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赖上你_分节阅读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这么温暖的样子。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去了解他,了解他的生活,作为好朋友,作为兄弟姐妹,我们能够给予对方的温暖,应该是相互的。

    忆旧完毕,阿峰张罗着去吃晚饭。一家很普通的家常菜馆,几个“很东北”的菜色——量超级大!

    菜的味道都很好,水煮肉片够辣,地三鲜够鲜,汤够大碗,米饭够香。我们三个人,死命吃死命吃,最后也只消灭了一半的样子。

    “好浪费啊……”我念叨着,“能打包不?”

    “打包干什么,现在时间还早,你们歇一会儿再吃点。”阿峰建议。

    我摸摸肚子,已经鼓起来了,实在是不行了。瞥一眼杜亦书,他已经伸手叫来了服务员,“麻烦把剩下的分开打包。”

    服务员麻溜地去拿打包盒,阿峰委屈地嘟囔着,“有朋自远方来,我难得请你们吃顿饭,还打包。”

    杜亦书一边把菜装进打包盒一边说,“跟我你还客气什么?今天吃得好玩得好,很开心了!”

    “是呀是呀,”我也在一旁附和,“我今天很开心呢,多谢你的款待!”

    阿峰见我们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收拾了打包的饭菜,就送我们去火车站。

    时间还早,路也不远,我们便决定步行,顺便消食。

    东北很少有高层的建筑,街边的民居顶多只有四五层楼。广场上有大爷大妈和着音乐扭秧歌,很热闹。

    远远地看见“吉林站”三个大字,杜亦书对阿峰说,“阿峰,你回去吧。我们自己过去就行了。”

    阿峰摇头,“这怎么行,怎么也得把你们送进站吧。”

    我看一眼杜亦书,他似乎真的不太希望阿峰再送,便也跟着劝,“阿峰,你回去吧。明天还要上班,早点回去休息。以后再回上海,记得要找我啊!”

    阿峰看看我们,轻轻地点了点头,走过去抱了抱杜亦书,两人像上午见面时一样,碰了碰拳头。

    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离别的车站,看着阿峰转过身去的背影,看着他背对着我们挥手道再见。

    是我眼花了么,为什么我看见杜亦书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动。

    他见我盯着他,迅速伸手抹了抹眼睛,只说了一句,“阿峰是我大学四年,最好的兄弟。”

    我懂,我真的懂。大学四年的情谊,却因为现实而生生隔断,看不见的时候,会想念;好不容易见到了,想起终究要分离,又万般不舍。原来,见与再见,都一样的伤感。

    为了不让他在分别得情绪里陷落太深,我拉着他的胳膊继续朝车站走,“诶,你今天算不算假公济私啊?说是带我来玩,暗地里兄弟情深。”

    我说完,观察着他的表情,在他开口之前,我又说,“不过呢,兄弟情深什么的,最能让人感动。本姑娘就不跟你计较了。”

    他戳了戳我的脑门,“鬼丫头,我知道你最善解人意了,对吧?”

    说笑间,我们已经站在了“吉林站”三个大字的下方,我仰起头,看着这三个大字,在暗夜里闪着红色的光。

    我即将离开,正如我毫无征兆的到来。

    而身旁的杜亦书,已经端好相机,把这三个大字,和眼前的这座大楼,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我相信,他也已经把对好兄弟最真的想念,留在了阿峰的心里。

    所以,我对自己说,这个世上还有很多很多真挚的感情,没有被现实遮蔽,没有被距离阻隔,甚至,没有被时光湮灭。

    坐在回程的城际列车上,我突然地对杜亦书说,“诶,旅行过后如果假期还有剩,你能陪我去一个地方么?”

    他想了想说,“基本上,这个提议是可行的。因为我们的假期有十天,从长春回去之后,你还有四天时间休息。”

    我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安排地非常好!”

    “可是……”他插嘴道,“能不能告诉我,我们要去哪里?”

    “去了不就知道了?”

    “不是~我是在想,你提早跟我说,要是远的话,我可以先买票的。”他套我话。

    “不用提前买票,那地方不远,到了上海再买票,我们第二天再出发。”

    “好吧……”他看出我不想说,便也没有再问。

    我看着车窗外,漆黑一片,只有零星的灯光在闪烁。不知道那座多年没有去过的城市,如今是什么样子。

    回到酒店之后,我们各自回房休息。杜亦书说明天的行程很悠闲,所以我可以睡到自然醒。如果他觉得我自然醒的时间点太过分,会来叫我。

    洗了个澡,冲去一身的疲惫。等我终于平躺在大床上,才发现腿好酸,腰也好酸。

    果然,把青春和时光耗费在写字楼里的孩子,偶尔运动运动,身体就会吃不消。

    我抱着被子翻了个身,手机“叮”的一声轻响,有短信进来。

    是杜亦书,简单的四个字,“晚安,好梦。”

    我轻笑着闭上眼睛,弥漫着的睡意席卷而来,恍惚中,我好像回到了那个和杜亦书初相识的夏夜,看到他那张好看的侧脸,突然便觉得安心。

    这一辈子,我们还会像现在这样,相伴着,走多远呢?

