男人出面,再是无理,也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给自家丈夫难看。

    老夫人见那张大牛态度坚决,倒像是真的被冤枉似的。加上庄子里两个老管事都出面劝解了,再坚持下去倒也不好,而且那陈管事说的很是有理。

    张小晚就在这个时候出面了,对老夫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2_52880/7588051.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