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尉,孟起!” 眼见杨彪和马超要起冲突,天子适时叫停二人。 杨彪斥完一句,躬身面向天子。 马超不与杨彪纠缠,同样转向天子。 太极殿随即安静下来,百官低头顺目,等天子发话。天子望向御座下方,对百官噤声静候的场景非常满意。 天子因而产生错觉——朕对朝局的掌控力很强! 殊不知,太极殿内大部分官员要么依附马超,要么跟随杨彪。真正忠于天子的,唯太仆荀攸、议郎赵彦等数人而已。 但这不妨碍天子享受权柄在手的幻觉。 天子自信地说:“杨太尉和孟起是朕的左膀右臂,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是国家的两座柱石。你们的主张各有道理,且容朕思量一番在做决断。这御史中丞的人选嘛,明日再议也不迟!” 杨彪当即躬身行礼,口诵“陛下圣明”。 马超紧跟着低头,主动认错:“臣一时失语,致使朝堂骚动,望陛下恕罪。” 天子笑说马超没有嘴,让大臣们议一议太学的事情。 御史中丞人选之事因此翻篇。 马超虽然没能将崔钧推上位置,但也没有损失。 他已经拉拢到王朗,王朗勾管太学同样是在壮大马超的威势。 老太尉杨彪心情复杂。 杨彪对天子刚才抖擞天威的举止很欣慰,他在朝中与马超抗衡,其实还是为了给天子成长争取时间。 马超的确功高盖主,威势滔天。 但大汉正朔所在乃是皇帝! 只是天子自己的势力还很弱小,无法在马超和杨彪针锋相对的朝局里掀起风浪。 杨彪忠于汉室没错,但也代表士人利益,与皇权是两码事。 马超更不用说,大奸似忠,功盖京师。 所以,天子想真正掌控朝廷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天子今日自信打断杨彪和马超的争执,只能说是开了个好头,今日过后,朝中官员们应该会陆续注意到天子的优点。 杨彪对此很高兴。 但除了高兴,杨彪内心更多的却是忧虑! 昨夜,杨彪安插在王朗府上的线人,第一时间将马超和王朗暗中约定联姻的事情,传递给了杨彪! 正如马超所预料,王朗在雒阳的府邸,其实是弘农杨氏提供的。 王朗是杨赐的学生,杨赐又是杨彪的亲生父亲。杨彪给王朗准备宅子挺正常的……同样,安插线人也很正常。 杨彪得知王朗与马超暗中联姻后,深感棘手。 他昨晚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不干预王朗勾管太学。 杨彪和王朗交情很深,因此对王朗抱有幻想,认为将来还可以把王朗拉回自己的阵营。 但御史中丞的职位,自然不能再让马超安插人手! 所以,今天朝会,杨彪目送王朗转任博士祭酒,一直等到马超推举崔钧接任御史中丞,他才站出来反对。 天子虽然搁置了争议,但杨彪深知朝局正在迅速滑向马超! 如果杨彪没能把王朗拉回正道,那意味着马超将实际掌控太学!掌控国家挑选人才的命脉! 杨彪不用想就知道,马超会暗中操控太学生的选拔。 而杨彪不仅失了太学,连御史中丞的位子都变得不稳当。 朝局对杨彪一党而言,已经从之前杨党掌控太尉、尚书令、御史中丞三大重要职位,转变成有可能失去御史中丞,并且重中之重的太学还被马超掌控的局面! 太学先不管,杨彪自觉跟王朗交情深,有拉回来的可能。 御史中丞的人选是最紧急的,杨彪必须保住,否则杨党就从“三贵”变成“两贵”,声势将会大衰。 马超如果拿下御史中丞的人选,就不再是以前独自抗衡杨彪和赵温的情况,而会多出一位与杨彪、赵温地位相近的帮手。m.biqubao.com 这里不是说马超在朝堂上没有帮手,而是没有能够在他与杨彪、赵温直接争执时,地位高贵到足够插话的帮手。 杨彪是太尉,赵温是尚书令,马超阵营里只有马超自己这个司隶校尉地位与杨、赵等同。 其余杨阜、杜畿、常林、司马芝、高柔等,虽然都是朝臣,但地位不足与杨、赵两位大佬直接对话。 马超而今在朝堂内要做的就是压倒杨彪,把朝堂整成他马超的一言堂! 事到如今,马超正在渐渐露出锋芒。 在袁绍选择进攻曹操以后,朝廷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马超现在更关心的就不是大局了,而是个人的前途和安危! 在天子面前,马超当然还得继续装忠臣,但朝局上该争该抢的,马超都会果断出手,甚至比以往更主动地去谋划! 太极殿内。 马超和杨彪各自在内心盘算,沉默不发一言。 两位大佬不说话,新任博士祭酒王朗就成了朝堂的主角。 因为天子刚才让百官议一议太学的事,身为太学长官的王朗得到了展示能力的机会。 王朗当堂跟天子确定了五位五经博士的人选,其中包括马超塞给王朗的周生烈和温恢。周生烈为春秋博士,温恢为尚书博士。 另外还有两位是杨彪塞过来的人,分别任礼经博士和孝经博士。 剩下一个则是王朗自己想提拔的——泰山羊氏的羊秘,任易经博士。 天子对王朗提议的人选都准允。 然后王朗又将马超提倡的科举取士,及王朗对考试的准备等,都一一在太极殿内跟天子当面讲解。 天子称赞王朗和马超,说有他们二人在,太学肯定能办好! 之后,天子又过问了今年秋收的情况。 官员汇报,雍州刺史钟繇上表说,今年长安及三辅地区已经确定会歉收,且目测收成不到正常年份的七成。 雒阳周边还好,司隶校尉马超表示雒阳、河内、弘农三郡收成正常。 至于并州和凉州边塞之地,除了汉阳、河东两郡,没人指望凉并二州的粮食收成能够帮助到京师,当地能养活本州百姓、官员和军队就已经足够了 倒是汉中,太守王凌发来奏表,言说汉中土地肥沃,风雨顺和,粟麦长势良好,应该可以丰收! 天子听后点点头,表示自己今天乏了,有事明日再议。 退朝前,天子命人通知马超,待会儿杨安殿密谈。 马超眉头一挑,心中泛起嘀咕…… 到底去不去呢? 去了会不会有危险呢? 负责传话的中常侍穆顺看出他忧虑,于是在旁小声说:“大将军,陛下在内殿设了家宴,皇后、贵人都要出席。” 马超顿时安心不少,笑说:“知道了,请转告陛下,臣马上来。”
三月,初春。南凰洲东部,一隅。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那里,趴着一道身影。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本文链接:
http://m.picdg.com/166_166288/7221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