    作者有话要说:好希望可以一直相伴着走下去。。。

    我想那个时候,小晨晨的心里,大概是这样想的。

    ☆、chapter 18  我们的合影

    到春城的第三日,我真的彻彻底底睡了一个自然醒。天气很好,秋意正浓,正适合赖床。让我在醒来之后,不得不又在被窝里磨蹭了一个多小时才起身。

    杜亦书一直没有来叫我起床,于是我想,一定是我“自然醒”的时间点,没有太过分。

    午饭是很好吃的过桥米钱,25块钱好大一锅……吃得我无比欢畅。杜亦书还给我点了一瓶花生露,像牛奶一样的白色,香香甜甜的。

    吃过饭,他说要带我去长春很着名的南湖公园,说到了长春,不能不去南湖。

    我们一路行走,一路看秋风过后落叶纷飞的景致。仿佛是两个在漫天的落叶里,寻找青春足迹的孩童。

    我问杜亦书,“诶,春城不是昆明么?为什么长春的简称也是‘春城’?我觉得很有问题,这里除了冬天之外,其他三个季节应该都很短吧,明显应该叫‘长冬’才对,简称也应该叫‘冬城’,这才符合实际嘛!”

    “恩……”杜亦书沉吟了一下,摆出一副“讲课”的架势,“从历史上来讲,长春是一座辉煌的城市,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大学城,光电城……这诸多的称号,使得这座城市在北方颇具盛名,久而久之,便有了‘北国春城’的美誉。”

    我摆摆手,尽管这座城市的确相当辉煌,但是他这种掉书袋的解释,听着真是无趣。“那如果不从历史上来讲呢?”

    “那大概就是你刚才说的,这里基本上有半年是在冬季,也许人们在冬季里蜷缩得久了,从感情上开始期盼春天,但愿春天长在,所以就叫了个‘长春’呗。”

    我很是满意这个解释,不禁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因为总是得不到,所以总是想要……即便在现实中不能够,做做美梦也是好的。”

    他笑着摇了摇头,“你啊,明明是大气磅礴的一座城,到了你嘴里,怎么反倒跟个小女人似的,一点都不洒脱。”

    “切,因为我本来就是个小女人!”我快走两步,接住了一片刚巧落下的银杏叶,淡淡的黄色,透着些许凄凉,让我一时之间有些怔忡。

    “梓晨,你看那边!”杜亦书打断我的冥想,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那是一排小小的平房,被用作了车库,大概四个门洞的样子。大铁门紧闭着,门上竟是四处孩童欢闹嬉笑的涂鸦,立时为那厚重的铁门,增添了欢乐的气息。

    “真好看!”我由衷地感叹,花儿向着太阳,绿草如茵,小朋友背着书包,手牵手,快乐地笑。

    如今,却还有几个孩子,能拥有这般无忧无虑的童年?我转头看向杜亦书,对他表达了我的疑问。

    “拜托,你可千万别再跟我说,是因为现实里得不到,所以只能画出来。人家根本没那么伤感好么?”

    我看着门上的涂鸦,喃喃地说,“将来我若有了孩子,一定给她一个完整快乐的童年,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

    “然后培养出一个跟你一样让人揪心的小妖女么?”他接过话茬,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感知的着力点完全落在那一个“小妖女”上,愤愤不平地嚷嚷,“我才不是妖女!”

    走了约莫半个小时,我们终于进了南湖公园的大门。在小树林里穿行了五分钟,我便看到了南湖开阔的水面。

    真的,这一刻我终于相信,只有亲眼所见,你才能明白,她的美。

    铺满黄叶的杨树林,童话仙境般的彼岸,湖光山色,曲桥亭台,桥洞深处,携手划船的恋人……还有,陷落在满目秋色中的我们。如果可以,真的想就此停留在山水中,远离红尘。

    身为摄影师的杜亦书,自然不会放过这无敌的美景,当然,还有迷失在这美景中的,我这颗毛豆。

    绕着南湖走了半圈,腿已经有点酸,杜亦书便提议踩着脚踏船游湖,毕竟在岸上和在水面上看到的风景,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说是两人共踩一条船,说到底也只有他一个人在踩踏板,我早就抢了他的相机挂在胸前,前看后看,左拍右拍,不亦乐乎。

    他也不恼,由着我瞎玩。我玩儿得兴起,还给他拍了几张照片。

    一瞬间,脑海中闪过曾经在大学里追着莫然拍照的画面,那样的执念和勇气,怕是只有在青春年少时,才会有的东西。

    他在一旁死命的感慨,“不容易啊!!林梓晨,跟你混迹了这么久,我终于也有自己的照片啦!”

    我顿时觉得头顶上有一圈乌鸦盘旋着,“不就几张照片,你至于这么激动么?再说了,那些有名的摄影师,不都不喜欢别人拍自己么?他们只喜欢拍别人……”

    他委屈地低下了头,弱弱地回了一句,“所以,我到现在还没有出名……”

    噗。对这么个无赖的摄影师,我是当真无语。

    游罢南湖,已近傍晚。夕阳的余晖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闪亮,让我想起美人鱼的尾巴。

    我们在湖边互相拍了照片,我突然有一些伤感,明明是两个人的旅行,却为什么留在相机里的,永远只有一个人的身影。

    杜亦书端着相机,想了片刻,便走上前拦住一个路人,“您好,能不能麻烦您,替我们照张相?”

    路过的大叔很好心地接过相机,“呀,这么高级,我可没玩儿过。”

    杜亦书耐心地跟他讲了怎么对焦,快门在哪里之后,便跑回了我的身边。我们并肩站在湖边的大石头前面,安静地笑着,看向大叔手里的镜头。

    “那啥,你俩靠近一点儿!”代班摄影师发号施令。

    我迈着小碎步,往杜亦书身边挪了挪,他也象征性地,朝我这边靠了靠。

    “我说你俩,别这么矫情行不?拍照嘛,要喜庆,喜庆知道不?”大叔继续指手画脚。

    我被这大叔搞得木愣愣的,这还是先前那个推托说自己不会玩的大叔么?怎么相机一上手,就各种自我感觉良好呢?不过就是拍个合影,还要靠近,还要喜庆……你当你是在拍结婚照啊?

    我又一愣,我是怎么想到“结婚照”这一茬上的,哦,这是要闹哪样!!

    正当我无语望天的时候,杜亦书发出不咸不淡的笑声,对我看了看,然后伸出一条胳膊,揽住了我的肩。我被他一揽,随即重心不稳,身体僵硬地靠进了他怀里。

    大叔顿时高兴了,“对对,就这样……诶,我说姑娘,你笑一笑成不?你看你对象,笑得多帅!”

    他那哪是笑得帅,分明是在笑我出糗好么!我愤愤地想着,随便扯了扯嘴角,勉强挂上一个还算得上是笑的表情。只听“咔嚓”一声,我瞬间像触了电一般,从杜亦书的怀里溜了出来。

    他走上前去接过大叔递来的相机,大叔还十分热情地对他身后的我说,“姑娘,你这个对象不错,我看着,你俩挺般配的。”

    待到那大叔走远了,杜亦书一脸坏笑地凑过来,“怎么样林梓晨,我早说过我是人见人爱的孩子,你看连大叔都说我不错。”

    我戳着他的脑门,“美得你!”

    他也不理,举着相机放到我眼前,“你看你看,拍得挺不错的。”

    我瞄了一眼,照片里的我斜斜地靠在他怀里,有些尴尬和拘谨,而他的脸上,却正如大叔所说,挂着帅气的笑容。我想,扣除我脸上的表情不说,这张照片,还真的不错看。

    无论如何,在我们相识三个月之后,终于有了第一张合影。这也勉强,算是件好事吧。

    于是,为了庆祝这件“好事”,杜亦书说要带我去吃最好吃的东北菜。

    我们来到一家叫做圆饺园的餐厅,以他熟门熟路的架势,多半也是早就做好了功课的。店里的装潢很大气,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这家店的卖点,正是“正宗东北菜”。

    我带着置身皇宫的心情跟在杜亦书身后,任服务员把我们带到靠窗的位置上。落座后,我翻翻菜单,居然连饺子都贵得离谱!!更别说那些经典的东北菜,例如锅包肉,拔丝地瓜什么的……

    我看得直翻白眼,不由得向杜亦书求证,“诶,你确定这里是正宗东北菜么?怎么我感觉

本文链接:http://m.picdg.com/51_51131/7309002.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